更新时间:2019-09-06 16:42:11
封面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中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文库》和《中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博士论文精品丛书》出版说明
第1章 导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2.1 为理论界开展交叉学科研究提供有益探索
1.1.2.2 为实务部门开展绩效测评提供可行参考
1.1.2.3 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实证指引
1.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1.1.4 研究方法与手段
1.1.5 研究重点和难点
1.1.6 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1.1.6.1 学术价值
1.1.6.2 应用价值
第2章 知识产权行政与司法保护概述
2.1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界定
2.1.1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含义
2.1.2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特征
2.1.3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范围
2.2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界定
2.2.1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含义
2.2.2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特征
2.2.3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范围
2.3 知识产权行政与司法保护体系的价值论证
2.3.1 知识产权行政和司法保护体系概述
2.3.2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体系的合理性
2.3.3 知识产权行政和司法保护体系的科学性
第3章 知识产权行政与司法保护的历史发展
3.1 中国知识产权立法的文本考察
3.1.1 20世纪80年代知识产权立法:保护权利人利益,促进科技进步
3.1.2 20世纪90年代初第一次修法:为了“复关”和平息中美知识产权争端的需要
3.1.3 21世纪初第二次修法:顺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形势需要,将知识产权制度融入国家创新体系
3.1.4 2008年第三次修法: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3.1.5 正在进行的新一轮修法:严格知识产权保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
3.2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态势
3.2.1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立法渐趋完善
3.2.2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机构设置日趋专业
3.2.3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救济方式不断丰富
3.2.4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衔接途径不断优化
3.3 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启示
3.3.1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横向合作日益加强
3.3.2 各国知识产权综合保护机制日趋完善
第4章 知识产权保护绩效评价的基础理论
4.1 知识产权行政和司法保护绩效的含义
4.1.1 绩效
4.1.2 公共管理绩效
4.1.3 知识产权行政和司法保护绩效
4.1.4 知识产权行政和司法保护绩效评价
4.2 知识产权保护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4.2.1 知识产权行政和司法保护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4.2.2 知识产权行政和司法保护绩效评价的可行性
4.2.3 知识产权行政和司法保护绩效评价的基础理论
4.3 知识产权保护绩效评价的主体与对象
4.3.1 知识产权保护绩效评价的主体
4.3.2 知识产权保护绩效评价的对象
4.4 知识产权保护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4.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4.2 指标体系构建的逻辑框架
4.4.3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流程
4.4.4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4.5 知识产权保护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4.5.1 绩效评价工具的选择
4.5.2 绩效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50]
4.5.3 单项指标值的规范化
4.5.4 知识产权保护绩效的评估测算方法
第5章 知识产权保护投入的实证分析
5.1 知识产权保护投入绩效评价概述
5.2 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投入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5.2.1 人力投入
5.2.2 财力投入
5.2.3 机构投入
5.3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投入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5.3.1 人力投入
5.3.2 财力投入
5.3.3 机构投入
5.4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投入比较分析
5.4.1 人力投入比较
5.4.2 财力投入比较
5.4.3 机构投入比较
第6章 知识产权保护过程的实证分析
6.1 知识产权保护过程绩效评价概述
6.2 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过程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6.2.1 执法程序
6.2.2 执法公开
6.2.3 执法手段
6.2.4 执法机制
6.3 知识产权司法过程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6.3.1 司法程序
6.3.2 司法公开
6.3.3 司法手段
6.3.4 司法机制
6.4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过程比较分析
6.4.1 执法程序与司法程序的比较
6.4.2 执法公开与司法公开的比较
6.4.3 执法手段与司法手段的比较
6.4.4 执法机制与司法机制的比较
第7章 知识产权保护产出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