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有闻必录:一个中国新闻口号的兴衰
操瑞青更新时间:2021-02-08 14:23:18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有闻必录”是横贯晚清民国报界极具感召力的新闻口号,它自1870年代被《申报》引入报刊之后,便长期盘踞在新闻界的话语舞台上,堪称中国近现代报刊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口号。然而,历史上风行一时的“有闻必录”却给今人留下了种种困惑:(1)该口号从何而来,它有着哪些具体内涵,其发展演进宏观历程究竟是怎样的?(2)对中国新闻界来说,这样一个口号的存在,到底意味着什么,其在历史语境中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到底在哪里?(3)这样一个在实践操作中有悖常理的新闻认知,为何会在中国新闻界兴起,又为何能够有着绵延长久的生命力?循着“新文化史”的宏观取向,借助历史文献、话语分析等研究办法,本书试图从整体上勾勒“有闻必录”口号的演进脉络。本书之重心,就是要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揭露该口号的兴衰动因,进而回答上述几点困惑。本书的主体内容共六章,以时间为线索展开了叙述。前三章主要考察了“有闻必录”在报界出现、扩散与风行的兴起历程,后三章则探讨了该口号被质疑、坚守乃至被抛弃的衰退经过。就兴起阶段而言,“有闻必录”的出现与《申报》的商业诉求密不可分,它形塑了新式报刊在新闻活动中的“有闻”优势;此话语优势,在“史家记事”等古典文化传统的阐释影响下,逐步具备了正当地位,被更多的报刊接受;20世纪初,在新闻界的管控背景下,“有闻必录”成为了新闻人反抗“不录”管控的“必录”抗争话语,进而风行了整个新闻行业。就衰退阶段而言,“五四”时期知识精英站在西方新闻理念等思潮下的集体反思首次强烈冲击了该口号存在的正当性基础,精英话语开始呼唤新的活动准则;面对此景,新闻从业者虽开始了自我反思,却也因政界的打压与新闻活动的分化等现实因素的存在,始终对其不乏坚守;待到1940年代前后,在战时的新闻动员与政党新闻业的报业改造过程中,新闻活动渐渐形塑了新的行为规则,“有闻必录”存在的合理性因素全然丧失,成为了一个在批判中被不断言说的口号。在此基础上,本书表示,“有闻必录”应当被视为一个形塑中国新闻活动边界的本土话语,有着独特的历史价值。该口号讨论的“闻”与“录”话题,触及了新闻活动中关于信息采集与发布这一根本的边界问题,其兴衰历程展现了中国新闻业对于“如何从事新闻工作”的自我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本土报业实践语境的融入,使得这一颇具“地方感”的行业话语参与到了新闻活动的边界塑造中,影响了中国新闻业的面貌呈现。此外,时人在历史语境中对“闻”与“录”关系命题的回答,将为我们重新审视当下新闻活动及其边界问题提供有益启发。关键词:“有闻必录”;口号;兴衰;新闻活动;中国新闻业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9-11-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操瑞青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新媒体与互联网研究(2023)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新媒体与互联网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信息化发展大势和国内国际大局出发,就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提出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在这一重要思想指引下,我国互联网发展和治理不断开创新局面,中国正从网络大国向着网络强国阔步迈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信息革命发社科23.5万字 新闻传播对西部文化产业的协同创新作用研究
在特色文化产业赋能云贵川、甘肃、陕西等西部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过程中,新闻传播起着其他社会力量无法取代的协同创新作用。本书从分析新闻传播学界、教育界、业界的“产—学—研—用”作用入手,揭示了新闻传播如何助力西部七个省区在特色文化产业赋能下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无缝对接。书中的观点与大量案例可以给广大西部地区的文化产业从业者、基层干部与相关职能部门提供参考借鉴。社科8.1万字- 会员
用新闻评论和这个世界聊聊
新闻,反映并影响着世界和人们的生活。新闻的背后是什么?除了新闻本身,我们更应看到什么?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这便是新闻评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本书是作者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对若干新闻事件和社会现象的看法与认识。正如作者所说——用新闻评论和这个世界聊聊。聊些什么——说事儿,聊理儿,长记性。不代替受众思考,但引发思考,并为大众发声,是作者一贯秉持的写作态度。人生在世,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事。“不惊社科13.7万字 - 会员
打破社交媒体棱镜:探寻网络政治极化的根源
现实世界情绪挺稳定的人,怎么一上网就成了满屏脏话的喷子?真的走出信息茧房,我们非但没有走向开放包容,反倒变得更封闭极端?在互联网时代若无法“退网保平安”,我们又该如何平和地面对、聆听甚至接纳不同观点?前沿计算社会科学方法+经典社会学理论再阐释,探寻网络政治极化的根源入选普林斯顿大学新生指定阅读书目我们在现实世界遭受社会孤立之苦,被我们寄予厚望打破隔离的互联网,如今也日益变成充满隔阂与暴力的场所。我社科10.9万字 数据新闻的中国实践:特点、困境与趋势
本书围绕“什么是数据新闻”“数据新闻如何制作”“中国媒体怎么做数据新闻”这三个问题,梳理了新闻概念、类型、产生背景,并着重探讨中国语境中我国媒体如何采集、整理、分析和呈现数据。结合新冠疫情这一特点话题,健康传播视角下的我国数据新闻的新发展以及随之产生的数据伦理等问题。本书拟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对中国的数据新闻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应对策略,对于丰富和拓展数据新闻理论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价值。本书拟以个社科7.3万字中国网络广告治理长效机制研究
本书从公共治理理论、生态系统论和熵理论等的核心观点出发,对广告治理、网络广告、公共治理等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全面论述了在新《广告法》背景中中国网络广告治理机制现状、问题与挑战,探讨了该机制体系结构与完善路径。其中,重点围绕提升我国网络广告治理能力达成长效治理目标这一中心议题,详细阐述了构建广告导向监管机制、强化法律补全机制、完善行政监管机制、改进广告行业自律机制,以及探索第三方参与机制等几方面的内容社科19万字高校新媒体运营36式
本书是上海交通大学新媒体运营的理论总结和核心经验分享,包括机制篇、实务篇、技术篇、互动篇、团队篇、品牌篇6个部分共36式。本书叙述了学校从0到1,推动体制改革,坚持品牌驱动,注重源生内涵发展,实现全员全媒体转型的历程,并分享了上海交大新媒体运营成功案例。本书也提及了新媒体运营过程中存在的“痛点”,并就高校新媒体运营中普遍存在的难题,提供了上海交大运营团队的解决方案,贡献了交大人的智慧。本书适合新闻社科11万字- 会员
媒介融合趋势下的传媒产业发展研究
媒介融合的背景之下,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带来的冲击促使传统媒体认清落后的现状并积极变革谋求发展。中国的传媒产业经历了数十年的迅速发展,成了海内外的瞩目对象。然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发展不平衡、跨界融合尚未深入,制约了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因此,及时整合媒体资源,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本书研究媒介融合与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现状、特色和趋势,社科18.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