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权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5章 军中争辩

让王璇没有想到的是,各路部署、钤辖、都巡检、分路都监等大将早到达数日,三路都部署王显却拖拖拉拉,九月三日才来到遂城,宣读朝廷对战事的最新旨意。

在这几天里,王璇拜会了很多大将,最让他看重的是魏能、张凝、秦翰、李继宣、杨嗣等著名的钤辖一级的马军将帅。在他眼中,这些人绝对是大宋禁军的中坚,未来十年的领军人物。

他对杨嗣、秦翰、李继宣三人印象最好,尤其是对秦翰的感官极佳。

在他印象中,宦官代表着混乱的的因素,但大宋的宦官却独具特色。秦翰虽是宦官,却品格温良、勇猛异常,长期在边关任职,一直打的西北各族找不到北,绝对是独当一面的帅才。

除了前阵钤辖的军职之外,秦翰还担任大军监军的差遣,宦官能够达到这种地步,不能不说是个异数。

作为遂城的禁军监押,王璇是要参加王显主持的军事会议,来者无一不是战功赫赫的大将,文官却只有他一人。

话又说回来了,他是恩科进士出身,又是文臣,完全不用出城迎接王显,但考虑到自己担负军职,又不愿给诸将造成文人傲气的印象,所以也出城去迎接。

王璇的出现引起了诸位大将一阵感慨,以他的出身,绝对给武人天大的面子,正如杨延昭、杨嗣当年所感触,原本就不错的印象,又提升了几分。

王显对王璇能够亲自来迎接,显得有点意外,尽管王璇在朝廷对方面大帅不当评价,让他不爽,但还是表现出相当的克制。

一阵客套后,大家一同进了行营大帐,但就在王显宣布为了节省粮草,各路步军主力南撤,分散就粮时,王璇当即表示反对。

“大军南侧,一旦契丹主力南下,哪有时间重新汇集。”面圣多次,呱躁多时,竟还是如此结果,王璇险些控制不住情绪。

王显稍有不满地看着王璇,生硬地道:“王大人,如今威虏军的粮草不足支撑,官家已然下旨,大人还有何要说?”

王显虽出身潜邸,但面对进士出身的王璇,他不能不强压心中不满,更不能把话说的太死了。着重点出这是赵恒的旨意,又是两府宰执的定策,作为守臣边帅,必须要无条件的服从。

王璇正要反驳,却顾忌王显是山南东道节度使,同平章事,正儿八经地使相,又兼领河北路都转运使,太无礼了反而不好。

压了压心中的不平,冷静地说道:“粮草不足,太尉兼领都转运司,将各州粮草慢慢汇集过来,亦不是难事。”

王显却不以为意地笑了笑,说道:“据谍者报,契丹主尚在炭山,前日风传南下之言纯属谣言。眼看今年麦子歉收,威虏军的粮草不足,中山一带储备丰足,大军南撤等待几日再说,如契丹人南下,以马军拖住,步军来得及赶回战场。”

王显没有疾言厉色,耐心解释手段上并没有放弃防御,而是把步军部队汇集到中山一带。

问题是历史上契丹前锋大军快速进逼长城口,造成宋军仓促应战。

既然人家不给你机会,那十万步军要组织迎战,是根本不可能的,历史亦是在中山附近各县的宋军,根本来不及反应,整个战役就打完了,十万步军成了摆设。

王璇沉吟片刻,断然道:“太尉,在下认为十万步军南下就粮极为不妥,前方形势讯息万变。两府方略制定无可厚非,然诸公远在千里之外,大军进退属前方大帅职事所在。契丹大军虽然集结炭山,但他们以骑兵组成前锋,几天内就可以踏上威虏军地界,步军尚未拔营,前方战事已了,还望太尉暂缓遣步军南撤,再坚持一个半月。”

一个半月,在场的各路大将都在心中算计,没有人认为王显能接受王璇的建议。实际上,诸将哪个不明白,十余万大军加上随军的丁壮,每天光饮食一项,就消耗钱万余贯。

王显岂不明白王璇的意思,通过邸报知道王璇先是反对近边布阵,如今又力主步军不撤。

虽然,他对王璇很不满,但人家毕竟是文官,纵然今日利用平章事、都转运使身份压制王璇,却必然得罪整个士大夫阶层,得不偿失的道理他还懂。

再说王璇的对策,在一定程度上亦是他所忧患,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之所以把步军主力撤到中山附近,就是担心契丹人发动突然袭击。

可惜,他与在王璇对待这场战役,有着看是细微却有本质的差别。他一上来就沿用传统战略思维,契丹大军会马步并进,宋军在中山一带就粮,完全可以做出最快反应,有马军部队进行狙击下,有时间赶赴遂城列阵。

可惜的是,契丹人这次几乎是全马军部队,宋军几乎没有反应的时间。

王璇毫不在意王显的退让,在他眼中四万马军是今后实现理想的种子,决不能在无关紧要的战役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创。

他已对这场战役进行了规划,既然一退再退,步军坚守已是最后的底线。

眼看王显决定按照朝廷意思办理,心下一横,毫不客气地说道:“如果步军主力后撤,此战纵然有功,亦是祸害后世,今日决断者,必将成千古罪人。”

王显脸色一暗,诸将亦是默然不语,试问谁愿意成为千古罪人而遗祸后世,就是王显也不免打了个冷战。

他在心中由不满变成了不悦,生硬地道:“王大人,本帅是官家钦定的平章事,兼领河北转运司,自然要为河北千万生民明年生机考虑,两府决断必然要实施。”

误会就在恍然间存在,王璇和王显之间一句话没有搭上,他意识到王显就如历史上一样,无视战场灵活多变,遵从朝廷旨意,把主力部队南撤。

何况对方强调自己平章事、河北都转运使的身份,明显是压迫他就烦,为了竭力避免前世的遗憾,他丝毫不让地说道:“下官已上书,请朝廷收回成命。”

此话一出,诸将脸色都变了一变,彼此一言,都没有了回旋余地,顶上牛了,可不好再收场。

王显脸色阴郁,不怀好意地瞪了王璇,沉声道:“朝廷旨意,断不可改,违令者斩——难道王大人会违抗朝廷旨意?”

王璇脸色很难看,王显已有了杀机,但他没有打算放弃,反而冷冷地盯着王显,一脸的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