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写作八讲
(英)毛姆更新时间:2023-11-14 17:53:23
最新章节:第9章 构建自己的哲学体系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故事圣手”毛姆献给所有人的阅读写作指南。人称“故事圣手”的毛姆,说他享誉全球也是实至名归,他的作品被多个国家引进出版,他的写作经历和写作技巧也为广大文学爱好者津津乐道。晚年,毛姆出版了本书《TheSummingUp》,这既是毛姆一生写作生涯的回顾,也是毛姆对自己多年写作经验的总结。通过这本书,读者能够全面掌握写作技巧,例如,如何高效阅读一本书?如何提升写作能力?如何增强感受力?如何写出清晰、简洁悦耳的好文章?如何写戏剧才能迅速赢得人心?写小说怎样使用技巧?如何通过阅读提升理解力和认知?在本书中,毛姆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毒辣凝练的风格,讲透了阅读与写作的奥义。
品牌:卓文天语
译者:刘靖
上架时间:2023-05-01 00:00:00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卓文天语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英)毛姆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中国史诗研究学术批评(1949~2019)
本书收录了1949~2019年中国学者发表的富有原创性和代表性的史诗研究学术批评文章17篇,以点带面地勾勒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史诗研究的学术历程和基本概貌。选文的作者均在各自的学术领域对史诗研究贡献良多,成就为学界所公认。选文既涵盖了中国各民族史诗研究和域外史诗研究的学术批评成果,也兼顾了不同阶段的中国史诗研究学术批评成果,充分展现了中国史诗研究学术批评的领域、类型、层次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文学25.7万字 - 会员
20世纪40年代文学的新中国想象
国家想象研究一度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焦点,但尚有开拓和掘进的空间。抗战和内战的特殊语境滋生了新的文学思想和表达,也影响着此后的文学转折,四十年代庶几堪称现代文学国家想象的最重要阶段。本书将文学置于具体的历史情境考察,运用各类文献,以文史瓦证的方法,讨沦不同知识群体对新中国的认知与构想,细究文学与政治的内在联系,从而揭橥现代文学及知识分子传统的繁复面貌。文学17万字 - 会员
中国诗词曲史略
本书由上下两编构成。上编为诗歌史略,从诗字原始观念的形成、《诗经》和《楚辞》,论述到少数民族诗人和域外汉诗;下编为词曲史略,考察了从诗到词、从词到曲的转折,并且比较了诗词曲在形式、内容和风格上的异同,勾勒出词曲历史的发展脉络等。文学28.3万字 - 会员
新俄罗斯文学中“现代知识分子”思想谱系研究
俄罗斯文学是该国思想文化的载体。本书研究了“布克奖”“巨著奖”得主弗·马卡宁、维克·佩列文、塔·托尔斯泰娅、尤·波利亚科夫等作家代表作中由“新多余人”、沉沦者、“地下人”和传统守望者构成的“现代知识分子”成长图谱,以及“现代知识分子”之信仰异变、反乌托邦思想、虚无主义思想和后现代思维。本书透过文学中的知识分子问题,阐释了西方文化大量涌入对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俄罗斯人精神世界产生的影响和俄罗斯社会文化文学22万字 - 会员
明清文学与文献(第七辑)
《明清文学与文献》系黑龙江大学明清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专业学术辑刊。书中重点以明清文学、文献以及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为主,并着力呈现明清文学研究的前沿动态和最新成果,反映了本学科的特色。文学29.7万字 - 会员
传统的踪迹:古典章回小说的现代承继
本书运用英国F.R.利维斯、T.S.艾略特,美国哈罗德·布鲁姆,法国雅克·德里达、朱莉娅·克里斯蒂娃、蒂费纳·萨莫瓦约,荷兰杜威·佛克马等文学理论家的著述,对“传统”“影响”“踪迹”“互文”等文学史问题进行研究阐释,不局限于现代范畴,也超越内部或外部研究视域。文学33.7万字 - 会员
新文化的崛起与流播(增订版)
本书从“报刊”及“出版”的角度,讨论了中国现代文学及文化,涉及现代中国文学的生产机制及传播方式——以1890年代至1930年代的报章为中心;晚清:报刊研究的视野及策略;文学史视野中的“报刊研究”——近二十年北大中文系有关“大众传媒”的;清末民初言情小说的类型特征;作为“北京文学地图”的张恨水小说;早期北大文学史讲义三种等。文学22.6万字 - 会员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是周作人关于五四新文学运动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的理论的系统总结之作,说理透彻,文笔精妙,身为中国的读书人,不可不细读之。对于中国新文学运动的源流,经过,和它的意义,据周作人所知道所见到的,加以说明。“文学是用美妙的形式,将作者独特的思想和感情传达出来,使看的人能因而得到愉快的一种东西。”文学3.3万字 - 会员
摹物不倦:物象与明清小说日常叙事的展开
本书尝试梳理日常物象浮出文学地表的历史过程,并通过经典文本钩沉那些原本被视为零散、琐碎、缺乏独立价值的日常物象描写,使其重新进入读者和研究者的视野,借此激发对明清日常叙事新型审美风格及创作观念、明清物质生活及文化的感知与理解。文学32.9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中国现代小说叙事类型的初始建构
《中国现代小说叙事类型的初始建构》在宽阔的历史语境中以影响较为深远的中国现代经典作家的小说代表作为解读对象,分阶段较为全面地考察了中国现代小说叙事类型的初始建构过程和叙事特点。更新至:第11章 参考文献 - 会员
诗歌结构学
本书是一部系统研究结构主义诗歌的著作。首先阐述了诗歌的内结构和外结构的特征,提出了诗歌是一种能够自我调节、有中心、有层次,而且具有普遍永恒性的文学门类。其次,重点分析了诗歌结构的十四种形态,提出了在结构作用下,每一首诗都成为一个完整自足的艺术整体的观点。本书认为,诗人情感的变化是构成诗歌内结构的主要元素,因为诗人的自我审美情感作为一种“媒介”,将诗歌语言的审美信息传达给读者。此外,该书把诗歌创作的更新至:第17章 后记 - 会员
从形式主义文本到意识形态对话:西方后现代元小说的理论与实践
元小说是“关于小说的小说,是关注小说的虚构身份及其创作过程的小说”,它是后现代文学的一种典型样式。元小说最大的特点是“自反性”,即对自身作为虚构性人工制品之本质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并自揭虚构。在很多研究者看来,元小说由此斩断了小说与现实的关联,突显了小说的自我意识和文本形式,带有后现代文学的形式主义倾向和虚无主义色彩。但问题是,形式主义的文本未必就与现实政治无涉。形式体现了现实,并参与进现实世界的更新至:第21章 参考文献 - 会员
20世纪40年代文学的新中国想象
国家想象研究一度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焦点,但尚有开拓和掘进的空间。抗战和内战的特殊语境滋生了新的文学思想和表达,也影响着此后的文学转折,四十年代庶几堪称现代文学国家想象的最重要阶段。本书将文学置于具体的历史情境考察,运用各类文献,以文史瓦证的方法,讨沦不同知识群体对新中国的认知与构想,细究文学与政治的内在联系,从而揭橥现代文学及知识分子传统的繁复面貌。更新至:第18章 后记 - 会员
伪满时期“满洲”朝鲜人文学研究
伪满时期“满洲”朝鲜人文学在朝鲜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意义,它是韩国和中国文学史上一笔珍贵的遗产。本书按“离乡和思乡、扎根和融合、对峙和斗争、妥协和逃避”四类主题对伪满时期“满洲”朝鲜人文学进行分类研究,并深入剖析各部分的文学主题、结构模式和艺术手法,力图推进这一时期文学的主题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更新至:第18章 附 相关作品选读 - 会员
20世纪90年代社会文化语境下的文学理论转型
该书以20世纪90年代社会文化语境下的文学理论转型问题为研究中心,既对其作宏观描述,又对它展开细部考察。作者认为:20世纪90年代文学理论并非一种单一的存在,而是由一些具体而有差别的学术话语和知识事件所构成。但是,由于大众文化兴起、现代性反思发生和身份政治凸显等原因,当代文学理论又表现出了一定的共性,以致于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价值取向、身份认同、功能定位等等方面,都发生了转型。“大文学理论”,可更新至:第20章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