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0-08-13 19:31:47
封面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前 言
第一篇 预备性考察
第一章 近代日本的工业发展:概论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经济发展概况
第三节 工业发展概况
第四节 结语
第二章 近代中国的工业发展:概论
第二篇 近代日本的工业发展
第三章 工业发展与结构变化:传统与近代
第二节 定义和区分
第三节 结构变化
第四节 原因分析
第五节 结语
第四章 工业发展与技术创新:技术推动与需求拉动
第二节 技术创新的观察
第三节 需求拉动和技术推动
第五章 动力革命的地区性:技术进步与地区差距
第二节 工厂的动力化
第三节 原动机的普及
第四节 动力革命的进展
第六章 工业发展与人力资源:发明家的分析
第二节 统计分析
第三节 案例分析
第四节 社会经济背景
第七章 工业发展与市场结构:兼论熊彼特假说
第二节 数量分析
第三节 财阀与技术创新
第八章 工业发展与产业政策:专利制度的分析
第二节 专利制度的创立及其特征
第三节 专利制度的经济学解释
第四节 相关政策的评价
第九章 工业发展的产业升级:从人力车到汽车
第二节 人力车工业
第三节 自行车工业
第四节 汽车工业
第三篇 近代中国的工业发展
第十章 20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工业———基于《农商统计表》的分析
第二节 《农商统计表》的性质及改进
第三节 估计结果的讨论
第四节 关于工厂的讨论
第六节 附表
第十一章 1933年内地的工业[1]———基于《中国工业调查报告》的分析
第二节 调查概要
第三节 《调查报告》(中册)的分析
第四节 《调查报告》(下册)的分析
第十二章 1933年内地的工业(2)———基于《中国实业志》的分析
第二节 山东省
第三节 山西省
第四节 湖南省
第五节 江苏省
第六节 浙江省
第七节 结语
第十三章 20世纪30年代东北的工业———基于《“满洲国”工厂统计》的分析[1]
第二节 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东北工业
第三节 资料的性质和估计方法
第四节 结果的讨论
第五节 进一步的分析
第六节 经济学解释
第十四章 1939~1942年华北的工业———基于《华北工厂统计》的分析
第二节 1939年的华北工业
第三节 1942年的华北工业
第五节 附表
第十五章 抗战时期后方的工业———基于《后方工业概况统计: 1942年》的分析
第二节 后方工业概况
第三节 行业分析
第十六章 城市的工业:全国、上海、天津、武汉
第二节 城市工业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