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3-28 19:10:53
封面
版权信息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一、农业保险扶贫政策减贫效应研究
二、医疗保险扶贫政策减贫效应研究
三、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减贫效应研究
四、简要述评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一)研究背景
(二)理论分析
(三)实证分析
(四)经验借鉴及路径优化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查阅与专家访谈相结合
(二)宏观数据库与微观调查数据相结合
(三)数理统计与计量模型分析相结合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可能的创新
一、研究思路
(一)确定研究目标和研究问题
(二)确立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
(三)整理权威机构公布的统计数据
(四)掌握与应用计量分析工具
(五)形成研究结论和提出路径优化建议
二、可能的创新
(一)提出基于保险扶贫政策减贫效应的新视角
(二)构建理论分析的新框架
(三)通过相关数据库及微观考察进行实证检验
第二章 我国农村减贫的成效、困境与出路
第一节 我国农村减贫的历史进程与成效
一、我国农村减贫的历史进程
(一)经济体制机制转换阶段(1978—1993年)
(二)《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阶段(1994—2000年)
(三)《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实施阶段(2001—2012年)
(四)精准扶贫阶段(2013—2020年)
(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阶段(2021年至今)
二、我国农村减贫取得的成效
(一)全国农村减贫情况
(二)贫困地区农村减贫情况
(三)连片特困区农村减贫情况
三、我国农村减贫的经验
(一)经济高速增长带动农村减贫——市场力量
(二)政府强有力参与扶贫开发推动农村减贫——政府力量
(三)微观主体推动农村减贫——农户力量
第二节 我国农村减贫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我国农村减贫面临的困境
(一)贫困识别出现偏差
(二)扶贫政策产生“悬崖效应”
(三)农村减贫面临新的挑战
二、我国农村减贫的制约因素
(一)经济与文化双重制约
(二)政策主体面临双重压力
(三)公共物品供给“不平衡”与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并存
(四)保障性扶贫措施不到位
第三节 保险扶贫政策是促进农村减贫的有效途径
一、保险扶贫政策服务农村减贫的必要性
(一)保险扶贫政策助力农村减贫符合现实需要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保险扶贫政策服务农村减贫
(三)保险扶贫政策服务农村减贫具有独特优势
二、保险扶贫政策服务农村减贫的制度创新
(一)管理制度创新
(二)财政机制创新
(三)风险管理机制创新
三、保险扶贫政策服务农村减贫的思路
(一)强化对实施保险扶贫政策重要性的认识
(二)实施好现有保险扶贫政策措施,使之制度化、长效化
(三)开发多样化的保险扶贫产品,强化风险预防
第三章 我国保险制度的演变历程及特征分析
第一节 农业保险制度的演变历程及特征分析
一、农业保险制度的演变历程
(一)政府经营农业保险阶段(1949—1981年):从开办到停办
(二)政府与保险公司共同经营农业保险阶段(1982—1992年):缓慢复苏
(三)保险公司独立经营农业保险阶段(1993—2003年):萎缩徘徊
(四)政府主导下多方共同经营农业保险阶段(2004年至今):发展壮大
二、农业保险制度变革的基本特征
(一)政府职能的回归
(二)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三)农业保险从跌宕起伏到趋于稳定
(四)农业保险产品日渐丰富
(五)农业保险市场逐步放开
(六)农业保险支持的力度和范围日益加强和扩大
(七)农业保险制度由“普惠性”向“倾斜性”转变
第二节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演变历程及特征分析
一、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演变历程
(一)从探索到兴盛阶段(1949—1980年)
(二)衰退解体阶段(1981—1992年)
(三)恢复重构阶段(1993—2002年)
(四)大力推进阶段(2003—2015年)
(五)城乡整合阶段(2016年至今)
二、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变革的基本特征
(一)凸显医疗公共产品特性
(二)体现政府主导、农民主体运行特征
(三)强化医疗保险体系多层次、多元化特征
(四)城乡基本医疗从分离到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