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好健康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让健康的牙齿陪伴我们一生 (2)

腿脚好:行走自如,活动灵敏。说明精力充沛,身体状态良好。

头脑好:语言表达正确,说话流利。表示头脑敏捷,心肺功能正常。

睡眠好:有睡意,上床后能很快入睡,且睡得好,醒后精神饱满,头脑清醒。说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抑制功能协调,且内脏无病理信息干扰。

排泄好:一旦有便意,能很快排泄完大小便,且感觉良好。说明胃肠肾功能良好。

其实,“牙好”也是身体健康的重要标志。好牙齿使人充分地咀嚼,享受美味佳肴,获得充足的营养;好牙齿使人口齿清晰,尽情表达自己的意愿,自由地与人交流;好牙齿使人增强自信,在社会舞台上充分地展现自我;好牙齿还能避免和减少“病灶感染”以及糖尿病、冠心病、胃病、新生儿低体重等病症的发生,所以拥有好牙齿会使人活得更健康、更愉快、更长寿。

好牙齿使人更聪明

瑞典科学家最新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缺牙的人的记忆力比牙齿健全的人要差很多,缺牙可能是老人易患失忆症的原因之一。据《黄帝内经》记载: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益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坠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自。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中医还认为:肾藏精,主骨生髓,而髓分为骨髓、脊髓和脑髓,三者均由肾中精气所化。齿为骨之余,齿与骨同出一源。由此可见,牙齿、脑髓(记忆力)与体内的肾中精气紧密相连。肾中精气充足,则牙齿长得牢,记忆力减退慢。反之,则牙易脱落,记忆力快速衰退,严重者可能得老年痴呆症。可以这么说,牙齿和记忆力都是肾中精气的外在表现,而牙齿咀嚼运动则是促进大脑智力开发的开端。

好牙齿使人更美丽

牙齿不仅能咀嚼食物、帮助发音,而且对面容的美有很大影响。“明目皓齿”、“齿如编贝”,自古以来,关于美人的描述都少不了对牙齿的定义。由于牙齿和牙槽骨的支持,牙弓形态和咬合关系的正常,才会使人的面部和唇颊部显得丰满。而当人们讲话和微笑时,整齐而洁白的牙齿,更能显现人的健康和美丽。相反,如果牙弓发育不正常,牙齿排列紊乱,参差不齐,面容就会显得不协调。如果牙齿缺失太多,唇颊部失去支持而凹陷,就会使人的面容显得苍老、消瘦。所以,人们常把牙齿作为衡量健美的重要标志之一。

好牙齿使人更健康

经临床发现,牙齿不好的人,通常胃功能也不好,这是因为食物不能在口腔内得到充分咀嚼,便会加重胃部负担,从而引起疾病。不仅如此,牙病对心脏也存在重大威胁。研究发现,患牙周炎的人,常会出现“菌血症”,此时肌体会自发地产生免疫反应,容易导致血栓,诱发心肌梗塞的发生。而肾功能先天不足则将直接导致牙齿松软,容易断裂。

研究还发现,牙齿一旦残缺不全,当少于15颗时就会引起血压升高,通常舒张压会随着牙齿数量的减少而上升,牙齿缺损的数目越多,血压升高的幅度就会越大。另外,当引起牙病的细菌和病毒进入血液后,还会通过血液到达全身,包括男性的睾丸,从而损伤精子。

好牙齿使人更长寿

“年龄”的“龄”字中含有个“齿”,足见国民早就将牙齿与健康长寿联系在一起。很多长寿老人所以长寿的奥秘之一,就是保护好牙齿。我国历代医学家和气功学家在预防牙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在古籍医书中作了详细记载。如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指出:“每晨起,以一捻盐纳口中,以温水含揩齿,及叩齿百遍,为之不绝,不过五日,齿即牢密”。《陆地仙经》记载说:“睡醒时叩齿三十六遍,永无虫牙之患”。意即每天将上下牙齿有意识有规律地互相叩击,就可以达到保护牙齿的目的。

现代医学认为:叩齿能促进牙齿周围组织及牙髓腔部位的血液循环,增加牙齿的营养供应,故能强壮牙齿,从而减少龋齿等牙病的发生。若坚持经常叩齿,面颊部还不易塌陷,且咀嚼有力,牙齿也不易松动、脱落。叩齿时对大脑也有轻度的刺激作用,对提高听力、预防耳鸣都有一定作用。

齿乃骨之余——古人对牙齿的感悟

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牙。

俄然去六七,落势殊末已。

忆初落一时,但念豁可耻。

及至落二三,始忧衰即死。

每一得落时,凛凛怯漱水。

人言齿之落,寿命理难持。

唐朝大文学家韩愈晚年作的这首《落齿》诗,让我们看到了这位曾经叱咤文坛的诗人对于落齿的无可奈何和对于延长生命的期待。韩愈所处的时代距离我们已经相去甚远,然而古人早就知道牙齿的咬合程度和肩酸、腰痛等身体不适有关,也给我们的牙齿保健及牙病预防带来一些启示。

中医看牙识疾病

在中医理论中窥一“斑”而知全“豹”有很多种体现,比如看指甲、面色、唇色等都能帮助辨病,而除了这些比较常见的方法,观察牙齿及牙龈情况,也有类似的作用。因为齿与龈和肾,胃及大肠都密切相关,因此观察齿和龈可以初步测知肾和肠胃的病变。中医学里的温病学派就对辨验齿龈十分重视。

中医理论认为,肾“主骨生髓”,而“齿乃骨之余”,意思就是说,牙齿的功能与肾脏的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肾中精气充足,则“齿健发黑”。《黄帝内经》中也有描述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而“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意思是女子七岁对应男子八岁,都是此时肾气足了,开始换牙、长头发。牙齿和头发都属肾管辖,所以人的头发好不好、牙齿好不好,都是肾精足不足的外在表现。

曾经有一位教师患者,由于反复牙痛、腰痛2个月,严重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甚至一周上课十几个小时都会感到非常累。到医院检查时,医生诊断后发现这位患者患有严重的病灶性肾炎,而她的肾病是正是因为一颗病灶牙所致。医生于是决定为其拔除该牙,再治肾病。结果拔牙后不到一个月,她的牙疼消失了,腰也不痛了。现在的她,即使一周上20小时的课也能维持非常好的身体状况。

一般来说,成人如果出现牙齿稀疏、齿根外露或伴有牙龈淡白出血、齿黄枯落、龈肉萎缩等问题,多为肾气亏乏,是肾虚的一种症状表现,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是不是肾脏方面出现问题。如小孩牙齿久落不长,也可能是肾气亏所致,治疗和预防都可从补肾入手,如六味地黄丸对滋阴补肾有很好的疗效。

另外,中医认为,牙龈与胃肠相关。如出现单纯的牙龈红肿,多是胃火上炎所致,也可能与胃炎有关;如果红肿的同时,还伴有牙齿松动、强烈口臭等症状,多为牙周病。患此病的原因,除了钙质摄取不足或刷牙刷得不干净外,也与过度疲劳造成免疫力降低有关。

对于一些人牙龈爱出血的问题,中医认为这有可能是肠胃消化不好的表现。牙龈容易出血的情形不仅会发生在牙龈炎或牙周病患者身上,肠胃不好的人也有这种倾向,应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如牙缝变宽伴随牙龈出血,要警惕是否是患有糖尿病、甲亢等疾病;如在生病过程中,出现牙齿变黑或有寒冷感、牙齿变长而污垢、齿瓣变黄如豆瓣色,多预示着疾病变得严重,也应提高警惕,尽早到医院检查。

牙齿也知寒热

我们常说的牙疼,是因为牙齿有了炎症才引起的,这是西医的说法;而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牙病常常与热、寒、虚、湿热等有关。

《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中记载:“牙齿皆是骨之所终,髓气所养,而手阳明支脉入于齿脉湿髓气不足,风冷伤之,故疼痛也。”其中分析形成牙疼病的原因有四:

因于火者,系阳明伏火与风热之邪相搏,风火上炎致牙齿疼痛。患牙得凉痛减。治宜疏风、泻火、解毒。

热性的牙疼俗称“胃火”,是胃热炽盛化火的病变。胃火炽盛,可延足阳明胃经上炎,患者明显有灼热的疼痛感,舌头和牙龈显红色,舌苔发黄,总觉口渴想喝凉水,有时牙龈还发胀。一般来说热性的牙疼比较易发于体质较壮实的男性,尤其是平时比较急躁、口气重、血压高,容易发火和喜欢喝酒的人。对于热性的牙疼,可以喝绿豆汤、生石膏、黄连清胃火效果较好,清火栀麦片效果也不错。

因于寒者,风寒之邪客于牙体,致齿牙疼痛,患牙得热痛减。治宜散寒止痛。

寒性的牙疼,患者的舌头和牙龈颜色较淡,一遇到凉的东西,牙疼的感觉就会加剧,有时喝热水反而会感觉舒服,并不感觉口干。寒性的牙疼易发于虚寒体质的人,一般易感冒的老年人以及怕冷的女性朋友症状表现比较突出。对于寒性的牙疼,可以用细辛5克煎汤漱口,或者直接将细辛放于患处,还有就是可以用一小勺的花椒煎汤,然后漱口,疼痛的症状很快也能缓解。

因于虚者,多属肝肾两亏,虚火上炎,致牙齿浮动隐痛,脉细数。治宜滋养肝肾。

虚火牙疼主要表现为:牙齿隐隐作痛或微痛,日久不愈,牙龈微红,微肿,久则龈肉萎缩,牙齿松动,咬物无力疼痛,午后疼痛加重,一般伴有舌苔黄厚、口苦、发烧、便秘或大便不畅等全身症状。此时大剂量的服用中成药中的去火药效果极佳,当天就能缓解症状。千万不要服用含甲硝锉成分的药物(甲硝锉主要针对由厌氧菌引发的牙周炎),不仅药不对症,而且副作用极大。此外,用咸瘦肉、淡菜、大米加生地煲粥,可以除火清热,对牙根肿痛、因燥火而引起的风火牙痛都有相当功效。一般来说,虚火牙疼在身体较差或年龄较大的人中比较多见,多为肾虚引起。

因湿热客于手足阳明二经,致龈肿腐溃,或齿牙腐蚀,甚至蛀空疼痛者,治宜清热、除湿、止痛。

阴虚体弱人多易患湿热牙疼。“湿热”是指身体代谢不好,毒素没办法及时排出,停留在体内。湿热解,则牙疼自愈矣,故湿热牙疼的治疗应以疏湿清热为主,经云风能胜湿,寒可胜热。热往往依附湿而存在,所以,应注意起居环境的改善和饮食调理,不宜暴饮暴食、酗酒,少吃肥腻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这是预防湿热的关键。

去粗取精,古人护齿有奇方

早在古代,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牙齿保健法,如进食时细嚼慢咽,清晨及饭后叩齿鼓漱,解便时咬紧牙关等。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对维持人体身心健康却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值得我们现代人去思考与学习。

刷牙与漱口

漱口是洁牙护齿的大众方法之一。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为了预防口腔疾病,就已经开始注意口腔卫生,并掌握了许多科学的护齿方法。

公元前五世纪的《礼记》有:“鸡初鸣,咸漱” 的口腔卫生习惯,这说明我们的古人很早就有了漱口的习惯。公元前205年—140年,西汉初期医学家淳于意在“齐中大夫病龋齿”案例中,也明确提出患者的病得之“食而不漱”,并嘱其以“苦参汤”漱口而愈。公元1624年,明代医家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更是很科学地指出:“每于饭后必漱,则齿至老坚白不坏。”强调要在每次进食后及时漱口,保持牙齿清洁和口气清新。

晚唐时代一幅名为“揩齿”的敦煌壁画,形象描绘了我国古人用右手中指当“牙刷”清洁牙齿的画面。而在辽墓穴中发现过骨质的牙刷柄,则被认为是迄今发现的、世界最早的牙刷实物,距今已有1000多年时间。所以有关学者因此认为,我国是最先使用牙刷的国家。

在那个时代,虽然牙膏还没有出现,但聪明的祖先早已学会通过嚼杨柳枝来清洁口腔,也就是所谓的“晨嚼齿木”。古医书《外台秘要》里记载,用杨枝将一头咬软,蘸了药物揩牙,可使牙“香而光洁”。李时珍也曾说过,用嫩柳枝“削为牙枝,涤齿甚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