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家训ⅲ:决定成败的细节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6章 打开心灵之门 (1)

发现身边的财富

愚蠢的行动,能使人陷于贫困;投合时机的行动,却能令人致富。

——克拉克

美国著名企业家哈默曾经卖掉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药厂,这在当时令同行感到不可思议。开药厂虽然竞争激烈,但是前景被人看好,而且利润也十分诱人。哈默对此的解释是:“我不关心明天的钱,而在乎眼前,你可以说我目光短浅。”

退出医药业后,哈默作了一个更令人吃惊的举动,他到了当时政局混乱的苏联。苏联因为“十月革命”后的政权没有很好的巩固,地区之间战乱不断,许多地方瘟疫流行,特别是粮食缺乏,许多人被活活饿死。哈默在这里发现一个令他欣喜的信息:苏联的农民因为担心时局,把粮食堆在家中不肯出售。而另一部分人却买不到粮食,他们的购买欲望十分强烈。哈默开始从美国运来大量的小麦,他的举动被人们称为“班门弄斧”,因为苏联大量种植小麦,长途运输来的小麦在苏联根本没有竞争力。

但是,人们的估计错了,哈默的小麦成为苏联人心目中的“定心丸”,销售量高得出人意料,他换取了苏联的大量毛皮和白金。1921年,哈默在莫斯科官方的报纸上看到苏联即将进行一次全国范围内的扫盲运动。这则新闻看过后,他并没有往心里去。但是当他准备回国的时候,却意外地发现苏联商店中的铅笔很少,而且价格很贵。哈默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在苏联办一个铅笔厂。他很快得到了苏联当地政府的同意。他在苏联的举动令朋友们大惑不解,并为他担心。可怜的哈默,莫非是被“伏特加”灌昏了头脑?他怎么会想到去生产2美分一支的铅笔?哈默从德国法伯铅笔公司高薪聘请了技术人员,很快就把铅笔生产出来了。第一年他就在苏联获得了250万美元的纯利,第二年达到了400万美元。小小的铅笔,让他的名声大振,并积累了大量的资本。

据说,哈默总结了美国著名的有“世界富族”支撑的沃尔顿家族成功的一句话:“如果连身边的财富也发现不了,也许,你一切都完了。”

计程车上的乘客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能够创造幸福的一小时,如果他能捉住它。

——福莱柴尔

欧文·斯特恩在纽约市开计程车,有28年3个月零12天之久了。你现在如果问欧文·斯特恩昨天早餐吃的是什么,他可能说不出。但是有一个乘客他却记得非常清楚,终生也不会忘记。

那是1966年春天一个星期一的早晨,阳光普照。欧文·斯特恩的车子在约克大街上走来走去寻找顾客。但是天气太好,要乘计程车的人不多。在68街纽约医院对面,欧文·斯特恩碰上红灯,停车等候,这时他看到一个穿得很体面的人从医院的台阶上疾步下来,举手叫车。

正在那时,绿灯亮了,后面那部车子的司机不耐烦地按喇叭,欧文·斯特恩也听到警察吹哨子要他开走,但是欧文·斯特恩不打算放弃这个客人。终于那人来到了,跳进汽车。他说:“请去拉瓜迪亚机场。谢谢你等我。”

欧文·斯特恩心里想:真是好消息。星期一早上,拉瓜迪亚机场很热闹,如果运气好,我可能有回程乘客。

欧文·斯特恩照例开始猜想乘客是个怎么样的人。这个人喜欢说话吗?会一声不发吗?抑或只是埋头看报?过了一会儿,他开口跟欧文·斯特恩攀谈,问的再平常不过:“你喜欢开计程车吗?”

这是一个很普通的问题,欧文·斯特恩也给了他一个很普通的回答。“不错,”欧文·斯特恩说,“糊口不成问题,有时还会遇到有趣的人。可是如果我能够找到一份工作,每星期多赚100美元,我就会改行。你也会吧?”

他的回答引起了欧文·斯特恩的兴趣:“如果要我每星期减薪100美元,我也不会改行。”

欧文·斯特恩从来没有听过人说这样的话:“你是干哪一行的?”

“我在纽约医院的神经科做事。”

欧文·斯特恩对他的乘客总感到很好奇,并且尽量向人讨教。许多时候在行车的时候,他都跟乘客谈得很投机,也时常得到做会计师、律师、水管匠的乘客的指点。也许这个人真的喜欢他的工作,或许只是因为在这春日早晨他的心情很好。不过欧文·斯特恩决定请他帮忙。他们很快就要到达飞机场了,欧文·斯特恩于是不顾一切地对他说了出来。

“我可以请你帮我一个大忙吗?”他没有开口,“我有一个儿子,15岁,是个很乖的孩子。他在学校里成绩很好。今年夏天我们想让他参加夏令营,他却想做暑期工。可是15岁的孩子,如果他父亲不认识一些老板,就不会有人雇佣他。而我就一个老板也不认识。”他停了一下。“你有可能帮他找一份暑期工作吗?没有酬劳也行。”

他仍然没有开口。欧文·斯特恩开始觉得自己很傻,实在不应该提出这个问题。最后,车子开到机场大厦的斜路时,他说:“医科学生暑期有一项研究计划要做,也许他可以去帮忙。叫他把学校成绩单寄给我吧。”

他伸手到口袋里找名片,但是找不到。他问欧文·斯特恩:“你有纸没有?”

欧文·斯特恩把装午餐的牛皮纸袋撕下一块来。他写了几个字,然后付完车费走了。欧文·斯特恩以后就没有再见到他。

那天晚上,欧文·斯特恩和家人围坐在晚餐桌旁,他从衬衫口袋里掏出那小块纸来,洋洋得意地说:“罗比,这可能会帮你找到暑期工作。”他高声读出来:“弗雷德·普鲁梅,纽约医院。”

他太太说:“他是医生吗?”

他儿子说:“这是开玩笑吗?”

经欧文·斯特恩不断唠叨,哄骗,大声叫嚷,最后还威胁不给他零用钱,罗比才在第二天早上把成绩单寄出去。

两个星期后,欧文·斯特恩下班回家,看到儿子满面笑容。他递给欧文·斯特恩一封用很讲究的凹凸信纸写给他的信,信纸上端印着“纽约医院神经科主任弗雷德·普鲁梅医学博士”一行字。信叫他打电话给普鲁梅医生的秘书,约个时间面谈。

罗比得到了那份工作。做了两个星期义工之后,他每星期得到40美元工资,一直到暑期结束为止。他跟着普鲁梅医生在医院里走来走去,做些小差事,这虽然微不足道,但他穿着白色实验工作服,自己觉得自己也很重要。

第二年夏天,他又到医院去做暑期工,这一次责任稍微重些了。中学快毕业时,普鲁梅医生想得很周到,替他写了一些推荐信给几所大学。罗比最后被布朗大学录取,他们高兴极了。

第三年夏天,他又到医院去做暑期工作,渐渐对行医产生了热爱。大学快毕业时,他申请进医学院。普鲁梅医生又替他写推荐信,推荐他的才能和人品。

罗比被纽约医学院录取。取得医学博士学位之后,罗比又做了四年妇产科实习医生。

计程车司机的儿子罗伯特·斯特恩医生后来成了纽约市哥伦比亚长老会医疗中心的妇科主任。现在,他自己开业行医。

有人会说这是命运,欧文·斯特恩想这的确是机遇。可是这证明了平常的偶遇也会带来无穷的机会,即使是像驾驶计程车载客人走一程路那样。

成功之门在虚掩着

在世界上出人头地的人,都能够主动寻找他们要的时势,若找不到,他们就自己创造出来。

——萧伯纳

1968年,在墨西哥奥运会的百米赛道上,美国选手吉·海因斯撞线后,转过身来看着运动场上的计时牌。当指示灯打出9秒9的字样时,海因斯摊开双手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话。这一情景通过电视转播,全世界十几亿人都看到了,由于当时他身边没有话筒,海因斯到底说了句什么,谁也不知道。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前夕,一位叫戴维·帕尔的记者在办公室回放奥运会的资料片。当再次看到海因斯的镜头时,他想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人在百米赛中突破10秒大关。海因斯在看到记录的那一瞬,一定是替上帝向人类传达了一句不同凡响的话。这一新闻竟被400多名记者给漏掉了,实在是太遗憾了。于是他决定采访海因斯。

当被问起16年前的事时,海因斯一头雾水,他甚至否认当时说过一句话。戴维·帕尔说:“你当时确实说话了,有录像带为证。”海因斯打开帕尔带去的录像带,笑了,说:“难道你没有听见吗?我说,上帝啊!那扇门原来是虚掩着的!”

海因斯说,自欧文斯创造了10秒3的记录后,以詹姆斯·格拉森医生为代表的医学界断言,人类的肌肉所承载的运动极限不会超过每秒10米。一开始我也以为是真的。但是,我想我一定要跑出10秒1的成绩。于是,我每天以最快的速度跑完5公里。因为我知道,百米冠军不是在百米跑道上跑出来的。当我在墨西哥奥运会看到自己9秒9的成绩时,我惊呆了,原来10秒这个门不是紧锁着的,它是虚掩着的。

后来,戴维·帕尔写了一篇报道,填补了墨西哥奥运会上留下的一个空白。不过,人们认为它的意义远远不仅于此,大家觉得,海因斯的那句话给世人留下了很多启迪。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你真诚地付出,你就会发现许多门是虚掩着的。

没有失败者

弱者坐失良机,强者制造时机。没有时机,这是弱者最好的供词。

——佚名

科罗拉多大学法学院院长决定,秋季开学后,希尔曼不能再回去上课了,原因是他的成绩太差。

希尔曼的父亲与法学院院长爱德华·金取得了联系,但这没能改变那个决定。金院长说::“希尔曼是个非常好的青年人,但他不可能成为一名律师。他最好去找其他职业。我建议他留在他周末打工的那个食品杂货店里。”

希尔曼给院长去了信,申请重读,但杳无音讯。

希尔曼感到心烦意乱。在重大事情上,他从未真正受过挫折。高中时他是个受欢迎的学生,是一个非常受人尊重的足球运动员。不费吹灰之力,他就进入了坐落在博耳德市的科罗拉多大学,并正式被该学校最负盛名的法学院录取。

希尔曼的父亲只有高小文化,他当了40多年的铁路邮局办事员。但他热爱学习,同时他知道儿子极想成为一名律师。他建议希尔曼考虑一下威斯敏斯特法律学院,那儿开设晚上课程。

父亲的建议切合实际,同时也强烈地挫伤了希尔曼的自尊。科罗拉多大学是一扇通向法官宝座和声名显赫的律师事务所的大门;而威斯敏斯特则是一所穷人学校,没有享受终身职位的教授,也没有法律权威评论,那里的学生白天都在打工。

但是,希尔曼最终还是去见了威斯敏斯特学院院长克里福特·米尔斯。

米尔斯看了一下希尔曼的大学成绩报告单,直率地说:“在博耳德你突出的是体育课、西班牙语课和你的学生组织能力。”

他说得不错。希尔曼好不容易进了大学,却没承担起大学生应尽的义务,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终使他自食其果。

米尔斯院长允许希尔曼在威斯敏斯特学院注册入学;但有一个条件,他得重修一年级的所有课程。院长说:“我将时刻监督你。”

一扇门关闭了,但别的门向希尔曼敞开了。

因为这是第二次机会,希尔曼加倍努力地学习,并且对法律证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第二年。教希尔曼一门课程的教授过世了,希尔曼不可思议地应邀接任了他的课程。证据研究后来成了希尔曼的终生专长。

28岁那年,他成了丹佛市最年轻的乡村法官;而后,当选了地主法官;接着被总统任命为美国联邦司法部地方法院法官。后来,他获得了科罗拉多大学颁发的乔治·诺林奖以及授予他的名誉法学博士学位。

上帝总会给你一扇窗

机会是不守纪律的。

——雨果

费烈德是一名外科医生。一次在解剖尸体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人们患病的器官并不像人们所想的那样千疮百孔,正相反,恰恰是由于在与疾病的抗争中,这些器官为了抵抗病魔,常常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因而它们的机能比正常的器官要强。

起初他是从一个肾病患者的遗体中发现了这一点的。刚开始,费烈德也以为患病的器官肯定变得很糟糕,可是,当他从死者的体内取出那个患病的肾时,他惊奇地发现那个肾要比正常的大,甚至另外一个也是大得超乎寻常。费烈德起先只把这看作是一个个别现象。但是,在他多年的医学解剖过程中,他不断地发现那些患病的心脏、肺等几乎所有的人体器官都存在着类似的情况。也就是说,一个心脏病人的心脏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虚弱,它甚至比我们每一个正常人的心脏都要大,机能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