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在短暂中寻找不朽
生活中不断有新奇的现象涌现是万事万物得以永恒的另一种象征。万象更新,周而复始,肉体的存在是短暂的,但是精神却可以历久弥新。在坟墓的周围,智慧的人看到的不是人的死亡,而是生命的延续和灵魂的重生。
富兰克林曾经说过:“生活更像是一种胚胎,它为生命的孕育做着准备,一个人不经历死亡也就无法完成降生。”一个真正伟大的人,无论他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如发明家、政治家、演讲家、诗人、画家,等等,只要你真诚地与他交谈;你都可以从他身上感悟到一种特殊的东西,就好像他已经聆听了上帝永恒的承诺。
人类的智慧活动不是承诺而是赋予了人类绝对存在的感觉。从时间的超越中我们呼吸到了更加清新的空气。我们无法保证生命的永恒,然而却从文明的变迁史中认识到死亡绝不仅仅意味着万物的终止。
培根说:“那些缺乏宗教神学思想的哲学家在总体上否定灵魂的不灭;然而当谈到正题的时候,他们也认为,人的灵魂是可以脱离肉体而独立存在的,人死后灵魂也是可以不朽的。他们的这种观念只是出于理智的层面,而不是出于情感的层面,因此,永恒与不灭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数学一样,只是作为一种知识而存在的。”荷兰哲学家凡·荷尔蒙特是纯粹从思维活动的角度来加以证明的。他说:“赞同无神论者的观点,是我最大的愿望,即便只是片刻的赞同,灵魂不灭的念头用理智去理解也许是可能的,就像我们可能会触摸到灵魂一样。”一个农夫,一个苦工,或者一个工匠,每天都在为工作奔波忙碌,但是晚上他也会停止工作,因为,他们的劳动也是有尽头的。但是,如果这个工匠或农夫同时又是一个学者或思想家,那么他的工作就永远没有尽头,因为,学无止境,他越明智,就越会感到自己的无知。也就是智者所说的“我所知道的正是我不知道的起点。”
一千年太短暂了,人类即使拥有多于十倍、百倍的潜能,也不能掌握全部的知识。学者和思想家的任务是如此地繁重,以至于他必须成为全能的人。他走路时学习,吃饭时学习,娱乐时学习,甚至是在睡觉时也在学习。孟德斯鸠说:“热爱学习,是我们唯一的、永恒的动力。没有什么能够使我们停下来,除非生命走向了终结。” 思想家说“艺术是永恒的,而生命是短暂的”,人只是这个世界的匆匆过客,惟有他的思想可以留存下来。洞察力来自思维的积极活动,而决不会从懒惰或迟钝的头脑中产生;勇敢通常只会出现在那些勇于面对艰辛与危险和真正了解自己力量的人身上;自信也往往只青睐那些善于利用自己的激情与力量的人;只有那些为未来做好准备的人才能够获得成功。歌德曾经感慨道:“我相信灵魂是永恒存在的,因为这可以用我的意识活动来加以证实。如果我不停地工作直到死去,那么大自然一定会让我以另外一种方式存在,这种存在形式将会让我的精神得到永恒。”
有这样一句谚语:美德是智慧的孪生姐妹,善良就像是人的眼睛。所有的宗教都信奉这样一个信条:拥有美德,智慧的光芒才会照耀你的头脑。“人应该永远遵照上帝的意志行事,”只有那些无知的人才会把恭敬当作自高自大的本钱。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井然有序的,头脑健康的人对宇宙法则有一种洞察力,人的尊严同样需要在法则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美德其实就是我们每个人所追求的尊严与高贵的一种延伸。在我看来,信奉法是非常明智的,它是与高尚相通的,是那些高贵灵魂栖身的圣殿和庇护所。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遭遇失败的命运。大自然是最公平的,从来都不会偏袒某一个人,失败决不会因为我们的自尊而远离我们。但是,我们却可以从对美德和智慧的追求中得到补偿,我们的生命在这种追求中获得了永恒。一位圣徒曾经说过“如果真理存在,那么我就存在;如果正义存在,那么我就存在。”
牺牲是衡量美德的砝码。一个人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为了美德而毫不犹豫地奉献出财富、健康甚至生命。人们会赞扬他,为他的高尚行为落下崇敬的热泪,他的生命在人们的心中获得永生,就像穆罕默德所说的:“没有死亡,只有永生,向那些在通往神的道路上死去的人们致敬吧。”
灵魂不灭并不意味着生命得到延长,而只是生命的延深。不朽不仅仅是指一种长久,而是指灵魂超越了时间,就像高尚的人可以通过高尚的思想和行为来达到一种超越时空的境界。当我们只是凭着感性生活时,我们很少思考时间这个问题,而精神世界却常常关注时间对于人类的意义。耶稣从来没有为我们过多地解释什么,然而他却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使他们超越时空,感受到某种永恒。
诚实正直使人们获得不朽,崇敬、挚爱和坚强的意志能够使人们超越恐惧,使我们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美好。人们通常把耶稣尊称为灵魂不灭信条的创始人,其实,耶稣从来不曾软弱或伤感过,他对解释一向持有审慎而有节制的态度,从来没有祈祷过让自己获得不朽。而柏拉图和西塞罗却任由自己去超越精神的严格界限,用灵魂不灭来满足人们追求永恒的需要。
阎摩说灵魂没有诞生,所以它也不会死亡;它不是从什么地方创造出来的,所以也不创造任何事物。不是诞生的灵魂是不死的、永恒的,尽管肉体是要死亡的。灵魂是神秘中最神秘的、伟大中最伟大的。灵魂是肉体中的精神,是无常中的永恒,人无法通过知识、理智和五花八门的科学去研究和解读灵魂。惟有在灵魂的渴望中才能与灵魂同在,灵魂的真谛就在灵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