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好局成就“好事情”给交易穿上感情的外衣 (2)
一般而言,在交谈中,我们往往担心自己真实情感的暴露,并试图隐瞒自己的隐私,以防对方对自己产生不好的感觉。但现在为什么反行其道呢?原来这种说话技巧的奥妙在于它克服了人们认生的心理。初次见面,一个高明的谈话者会满不在乎地闲聊这样的话:“我儿子上课老搞小动作,对那孩子,我可真是操了不少的心呀!”或者“昨天我家先生不小心把烟头掉在了自己的外衣上,结果烧了一个大窟窿。”……听者怎么也想不到对于自己还很陌生的人会说这么多的贴心话,对自己这么亲近,于是很感动,在不知不觉中也就安下心来融洽地闲聊了。
在与人的交谈中,说一点私事是一种能够轻而易举地建立与他人之间亲密感的绝佳交谈技巧。
培养出绝佳的亲和力之后,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很快就会有“熟人”,也会因此而拥有更多的朋友。
如果说人脉网的架构需要一个工具的话,那就非这些私密的东西莫属了。别看它们并不起眼,但它们所起到的作用却是有目共睹的。懂得运用私人感情去拉近与他人之间距离的人才是聪明的人。
打好感情牌,把“交易”变成“交情”
有一位著名学者曾经说:如果让100名最有权的人、100名最有钱的人和100名最有名的人,全都远离他们现有的地位,远离人际关系和金钱,远离目前聚焦在他们身上的大众传媒,那么,这些人将变得一无所有,没有权势,没有金钱,也没有声望。
为什么会这样?究其根本,就在于这样做等于剥夺了他们交易的全部资源,切断了他们进行交易的渠道。其实在这个社会上,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力所不及的短项,也有别人达不到的优势,权力并非属于个人。财富随时流通,声望更是人捧人的结果。要想达到自己理想中的目标,就必须与人交换,互通有无。
“赤裸裸的交易”这一说法常被人们提起,似乎所有的交易都与温情、义气离得太远,事实真的如此吗?不,人情练达的人是可以把“交易”当成“交情”做的。
《水浒传》中,武松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在武松的故事里,景阳冈打虎是他的招牌,与哥哥武大郎兄弟情深、与嫂子藩金莲恩怨纠葛是他的大戏。总而言之,武松是一个快意恩仇的好男儿、是非分明的大丈夫。
这样一个英雄,本是不屑于任何私相授受的交易的,但是就在不知不觉间,他也曾做过交易的崇拜者。
那一年,武松因为杀了嫂子藩金莲和其奸夫西门庆,在脸上被刺了金印后,被发配到孟州坐牢。按照规矩,新来的囚犯本应该打100下“杀威棒”,然后吃粗饭、干重活,老老实实地做人。但在这时候,有人看上了武松的拳头,他的待遇立刻就变了,由孟州牢城的囚犯,变成了孟州牢城的客人。
提携武松的人,名叫施恩。他本人也不过是个年轻的混混儿,只因为是孟州牢城一把手的儿子,关照一个囚犯根本不在话下。施恩的主业是在孟州城外的“快活林”做地头蛇。他开了一间酒肉店,搞批发。“快活林”内所有的饭馆赌场,一律都要从施恩店里进货,他说什么价,就是什么价。另外,所有在这里开门做买卖的人,包括娼妓之类,都要按月向施恩缴保护费。如此来钱的项目,岂能没人眼红,于是就有新到此地驻军的张团练带着一个外号“蒋门神”的好手来了,拳打脚踢,以硬碰硬,打得施恩两个月下不了床,然后“蒋门神”出头,接收了施恩的酒店,银子也是哗哗地进账。
这口气,施恩当然咽不下去,却正好要瞌睡的时候就有人送枕头—江湖上威名赫赫的打虎英雄武松成了他老爹管辖下的囚犯。武松是英雄,若有人逼他做事,他就会瞪大眼睛,高举拳头。但是英雄的软肋,往往就是受不得别人的恩惠。即使滴水之恩,也要调动起一切能量涌泉相报。
为了能够有朝一日赶走“蒋门神”,施恩开始刻意结交武松。这是交情,也是交易,或者说,是以交易为目的的交情。因为两人地位的差异,施恩并无需下多大的本钱,他只是给武松调了一个单间,然后好酒好菜地侍候着,用大盘的肥鸡醇酒、馒头牛肉,给武松设了一个“局”。两人有了初步的交情之后,施恩更是把老爹也就是牢狱的管理者和武松这个阶下囚拉在一起同桌饮酒,亲如家人。如此这般,几杯酒下肚,武松和施恩就成了一对没有隔阂的兄弟。兄弟的仇人就是武松的仇人,所以他为兄弟出力就是义不容辞的事了。
在“醉打蒋门神”一节里,武松醉得潇洒,打得豪放,以平生绝学“玉环步、鸳鸯腿”打得蒋门神找不着北。然后武松当着“快活林”的众人宣布:我打“蒋门神”,只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自做自当,与旁人并无干涉。这件事,当真做得有里有面,让人禁不住鼓掌喝彩。
武松与施恩的交情,内容其实十分简单,也不过是官场上的人,垂涎黑道的财富。于是张团练一方,由蒋门神出马,施恩一方,由武松接招。傻大黑粗的蒋门神是张团练豢养的一个打手,武松呢?英雄的处境是否也有些尴尬?
蒋门神依傍张团练生存,拿人钱财与人出力,这是一种虽不那么合理但却也公道的交换。施恩与武松之间的情形,也没有什么不同。施恩有权力可以决定武松的生存条件;武松有技艺,可以靠施展拳脚来解决施恩无法解决的问题。在他们之间,交易是维系双方关系的一条主线。
但是千百年来,极少有人拿武松当打手看,他与施恩的交易,在兄弟情分、英雄意气的笼罩下,只见花朵,不见荆棘。
施恩利用了武松,武松被施恩利用,他们的交换却不曾流于卑鄙。只因为在一开始,施恩对武松并无隐瞒,武松对“快活林”的底细和对手的背景都了然于胸,他的知情权和自主权并未受到侵犯。更为重要的一层是,因为在酒桌上意气相投,两人的交情在先,交易在后,这不论是对当事人还是旁观者都是可以轻松接受的事儿。
所以,交情中混杂了利益关系并不要紧,只要事情做得顺理成章,就能够获得社会的认可,无损于双方的形象。
如果我们说“饭局”就是设好一个局让人往里钻的话,这似乎就有些绝对了。但不可否认的是,饭局是一切关系的最有效的润滑剂,在推杯换盏的情分中,双方的热度直线上升,然后无理的事情就变得有理,可做可不做的事情就变成非做不可。人性如此,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中,这个规则都是通用的。
能捧场的时候,不要煞风景
在现代饭局中,与其说我们吃的是“饭”,不如说吃的是“场子”,“场子”里的气氛热烈,饭局的成功也就有了一层保障,所以说要把饭局做好,捧场的学问必不可少。
在人际交往中,“工作干得不错啊!”、“你挺好啊!”这种应付的捧场方式不但不会赢得他人的喜爱,有的时候还会适得其反。当对方把你认定为虚伪之人的时候,你就很难在他的印象中翻身了。所以,见机行事是当务之急,谁能把握好时机,谁就会占尽先机。
人生需要掌声,不管是别人的还是自己的。因此,我们不妨就把赞许别人的表情挂在脸上,多给别人“捧场”。
有些人没有场合意识,不管什么场合,他都习惯从主观意识出发,以为心里怎么想,嘴上就该怎么说,丝毫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这样往往会冒犯别人。你若想受人欢迎,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学会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否则就会破坏交际效果。
比如:在寿宴上对着寿公寿婆大谈人寿保险的好处;对着孕妇说,这年头养孩子没什么好处,翅膀长硬了就飞了;对新郎新娘说今天喜宴的菜好吃极啦!下回别忘了再请我,我一定捧场;别人就要出远门旅行了,却对他大谈今年发生了多少飞机失事的意外事件……你应该不想成为这样的冒失鬼吧?那就不要排斥“捧场”这个绝对有用的技巧。
邱明有很多朋友,甚至与朋友的全家都相处得很好,为什么呢?这就得益于他善于捧场。一次,他和一个朋友约了饭局,朋友将他的妻子也带来了。因为他和朋友的妻子是第一次见面,没有适当的话题,但是他眼睛一亮,发现朋友妻子佩戴的那款胸针非常独特,于是他称赞道:“这款胸针真是精致独特,好像市面上没看到过这款式啊。”
朋友的妻子立即来了兴致。原来这枚胸针真的很独特,市面上确实没有。那是她自己设计并定制的。邱明一听,立即称赞道:“难怪这么特别,你很厉害啊,设计出这么漂亮的东西,改天也帮我设计一个吧!”于是,两人的话匣子就这么打开了,还成了很好的朋友。
在这个社会上,懂得捧场的人似乎比较吃香。当一个人听到别人赞美的话时,难免会觉得高兴、自豪,因此,多为别人捧场,也会使你变得更有魅力!具有场合意识,懂得经常为他人捧场的人,收获的是别人发自内心的感激。而为他人捧场实际上也是为自己捧场。
在交际法则中,要做一个处世高手、一个受人欢迎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在说话时,要注意场合,增强场合意识,懂得在不同场合对说话内容和方式的特定限制和要求,并时时不忘看场合说话。
在喜庆的场合应讲一些轻松、明快、诙谐、幽默的话语;在悲痛的场合应讲一些与场合的氛围和谐的话语,这是起码的要求。如果不注意这一点,说话就会引起别人的反感。
去别人家做客,要谢谢主人的邀请,盛赞菜肴的精美丰盛可口,并根据实际情况称赞主人的室内布置,小孩的乖巧聪明……
赴宴时,要称赞主人选择的餐厅和菜色。当然感谢主人的邀请这—点绝不能免。
参加酒会,要称赞酒会的成功以及你如何有“宾至如归”的感受。
参加会议,如有机会发言,要称赞会议准备得周详。
参加婚礼,除了菜色之外,一定要记得称赞新郎新娘的“郎才女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