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沁源1942
蒋殊更新时间:2023-08-28 14:31:37
最新章节:第21章 后记:这就是沁源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沁源1942》是一部向沁源人民、革命老区致敬的力作,作者用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追忆发生在山西抗战老区太岳军区司令部所在地——沁源那些惊心动魄的抗战往事,重现当年的抗战场面。作者饱蘸浓情、心怀敬畏,冒酷暑、顶寒风,翻山越岭,历时2年,足迹遍及沁源各个乡镇,走访了沁源各地,怀着敬畏与感动用近17万字记录下发生在沁源的抗战往事。从1942年10月到1945年4月,8万沁源人在太岳军区和县围困指挥部的指导下,万众一心,迫使日军“剿共实验区”范围一天天缩小,撤出阎寨,放弃城关,丢了碉堡。这本书所传递的是一种保卫家园、奋起反击的精神,一种百折不挠、一往无前的精神,一种沁源精神,一种太行精神。蒋姝散文集《沁源1942》作品荣获2020年度散文一等奖。
品牌:山西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06-01 00:00:00
出版社:山西经济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山西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蒋殊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官鉴之亲情之殇
本书讲述了十四起,因亲情,友情,爱情而发生的刑事案件。作者将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真实地再现了案件发生的场景,生动地描绘出犯罪分子一步步走向犯罪的心路历程,以及由此引发的发人深省的血的教训。文学13.2万字 - 会员
独自上路:一个九岁男孩的边境历险
本书是作者哈维尔对自己九岁真实经历的回忆。在哈维尔一岁时,由于美国资助的萨尔瓦多内战(1980—1992),他的父母逃离了萨尔瓦多,移民美国。萨莫拉被祖父母帮助抚养,直到他九岁。为了与父母团聚,他经抛下他心爱的姨妈和祖父母,历了一段艰辛的旅程。哈维尔的“冒险”是一场3000英里的旅程,从萨尔瓦多小镇出发,穿过危地马拉和墨西哥,最后要穿越美国边境。本以为只要两个星期,没想到遭遇了危险的乘船旅行、无情文学26.6万字 大周表情
大周村的一切依然鲜活生动,大周村人却命运各异,百岁老人、女村支书、自主创业者、丧偶的农妇、外出打工人……他们的人生际遇、喜怒哀乐勾勒出大周表情,真实而真切,似触手可摸。作者笔下的大周村,新与旧、变与守在这片土地上激烈交替和碰撞。大周村人从未停止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大周这片厚重而温暖的土地上,绵绵瓜瓞,生生不息。人民创造火热的生活,作家也由此寻找到了创作的富矿。文学20.1万字- 会员
死囚档案
全书收入的30多个真实案例,居然有10多个案例是与情感有关,一个“情”字,毁了多少才子佳人、高官俊杰?因财犯罪也占相当份额,有的胆大包天虚开增值税几十个亿,有的挪用贪污巨额公款、中饱私囊。还有家庭暴力案件、沦增值道德案件、集次诈骗案件、受辱女警官激愤杀人案件,全书所披露的案例,令人触目惊心,给人强烈震撼,给人以血的警示。作者利用在首善之区的北京法院从事宣传工作的特殊便利,每日耳闻目睹的是千奇百怪的文学24.7万字 - 会员
飓风行动·围猎
广东,一直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试验田。十八大以来,广东公安在很好之时,以很好之志、很好之魄,用很好之将,行很好之举,为维护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做出了很好贡献。《啄木鸟》历时三年精心策划的长篇报告文学《飓风行动》,聚焦了广东公安打击毒品犯罪的精彩系列战役。以“雷霆扫毒”行动为起点,广东警方在围剿博社村等一场场战斗中,用忠诚洗亮了南国的万里晴空。文学17.7万字 - 会员
我,来自广院
作者潘奕霖,采访了卢静、康辉、叶蓉、史小诺、郎永淳、瑶淼、凯叔(王凯)、鲁健、邵圣懿、尼格买提等知名主持人,深入挖掘每个人的青葱岁月、入行苦乐、创业艰辛、生活所感。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均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也就是原来的北京广播学院,他们对自己的母校,尤其是“广院”两个字有很深的情结,这也是本书书名的由来。这是一场关于青春、梦想、困惑与抉择的对话,欢迎热爱、向往播音的你加入,与10位优秀主持人相约文学16.5万字 - 会员
你我皆是当事人
人们将问题诉诸法律时,就是在经历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二十五年的职业生涯中,作者见过在遗嘱中留下破绽来表达不满的老人;见过护夫心切,甘冒风险作伪证,却在发现被背叛后倒戈的妻子;也见过为家庭奉献了半辈子,明面上是要收回房屋,实际上只是想要家人支持她情感选择的姐姐……这些故事之所以让人感叹,正在于无论是诉讼的哪一方,都不是突然有一天就坐到那个位置上的……作者从其律师视角出发,洞悉了人性的挣扎与人心的渴望文学7.8万字 - 会员
蝴蝶之家
作者叶小果行走7年,采访上百个普通人,倾听他们诉说自己人生中不一般的故事,以口述纪实的方式,用真挚朴实的文字还原他们的心声。本书共10个篇章,10位主人公,凭借内心的善意,勇气与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向社会各个角落伸出援手。他们当中,有人救助流浪动物,有人为器官捐献事业出力,有人开一个永不打烊的书店为读者留一盏灯,还有人替聋哑人发声,为无障碍出行呐喊,为一群身患重症的孩子寻找生命的希望……当善意传递,文学13万字 我在二里头考古
本书是一部访谈录,采访对象是与二里头遗址发掘、研究、宣传、保护相关的15位亲历者:亲手剔出器物的特级技师,描摹古物的绘图高手,第一件青铜爵的发现者,掀开层层黄土的工地民工,守望遗址的普通村民,文保一线的文物干部,博物馆的志愿讲解者,满怀理想的实习生……受访者年龄从70多岁到20多岁,话题涉及的时间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通过访谈形式,拼接起一幅二里头“生命史”的立体全景图,记录与二里头邂逅的诸多文学17.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