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汤姆·索亚历险记
(美)马克·吐温更新时间:2023-05-30 14:31:46
最新章节:封底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写于1976年。故事记述了主人公汤姆·索亚因反对死板严格、枯燥乏味的学校和家庭生活,离家出走去冒险。社会的种种弊病和黑暗的现实、虚伪的宗教,都随着汤姆·索亚的历险过程一一展现,故事情节走伏跌宕,扣人心弦。马克·吐温对儿童心理的观察精细入微,描写合情合理。
品牌:人民文学出版社
译者:张友松
上架时间:2018-06-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美)马克·吐温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我们读经典
为和同学们一起探寻阅读与写作的意义,奠定同学们对阅读的终身热爱,教师陈新洁和同学们决定开始一场“冒险”,共同写一本书——《我们读经典》。小作者们希望通过这本书,将他们的阅读感悟和广大的青少年朋友一起分享。同学们选取的书目多样:《骆驼祥子》《城南旧事》《镜花缘》《老人与海》《苏东坡传》《小妇人》《狼王梦》《平凡的世界》《秘密花园》……涵盖名人传记、中外小说等,每一本书都值得细细品味。本书通过十三四岁教材教辅5.9万字 - 会员
文章读法
作者认为,读物、文本是客观存在,凡是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是有规律的,而这规律是可以认识的。怎样读懂文本?就是要依照文本自身的规律去解读本文。本书提出读懂文本的三条基本规律。第一,关键信息导引律: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整体,并非所有词句、段落都是同等重要的,有主次之分,轻重之分。作者最想让读者看到、把握的那些词语、段落是解读关键。抓住这些关键,依照这些关键的指引,就能准确而迅速地达到整体把握文本的目的。第二教材教辅10.5万字 - 会员
少年读先贤(初中段)
本书主要为古代先贤的人物传记,以“仁者爱人”“舍生取义”“天人合一”“文以载道”“上下求索”“鉴古通今”“艺境无涯”“海纳百川”几个传统文化关键词为线索,讲述了孔子、孟子、文天祥、司马迁、王阳明、王羲之、张骞、玄奘等24位中华先贤的故事,引领中学生走进中华先贤学问、心性、道德、社会使命浑融一体、真善美合一的精神境界,感受真实历史文化语境中先贤的精神轨迹。教材教辅0字 - 会员
少年读先贤(小学五六年级)
本书所聚焦的一批先贤,在很多读物中都被归到文学家、哲学家、历史学家、科学家、技术专家等的行列,力求为同学们还原真实历史文化语境中先贤们的本来面目。教材教辅0字 - 会员
名著导读12讲: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指导手册
本书针对中学生“想读经典但又不得其法”的现实处境,邀约华东师大、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的12位知名学者对12种初中生必读书目(《西游记》《水浒传》《儒林外史》《朝花夕拾》《骆驼祥子》《傅雷家书》《艾青诗选》《西行漫记》《海底两万里》《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昆虫记》)进行生动、通透的“整本书导读”,引导中学语文教师、师范生以及中学生接受中外文学经典,推动语文课外阅读的深化,且有效解决整教材教辅32.2万字 - 会员
飞临大地的视角:古诗词里的情境读写
本书是儿童文学作家、四川省特级教师邱易东先生对课本古诗的新读解,其中少量篇目曾发表于少年写作、教育类刊物。课本里的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呈现,本书读者定位于小学46年级的学生、家长及小学语文老师,写作定位于课本古诗的延伸阅读,行文侧重点在于:通过逐首诗歌的讲读,分析诗人在写作时如何构建情境,如何写人、状物、叙事,让读者通过本书掌握作文写作的方法。以诗作引入,通过故事的方式讲述古典诗人的文教材教辅4.3万字 - 会员
小兵张嘎
《小兵张嘎》是我国儿童文学的经典之作,至今总发行量超过1000万册。小说叙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冀中白洋淀地区一个名叫张嘎的十二三岁的男孩子,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中、在革命队伍的培养下锻炼成长的故事。小说塑造了一个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抗日小英雄张嘎的形象,成为我国儿童文学画廊中被广为传颂的经典人物形象之一,影响和激励了几代读者。它还于1963年被北京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深受少年儿童喜爱和好评,历映不衰。教材教辅7.6万字 快乐王子:王尔德童话全集(经典译林)
《快乐王子:王尔德童话全集》完整收录了王尔德的九篇童话故事,出自其两部童话故事集《快乐王子及其他》和《石榴之屋》。王尔德善于用华丽的笔法和生动的比喻打造机趣的描写风格,而他每一篇童话所贯穿的善良与美丽形象所经历的变迁,紧紧扣住读者的心弦。教材教辅8.5万字- 会员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少版)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俄国十月革命为背景,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出身于沙皇暴政下的工人家庭,自幼便饱尝生活的艰辛,在革命党人朱赫来的引领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经历参军、前线战斗、修筑铁路等阶段,逐渐成长为正直、坚强、无私的革命战士,后来因为伤病双目失明、瘫痪在床,但仍顽强地用笔描绘自己的理想,发出振聋发聩的呼吁:“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庸庸碌碌而羞愧。”教材教辅21.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