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盛京时报》现代小说研究
王秀艳更新时间:2025-04-28 20:02:45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以《盛京时报》(1919—1944)刊载的2844部现代小说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了文字总量达1千余万字的《盛京时报》文艺副刊小说。这些小说是东北地区早期报纸文学的重要体现,也是现代东北时报文学发展的力证。本书重点梳理了活跃在《盛京时报》文艺副刊上十几位东北作家,如穆儒丐、王冷佛、金小天、赵鲜文等的小说创作;还探讨了日、俄、法、英、美等15个国家21位作家的作品。这些小说展现了《盛京时报》所刊现代小说的价值与影响。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3-10-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王秀艳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德米特里诗学研究
德米特里是希腊化时期承上启下的重要学者,其诗学不仅继承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传统,而且开创和发展了诸如书信、语篇、语效、辞格、形式、风格、文体、写作等方面的理论,为此后诸学科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通过对德米特里诗学产生机缘及其哲学根基的考察,凸显出其诗学的质点和生长点;对其诗学系统的考察,揭示文学形式与审美反应之间的联系,解决结构主义批评善于发现文本内在秩序和模式却无法阐释效果,印象批评能内省直觉效果文学24.2万字 - 会员
从鲁德亚德·吉卜林到扎迪·史密斯:现当代英国流散文学研究
本专著较为系统地阐释了19世纪晚期至21世纪初,从鲁德亚德·吉卜林到扎迪·史密斯英国流散作家作品中英国人从英国到其海外殖民地和从(前)殖民地到英国的双向流散和与之相伴而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与人种安全等问题。文学21.8万字 - 会员
缪里尔·斯帕克小说研究
当代英国著名小说家缪里尔·斯帕克被著名评论家大卫·洛奇和弗兰克·克莫德分别誉为“她那个时代最有天赋和创新精神的英国小说家”和“她那一代人中最有魅力的作家”。斯帕克曾经3次获得布克奖提名,并且都进入了最后的6人决选名单。本书结合社会历史批评、女性主义批评、文学伦理学批评、空间理论及文本细读的方法,在介绍了斯帕克的生平与创作生涯之后,总结了她的小说美学和创作理念;并探讨了斯帕克的小说主题及小说艺术;最文学21.3万字 - 会员
超拔与悲怆:路翎小说研究
路翎是现代著名作家,七月派成员之一,其创作从20世纪40年代延续到“十七年”、新时期。本书研究的立足点既不是对路翎小说创作进行全景式的“扫描”和阐述,也不是对路翎小说创作中已经得到充分重视和研究的问题的重复论述,而是尝试突破流派的窠臼,从整体性考察和阶段性比照两个维度,挖掘路翎小说中被“遮蔽”或尚未论述充分的作品和艺术特质,力图呈现在不同历史语境中,路翎小说与文学主潮、政治实践之间的呼应与错位,勾文学16.1万字 - 会员
新时期以来的宁夏文学批评研究(1978—2018)
本书以新时期以来的宁夏文学批评为研究对象,梳理了1978—2018年宁夏文学批评的历史演变,从“话语形态”“文化心态”“典型现象”“作家的批评研究”“批评个案”五个方面展开论述,力求实现对宁夏这一时期文学批评的宏观把握与微观审视。本书总结了这一时期宁夏文学批评在宁夏文学整体发展中所做出的独特贡献及存在的历史遗憾,以期探寻当代文学批评突围的路径,为当下文学批评的发展提供建设性参考。文学20.1万字 - 会员
文学地理学(第9辑)
《文学地理学》辑刊是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的年会论文之精选,由曾大兴等主编,每年一辑,已出七辑。作者均为中、日、韩三国从事文学地理学研究的学者,包括杨义、蒋凡、刘扬忠、朱寿桐、周尚意、王兆鹏、张三夕、邹建军、陶礼天、夏汉宁、高人雄、戴伟华、海村惟一(日)、金贤珠(韩)等知名学者。本辑刊设有“文学地理学学科建设”、“文学地理学宏观研究”、“文学地理学基本理论研究”、“文学地理学方法研究”、“文学家之地理分文学27.5万字 - 会员
细节激活历史:包明德文艺评论选
这部文艺评论集选取了包明德先生近年来创作发表的文艺论文、文章与短评,共计七十余篇。这些文章基本都发表在国家级文艺报刊上。结合多年的教学、研读和理论经验,作者在多篇文章中阐释了文艺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这一文艺创作与评论的百年课题,正确地解读了经典著作中关于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论说。秉持现实主义文学的批评精神,作者在多篇评论中,阐明了细节的真实对于刻画人物、体现时代精神和历史意识的重要意义;并且在评论文章中,文学19.7万字 - 会员
明代《文心雕龙》接受研究
本书结合明代各时期的文学风尚、哲学思潮、地域文化、藏书印刷以及接受主体自身的经历、交游等因素,以在历史上起过较大影响且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文人、学派或专著作为重点考察对象,深入阐释明代不同时期对《文心雕龙》的接受状况,分析“龙学”在明清时期逐渐成为“显学”的清晰脉络和深层原因,及其对明代诗学发展的影响和价值。以传统文论参与当代文论话语建设,将两者加以有机结合,实现对这部经典名著的再认识。文学18万字 - 会员
独孤及研究
本书从五个方面论述了独孤及的思想及文学地位,指出独孤及是其时代弘扬儒家思想、将纸上谈兵的儒学主张贯注于具体事务的经世致用型文人的缩影。独孤及理充而气足的奏议文风、序文和记述文中精致的叙事写人技巧、碑志文黜华录实的写实特征、哀祭文的怨天主题与“缘事而发”的抒情特点,都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为唐文创作的“大手笔”。其部分诗歌“以文为诗”的特点显现出诗人对生活记录的兴趣远远超过了对于诗味儿的追求,而另一部分诗文学24.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