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上官秋
王璇在岳台整整十三天,才回到开封城,他先是回到自家宅院,拿了一本小册子,到了王旦的府邸。
恰巧王旦在枢密院当值,他只好对赵氏道:“大娘,侄儿有一篇对契丹的策论,给伯父送来过目。”
出了王旦府邸后,他并没有回家,反而去了欧阳颖的宅子。如今欧阳颖成为新科进士,授予监寺丞,虽尚未实授差遣,但身份改变,自家租赁了一处小宅院。
柳非烟全然不顾议论,决然离开潘楼,与欧阳颖腻在一起,倒是在士林中引起不小的震动,各种传言、各种版本层出不穷,甚至对柳非烟进行人身攻击,无论如何说,都无法掩饰艳羡的心态。
虽然仅有两面之缘,王璇来此也属于庆贺。
来访还有一位身材消瘦,相貌平凡,嘴角挂着讥笑的青年上官秋。
“子暮兄乃礼部魁首,却未参加殿试,实在可惜。”欧阳颖在介绍后,发出感慨。
王璇一怔,眼有些直了,却不想上官秋竟是礼部试第一的会元,竟放弃了殿试,成全了陈尧咨这厮。
上官秋却淡然一笑,道:“明日就要离京,有幸见到王子正,不虚此行。”
“哪里、哪里。”
一番客气后,王晔开门见山,在纸上画了大致的河北缘边图,当着上官秋的面,问道:“行简兄,认为来年契丹人从何处南下?”
很直接,没有半点委婉,欧阳颖一怔,没有想到王璇回来后会关心军国大事,他盯着简易的地图沉吟一下,指着羊山一线道:“这里。”
王璇不想欧阳颖竟然能指出明年契丹人入侵路线,这也是他这段时间努力回忆猜得出的记忆,如果不是巧合,他必然会高看欧阳颖一眼,当下问道:“何以见得?”
“契丹历次南下,无外乎威虏军、霸州一线,但霸州仅是缘边东面侧翼,契丹若由此南下,对朝廷震撼不大,如果契丹由霸州南下,那河东大军便可倾巢东进。
威虏军是河东、河北防御要地,占据关城后可东、西随意进军,进退自如,使两路不敢轻易倾力支援,如此便利之地,值得重兵突破。”
王璇不能不承认欧阳颖具有战略眼光,契丹之所以主要从威虏军突破,关键在于战场主动权的争夺,一旦契丹大军占据威虏军,可以根据战略需要,进攻河东、河北,宋军将不能不分兵防御,无法及时遏制契丹马队的深入。
“我观历次大战,朝廷无不是在契丹人深入之后,才判断主要方向,被牵着鼻子走,即便是契丹人退去,留下的还是一片狼藉。”欧阳颖痛心疾首,愤愤的指指点点。
“行简兄,如何才能根除契丹祸乱?”王璇问到了最根本上,他要看看这个时代俊杰之士的见识。
“子正,今天你这是怎么了?”欧阳颖对王璇的举动有些诧异,不仅问他契丹可能的入侵路线,还问解决契丹的根本办法,隐隐带有考问的意思,不能不让他心中犯嘀咕。
王璇脸色沉重,他与欧阳颖之间,尚无托付心思的关系,平淡地道:“行简兄,我想听听当今士子对契丹的看法,别无他意。”
话说的很无礼,甚至把自己摆到了居高临下的位置。
欧阳颖却没有在意,他对王璇的才华一直很在意,随着王璇不断展露才华,他由关注逐渐转变成了惊叹。
上官秋却目光飞掠,抹过一丝诧异。
欧阳颖在片刻沉吟后,说道:“既然子正问起,那在下就献拙了。契丹强盛非一朝可灭,当年太宗皇帝两次北伐无不铩羽而归,以在下浅见,并非将帅无能,而在于庙算。”
“如今,最佳解决时机已经错过,但并非完全不能。若在二十年内朝廷稳定灵夏,赋予大将专征大权,十三州却不难收复,或许契丹能够俯首称臣。”
王璇一阵没来由的兴奋,欧阳颖的话如同一剂强心剂,让他看到了希望。
庙算、稳定灵夏、大将专征,几乎是后世对北宋遗憾的三大要点,朝廷以文制武,武人阶层地位不断下降,导致血性的丧失,为了明哲保身,名将不惜把智商降到与皇帝等同。
曹彬在艺祖朝的睿智、在太宗朝的平庸,犀利的注释了无可奈何地悲哀。
党项拓跋氏的叛乱,造成西北局势不定,最终使大宋丧失最后的优良战马来源,更使北宋自仁宗后陷入两面作战的尴尬境地,不是没有深层次原因的。
将领在前方作战,受到皇帝的约束,没有临机处置权利,太宗皇帝时代,甚至连军阵都要按照皇帝的阵图部署,造成战术呆板,丧失机动,屡战屡败。
欧阳颖的见解让王璇深有感触,能看透时局的并非只有后来人,当代的才俊之事的眼光并不弱于后世的专家教授,要么人才湮没在历史长河中,要么郁郁不得志,无法一展身手。他不愿再想每个时代都无法避免遗憾,深深叹了口气,道:“行简兄高论,在下受教了!”
“子正说笑了,我这浅显见解,岂能入子正法眼。”欧阳颖一笑,坦诚地注视王璇。
王璇凝望自己画的简易地图,沉吟道:“契丹短期内不可图,如今朝廷能在十年内收灵夏、复河西,那是再好不过了。”
“十年?是不是太匆忙了?”欧阳颖不想王璇竟敢提出十年收灵夏、复河西,太不现实了。
上官秋却眼前一亮,投向王璇的目光郑重许多。
“一点也不匆忙。”王璇知道这段历史,他相信自己有办法在关键节点,形成骨牌效应,形成西北局势连锁反应。
如今缺少的是权力,他已开始去争取了。
欧阳颖看了眼上官秋,却见他轻轻摇首,想说的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如能一展抱负,东华门跨马游街,又算什么。”上官秋目视河北缘边图,目光炙热。
王璇却没看到,上官秋的目光还在燕山之北。
晚上,王旦从门下省回到家,身子极为疲惫,当他看到王璇所献的对契丹策论,他刚刚看了几页就被吸引住了,忘记了一整天的疲倦,连晚饭也没心思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