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偷走了你的自信与信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积极行动,带来自信

生活在节奏极快的现代社会,我们必须抛弃害怕受伤、怯懦畏惧的心理,而应该端正心态、积极进取,以一颗自信有力的心去尝试生活,这样,明天才会更美好,否则你将会被生活在残酷的竞争中无情的淘汰掉。

美国最伟大的推销员弗兰克曾说:“如果你是懦夫,那你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如果你是勇士,那你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对于胆怯而又缺乏自信的人来说,一切都是不可能的,事实上,那些总是担惊受怕的人,他根本就不是一个自信的人,也不是一个自由的人,他总是会被各种各样的恐惧、忧虑包围着,看不到前面的路,更看不到前方的风景。正如法国著名文学家蒙田所说:“谁害怕受苦,谁就已经因为害怕而在受苦了。”我们担心没有信心赢得竞争,那我们就已经在担心中失去自信了,也终将会输掉竞争。

其实,在无处不在、形形色色的困难面前,当你丧失了自信、没有勇气去战胜困难的时候,那么困难在你眼中就会交得越来越大;然而,当你树立了强烈的自信,以非凡的勇气和饱满的热情去挑战它的时候,困难也就会随着你的强大而退缩了。双方的力量之间正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关键在于你将以多大的自信、以何种心态去面对困难与挫折。

害怕是人的正常情绪,压抑自已的害怕只会令你更加手足无措,你可以怕,但是不能因此而止步不前、而丧失自信。只有去采取积极的行动,并立即付诸行动,才能化解你的恐惧心理,才能给你带来更大的自信和成就。

怯懦不前,导致自信不足

如果你对周围的世界怀有怯懦心理,面对一切机会你都会因为畏首畏尾、瞻前顾后而丧失自信,那么你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如果你敢于大胆挑战周围的一切,对每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都不放过,都会去大胆进取、积极行动,那你就会获得更大的自信,那么你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怯懦的人不习惯时常面对压力的状态,因为他们害怕竞争、对于赢得竞争也没有自信。在对手或困难面前,他们不善于坚持,在竞争尚未开始之际,他们往往就已经失去了自信,就回避或屈服了。他们面对机遇,不敢积极自信的对之发起挑战,而在真正的忧患中,他们又发现不了隐藏于其中的机遇。由此,对于生活便会愈加的不自信。

怯懦的人害怕刀光剑影般的冲突,因为他们对于赢得冲突没有信心。

所以最终的结局只会是他们被极其自信的对手吃掉。

中国历史上的著名词人、南唐后主李煜,由于性格软弱,生性怯懦,对于战胜强大的敌人毫无自信,最终走上了亡国之路。

当时,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肆无忌惮、得寸进尺的威胁欺压南唐。南唐的镇海节度使林仁肇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将领,他听说了赵匡胤已经在荆南制造了几千艘战舰,意欲对南唐发动进攻,于是便即刻向李后主禀报,说赵匡胤正图谋不轨。南唐的许多爱国大臣获知此事后,也都纷纷向李后主上书,要求派人前往荆南秘密焚毁战舰,破坏宋朝南犯的计划。可李后主却胆小怕事,担心激怒了赵匡胤从而招致更大的祸患,而自己又对于战胜宋朝毫无自信,因此不敢准奏,失去了阻止宋朝大军南下的良好时机。

后来,软弱的南唐终于为宋所灭,李后主也沦为阶下囚,李煜却只会忍气吞声,把哀愁、痛苦、耻辱往肚里咽,对于复国雪耻更是没有信心,想都不敢想,只能借助诗词来表达自己的失意与哀思,并写出了很多流传后世的旷世诗词。李煜虽然在诗词上极有造诣,然而作为一个国君,一个丈夫,他却是一个懦夫,是一个失败者。

其实,没有人能够完全摆脱怯懦和畏惧,即使是最幸运的人有时也难免会受到怯懦心理的干扰。但如果任由它发展成为一种习惯,那就会成为人的情绪上的一种累赘,它将使人没有自信、过于谨慎、小心翼翼、多虑、犹豫不决,在心中还没有确定目标之时,已含有恐惧的意味,在稍遇挫折时便自毁信心、退缩不前,也就只能完全的与成功失之交臂。

怯懦者从来都没有真正自信过,他们害怕面对冲突、害怕别人不高兴、害怕得罪别人、害怕丢面子。所以在择业时,因为怯懦,因为没有信心,他们常常退避三尺,缩手缩脚,不敢正常的表达真实的自己。在面试时他们唯唯诺诺,不是语无伦次,就是面红耳赤、张口结舌。他们谨小慎微,生怕说错话,害怕话说的不好而影响自己在面试官心目中的形象,但结果他们展示给人的恰恰是他们所担心的那种毫无自信的形象。在公平的竞争和机遇面前,由于怯懦,由于缺乏自信,使他们常常不能正常的发挥自己的才能,以至于错失良机、输掉竞争,经过多次这样的反复打击,于是就产生了悲观失望的情绪,产生了恶性循环,并导致自我评价和自信心的下降。

世界上没有事情是绝对的,怯懦并不意味着永远怯懦,没有自信也不意味着永远的丧失信心,除非你自己不思进取愿意那样。只要你大胆的鼓起勇气,大胆的相信自己,大胆的向困难和逆境发起冲击,你就会开始成为一个自信的勇士。如鲁迅先生所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说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像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待炬火。”我们就要这样,不管自己的才能大小、水平高低,都要活出一个彻底自信的自我,做一个敢于积极进取的生活中的强者。

弗洛姆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有一次,学生向他请教:怯懦心理会对一个人的自信与勇气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他没有直接回答学生们的问题,而是把他们带到一间封闭而又黑暗的房子里。在他的要求下,再加上他的引导,学生们都很轻松自信的穿过了这间伸手不见五指的神秘房间,但却不明白老师的用意何在。

等学生们都到了房间的另一端,弗洛姆就打开房间里的一盏灯,借助昏暗的灯光,学生们才总算看清了一些房间内的布置,不禁头皮发麻且被吓出了一身冷汗。原来,在这间房子的地面上,有一个很深很大的水池,而里面游动的是形形色色的毒蛇,有几条还高昂着头,对他们吐着蛇信。就在蛇池的上方,有一座窄窄的木桥,他们刚才就是通过这座木桥走过来的。

弗洛姆看着胆战心惊的他们,问:“现在,你们还愿意再次走过这座桥吗?”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作声,再也没有了敢从上面穿过的自信了。直到后来,弗洛姆将房间内的灯全部打开,房间内顿时形同白昼。学生们这才发现原来在装满毒蛇的池子上面还罩有一层安全网。这时,看到不会发生实际的危险,才有个别的学生战战兢兢的从上面颤抖着走了过去,但再也没有了刚开始在黑暗中的那种自信与从容。

’弗洛姆于是笑着对学生们说:“现在,我可以回答你们提出的疑问了,在你们不清楚的时候,这座桥本来不难走,所以你们也都信心十足的走了过去。但是后来桥下的毒蛇对你们造成了心理威慑,于是,你们就失去了自信平静的心态,乱了方寸,慌了手脚,由于缺乏自信,由于胆怯而迟迟不敢采取行动。”

对于我们的漫漫人生路,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很多情况下,导致我们失败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势单力薄、能力的低下、对局势分析的不够透彻,反而是由于我们把困难看得太清、分析得太透、考虑得太详尽,所以还没有开始行动就被困难吓倒,丧失了自信,导致我们在此后的行动中举步维艰。反倒是那些没有把困难完全看清楚的人,能够更自信、更大胆的勇往直前。

如果我们在通过人生的独木桥时,能够忘记背景,忽略险恶,自信而又专心的走好自己脚下的路,或许我们就能轻松愉快地到达目的地。

莫夸大困难,做缩头乌龟

清朝人彭端淑曾在《位学》中曾写道:“世上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没有翻不过的山,也没有趟不过的河。只是因为不自信的人多了,世界上才有了“困难”这个词语。

很多人一直害怕鬼,却从来也没有见过鬼。让他们恐惧的原因在于自己吓唬自己。世界上几乎没有什么事能够真正让人害怕,不少人在碰到难以处理的问题时,总会为之设想出许多莫须有的困难,这样就自己给自己制造了恐惧感,再去行动自然也就没有了自信。其实,只要你自信大胆地去行动,就会发现很多为你所害怕的那些情况远远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可怕。

有个推销员由于经常遭遇挫折,时常被顾客拒之门外,所以渐渐的就失去了自信和勇气。再遇到去客户家里上门推销时,他都会不由自主的有种恐惧感,结果越发的没有自信,业绩也越来越差。后来,无奈之下,他就去拜访了一个推销大师,向他说出了自己的困惑。

推销大师听他讲述完后笑着说:“假设你现在就站在一个重要的客户门外。那么你希望的结果是什么呢?”

推销员回答:“我希望能进入客户家里,这样才能向他推销产品。”

大师问:“那么,你再想,等你进入客户家中以后,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推销员说:“最多被客户赶出家门。”

大师又问:“被赶出来后,你又会站在哪里呢?”

推销员答:“还是站在门外啊!”

大师语重心长地说:“非常好,那不就是你此刻所在的位置吗?也就是说,你将会遇到的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又回到原处,而这些又有什么可恐惧的呢?”

推销员听后,突然恍然大悟,也消除了心里的死结。从此以后,当他来到客户门口时,再也不会感到害怕了,并且对自己充满了自信,能够以正常积极的心态向顾客推介产品,他的推销成绩也由此开始突飞猛进。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们不应该因为某些人在某些方面暂时比自己强,就不敢前进,就失去了自信,而要勇敢自信的去走好自己的路。

在古代,据说有个非常胆小的人叫陆念先。他平时有三怕:怕鬼,怕水,怕狗。

他在夜里睡觉时,一定要找人陪伴或者与他人把床连在一起,否则就不敢睡觉。在他出门旅行时,一般都会尽量避免乘船。若是遇上长途旅行,迫不得已坐船的话,他就会在上船后马上喝醉酒,然后倒头便睡。在行船上如果有人将他拉到舱外,他就会被吓得半死。在街上行走的时候,他要是遇见狗,他就会马上躲到别人的身后,没有人的话他会吓得撒腿就跑。只要听见狗叫,他就会被吓得浑身哆嗉。

有一天,他去朋友家串门。朋友家院里养着仙鹤。胆小的陆念先却把那些走来走去的鹤当成了狗,在门外徘徊很久不敢进去。后来他的朋友出来后看他站在门外感到很奇怪,待弄清了事情的缘由后,朋友就问他:“先生畏鹤如狗,就不怕天下人耻笑?”

在生活中,很多怯懦、不自信的人就像陆念先一样,害怕的都是些心中想象的并不存在的东西。很多时候,那些看似危险的东西,只要我们能够自信坦然的去面对,仔细的去分析,有条有理的去处理,其实大多问题都可以轻松地加以解决。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被困难难住,而是被自己胆怯、不自信的心给困住了。

我们都知道,凶猛的鲨鱼攻击性极强,由于它能够快捷凶悍地捕杀猎物而被称为水中之王。无论对方有多么强大,鲨鱼都不会退缩,而只知道勇猛向前发起攻击,就连鲸那样的庞然大物也常常遭到鲨鱼的袭击。一般情况下,人在海里只要被鲨鱼发现,极少有能够逃生的希望。

但是,科学家罗福特在对鲨鱼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由于他经常穿着潜水衣游到鲨鱼的身边,然而奇怪的是鲨鱼并没有对他发动攻击。

罗福特通过大量的研究及实地观察得出结论:鲨鱼其实并不可怕,唯一可怕的是,人一遇见鲨鱼的时候,往往自己就不由自主地害怕了。

由于害怕所引起的紧张感,就会使人的心跳加速,这才是最致命的。

因为,人的心脏剧烈跳动时会在水中产生感应,而鲨鱼正是根据这种感应波才发现猎物的。因此,当遇到鲨鱼时,如果你能够平心静气如常,毫不惊慌失措,那么鲨鱼就不会对你构成任何威胁。甚至于哪怕它不小心接触到了你的身体,也不会对你有任何侵犯,而会从你的身边游走去寻找别的猎物。但如果你一见到鲨鱼就吓得浑身发抖,大声惊叫,而导致心跳加速,那么你很快就会成为鲨鱼的攻击目标。

最凶残的动物也有它自身的弱点,再大的困难也有解决的办法。关键是我们不能让想像中的困难把自己困住,从而导致还没有开始采取行动就丧失了自信。

在困难面前,那些自信的人+,勇敢的人,一定会比那些缺乏自信、畏缩的人更能解决困难。

1862年9月,美国总统林肯签署了将于次年1月1日生效的《解放黑奴宣言》。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刚结束,一位记者前去采访林肯,问他:“据我所知,前两任总统都曾试图废除奴农制,‘宣言’也早在他们那时就已经起草好了。但是最终他们都没有去签署它。他们是不是想要把这一项伟大的事业留给您去做,然后让您成就英名?”

林肯回答:“可能是吧。不过,如果他们知道拿起笔来需要的仅仅是一点勇气的话,我想他们一定会非常的后悔沮丧。”林肯说完匆匆离去,对于他的若隐若现的表达记者并未完全弄明白。

直到林肯去世50年后的1914年,那个记者终于在林肯遗留下的一封信中找到了问题的全部答案。在信里,林肯记录了自己幼年时的一件事:“在西雅图有一处布满了石头的农场,我父亲用较低的价格把它买了下来。母亲看到了地上的石头,就建议把它们搬走。但父亲却说,如果那么轻易就可以搬走的话,原来的农场主早就动手搬了,而且他们也不会把地便宜卖给我们了。有一年父亲进城去买马,于是母亲就带我们在农场劳动。母亲对我们说,让我们一起来把这些碍事的石头都搬走,好吗?可就在我们开始向下挖石头的过程中却发现,石头并非如父亲所说的那样大如山头,其实仅仅是表面上的一层孤零零的石块。所以,我们很快就将所有的石块都搬走了。”

林肯还在信的末尾处评论道:“有些事人们之所以不去做,只是因为他们认为不可能,从而没有信心去做,而许多的不可能,只存在于人的想象之中。”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的就是,有的人之所以不去做或做不成某些事,不是因为他没这个能力,也不是客观条件限制。而是每当看到困难挫折的时候,在他内心里的一些消极性自我想象首先限制了他,使他丧失了成功做成某事的信心,从这一意义上讲,很多人都是被自己打败的。

其实,在无处不在、形形色色的困难面前,当你丧失了自信、没有勇气去战胜困难的时候,那么困难在你眼中就会变得越来越大。然而,当你真正树立起了强烈的自信,以非凡的勇气和饱满的热情去挑战它的时候,困难也就会随着你的强大而退缩了。双方的力量之间正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关键在于你将以多么大的自信、以何种心态去面对困难与挫折。

行动,立即行动

我们生活中的众多不如意、烦恼、失败,大部分是由于我们的消极处事态度所造成的,面对困难与挑战,我们总是习惯于自我怀疑、自我设限、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怯懦不前、丧失自信,却不曾试图去采取积极的行动。行动不一定能给我们带来自信与成功,但不去行动就一定不会带来自信与成功。要获得自信与满足、成就与幸福、快乐与健康,其首要前提就是立即采取行动。

记得本人在高中时期,曾看过美国著名成功学家奥格·曼迪诺的《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一书,当时越看越激动,越看越觉得有收获,很多困扰我已久的难题与死结,瞬间便从中找到了答案。记忆犹新的是其中那篇振奋人心的描述要立即采取行动的“羊皮卷之九”:

我的幻想毫无价值,我的计划渺如尘埃,我的目标不可能达到。

一切的一切毫无意义——除非我们付诸行动。

我现在就付诸行动。

一张地图,不论多么详尽,比例多精确,它永远不可能带着它的主人在地面上移动半步。一个国家的法律,不论多么公正,永远不可能防止罪恶的发生。任何宝典,即使我手中的羊皮卷,永远不可能创造财富。只有行动才能使地图、法律、宝典、梦想、计划、目标具有现实意义。行动,像食物和水一样,能滋润我、使我成功。

我现在就付诸行动。

拖延使我裹足不前,它来自恐惧。现在我从所有勇敢的心灵深处,体会到这一秘密。我知道,要想克服恐惧,必须毫不犹豫,起而行动,唯其如此,心中的慌乱方得以平定。现在我知道,行动会使猛狮般的恐惧,减缓为蚂蚁般的平静。

我现在就付诸行动。

从此我要记住萤火虫的启迪:只有在振翅的时候,才能发出光芒。我要成为一只萤火虫,即使在艳阳高照的白天,我也要发出光芒。

让别人像蝴蝶一样,舞动翅膀,靠花朵的施舍生活;我要做萤火虫,照亮大地。

我现在就付诸行动。

我不把今天的事情留给明天,因为我知道明天是永远不会来临的。现在就去行动吧!即使我的行动不会带来快乐与成功,但是动而失败总比坐而待毙好。行动也许不会结出快乐的果实,但是没有行动,所有的果实都无法收获。

我现在就付诸行动。

立刻行动!立刻行动!立刻行动!从今往后,我要一遍又一遍,每时每刻重复这句话,直到成为习惯,好比呼吸一般,成为本能,好比眨眼一样。有了这句话,我就能调整自己的情绪,迎接失败者避而远之的每一次挑战。

我现在就付诸行动。

我要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句话。清晨醒来时,失败者流连于床榻,我却要默诵这句话,然后开始行动。

我现在就付诸行动。

外出推销时,失败者还在考虑是否会遭到拒绝的时候,我要默诵这句话,面对第一个来临的顾客,

我现在就付诸行动。

面对紧闭的大门时,失败者怀着恐惧与惶惑的心情,在门外等侯;我却默诵这句话,随即上前敲门。

我现在就付诸行动。

面对诱惑时,我默诵这句话,然后远离罪恶。

我现在就付诸行动。

只有行动才能决定我在商场上的价值。若要加倍我的价值,我必须加倍努力。我要前往失败者惧怕的地方,当失败者休息的时候,我要继续工作。失败者沉默的时候,我开口推销。我要拜访十户可能买我东西的人家,而失败者在一番周详的计划之后,却只拜访一家。在失败者认为为时太晚时,我能够说大功告成。

我现在就付诸行动。

现在是我的所有。明日是为懒汉保留的工作日,我并不懒惰。明日是弃恶从善的日子,我并不邪恶。明日是弱者变为强者的日子,我并不软弱。明日是失败者借口成功的日子,我并不是失败者。

我现在就付诸行动。

我是雄狮,我是苍鹰,饥即食,渴即饮。除非行动,否则死路一条。

我渴望成功,快乐,心灵的平静。除非行动,否则我将在失败、不幸,夜不成眠的日子中死亡。我发布命令。我要服从自己的命令。

我现在就付诸行动。

成功不是等待。如果我迟疑,她会投入别人的怀抱,永远弃我而去。

此时。此地。此人。

我现在就付诸行动。

所有的大道理都是浅显的,都是苍白无力的,唯一具有说服力的就是行动。要得到自信与成功以及我们所渴望的一切,那就只有立即行动,行动,行动,再行动!

此上,几乎罗列穷尽了所有有关行动的大道理,没有行动,一切梦想都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而会永远停留于幻梦中。只有行动,才能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收获。

美国的克里蒙·斯通在童年时代家庭非常贫困,他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由于生计所迫,小斯通不得不在十多岁时就开始同母亲一起,从事起了推销保险的职业。斯通始终清楚地记得他第一次推销保险时的情形——当时他在母亲的指导下前去一栋大楼,虽然母亲从头到尾把所有的推销细节都向他交待了一遍,但他还是无法控制内心的紧张情绪。虽然很紧张,但他并没有失去自信,更没有畏惧不前,而是站在他所去的那栋大楼外,一面发抖,一面在心中默默念着一个成功人士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如果你做了,不但没有损失,还可能有大收获,所以你要放手去做,马上去做。”

于是小斯通在自我心理暗示下去做了,他充满自信的大步迈进大楼,虽然他也很害怕会被人赶出来。当然,他并没有被赶出来,不仅如此,他还进去了几乎每一问办公室,在他脑海里则一直想着那句话:“马上就做!”每当走出一个办公室,他就会毫不犹豫地强迫自己走进下一个办公室,因为只有这样他才没有时间去害怕、去犹豫。

就这样,小斯通在第一天就成功的推销出了两份保险。更重要的是他对于上门推销不再像开始时那么畏惧了,而且在实战中也增强了自己的自信。自信的斯通开始了更积极的行动,在第二天,他卖出了4份保险。第三天。卖出6份。他的事业从此开始了。

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他们根本没去想过自己可能会变富,不敢想是因为他们对自己没有自信,缺乏自信是由于他们的怯懦心理所致,而消除怯懦的唯一办法就是行动、行动、再行动。

当你遇上不敢去做又没有自信去做好的事情时,你应该怎么办?

我们每个人或许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小时候刚学会走路时,总是一次又一次地跌倒,又一次次地爬起来,最终使我们学会了走路。我们在惊叹于自己小时候的自信与勇气的同时,却发现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反而没有了小时候的大胆尝试的精神,我们的信心与勇气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常常认为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比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更为重要,并被那些片面的评价与看法束缚了手脚,从而失去了自信,不敢去采取积极的行动。

其实,只要我们充满自信,只要我们敢于行动,我们都可以像下面故事中的新兵一样战胜怯懦,获得自信。

在一次军事训练中,满载伞兵的运输直升机在高空中盘旋,一群没有跳伞经验的新兵背着全副跳伞装备,正列队等侯在机舱门口,准备进行他们从军后的第一次跳伞。

从空中居高临下往下看,所有的东西都显得渺小而遥远,海中的小岛也仅仅只有石头般大小。从这样的高空中跳下去,那么人的生命就只能寄托在降落伞上的一根绳索上,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粉身碎骨。这些新兵一想到这一点,就不由得闭上了眼睛,不敢再往下想。飞机中的气氛有些压抑与沉重,每个人连一句话都不敢多说。过了一会,班长用手示意排在最前面的士兵开始跳伞,然而那个新兵却迟迟没有反应,因为他心里非常害怕,对于能顺利安全的完成这次跳伞毫无自信。

作为老兵的班长非常清楚他心里在想什么,于是就走到他身旁,低声对他说:“偷偷告诉你,我也很害怕。”但是班长接着又大声说,“但是,我们一定能完成这次跳伞任务,不是吗?”

听了这句话,新兵突然就打开了心中的结,他想到原来连班长这样的老兵都会感到害怕,看来害怕是每个人的正常反应,自己又何必再去害怕呢,而且还会被后面的士兵笑话。

这样想着,新兵不再胆怯了,而且在班长的鼓励下充满了自信和勇气,随后深吸一口气,按在地面上早已经练的烂熟的动作从高空一跃而下,顺利地完成了首次跳伞的任务,也给他的队友们带了个好头。

很多年以后,新兵变成了老兵,每当率领着新兵跳伞,老兵也不忘在机舱口问一句:“你怕吗?”然后,他会用坚定的语气告诉新兵:

“我也怕,但是,我们一定能够做得到。”

其实,就连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名将,号称“血胆将军”的巴顿也不例外,有记者问他在开战之前是否曾经感到过恐惧,他肯定地回答道:“有,甚至有时在交战中也会产生恐惧。”但他接着又说:“面对恐惧我会更加有自信,更加积极地去行动,而不会被恐惧所吓倒,更不会畏缩不前。”

因此,害怕是人的正常情绪,压抑自己的害怕只会令你更加手足无措。你可以怕,但是不能因此而止步不前、而丧失自信,你只有去采取积极的行动,并立即行动,才能化解你的恐惧心理,才能给你带来更大的自信和成就。

第五童准确定位。自信自我

自信不是一句空洞的话,更不是阿0式的精神胜利法,它来自于人对自己的准确认识、判断及定位,否则的话人的自信就会形同空中楼阁,是没有坚实的基础的,也不可能是长久的。

接纳自己,欣赏自己,将所有的自卑全都抛至九霄云外,并找到值得自信之处。只有充分了解自我、扬长避短的人,才懂得驾驭自己,才懂得正确设计自己的人生航向。也只有这样的人,才不会将自己有限的精力和时间过多空耗在无谓的自卑中。

著名学者周国平在其《岁月与性情》中有这么一段感悟:“我感觉我已经处在了这样的一个位置,它完全属于我自己,任何追逐者的脚步都不会从这里经过。”其实,这个世界早就为我们每个人都预留了一个位置,它只属于你自己,只要我们始终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坦然面对自己的缺陷,充分认识并发挥自己的优势,总有一天,我们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位置,到那时我们将会是自信的、成功的、快乐的、幸福的。

辨清自我,准确定位

自信来自于准确的自我判断,自我定位。若没有这些前提,人的自信就会极不稳固。

日本东京大学有一个品学兼优的高材生,毕业后去一家知名的跨国公司应聘,面试笔试都非常顺利,他对于自己最终能被录用也很自信。但结果他却落选了,得知这个消息后,他对自己完全丧失了自信,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痛不欲生,万念俱灰,顿时有了轻生之念,所幸的是,他自杀后被及时发现,被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不久后,他又得知了消息,原来他的成绩高居榜首,只是那个公司的电脑系统出现了故障,将他遗漏了。顿时,他又感到喜出望外,准备庆贺一番,但这时不幸的消息又传来了,他所应聘的那个公司决定不再录用他,理由是他无法正确地认识自己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太差。

那个大学生虽然在面试时的表现上强于其他对手,但他却没有很好的认清自己,对自己究竟处于一个怎样的层次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与概念,因而在被告知名落孙山时,对自己在面试时的良好表现及随后所表现出的自信不敢坚持到底。他的自信心建立于外部的评价,而非自己的内部实力,因而是极不牢固的,稍有风吹雨打便会被吹打的七零八落。

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人,也没有绝对无可救药的人。每个人最终会走上一条怎样的人生路,关键在于自我的认识及定位,只要自己有了充足的自信认为自己有能力去从事某一个行业,那就放开大胆去做,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不要被来自外界的片面认识所左右,因为没有人比你自己更了解你自己,只要自己对自己有一个比较客观公正的定位,并且具有建立在正确认识自我基础之上的坚定自信,那么你尽可放手大胆去行动,不必太在乎来自于外部的消极评价与阻力。

立志投身于足球事业的文斯·伦巴迪,曾经被人耻笑为“对足球只懂皮毛,缺乏斗志”的人,然而他却始终相信自己的自我定位,从不曾放弃自己的自信与梦想,矢志不渝,后来终于成为了美国著名的职业足球教练。

贝多芬小时候学习小提琴时,技术很拙劣,但他却宁愿演奏自己作的曲子,而不去追求技术上的精益求精,他的老师也片面的对他下结论,说他绝对不是作曲家的料,但自信的贝多芬丝毫不去理会老师的评价,而是毅然决然的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他后来所取得的不朽成就,也从反面验证了他老师当时的结论是多么的愚蠢。

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也曾经在自传中写道:“小的时候,所有的老师和长辈都认为我资质平庸,与聪明是沾不上边的。”但是,小达尔文却依然“我行我素”,自信自我。

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到4岁时才会说话,他7岁才学会认字,他的小学老师给他的评价是:“反应迟钝,不合群,满脑袋不切实际的幻想。”他一度曾被勒令退学,所有这些消极的评价乃至打击,足以给一个正常人的前途判上死刑。但是充满自信的爱因斯坦却在人们的冷嘲热讽中,在自己独特的人生路上坚持走到了底。

罗丹的父亲曾不止一次的感叹自己生了个痴儿子,在人们的眼中,他是个绝对没有任何前途的人,他曾经连续报考艺术院校三次而不中。他的叔叔更是悲观地说他:“孺子不可教也。”

托尔斯泰在上大学时期,因为成绩实在太差而被学校劝退。他的老师说他:“既没读书的头脑,又缺乏学习的兴趣。”

所有以上那些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不俗成绩的名人,他们的共同点是:一且自己认为自己具有某方面的才能,一旦对自身有了准确的定位,一旦认准了自己的方向,那时的他们就已经树立了发自内心的牢不可破的自信,并且丝毫不为外界的评价所左右,雷打不动,在自己独特的道路上探索终生。

还有一些人天生并不具备某些超常的才干,但由于他们坚信自己经过努力同样会在自己所喜欢的领域做出不一般的成绩,从而对自己有一个比较准确的认识,并在不断的后天努力中,不仅找到了自信,而且也确实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英国著名戏剧大师萧伯纳的讲话极具吸引力,有人就向他请教其中的原因。萧伯纳说:“练出来的,就像练习滑冰一样,刚开始,初学者的动作都会显得很笨拙,但后来练的次数多了,也就熟练了,练习当众讲话也是这个道理。”据说萧伯纳在年轻的时候,非常胆小腼腆,连大声说话都不敢,更不用提在众人面前当面说话了。如果有事需要去拜访陌生人时,他会在别人门前徘徊很长时间,才敢硬着头皮进去。他曾对人说:“很少能有人像我那样深受害羞和胆怯之苦。”后来,他下决心要改变自己,认为自己经过努力一定会像别人一样在众人面前谈笑自如,甚至会比别人做得更好。正是在这种正确的自我认识及强烈的自信心理的影响下,萧伯纳开始主动的挑战自己,积极参加了辩论协会,并出席伦敦各种公开讨论会,抓住一切可以发言的机会来锻炼自己,最终,他成功了,他越过了自身的心理障碍,成为了20世纪最具自信、最杰出的演说家。

我国著名科学家陈章良,出生在农村,他的父亲基本上是个文盲,母亲也是个不识字的家庭妇女。家庭环境不是太好,由于家里贫穷,也没什么势力,所以陈章良从小就养成了胆小怕事的不良习惯。

后来,他下定决心要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处境,因此他选择了求学之路,相信自已一定能够通过学习出人头地。

但在他刚进中学校门时,他却连26个英文字母都认不全。而且贫穷的家里不可能给他拿出一分钱,他就以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自信,战胜了一切困难和阻碍,依靠学校发的微薄的助学金和打零工,以优异的成绩艰难的完成了学业。

在毕业后不久,来自穷乡僻壤的陈章良,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美国华盛顿大学。1987年,陈章良完成了学业回国,年仅26岁的他就当上了北京大学的副教授。34岁的时候,又被选为北京大学的副校长,陈章良创造了奇迹,他是上个世纪80年代留美学生中第一个获得博士学位的人,第一个在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的人。他还在北京大学建立了国内最大的两个生物实验室。

陈章良在对自己进行了准确的定位后,不畏困难,并且以顽强的自信心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磨难,最终尝到了胜利的果实。

正确的认识自己,相信自己,还要敢于向各种权威发起挑战。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权威,我们要对自己彻底自信,在关键时刻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判断,还要“固执”的坚持己见。

世界著名交响乐指挥家小泽征尔有一次前往欧洲,在一场指挥比赛的决赛中,按照给定的乐谱进行指挥,他发现有很多配合失当的地方,于是,就让乐队停下来重新演奏,但依然不尽如人意。在场的一些权威的评论家一再强调乐谱本身并没有问题,可能只是小泽征尔的判断出现了问题。面对着那些权威音乐人士,小泽征尔坚信自己的判断没错,于是就大声说道:“一定是乐谱错了”,评判台上随之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

原来,那正是评委设下的圈套,想以此来检验指挥家们是否能在权威面前坚持自己的判断。故事告诉我们,只有正确认识了自己,相信了自己,就会对自己坚信不疑,不会随便的就否定了自己,也就不会屈从于那些所谓的权威。

自卑是一种耻辱

自卑的人,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只是固执的将自己的弱项去与别人的强项做盲目的比较,比较的结果只会是自己看不起自己,只会是自己丧失了自信。可想而知,连自已都轻视自己,那么别人即使嘴上不说,在心里、在背后也不会把你当成会事。

所有的人都应该牢记:太过自卑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屈辱,我们一定要将这种情绪彻底赶出我们体外,做一个轻松而又自信的真实的自己。

一天清晨,园丁前去花园修剪花木,却发现其中所有的花树草木都衰败不堪,整个花园死寂沉沉,毫无生气。

他感到非常惊异,在询问了门口的橡树后才得知了其中的原因所在。原来橡树因为自己没有松树那样挺拔高大,所以对自己丧失了信心,萎靡不堪,不想再活下去了;而松树又痛恨于自己不能像葡萄藤那样可以结果子而灰心丧气;葡萄藤也非常沮丧,因为它不仅不能直立,要依靠别人生长,而且还不能像茉莉那样开出鲜艳的花朵;牵牛花则自叹不如紫丁香那样充满芬芳。其余的花草树木也都有不如人的地方,经过了一番盲目的比较后,也都开始垂头丧气。整个园子里唯一的例外是长的郁郁葱葱的小草。于是,园丁就好奇地问它为什么仍然充满生机活力。小草说:“我从不用自己的缺点与别人的长处比较,我只是小草,而且我的生命力很强,我只想要做好我自己。”其他的树木花草因为都有不如别人的地方而深感自卑,导致整个生命都失去了光泽,失去了意义,只有聪明的小草在自信的活着,所以他的生活充满了健康和快乐。

微不足道的小草的生活态度很值得我们去借鉴。同时,这个童话故事也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事物,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东西,如一个哲学家所说:“世界上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人都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每个人都有他擅长的领域。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有的人大而化之,有的人心细如针;有的人善于规避风险,有的人喜欢冒险;有的人不善言辞,有的人口若悬河……你可能学习成绩不够好,但你却有非常好的人缘;也许你不够聪明,但你却勤奋;也许你不善理科,但你的文采却很出众;也许你貌不出众,但你却心地善良……

即使是最优秀的人,也有他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最差的人,也有他的闪光之处。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生活中的大多数人就仿佛花园里的那些橡树、松树、葡萄藤、桃树、牵牛花、紫丁香,由于自卑心理作怪,他们总也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总感觉自己处处不如人而自卑。甚至于无法接受自己身上的哪怕是一星半点的缺陷,而总是渴求自己去追求完美,可他们不知道的是不完美才是真实生活的全部,不完美才完美。若是总以完美来作为衡量自己言行的准绳,那就永远也不会走出自卑的泥坑。追求完美本没有错,但我们不要在寻求完美的过程中过分的苛求虐待自己,而让自己陷入自卑的泥沼不能自拔。

其实,自卑只是一种不良的心理状态,它时常躲藏在消极的情绪和行为背后,并在无形中灰暗着人们的情绪,人们所经常感觉到的无缘无故的紧张、不安、担心、害怕等不良情绪,大多来源于此。如果我们经常性的受到不良情绪的困扰,那将会使我们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自卑不仅影响人的情绪,危害人的健康,而且会令人丧失自信而无法正常的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与能力。然而自卑并不是不可战胜的,自卑最大的克星就是自信,只要我们树立起了坚定的自信,就一定能够战胜自卑。

明白了这些,也许我们就会豁然开朗,从而接纳自己,接受事实,接受现实,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培养自己的自信。这样的话,用不了多久,那些曾经占据我们内心已久的形形色色的自卑,就会在我们内部强大的自信面前不攻自破、落荒而逃。

有一个大学生,毕业后被分配到了一个偏远闭塞的小镇任教。看着以前的老同学要么留在了大城市,要么去了知名的大公司,要么就下海经商。而自己却落到了这种地步,心中感到非常自卑,并且从来不参加同学聚会,也不主动与人来往。为了改变自己的处境,他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了考研上,如果在路上遇到同学的话,他的内心就会长时间的无法平静。但是,当他要看书学习准备考试时,却又因为看到书就感到头疼而对考试产生了极度的厌倦,于是,他又开始为自己的学习效率不高而自卑,最终也荒废了学业。

人的自卑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心理暗示,正是你自己给你自己带来了消极的暗示。你认为自己不成功并且为此感到自卑的话,那现实中的你一定是不自信、是失败的。

自卑已经成为了人们通往成功路上的重大阻碍之一,要获得成功必须要彻底战胜自卑心理。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测试,来判断自己是否感到自卑,以及自卑的严重程度,从而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克服自卑。

对下列问题用“是”或“否”做出回答。

1.你觉得像自己这样,年龄是否应该更高一些吗?

2.你对自己的容貌满意吗?

3.你是否不太喜欢镜子中看到的自己?

4.你觉得自己的身体不够强壮吗?

5.别人给你拍照时,你对拍出使你满意的照片有信心吗?

6.你觉得自己比其他人过得好吗?

7.你相信自己十年后会比其他人过得好吗?

8.你是否常被人家挖苦?

9.是否看上去很多同学不太喜欢你?

10.你常常有“又失败了”的感觉吗?

11.你的老师对你的学习成绩感到失望吗?

12.做错事之后,你常常会很快忘却吗?

13.与同学在一起的时候,你是否常常扮演听众的角色?

14.你经常在心里默默祈祷吗?

15.你认为自己使父母感到失望吗?

16.你是否经常回想并检讨自己过去的不良行为?

17.当与别人闹矛盾时,你通常总是责怪自己吗?

18.你是否不喜欢自己的性格?

19.别人讲话时,你经常打断他们吗?

20.你是否从不主动向别人挑战?

21.做某件事时,你常常缺乏成功的信心吗?

22.即使不同意对方的观点,你也不习惯当面提出反对意见,对吗?

23.你是否自甘落后?

24.你对未来充满信心吗?

25.在班级里,你对自己的成绩进入前几名不抱希望吗?

26.参加体育运动后,你总是感觉自己不行了吗?

27.遇到困难时,你常常采取逃避的态度吗?

28.当你提出的观点被人反对时,你是否马上会怀疑自己的正确性?

29.如果别人没有征询你的看法,你会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吗?

30.对自己反对做的各种事情,你总是充满自信吗?

评分原则:

第2、7、12、19、24、29、30题答“是”得0分,答“否”得1分。其余题目答“是”得1分,答“否”得0分。各题得分相加,得出总分。

评价:

总分在0—5分:你对自己充满了自信,注意不要自傲、自负。

总分在6—10分:总体来说你不存在自卑心理。但是一旦环境发生变化,你可能会感到有些难以适应,从而对自己的能力有所怀疑。一般情况下,经过自我调节,你最终能够恢复自信。

总分在11—20分:只要遭遇挫折,你就会感到没有自信。所以你最好先降低一下自己的期望值,并适时调整自己所追求的目标,从逐渐的进步中享受成功的欢乐,从而逐步建立起自信。

自卑作为一种消极情绪,它具有极大的破坏力,我们一旦染上,它就会使我们的生活陷入痛苦的中心,它会一点点地蚕食我们的自信与健康。

如果我们发现自己存有自卑感,必须毫不犹豫的战胜它,将之摒弃。战胜自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首先,要正视自卑。要充分了解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自己的自卑,然后再做一下自我反问,如果完全消除了那些导致自己自卑的因素,自己能否真正的树立起自信。一旦等你了解了自卑的来龙去脉,你就会发现它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神秘和可怕。但也不要对之过分的掉以轻心,要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去正视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战胜自卑。

其次,要尝试着去关注他人。那些易于自卑的人,往往性格孤僻,不合群,缺乏集体感。集体或别人的成败得失从来都不会引起他们的关注,他们只会在意个人的成功失败。然而,现实总是不尽如人意的,总有某些人比你更优秀,那样你就会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自卑,而你又不善与人交流,自卑感也就总难以去除。但当你将目光更多的投射到别人身上时,你就会变得理智、乐观、忘我、自信,你将会为集体的成功而欢笑,为他人的幸福而欣慰,那么你的快乐将会成倍增加,你的自信便会增强。

第三,树立自信。自卑的人之所以自卑,是因为他在某些方面不自信,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因此,要从根源上消除自卑感,关键在于增强个人的自信。打破自卑者常有的那种“因为我不行——所以我不去做——反正我不行”的消极思维模式,建立起“正因为我不行——所以我要积极努力——最终我一定能行”的积极思维模式。要正确而理性的认识自己,让自己的自信来清除扫荡自卑。

最后,要扬长避短。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弱势,要全面正确地评价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之处,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会极大地增强你的自信。

我们都是活在同一个世界上的人,在心灵上。没有谁能比别人优越多少,过分的自卑是一种屈辱的表现。因此,我们要尝试着让自己少一点自卑,多一点自信,这样才能使自己获得真正成功快乐的生活。

接纳自己,欣赏自己

自卑的人总是在和自己过不去,他们抓住自己的缺点和短处不放,却对自身的优点和长处视而不见,他们不懂得如何欣赏自己、接纳自己。

玛丽长的虽然不是太漂亮,但也算清新可人,然而她却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感到很自卑,连走路都不敢抬头。有一次,她到商店去买了一只红色蝴蝶结,她戴上后,店员就不断夸她戴上蝴蝶结真的很漂亮,玛丽虽然不太相信,但还是感到很高兴,所以也就不由自主地抬起了以前她一直低着的头,因为她急于让大家看到,出门被人撞了一下都没有太在意。

当玛丽走进教室的时候,正好迎面碰上了她的同学。“玛丽,你抬起头来真好看!”同学羡慕地拍拍她的肩说。更让她奇怪的是,那天不止一个人称赞她的漂亮,她想一定是因为那个红色的蝴蝶结,可是等她走到镜前一照,却发现头上早就没有了蝴蝶结,这时她才想起可能是出商店时被人碰掉了。

从那以后,玛丽一直都大胆的抬着头,她接受了自己的容貌,也有了自信,她也知道,以后她再也不需要那个蝴蝶结了。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其中那个曾经很自卑的玛丽现在已经是HBO的著名节目主持人了。

自卑的人,无非就是自己轻视自己,看不起自己。那些自卑心理严重的人,并不是他们本人存在某种缺陷或短处,而在于他们自己容不下自己,不能接受自己,终日自惭形秽,自觉低人一等,认为自己不受欢迎,不被人喜欢。

有一个外资公司的白领,收入丰厚。按常理她应该是成功而快乐的,然而现实中的她却越来越感到自卑和焦虑,时常被压抑、沉闷、抑郁等情绪困扰,与同事关系也很紧张。她在公司极其谨慎小心,生怕一不留心得罪了别人,她经常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妥当,稍有一点过失,便自责不止;一份文案修改多次却仍然感到不满意,怕被领导批评;她对自己的长相、衣着要求也很苛刻,每天早晨要化一个小时的妆才肯出门。但越是这样她就越感到自己的不足和短处,也就越来越自卑,越来越不懂得欣赏自己,接纳自己。

其实,每个人都有情绪化、都有失落的时候,但我们不能让那些消极情绪长期的占据我们的内心世界,那样就会很容易使我们陷于自卑的深渊无法自拔。其中原因就在于我们不能接受所有的自己。过于苛求自己反而使我们失去更多,甚至越来越不敢面对自己。

在佛经中,曾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以放牧为生的人,他拥有250头牛,他每天都会赶着他的牛群到一个水草丰富的地方放牛,就这样许多年如一日。有一天,他如往常一样前去放牛,但突然从树林里冲出了一只老虎,吃了他的一头牛,250头牛由此少了一头。牧牛人感到非常悲观,认为少了一头牛,对他来说,已经不完美了,并且一直为此耿耿于怀。再后来,他越想越失落,有一天,他竟然将剩下的249头牛全部赶下了悬崖。

这段佛经的寓意就是:人不要因为一次失误,就抹杀掉其余所有的美好。

人的漫长一生,难免有失误的时候,我但们不能因为一点缺陷,就全盘否定自己。只有接受自己,欣赏自己,相信自己,才不会陷入自卑的苦闷中。

要做到接受自己,欣赏自己,还要善于发掘自己的潜力,发挥自己的才华,不要自己埋没了自己。

人们总是习惯于羡慕别人的美丽、健康、才能、荣耀,却对自己的能力视而不见,与你所羡慕的那些人相比,你的潜质并不比他们差多少,甚至比他们还要更出众。

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日薄西山之际,他知道自己所剩时日已经不多了,就把他平时非常满意的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烛所剩不多,需要另找一根蜡烛接着燃烧下去,你懂得我的意思吗?”

助手赶紧说,“您的光辉灿烂的思想一定会得到很好的传承。”

苏格拉底又说,“我还需要一位最优秀的传承者,他要有非凡的智慧,还必须具有超常的信心和勇气,你能帮我寻找这样一位继承人吗?”

助手虔诚的回答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地帮你找到,绝不会辜负你的信任。”

苏格拉底只是笑了笑

于是,他的那位忠诚的助手,开始踏上了漫长的找寻之路,他为苏格拉底带来了很多他认为合适的传承人,但苏格拉底都不很满意,看着助手一次次的无功而返,他吃力的对助手说:“你找的那些人,其实还都不如你。”

助手听了后,感到很惭愧,接着又去寻找,同样又无果而终。看着已经病入膏肓的苏格拉底,助手非常惭愧的走到他跟前对他说:“我真是对不起您,让您失望了。”

让助手非常吃惊的是,苏格拉底对他说的最后一段话:“失望的人是我,你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其实,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的不自信,才把自己给忽略了。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其差别就在于如何相信自己、如何接纳和欣赏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学家就抱恨离开了这个世界。

他的那位助手后悔不已,以至于他的整个后半生都是在后悔、自责中度过。

每个人都是一座金矿,关键是如何欣赏自己、接纳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

在很多年前的一个傍晚,一位叫亨利的青年移民,站在河边发呆,那天是他30岁生日,但他却悲观的反问自己是否还有活下去的必要。因为他从小在福利院里长大,身材矮小,而且相貌丑陋,讲话又带着浓重的法国乡下口音,他自己都看不起自己,认为自己是一个既丑又笨的乡巴佬,连最普通的工作都不敢去应聘,没有工作,也没有家。他从来不懂得从别的角度去欣赏自己、接纳自己,心中只有自卑而毫无自信。

就在亨利徘徊于生死之间的时候,与他一起在福利院长大的好朋友约翰兴奋地跑过来对他说:“亨利,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好消息从来就不属于我。”亨利垂头丧气的回答。

“不,我刚刚从收音机里听到一则消息,说拿破仑曾经丢失了一个孙子。播音员描述的相貌特征,与你非常相似,几乎分毫不差!”

“真的吗,我居然和拿破仑的孙子那么相像?”亨利一下子精神大振。联想到曾经以矮小的身躯指挥着千军万马、用带着泥土芳香的法语发出威严命令的拿破仑,他顿感自己矮小的身材同样充满了力量。,讲话时的法国口音也带着几分高贵和威严。第二天一大早,亨利便满怀自信的去一家大公司应聘。

20年之后,已成为这家大公司总裁的亨利,查证自己并非拿破仑的孙子,但这早已不重要了。

接纳自己,欣赏自己,将所有的自卑全都抛至九霄云外,找到值得自信之处。只有充分了解自我、扬长避短的人,才懂得驾驭自己,才懂得正确设计自己的人生航向。也只有这样的人,才不会将自己有限的精力和时间过多空耗在无谓的自卑中。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为了活出真自我,树立自信心,我们要学会用平常心来欣赏自己,接纳自己,还要懂得怎样扬长避短。

天生我才必有用

每一个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必然会有他的独到之处,必然会有他的发光点。在降生的那一刻,每个人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然而,他们将要面临的道路和终点却又注定会千差万别、各不相同,是他们后天的努力及以何种方式来作为,导致了那些迥然不同的人生路。

在美国的历届总统中,大概很少有谁能比罗斯福总统更受人们尊敬的了。他曾在美国政坛上创造了一个奇迹——连任四届总统,在位长达12年之久。

然而人们不知道的是,就是这样一个风光无限的伟人,他的童年却充满了自卑心理。富兰克林·罗斯福小时候非常瘦弱胆小,他害怕见到陌生人。小罗斯福每次给人的印象总是满脸的惊恐表情。极其容易紧张的小罗斯福,每当被老师叫起来背诵课文时,他总是紧张得浑身发抖,语无伦次,说话前言不搭后语且含糊不清。一般的小孩如果出现他这种情形,一定会变得越来越不愿意参加各种活动,也会越来越孤僻。

然而,小罗斯福并没有那样,虽然容易紧张,但面对自己的不足,他为了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并找到自己的位置,他反而能更加积极地面对,即使同伴们嘲笑他,他也不以为意,就像他面对紧张时嘴唇就会颤动的问题一样,他坚定地对自己说:“只要我用力地咬紧牙床,阻止它们颤动,不久我就能克服紧张的情绪了!”

小小的罗斯福,每一天总是坚定地告诉自己说:“我一定要成为一个坚强自信的人,这个世界一定有我的位置!”

每当他看见其他小朋友活力十足地参与各种体育活动时,便强迫自己也要参加,不管体力是否能够承受,每个人从他的眼神里,都可以看见他想要成功的信心和决心。当然他也有恐惧的时候,然而每当这时,他会对自己说:“我一定行!”慢慢地,他克服了怯懦,也克服了自卑心理,从而拥有了不屈不挠的精神,让他敢于面对任何挑战或困难。

罗斯福在体力上不如别人,但他擅长辩论,是“辩论学会”的成员。那时候他就表明了他的政治主张,他建议给予菲律宾以独立,建。议加强海军力量。罗斯福16岁那一年,美西战争爆发,他准备和几个同学一起投笔从戎,参加海军去打西班牙人。但是,他却突然传染上了猩红热,被隔离起来,而失去了参战的机会。

同时,为了让自己更强壮,罗斯福利用假期时间坚持不懈地加强体能训练,而他正是凭着这种勇于挑战自我的奋斗精神与自信,最终成为了美国的第32任总统。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缺陷,我们完全没有理由为一些我们无力改变的东西自卑。只要你能改变你的想法,转变你的思维方式,以一种平常心态坦然面对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并积极地发挥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就能够培养和增强你的自信,就能够战胜自己的不足,从而改变你的人生,使你找到最适合你的那个位置。

只要我们不因身上的缺陷而自暴自弃,只要我们不放弃自己,勇敢地走出自卑的阴影,我们都会在各自的人生路上有所收获,只要你相信你能,你就一定会无所不能。

小丽不是个漂亮的女孩,以前因为有老师的宠爱并不觉得自己特别丑,也不曾为此伤心,但自从进入高中后,她才发现作为一个不漂亮女孩的悲哀:男同学都不愿意接近她,甚至取笑她。为此,她的心‘情一落千丈,学习成绩迅速下滑。她也曾经幻想过上大学、当博士、出国留学……然而现在却因为感到自己是个丑小鸭而生活在阴影中,心中充满了自卑感,对一切都失去了自信,她几乎每天都在迷惘中度过,却又不知该怎么办。

其实,我们不妨逆向思维一下,几千年来,美人何其多,然而雁过留名的又有几个?反倒是那些并非红颜的才女更能名垂史册,并非红颜也许正是促使她们成功的催化剂,凭借出众的才华博得众人欣赏,是那些天资聪颖但并非红颜的女子的成功之道。

如果你一味的将自己的不甚理想的外表视为自己不能取得成功的原因,而消沉颓废,这不仅不会改变你的容貌,反而会使你失去了自信而生活的愈加痛苦与失败。这种情况下,聪明理智的人往往会对自己的缺陷“视而不见”,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无法将它们改变,会转而发掘自己的优势,并将优势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成功。没有外在美,我们同样可以依托自信健康的心态在我们擅长的领域发愤图强。别人能够做到,你也能做到。

在此,也奉劝那些“丑女”们切忌自卑和自弃,而应振奋精神,发奋努力。到时候你的成绩,将不会逊色于任何一位漂亮女人。何况流年似水,如花一般的年华不会太长久,岁月会无情地洗去青春的红颜,唯有道德、修养、学识、品质、理想等内在的美才是永恒的。所以,年轻的你应该紧紧抓住每一秒时光,去追求事业与理想,去创造永恒的美,你的未来就一定不只是个美梦。

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当你不具备某些东西时,请不要自卑,因为你在其他方面已经得到了补偿,你所需要去做的就是找出只属于你自己的那些优势,并将它们发挥至炉火纯青的地步,你最终就会找到独属于你自己的那个位置,因为,这个世界总会有你的位置。

1870年,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近郊的一个富裕的粮食商家庭,不过,在。阿德勒的记忆中,家境的富裕似乎并没有给他的童年带来多少快乐的回忆。他在家中排行第二,但是从小驼背,而且行动不便,这使他在活蹦乱跳的哥哥及其他人面前总感到自卑,感到自惭形秽,觉得自己又小又丑,样样不如别人。

在他5岁那年,得了一场大病,几乎夺去了他的生命。痊愈以后,他便决心要当一名医生,在他后来的回忆中,曾说自己当时的生活目标就是要克服儿童时期对死亡的恐惧。然而当他进入学校以后,成绩却是非常的差,老师们都对他丧失了信心,认为他不具备从事那些比较高级工作的能力,而向他的父母建议及早训练他做个鞋匠才是明智之举。

然而,阿德勒没有消沉下去,而是开始向自己的自卑与缺陷发起挑战。后来经发奋努力考入了著名的维也纳大学学习医学,进入高等学府后他更加废寝忘食的钻研学问,在1895年,阿德勒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医学学位。毕业后,他在从事了一段眼科、内科工作之后,又投身于精神病学。1902年,他被弗洛伊德邀请加入了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成为弗洛伊德最早的同事之一。1907年,阿德勒发表了一篇名为《论述由身体缺陷引起的自卑感及其补偿》的论文,由此获得了很高的声誉。1911年,阿德勒带着他的几个追随者退出了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另外成立了“自由精神分析研究会”,鉴于“精神分析”一词已为弗洛伊德用了,不久他又把组织名字改为“个体心理学学会”,后来,阿德勒移居美国,并办有刊物《美国个体心理学杂志》。

阿德勒的理论体系中最著名的就是他的“自卑情结”。阿德勒从自己的成长经历中总结出这个概念,并且提出了与之相关的理论。他认为,自卑感起因于一个人感觉到生活中任何方面都不完美、都有缺陷。这理所当然的会使人心情沮丧,但同时他又指出自卑感也能促使人努力克服缺陷,阿德勒把这种努力叫做补偿。举例来说,一个虚弱的孩子经常勤奋地锻炼身体,使自己变成一个肌肉发达的强壮的人,这就是他在补偿自己生理上的缺陷。阿德勒还认为,人们都会为力求自身完美而不断努力,他把这个称作追求优越,而补偿也是追求优越的别称。

这个矮小丑陋而且还有缺陷的孩子,在自己的不断勤奋努力下,终于战胜了自卑,不断的追求着优越,并成长为心理学史上的一位巨人。无疑,他找到了只属于他自己的那个位置。

不完美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是一个普遍现象,不完美乃至缺陷并不一定是坏事,只要运用调整得当,它反而会有助于激发我们的潜能,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那些缺陷。人们往往都会有一些思维上的死角,只要我们能够解开心里的死结,就会发现世界原来是那样的广阔美好,并且一定能享受到其中的美好。

著名学者周国平在其《岁月与性情》中有这么一段感悟:

“我感觉我已经处在了这样的一个位置,它完全属于我自己,任何追逐者的脚步都不会从这里经过。”

其实,这个世界早就为我们每个人都预留了一个位置,它只属于你自己,只要我们始终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坦然面对自己的缺陷,充分认识并发挥自己的优势,总有一天,我们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位置,到那时我们将会是自信的、成功的、快乐的、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