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最爱读国学系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作战篇①第二(1)

原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sì)车千驷②,革车千乘(shènɡ)③,带甲十万④,千里馈(kuì)粮⑤,则内外之费⑥,宾客之用⑦,胶漆之材⑧,车甲之奉⑨,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⑩。

注释

①本篇主要从战争对人力、物力、财力的依赖关系出发,着重论述了"持久作战"会给国家带来危害的观点,提出了"兵贵胜,不贵久"的速战速决的军事思想。为减轻作战的负担,孙武进一步提出"取用于国,因粮于敌"的主张,认为战争中应尽量减少远程运输,节约作战开支。②驰车:快速轻便的战车;驷:古代四马拉一辆的车叫"驷",这里作量词。③革车:认为指运粮秣、军械、装具等辎重的兵车;乘:辆。④带甲:用甲胄武装起来的士卒,这里泛指军队。⑤馈粮:馈,馈送、供应,馈粮,指运输粮食。⑥内外:这里指前方后方。⑦宾客之用:指与各诸侯国使节往来的费用。⑧胶漆之材:胶漆,指制作、保养弓矢器械的物资,这里泛指维修作战器械所需的各种物资。⑨车甲:车辆、盔甲;奉:保养,这句指武器装具的保养补充。⑩举:出兵作战。

译文

孙子说:凡兴兵作战,需要出动轻车千辆,重车千乘,全副武装的士兵十万,还要千里迢迢运送粮食。那么前后方的军内外开支,外交使节往来的开支,器材物资的供应,保养战车、甲胄的支出等,每天要消耗千金。按照这样的标准准备之后,十万大军才可出发上战场。

原文

其用战①也胜,久则钝兵挫锐②,攻城则力屈③,久暴(pù)师则国用不足④。夫钝兵挫锐、屈力殚(dān)货⑤,则诸侯乘其弊⑥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⑦。夫兵久而国利者⑧,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注释

①用战:用兵作战。②钝兵挫锐:钝兵,钝了刃的刀;挫锐,挫了尖的矛。这里比喻军队疲惫,锐气挫伤。③力屈:屈,竭尽,这里指力量耗尽,战斗力衰竭。④久暴师:军队长期在外作战,暴,通"曝";国用:国家的开支。⑤殚货:耗尽物力财力,经济枯竭;殚,枯竭;货,财货,这里指经济。⑥弊:疲惫。⑦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用兵打仗只听说宁拙而求速胜,没有见过求巧而久拖的。拙,笨拙;巧,巧妙。李贽注:"宁速毋久,宁拙毋巧;但能速胜,虽拙可也。"(《孙子参同》卷二)⑧兵久:指作战时间长;国利:对国家有利。

译文

用这样庞大的军队作战,就要求速胜,旷日持久,则军队必然疲惫,挫失锐气。攻城就会耗尽力量,军队长期在外作战,必然导致国家财用不足。如果军队因久战疲惫不堪,锐气受挫,军事实力耗尽,国内物资枯竭,其他诸侯必定趁火打劫。这样,即使足智多谋之士,也不能挽回危局了。所以,在实际作战中,只听说宁拙而求速胜,没有见过求巧而久拖的。战争长期拖延而有利于国家的事,从来没有过。所以,不能完全了解用兵危害的将领,就不能全面地了解用兵的益处。

原文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①,粮不三载②;取用于国③,因粮于敌④,故军食可足也。

注释

①籍:户籍;古代按户籍征兵,这里指征集兵员。②载:运输。③指武器装备等从国内取用。④因:依靠。

译文

善于用兵的人,不用再三征集兵员,不用多次从国内运送军粮;武器装备由国内供应,从敌人那里设法夺取粮食,这样,军队的粮草就可以充足了。

原文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①,远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贵卖②,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③。力屈、财殚,中原④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pí)马⑤,甲胄(zhòu)矢弩⑥,戟(jǐ)楯(dùn)蔽橹⑦,丘牛大车⑧,十去其六。

注释

①师:军队;远输:远道运输。②贵卖:物价飞涨。③丘役:指赋税徭役。丘,古代地方行政单位,一般按丘征发人力、畜力、物力等赋役。据《周礼》,在古代九家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④中原:这里指国内。⑤破车罢马:战车破损,战马疲惫。罢,通"疲"。⑥甲胄矢弩:泛指装备战具。甲,护身的铠甲;胄,头盔;弩,用机括发箭的弓。⑦戟楯蔽橹:泛指各种攻防兵器。戟,将戈、矛合成一体的一种古兵器;楯,同"盾"; 橹,用作屏蔽的大盾牌。⑧丘牛:指从"丘"征集来的牛,大牛;大车:辎重车辆。

译文

国家因用兵而导致贫困,是由于军队远途运输,远途运输必然导致百姓贫穷。靠近驻军的地方物价必然飞涨,物价飞涨,必然导致老百姓物资枯竭,国家就会急于征集赋税和劳役。在战场上,军力耗尽,在国内财源空虚,百姓私家财产损耗十分之七。公家的财产,由于战车破损,战马疲惫,甲胄、弓箭、矛戟、盾牌、拉辎重的牛车也损耗掉十分之六。

原文

故智将务①食于敌,食敌一钟②,当吾二十钟;(qí)秆一石(dàn)③,当吾二十石④。

注释

①务:必须。②钟:容量单位,每钟六十四斗。春秋时期齐国量器分升、豆、区、釜、钟。③秆:泛指喂牛马的草料。,通"萁",豆秸;秆,禾茎。④石:古代重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石。《汉书·律历志》:"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译文

所以明智的将军,一定要在敌国解决粮草,从敌国搞到一钟的粮食,就相当于从本国运来的二十钟;在当地取得草料一石,相当于从本国运来的二十石。

原文

故杀敌者,怒也①;取敌之利者,货也②。故车战得车十乘已③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④,车杂⑤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注释

①怒:指激起士兵对敌人的愤怒。②货:财货。这里指用财货来奖赏士兵的意思。③已:同"以"。④更:更换;旌旗:旗帜。⑤杂:混合,掺杂。

译文

所以,要使士兵拼死杀敌,就必须激起士兵对敌人的愤怒;要使士兵勇于夺取敌方的军需物资,就必须以缴获的财物作奖赏。所以,在车战中,抢夺敌军战车十辆车以上的,就奖赏最先抢得战车的人。而夺得的战车,要立即换去上面的旗帜,编入我方车队之中。对俘虏来的士卒要给予善待。这就是所谓战胜敌人而使自己越发强大的原因。

原文

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①,国家安危之主也②。

注释

①生民:泛指民众;司命:古星名。此处借喻为命运的掌握者。②主:主宰。

译文

所以,用兵作战贵在速胜,不宜久拖。

深知用兵之法的将帅,是民众命运的掌握者,是国家安危的主宰者。

历史实例

1.城濮之战

春秋时期,地处江汉之间的楚国日益强盛,它控制了西南和东面的许多小国和部落。在楚文王时期,楚国开始北上向黄河流域发展,攻占了申(今河南南阳北)、息(今河南息县西南)、邓(今河南漯河市东南)等地,并使蔡国屈服。楚成王时期,齐国崛起,齐桓公称霸中原,楚国难以再向北扩张。齐桓公死后,齐国内乱,霸业衰落,这时楚国乘势向黄河流域扩张,控制了鲁、宋、郑、陈、蔡、许、曹、卫等小国。公元前638年,楚军在泓水之战中打败了宋襄公,开始向中原发展,期望成就霸业。

正当楚国图谋中原称霸之时,在今天山西西南的晋国也逐渐强盛起来。公元前636年,流亡在外十九年的晋公子重耳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国即位。晋文公即位后,实施一些改革措施和外交活动,逐步具备了争夺中原霸主地位的强敌实力。

早在晋文公即位那年,周襄王遭到他兄弟叔带勾结狄人的攻击,王位被夺,文公及时抓住了这个尊王的好机会平定了周室的内乱,护送周襄王回到洛邑。襄王以文公勤王有功,便赐以阳樊、温(今河南温县西)、原(今河南济源西北)等地。晋文公遂命赵衰为原大夫,狐溱为温大夫,经营这一对争霸中原有战略意义的地区。由于晋文公抓住了"尊王"这块招牌,在诸侯中的地位大为提高。晋国势力迅速发展,引起了楚国的不安。楚国急于想阻止晋国的进一步向南发展,而晋国要想夺取中原霸权,就非同楚国较量不可。因此,晋、楚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起来。

公元前634年,鲁国因和莒、卫两国结盟,几次遭到齐国的进攻,便向楚国请求援助。而宋国因在泓水之战中被楚国击败,襄公受伤而死,不甘心对楚国屈服,看到晋文公即位后晋国实力日增,也转而投靠晋国。楚国为了保持其中原的优势地位,便出兵攻打齐、宋,借以制止晋国的向南发展。晋国也正好利用这一机会,以救宋为名,出兵中原。这样,晋、楚两国的军事交锋便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公元前633年,楚成王率领楚、郑、陈、蔡等多国军队进攻宋国,围困宋都商丘;宋国的司马公孙固到晋国告急求援。于是文公和群臣商量是否出兵及如何救宋。大夫先轸力劝晋文公出兵救宋,他认为,救宋既能够"取威定霸",又报答了以前晋文公流亡到宋国时,宋君赠送车马的恩惠。但是宋国不靠近晋国,劳师远征救宋,必须经过楚国的盟国曹、卫;而且楚军实力强大,正面交锋恐怕也难以取胜。晋国的狐偃针对这一情况,建议晋文公先攻曹、卫两国,那时楚国必定移兵相救,那样宋之围便可解除。晋文公采纳了这一建议。尽管如此,晋国感到真正的敌人是楚,要对付如此强大的敌人,必须进行较充分的准备。晋国按照大国的标准,扩充了军队,任命了一批比较优秀的贵族官吏出任军队的将领。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晋文公于公元前632年一月,将军队集中到晋国和卫国的边境上,借口当年曹共公侮辱过他,要求假道卫国进攻曹国,遭到卫国拒绝。晋文公迅速把军队调回,绕道从现河南汲县南黄河渡口渡河,出其不意地直捣卫境,先后攻占了五鹿及卫都楚丘,占领了整个卫地。晋军接着又向曹国发起了攻击,三月间,攻克了曹国都城陶丘(今山东定陶),俘虏了曹国国君曹共公。

晋军攻占了曹、卫两国,但楚军却依然用全力围攻宋都商丘,宋国又派门尹般向晋告急求救。晋文公开始感到左右为难了。不出兵救宋吧,宋国国力不支,一定会降楚绝晋;出兵吧,自己兵力单薄,没有必胜的把握,何况直接与楚发生冲突,会背忘恩负义之名。(文公当初流亡路过楚国时,楚成王招待他非常周到,不仅留他住了几个月,最后还派人护送他到秦国。)这时,先轸分析了楚与秦、齐两国的矛盾,建议让宋国表面上同晋国疏远,然后由宋国出面,送一份厚礼给齐、秦两国,由他们去请求楚国撤兵,晋国则把曹共公扣押起来,把曹、卫的土地赠送给宋国一部分。楚国同曹、卫本是结盟的,看到曹、卫的土地为宋所占,必定会拒绝齐、秦的劝解。这样楚国就将触怒齐、秦,他们就会站在晋国一边,出兵与楚作战。晋文公对此计十分赞赏,且马上施行。楚国果然上当中计,拒绝了齐、秦的调停。而齐、秦见楚国不听劝解,大为恼怒,便出兵助晋。齐、秦的加盟,使晋、楚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