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月 工作中的好习惯
工作不是我们为了谋生才做的事,而是我们要全力以赴用生命去做的事。
做事的第一步是学会如何去做。事情可以做了,也可以做坏。你可以高高兴兴和骄傲地去做,也可以愁眉苦脸和厌恶地去做。如何去做完全在于我们,这是一个选择的问题。没有卑微地工作,只有卑微的工作态度,而我们工作态度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
一个人的工作,是他亲手制成的雕像。是美丽是丑恶,可爱还是可憎,都是由他一手造成的。而一个人的一举一动,无论是写一封信,出售一件货物,或是打一个电话,都多少受到自己习惯的支配,都在说明雕像或美或丑,或可爱或可憎。
一个人对工作所持的态度,和他本人的性情、做事的才能、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要看一个人能否达成自己的心愿,只要看他工作中的习惯和精神态度就可以了。如果一个人轻视自己的工作,而且做得很粗陋,那么他的工作中一定有很多坏的习惯。如果一个人认为他的工作辛苦、烦闷,那么 他一定不习惯他的工作,这一工作也无法发挥他内在的特长。如果一个人工作的时候,感到受了束缚,习惯性地觉得工作劳碌辛苦,没有任何趣味可言,那么他决不会做出伟大的成就。在社会上,有很多人不尊重自己的工作,不氢自己的工作看成是创造事业的要素和发展人格的工具,而视为衣食住行的供给者,认为工作是生活的代价,是不可避免的劳碌,这些与他们平时工作中养成的习惯有一定联系,甚至可以说是习惯决定了他们对工作的好恶。
明白这一点,至关重要。
★制定切实可行的日常活动表
向着某一天终于要达到的那个终极目标迈步还不够,还要把每一步骤看成目标,使它作为步骤而起作用。
——歌德
有一份调查报告说,60%的人目标模糊,27%的人没有目标,这些人大多有比较安稳的生活与工作。一个人若长期没有生活目标,得过且过,自然会对生活感到厌倦,容易精神疲乏,甚至造成忧郁、焦虑等病症,所以,走出这种困境,首先应为自己订立生活目标。但每个人的条件各异,怎样制定适合自己的生活目标呢?
每天结束后填写回顾、分析日记,给自己制定合理的行动目标,既能使你摆脱不愿活动和不想做事的处境,又能给你带来活动后的满足,逐步消除懒怠与内疚。
有位因车祸而致残的年轻人问心理学家:“你认为我还有前途吗?”心理学家回答道:“如果你想当个跳高运动员的话,那是没有前途了;如果你想做个有作为的人的话,那就还大有前途。”就这位不幸的年轻人而言,他合理的生活目标,已经在意外中突然改变了。如果他以当运动员为生活目标的话,那他一定会非常地忧虑,因为他再也不能像正常人那样地运动了。所以对这样的人而言,重新建立合理的生活目标,找一个适合自己而又喜欢的工作,会增加对自身能力的信心,会因看到希望和前途而重新振作起来。
★把敬业变成习惯
不能爱哪行才干哪行,要干哪行爱哪行。
——丘吉尔
如果你能在工作中把敬业变成习惯,那么保证你一辈子都受益。
敬业就是敬重你的工作。在你的成长中敬业有两个层次,低一点的层次是拿了雇主的薪水,就要对雇主有个交代。高一点的层次,就是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任。不管是哪个层次,敬业所表现出来的都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善始善终。
大部分的年轻人初进社会,做事都是为了雇主而做,认为能混就混,反正老板亏了又不用我赔,甚至还扯老板后腿,事实上这对自己并没有什么好处。
敬业看起来是为了老板,其实是为了自己。敬业的人能从工作中学到比别人更多的经验,而这些经验便是你未来发展的踏板。就算你以后从事不同的行业,你的工作方法和好的工作习惯也必会为你的未来助力。
把敬业变成习惯的人,从事任何行业都容易成功。
有的人天生就有敬业精神,任何工作一做就废寝忘食。有些人的敬业精神则需要培养和锻炼。如果你自认为敬业精神不够,那么就应趁年轻的时候强迫自己敬业——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做任何事,直至它变成你的习惯。
把敬业变成习惯之后,也许不能为你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可以肯定的是,不把“敬业”变成习惯的人,他的成就会相当有限。因为他的散漫、马虎、不负责任的做事态度已深入他的潜意识,做任何事都会有“随便做一做”的直接反应,结果不问也就可知了。
千万不要总是对目前的工作漫不经心,也不要因为不怎么喜欢目前的工作而混日子,你应该趁此机会,磨练、培养你的敬业精神,这是你的资产。
★不要怕犯错误
最好的好人,都是犯过错误的过来人;一个人往往因为有一点小小的缺点,将来会变得更好。
——莎士比亚
有些人将踏实工作理解为不犯错误。他们工作思前想后、如履薄冰,不会接近错误,但也不敢承受风险。他们将错误视同挫败、被毁、死亡及歼灭。他们一心只求不犯错误,几乎完全忘记了他们想赢得什么。不犯错误变成了一种胜利。你问这些人:“你赢得了什么?”他们说——往往还充满自豪——“我也不晓得,可是至少我没犯错误!”一心只求不犯错误的人会变得僵化、没有弹性、独断专行。他们认定,“坚持”就能得到想要的。如果他们要的是不犯错误,往往就会不犯错误。但是,如果他们要的是赢,而赢的本质就必须在弹性之中而不是在僵硬里去找。
所有人都害怕失败,不过成功的人的区别是把这种恐惧化为积极的行动,去增大成功的可能性。为了看看你到底有多大潜能,你必须走出自己的恐惧去迎接挑战。如果你只是因为害怕出错而在考验面前糊里糊涂地退却,你就等于是无视你的潜能,那样就永远都不可能有任何突破。
每个人都有从错误中学习的能力,相应的,即使是身处最糟糕的境地,也还蕴藏着积极的一面。
★学着像你的主管那样去思考
对于我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
——爱因斯坦
如果你是公司的一员,你就应该抛开任何借口,投入自己的热情和责任感,处处为公司着想。
这个世界的大部分人之所以贫穷,不在于他们不够努力,而在于他们永远同时从事两件事:一件是目前在公司所从事的,另一件则是自己真正想做的工作。
如果你能将正在做的工作做得和想做的工作一样认真,那么你一定会快速成长。因为你在为未来做准备,你正在学习一些足以超越目前职位,让自己尽快达成目标的技巧。
当你精通了某项工作时,请不要陶醉于一时的成绩,应想一想将来,想一想现在所做的事有没有需改进的地方?这些将会使你在未来取得更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有些问题也许是董事会要考虑的,但如果你考虑了,你就等于朝更高层次迈进了一步。
试着想一想,如果你是公司主管,你对自己今天所做的工作完全满意吗?别人对你的看法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对自己的看法。回顾一天的工作,自我反省一下:“我是否全力以赴了?”
如果你是主管,你一定希望你的队员能和你一样,将工作视为自己的事业全力以赴做好。因此,当你的主管向你提出这样的要求时,请你不要拒绝。以主管的心态对待公司,你就会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一个主管乐于聘用的人,一个可能成为主管得力助手的人。更重要的是,你就能在快速成长中达成自己的目标。
一个将企业视为己有并尽职尽责完成工作的人,终将会拥有自己的事业。许多管理健全的公司,正在创造一些使员工成为公司股东的机会。因为人们发现,当员工成为企业所有者时,他们通常会更加忠诚,更具创造力,更努力工作。
有一条永远不变的真理:当你像主管一样思考时,你就成了一名主管。当你以主管的心态对待公司时,公司也将会按比例付给你报酬的。奖励时间可能不是现在,但明天或明年一定会兑现,只不过兑现的方式不同而已。
★自觉而出色地做好自己的事
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卑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卑心不可有。
——邹韬奋
只是在别人注意或老板在身边的时候才努力工作的人是永远无法到达成功的巅峰的,因为最严格的表现标准应该是自己设定的,而不是由别人要求和提出的。
如果你对自己的期望比主管对你的期望更高,那么你就无需担心会失去这份工作。同样,如果你能达到自己设定的最高标准,那么你的快速成长必将指日可待。
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一夜成名的人,其实在成名之前,这些人早已默默无闻地拼搏了很久。
成长是一种累积。不论哪种行业,想攀上顶峰,通常都需要漫长时间的努力和精心的规划。如果想登上成功的巅峰,你就得永远保持自动自发的精神,在快速成长中耐心等待更高的人生回报。当你养成这种自动自发的习惯时,你就有可能成为出色的人。那些出色的人是因为他们以行动证明了自己勇于承担责任和值得信赖。
成就大业的人和凡事得过且过的人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成功者懂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得过且过者只知道讨好别人和机械地完成目标,他们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不愿承担任何责任。大部分工作其实很简单,不过在那些优秀的人看来,这些工作却能潜移默化地给予他们宝贵的经验。无论在什么样的工作环境中,也不管从事哪种档次的工作,他们都可以学会不少东西。
如果你在每一项工作中都深信这一点,那么你的生活自然会好起来。
★即便是小事也用心去做
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骜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
——李大钊
哪怕是一件小事,我们也应该用心地去做。
行为本身并不能说明自身的性质,而是取决于我们行动时的精神状态。工作是否单调乏味,往往取决于我们做它时的心境。
每一件事情对人生都具有十分深刻的意义。泥瓦匠们在砖块和砂浆之中看出诗意;图书管理员们经过辛勤劳动,在整理书籍时感觉到自己已经取得了一些进步;学校的老师们对按部就班的教学工作从未感到丝毫的厌倦,他们一见到自己的学生,就变得非常有耐心,所有的烦恼都抛到了九霄云外。
如果只用别人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工作,仅用世俗的标准来衡量我们的工作,工作或许没有任何吸引力和价值可言。
从外面观察一个大教堂的窗户。那里面布满了灰尘,光华已逝,只剩下单调和破败的感觉。一旦我们跨过门槛,走进教堂,立刻可以看见绚烂的色彩、清晰的线条。阳光透过窗户在奔腾跳跃,形成了一幅幅精彩的图画。
人们通常认识事物是有局限的,我们必须从内部去观察才能看到事物的真正本质。有些工作只从表象上去看是不能认识到其意义所在的。每个人只有从工作本身去理解工作,将它看作是人生的权利和荣耀,才能保持自己个性的独立。
不要小看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即便是最小的一件事,也应该全力以赴、尽职尽责地去完成。小事情的顺利完成,有利于大事情的顺利达成。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攀登,才不会轻易跌落。工作真正的能量就蕴藏在其中。
★跟自己比赛
生活就是战斗。
——柯罗连科
跟自己比赛,看看自己每天能够完成多少富有价值的工作。给自己设定一个时间和期限,和这个最终期限赛跑,让自己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最多的工作。
每一个人其实都能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想像五年以后,你就是自己工作领域里最有成果的人,那你将是什么样子?你会怎样工作?你正在做哪方面的工作?从现在起,就让自己对未来的想像来指导你当前的行动吧!
记住,你想像的那个人就是你将要成为的那个人。把那个形象牢记心中,直到在现实中你已经变成了那个人。
当你的想像变得清晰明确,你要在工作和生活方面为自己设定具体的目标。想像一下你已经具有完成任何自己所期望的工作的掌控能力,那将是什么样子。
你要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做手头的事情。你为什么要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你真正想达到的目的是什么?从你现在的位置到你渴望去的地方,哪条是最快、最直接的途径?
通常情况下,要使自己的成果和业绩加倍增长,就需要补充相关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要使自己成为时间管理专家,你就要读书,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相关课程,实践、实践、再实践,直到你成为自己业务领域内最卓越的人为止。
把重点放在养成以结果为导向的习惯上,形成关注、专心、自律和坚持不懈的习惯。这些就是追求卓越、达成高效能的内在促进因素和驱动因素。
高效能工作的组织原则就是单项处理。用一整天的时间一心一意地专注于一件事情,先把这件最重要的事情处理好。一旦你养成这样的工作习惯,你就会对自己能够完成如此多的工作而感到惊讶。
做好计划,设定好先后顺序,然后开始完成最高价值的任务,这些习惯将对你大有裨益。你要反复实践,培养这些习惯,直到这些活动变得十分自然,渗入你的骨髓。
你应该保留一份时间管理的原则表,并经常查阅它,以此来保证你的时间总是能够得到最有价值的利用。
这样看来,我们每个人都是在和自己赛跑的呀!跑着的是我们自己,让我们产生加速度的是我们的思维模式、行为习惯和价值认知系统。
★养成马上行动的好习惯
一个人,正如一个时钟,是以他的行动来定其价值的。
——佩恩
大部分的人都太喜欢拖延了,他们不是做不好,而是不去做,这是导致失败的最大的恶习。不行动,怎么可能会有结果呢?
你想成功、想赚钱、想弄好人际关好,可是从不行动;想健康、有活力、锻炼身体,可是从不运动;知道要设目标、定计划,但从来不去做,就算设了目标、定了计划,也不曾执行过;要早起、要努力,可是就是没有行动力;知道要推销,可是从不拜访顾客。就这样,很多人一天一天抱着成功的幻想,染上失败者的恶习,虚度着光阴。
每一个成功人士都是行动家,不是空想家;每一个赚钱的人都是实践派,而不是理论派。立即行动,从现在起要养成马上行动的好习惯。
马上行动是一种习惯,是一种做事的态度,也是每一个成功者共有的特质。
宇宙有惯性定律。什么事情你一旦拖延,你就总是会拖延,但你一旦开始行动,通常就会一直做到底。所以,凡事行动就是成功的一半,第一步是最重要的一步,行动应该从第一秒开始,而不是第二秒。
只要从早上睁开眼睛那一刻开始,你就马上行动起来,一直行动下去,对每一件事都要告诉自己立刻去做,你会发现,你整天都充满着行动力的感觉,这样持续三个星期,你可能就养成了马上行动的好习惯了。
所以,现在看到这里,请你不要再想了,再想也没有用,去做它吧!
是什么妨碍了我们在工作中取得成就?一位自我管理专家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说:“如果拿这个问题来问大多数经理人,我们听到的回答几乎千篇一律:时间不够用,物力、财力等资源日益缩减,找不到机会。但是,如果你对他们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就会发现这些大都是借口。”
★自主决断,勇于行动
考虑是不要匆忙,但是一旦行动的时刻来到,就要毫不犹豫地投身行动。
——安德鲁
有人在5年中,对数百名经理进行了跟踪,研究他们如何处理日常工作,结果发现,足足有90%的人没有有效地利用时间,他们把气力耗费在了一些无谓的事情上。尽管这些经理人有着明确的目标和界定清晰的职责范围,他们的知识也足以胜任工作,但他们还是陷入了低效的泥淖不能自拔。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现象,完全是因为经理们的错误认识造成的——他们以为自己缺乏足够的判断能力和掌控能力,因此日复一日地埋头于自认为别人要他们做的一切,结果忽视了真正该做的——为公司赢利,并以此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殊不知,有能力自主决断和行事恰恰是任何一个成功经理人最关键的素质。
自我管理专家告诫经理人可以通过三种策略改变这种情形:
策略一,学会管理各方需求。高效的经理总是能克服那种别人离不开自己的心理,他们善于掌握主动,决不能被来自各方的需求压得透不过气来,不是对所有人都有求必应,而是将时间给真正需要他的人。
策略二,学会开发资源。对于上司的指令,高效的经理人并不是一字不差地严格执行。他们会想出一些富有创意的着数来对付那些现存或假想的条条框框。
策略三,学会寻求变通。高效的经理人善于开发和利用自己在某一方面的雄厚实力,并使其与公司的总体战略相契合。
★给自己的行动挤出时间
我从不等待情绪的来临。如果你一味等待,就将一事无成。你必须牢记,只有动手才能有所得。
——赛珍珠
时间是什么?
时间是人生最初的财富。
一个人刚来到世上时,时间是他惟一的财富。
时间是世界上最公平的东西,富人和穷人每天所分配的时间都是24小时。只不过有的人会善加利用,有的人任意挥霍。任意挥霍者便会抱怨时间不够用。其实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正如歌德所说:“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如果恰当地去用它。”
有个学生向老师抱怨说:“我的时间总不够用。”
于是,老师找来一只箱子,里面放了些大石头,此时箱子看来是满的。但是老师又让学生放一些弹珠进去,石头的缝隙中竟可以放许多弹珠。这样一来,似乎箱子又满了。但是老师又要学生倒入一桶细砂,等细砂也塞不下时,居然还可以倒入一盆水。
最后老师对学生说:“你看到箱子满了,但却仍然可以再放入东西。你似乎觉得时间已排得满满的,但其中还有一些闲散的时光可以利用。”
时间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时间给空想者痛苦,给创业者幸福,虚掷光阴的人将被时间毁灭。
★给工作列一张表,完成一项划掉一项
谁有生活理想和实现它的计划,谁便善于沉默,谁没有这些,谁便只好夸夸其谈。
——埃尔特·斯特里马特
这张表越长越好,因为当这一天结束时,不论你完成了大半,或者全部完成,都会让你很有成就感。
你可以按单子上的顺序做事,然后看着横线被一直往下划,也可以随意地做,然后在这里划一道,在那里划一道。随着这一天的过去,看着横线越来越多。
如果这个活动你进行了不止一次,把这些清单收进档案夹里。下一次如果你因自己的懒惰或无能,无法完成某些事而责怪自己时,把档案夹拿出来,看看那些你完成了数十件工作的日子,就会增加你的信心。
不要以为自己的工作不重要就不去做计划,计划能让我们的工作感觉到明显的进步,虽然有时进步是微乎其微的,有时可能几天的计划都是一模一样,但是许多优秀员工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认真地做一份计划不但不会约束我们,还可以让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
计划并不是对个人的一种束缚与管制,必须做什么或不应该做什么并不是由计划决定的。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其实就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所以,对于计划一要定坚持,并坚信会实现它。
★依赖会使你变懒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陶行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些人过于计较别人的赞同或反对。期待别人的承认、获得别人的赞同、乐于得到表扬,这本是人之常情。但如果你不能正确地看待别人的反对的话,在你通往成功的路上必然会布满荆棘。当然,为了更好地在这个世界上前进而去寻求别人的赞同,是有益于健康并令人愉快的。但如果你不断地试图取悦于人,那么你将失去自己的个性;如果你过于依赖赞同,那么,你无异于将自己交付给了那些你期望得到他们赞同的人,让自己受到别人的支配;如果你把别人的意见或者信念看得比自己更重要,其结果也会同上述的一样。你让别人来支配你,使自己陷入被动的境地。
在这一点上,你应该记住,我们所有的人,从童年时起便养成了这种习惯。还在蹒跚学步的阶段,我们便被训练着对寻求赞同的信号作出反应。一个年幼的孩子,几乎他做的每一件事,都必须得到父母的允许。“好的”这一简明的告诫,无非是意味着:“照我告诉你的那样去做。”
这种方法的结果是,我们绝大多数人被养成了过于依赖别人的习惯,成为了遵从者而不是决策人。
不用说,一个社会如果没有道德和社会的准则——没有社会的约束力,这个社会就不可能存在下去。很明显,我们都必须遵循这一种或那一种生活方式。如果你听任别人把一种与你的个性及信念不相容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强加给自己,一味遵循并总是追求赞同的话,将会危及你的成功。
★把时间拉长一点,你会得到更多的东西
据我观察,大部分人都是在别人荒废的时间里崭露头角的。
——福特
如果你是一个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就在时间面前做一个精打细算的人,那么,你的时间就会越挤越多。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用心去挤,它总是有的。
在美国有一个非常具有想像力的钟表匠,他为了让大家每天可以多得一个小时,制造了一种特别的计时器,每分钟只有57.6秒。这样他从每分钟里挤出了2.4秒,一天下来多了近60分钟。
如果你是一个善于使用时间的人,就是不用他的这种计时器,你每天照样可以挤出一个小时,并且受益无穷。
配合自己的精神状态去工作。用你的工作效率最高的时间处理困难的事情,或者从事创意思考。工作效率低的时间则用来看报、整理档案、打扫或清理信件。
把每天的工作都列成一张工作清单,并按照重要程度用数字给它们排次序。要是事情较多,就把最迫切的列为“甲类”,次要的列为“乙”类,再其次是“丙”类,或者用不同颜色的笔来分类。
按轻重缓急分类“处理”。拣出重要的文件,加以分类,你就可以避免分心而浪费时间。
让办公室的门半掩着或闭门谢客。公共关系专家列维把他的开门政策稍加变化——让门半掩着。
挂断来电不受干扰。电话最能帮助我们节省时间,也最能浪费我们的时间。
不要光等。如果知道等候是不可避免的,可以随身带些阅读的材料。公事包或者文件夹里放些文件、报告、刊物或剪报。
稍作休息。尽量利用时间并不等于必须每一刻都埋头苦干。做日常工作之际稍作休息,可以帮助你稍后做得更快更好。
把时间拉长一点,你会得到更多的东西。
★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
要养成严谨和忍耐的习惯,要学会做科学中的细小工作,要研究事实,对比事实,积累事实。
——巴甫洛夫
首先是上班不要迟到,比规定的时间早一点到办公室能够早一点开始工作。等到快要迟到了才匆匆忙忙地跑进办公室,这一点就已经输给别人了。
总之,不迟到是上班族最基本的工作态度。连那些工作不努力,终日在办公室混日子等退休的人,都知道“不迟到、不早退、不请假”的原则,可见“不迟到,不早退”是身为上班族最低限度的条件。
其次,不因私事带亲人朋友来单位。有些单位明文规定,非本部门员工不得进入工作场所,门卫严格把关,但有人还会通过有形或无形的“后门”让亲人朋友进来。这种犯规的行为,一旦被领导发现,是必定要受处分的。
即使没有明文规定的单位,也不宜这样做。因为在工作场合会见亲人朋友,肯定会影响工作,这是毫无疑问的。就是不同亲人朋友谈话,也仍然会影响工作。
第三,不能因为玩乐耽误工作。人是需要有自控力的。可以说,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要得体,就离不开适当的自我控制。
越是在玩乐的第二天,越是得早点起床。除了完成日常的盥洗外,再留一点时间作一个心理调整,把周末玩乐时抛开的工作重新记忆起来,想一想本周该做哪些工作,今天上班该做哪些事。倒也不是真要你定什么周密的工作计划,而是要你收收心,以清醒的头脑去上班。
★敢于表现自己
人的一生中,最光辉的一天并非是功成名就那天,而是从悲叹与绝望中产生对人生的挑战,以勇敢迈向意志那天。
——福楼拜
有这么一个问题:“一万个人一字排开,你希望被人认识,怎么办?”
答案有很多,“穿上色彩鲜艳的衣服!”“大声地介绍自己!”“做出令人注意的动作!”……
其实,有更简单的方法,“向前一步走,勇敢地跨出队列!”
是的,表现自己就是这么简单。我们社会中存在着默默无闻的一群人。虽然他们中间,许多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具备了相当的名望和地位,但是其实际所发挥出来的影响力与所应该、所能够发挥出来的影响力往往相去甚远。而绝大多数的人,则生活得平平常常、普普通通,让人放心却不受重视,让人尊敬却不受欢迎。他们本来可以生活得更好,本来可以使自己的事业更加顺利通达,可是总是出现“好人没有好梦”和“好心不得好报”这些怪现象。
为什么呢?答案有多种,但关键原因还是要从自己身上找。可以说,不善于得体地表现自我,是这些人受埋没、遭冷落、遇挫折、被误解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我们经常看到生活中的这类人,谦逊而沉默。他们甘于做平凡人,羞于表达自我,给人的印象似乎很平庸很冷漠,他们的生活也很平常,生活中朋友也似乎不多,在事业上更是鲜有成为风云人物者。可是,如果你有机会去接近他们、了解他们,你会发现,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并且不乏才华和技艺。但是,由于他们不善于表达自我、推销自我,因此往往被这个世界所遗忘,成为命运的弃儿。
有些人不善于表现自己的优势和成绩,这带来了一系列的不良后果。而且,即使他们默默地做了许多工作,因为不为人知,也得不到相应的社会承认,甚至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改正工作中一些不良的小习惯
要向大目标走去,就得从小目标开始。
——列宁
“成功应从细节做起。”这是一个合资企业的老板在给新员工开会时讲的第一句话。确实,在职场中许多人常常因忽略了工作中的一些“小事”,耽误了自己的职业前程。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早晨时间不抓紧。如果你踩着上班铃声踏进办公室,手里抓着没来得及吃的早点,在众人注视下坐在办公桌前,不管这一天你干得多有成效,你的功绩也会在他人心中大打折扣。
想当所有人的好朋友。在工作中,很多人煞费苦心地结交朋友,而不是以工作实绩赢得别人的尊重。可是,只有赢得别人的尊重才更有助于提升。在升职加薪方面,好感是没有多大用处的。
动不动就找老板要答案。确实,一些问题必须由上层主管决断,可是,事无巨细都向领导请示,领导会认为你缺乏办事能力。久而久之便会对你失去信心,这样的员工是很难得到提升的。
交待事情不清楚。如果你主持一个会议,传达上级指示,结果散会后所有人都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那么你纯粹是在浪费他人的时间。平时在工作中与上司和同事交流时也要用确切的语言,表达清楚你对某件事的认可或看法。不要让别人老问你在说什么。
衣着没有品位。多数单位对着装没有严格规定,但是,如果你想表现出对所从事职业的重视,你的穿戴就要配得上这个职业。如果你是一位白领,就必须衣冠楚楚。
★忙里不妨偷偷闲
当感情只是劝我们去做可以缓行的事的时候,应当克制自己不要立刻作出任何判断,用另一些思想使自己定一定神,直到时间和休息使血液中的情绪完全安定下来。
——司各特
泰戈尔在《飞鸟集》中写道:“休息之隶属于工作,正如眼睑之隶属于眼睛。”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只有休息好了,才能更好地工作,才会有更好的生活。我们崇拜陈景润,但我们不赞成他那种不顾一切、废寝忘食,以致英年早逝的生存哲学。
人生就像登山,不是为了登山而登山,而应着重于攀登中的观赏、感受与互动,如果忽略了沿途风光,也就体会不到其中的乐趣。人们最美的理想、最大的希望便是过上幸福生活,而幸福生活是一个过程,不是忙碌一生后才能到达的一个顶点。
古人云:“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人生也应该有张有弛,也应该忙中有闲。人生就像条弦,太松了,弹不出优美的乐曲,太紧了,容易断,只有松紧合适,才能奏出舒缓优雅的乐章。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悠闲与工作并不矛盾。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最重要的是能拿得起,放得下。工作时就全身心投入,高效运转。放松时就放松,把工作完全放在一边,不要总是牵肠挂肚。去钓鱼、去登山、去观海,想干啥就干啥。
其次就是工作休闲应该搭配得当,不能忙时累个半死,闲时又闲得让人受不了。可以隔三差五地安排一个小节目,比如雨中散步、周末郊游、鸳鸯共浴等。适时地忙里偷闲,可以让人适时地从烦躁、疲惫中及时摆脱,为了更好地工作而积蓄精力。
★做事有始有终
努力不是半途而废,不是尽力而为,而是全力以赴,有始有终。
——霍华德·凯特
无论大小事,只要开始,就应勇往直前地做完。中国传统规矩中有,家庭教子弟写字,无论有什么事打扰,也不准把一个字只写一半。即使这个字写错了,准备涂掉重写,也要写完了再涂。这正是教人不忽视任何小事的最好的起点。在日常小事上养成有始有终的好习惯,将来做大事时才不会轻易地半途而废。
假如你有未完成的工作、未缝完的衣服、未写成的稿件等等,希望你肯把它们找出来整理一下,安心去完成。相信当完成之后,你会觉得非常快乐。当它们未完成时不过是些废物,而当你只要再付出一半或十分之二三的心力,把它们完成之后,它们却变成漂亮的成品和可观的成绩,那种意料之外的成功,更会令你惊奇。
有些事,并不是我们不能做,而是我们不想做。只要我们肯多付出一分心力和时间,就会发现,自己实在有许多未曾使用的潜在本领。
也有些人在面临一项新的工作时,会为它的繁重与困难而心情紧张、沉重、不安。这些人大多较为拘谨而责任感又重。祛除这种紧张、沉重与不安的办法,只有立刻着手去做这件事。当开始工作之后,他们会很意外地发现,事实上并不那么困难,而对自己也有了信心。
“想到就做”不是一件难事,它只是需要明快、果决、有信心。但是,一件事情开始之后,是否能够有始有终,则要靠毅力与恒心。许多事往往在一开始时,凭一股冲劲做了一阵,然后就渐渐觉得厌倦;加以任何工作总难免遭遇一点困难或外力的干扰,这时,不但兴趣消失,信心也没有了。很多工作多因此而中途停顿。而只有那些能克服中途障碍的才是成功的人。
开始一件工作,所需的是决心与热诚;完成一件工作所需的是恒心与毅力。缺少热诚,工作无法开始。只有热诚而无恒心与毅力,工作不能完成。
★和工作中的厌倦情绪说再见
没有工作简直受不了,工作使一切美化,思想能够创造新的生命。
——诺贝尔
生活不可能每天都有新的意义,或许由于工作的“重复”特性,我们每天都会或多或少地对工作产生一些厌倦情绪,这时,养成一种脱离厌倦情绪的习惯,对你和你的生活至关重要。
考虑清楚有关自己理想职业的每一件事——从工作形式到工作环境,然后确定自己所追求职业的标准或目的。具体方法是,可把理想职业的追求之路划分成尽可能短的许多阶段。
如果发现自己目前离理想比较远,你就必须寻找一条能帮助自己达到较高理想的成长之路。你可以先在较低的职位上工作,做好本职工作,学会爱自己的职业有百利而无一弊。然后找机会进修。最低限度也要找出妨碍你日后发展的不利因素,加以改进。差距太大时,不能太好高骛远,要先分段实现目标。谨记,循序渐进是改变不称心工作的最好方法。
另外,你还可以寻找工作外的成功,来帮助你消除工作中的厌倦情绪。
寻找一些自己喜欢的消遣活动,培养业余爱好。把自己的爱好和业余活动当作本职工作一样认真对待,并同样引以为豪。这有利于拓宽视野,改善心情,排遣心中的不快。还可以陶冶情操,增进个人修养。
今天,许多人只把来自办公室的成绩看成真正的成功,结果这些人惟有事业上春风得意时才会沾沾自喜,而一旦工作遇到麻烦,就感到羞辱不堪。如果你把自尊也系于你的职业努力之外,工作中受挫时,就容易保持一种平衡的心态。
★克服“豁出去”的想法和做法
火气甚大,容易引起愤怒的烦扰,是一种恶习而使心灵向着那不正当的事情,那是一时冲动而没有理性的行动。
——彼得·阿柏拉德
在工作和生活中,人与人相处,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和纠纷,而这些矛盾和纠葛有大部分都是无意中引发的,并不是什么原则问题。如果动不动就产生“豁出去”的想法和做法,只能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现。
人遇事易受情绪控制,一旦受了委屈、遇到挫折,容易失去理智而做出一些傻事蠢事来。
因此,我们遇事都要先问问自己,“这样做对不对?”“这样做的后果如何?”多问几个为什么之后,可以有效地克服“豁出去”的想法和做法。有个男孩,当他带着给女友买的礼物回家乡的那天,想不到自己的女友竟然正在与另一位男青年举行婚礼。一时间,多少愤怒、多少痛苦涌上心头,他真想冲进去,弄它个天翻地覆。但是,理智使他控制住了脚步,他不断地问自己:“我这样做就能够得到爱情吗?”于是,在极短的时间内,他及时调整了情绪,克制了感情和行为的冲动,很有礼貌地将礼物送给昔日女友。在这之后,他并没有消沉,而是更加努力学习、工作,事业很快得到了提升。
★给自己放松的时间
放松与娱乐,被认为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亚里士多德
据说,西班牙的宗教裁判所和希特勒的集中营中常用的一种用来拷问囚犯和俘虏的刑罚是将囚犯的手脚固定,然后在他们的头部上端吊一个漏斗一样的水袋,水袋会昼夜不停地在囚犯头上嗒、嗒地滴水,久而久之,囚犯便会神经错乱,直至发狂。原来在囚犯们听来,那落在头上的水滴声好似重锤击打在头上发出的声音,听久了,他们的心灵便会彻底崩溃。
生活中的无休止的忙碌就好似那不停地往下滴水的水袋,只要你不离开,它就会一刻不停地击打你的心灵,不会放松自己的人,终将被其击垮。所以,我们在工作之余,应该学会放松,学会尽情享受美好人生。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忙忙碌碌为工作为生活,似乎每天都没有充裕的时间去放松自己。其实只要合理地分配你的时间,也就是说妥善地处理好工作与生活、忙碌与休闲之间的关系,坚持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来放松自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即可。
各位朋友,如果你感到舟车疲惫的话,那么不如就用你自己的权利吧!
千万不要为了最后绩效那里太精彩而忽视了革命的本钱。
千万不要留着自己的年假不舍得用。
只要你疲惫了,就要转换一种状态去调节自己。
可能你会有意外地发现和灵感。
★把工作当成游戏
成功的法则应该是放松而不是紧张。放弃你的责任感,放松你的紧张感,把你的命运交付于更高的力量。
——马克斯威尔·马尔
很多人认为工作和游戏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工作是责任和使命,游戏是消遣和娱乐;工作重结果,游戏重过程;工作带来利益,游戏带来快乐;工作是必须的,游戏却是可有可无的。
工作毕竟不能剥夺你的权利,享受它是每个人的权利。虽然目标和责任会带给人压力,可释放压力的途径也是无处不在的。
那些擅长把工作当成游戏的人,都是能够把困难和压力转变成挑战、机会和动力的人,这对生理和心理都是有益无害的。在这些人看来,不管是上网聊天、泡吧、蹦迪,还是打牌、飙车,游戏里蕴藏的投入、松弛、平和都可以轻易地化解工作的烦躁。
游戏很容易使人投入甚至废寝忘食,它会让人感到快乐。它让人松弛,对于成败得失无关痛痒。它也是平和的,因为这只不过是一场游戏。当把工作当成了游戏,心情会舒畅许多。工作中也许依然存在压力和烦躁,但面对它们的态度却不一样了。
看淡结果、享受过程的“游戏心态”是成长中的你应该拥有的。在快乐的状态下,才会有更好的工作表现。李大钊不是曾经教育他的子女“要学就学个踏实,要玩就玩个痛快”吗?若在工作的时候也能加上游戏的状态和心情,不是就有了所谓的快乐促销、快乐打字、快乐编辑、快乐策划了吗?
哪个人不希望快快乐乐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呢?关键是看你自己怎样选择了。愁眉苦脸也是做,开开心心也是做。
反正都得做,快乐一点不是更好吗?
想通了这些,你有没有发现拼命在工作和娱乐之间找平衡是那么多余?因为无论你在做什么,都有权选择快乐。工作和游戏的本质一样,都是为了让人快乐。
★克服上班时的不良习性
一切真正的工作都是神圣的;只要是真正的两手劳动,一切工作都有几分神圣性。
——卡莱尔
上班迟到。“即使上司对你的迟到行为没有多说什么,那也不表示他(她)对此毫不在乎。” 《职场礼仪》一书的作者安女士认为,上班迟到的习惯会使你显得缺乏敬业精神。作为一个尽职的下属,你至少应该比你的上司提前15分钟到达办公室。
穿着暴露。在着装方面即使稍微不注意(比如过短的裙子和透明的上衣)都会影响你作为一个职业女性的形象。出门上班之前,应该养成习惯在穿衣镜前认真检查一下,弯弯腰、伸伸手,并坐下来看自己是否暴露了不应该暴露的身体部位。
办公室闲聊。在办公室与同事进行适当的交流是可以的,但上班时间的闲聊必须有一定的分寸。如果你花太多的时间与同事聊天,就会给人留下一种无所事事的印象,同时还会影响你的同事按时完成工作。
传播流言。每个人都可能会被别人评论,也会去评论他人,但如果津津乐道的是关于某人的流言蜚语,这种议论最好停止。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你今天传播的流言,早晚会被当事人知道,又何必去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行动迟缓。在接受工作任务之后,应该立即着手行动。很多工作都是多名员工相互协作开展的,由于你一人的迟缓而影响了整体工作的进度,会损害到大家的利益。有些时候,某些工作你可能因为客观原因无法完成,这时你应该立即通知你的上级,与他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案。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将工作搁置,去等待上级的询问。
★拿得起,放得下
有取有舍的人多么幸福,寡情的守财奴才是不幸。
——鲁达基
我们经常说某些人洒脱,就是因为他们拿得起也放得下。
拿得起也放得下的人,即使事业不成功,也能过得轻松、幸福。
而拿得起放不下的人则相反,不但事业无法成功,还整天被悲伤和痛苦所包围!
不要让悲伤占据你的心灵,让那担忧和焦虑都随风去吧。要抛弃愤怒、焦躁和恐惧,要远离焦虑、沉重和自私,更要避免与愚蠢、虚假、错误、虚荣和肤浅为伍,还要勇敢地抵制使你失败的恶习和使你堕落的念头。你会惊奇地发现,你在人生旅途中是多么的轻松、自如,你是多么自信!
一个沮丧的年轻作家看到牧场快乐的牛觉得嫉妒。他去问一个农夫:
“是什么让这些牛这么自得其乐呢?”
农夫回答说:“它们从咀嚼中得到快乐。”
大多数人都不能够像牛那样从咀嚼中自得其乐,不能够抛弃一切的痛苦和焦虑,享受生活。
我们很多人有时竟像一个愚蠢的家庭主妇那样,舍不得扔掉那些破旧的衣服和杂物,而是把这些废物堆到顶楼上。
我们换一种活法,把那些使我们痛苦却不能带来一丝益处的废物踢出家门,好吗?
请相信,那些在工作中寻求乐趣,让快乐驱除自己不适的人一定会取得成功。因为只有我们喜欢工作,只有我们能够轻松地对待工作,我们才能够做得最好。
快乐工作,享受生活吧。
★拣最重要的事先做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培根
很多时候,人们总是被习惯束缚着自己的手脚,在处理问题时总是根据事情的紧迫感,而不是事情的优先程度来安排先后顺序,这样的做法是被动而非主动的,成功人士不可能这样工作。聪明的人,知道如何把十分有限的时间用在刀刃上,发挥它的最大功效。
优先保证最重要的事的时间,就能优先保证做好最重要的工作,从而能够从大局上控制时间的价值。
那些善于管理时间的人,不管做什么事情时,首先都用分清主次的办法来统筹时间,把时间用在最有生产力的地方。如何分清主次,把时间用在最有生产力的地方,这里有三个判断标准:
首先明白我们必须做什么。
这有两层意思:是否必须做,是否必须由我做。非做不可,但并非一定要你亲自做的事情,可以委派别人去做,自己只负责督促。
其次应该明白什么能给我最高的回报。
应该用80%的时间做能带来最高回报的事情,而用20%的时间做其他事情(根据巴莱托定律)。所谓“最高回报”的事情,即是符合“目标要求”或自己会比别人干得更高效的事情。
最后应该清楚什么能给我们带来最大的满足感。
最高回报的事情,并非都能给自己最大的满足感,均衡才有和谐满足。因此,无论你地位如何,总需要分配时间于令人满足和快乐的事情,惟有如此,工作才是有趣的,并易保持工作的热情。
通过以上“三层过滤”,事情的轻重缓急就很清楚了,然后,以重要性优先排序(注意,人们总有不按重要性顺序办事的倾向),并坚持按这个原则去做,你将会发现,再没有其他办法比按重要性办事更能有效利用时间了。
★一次只提一个问题,一次只做一件事
过于求速是做事的最大危险之一。
——培根
赫威尔是卡耐基以前的学生,后来成为美国钢铁公司董事会的董事之一。他告诉卡耐基,董事会开会常常拖拖拉拉,许多问题被提出来讨论,却很少做出什么决定,以致大家得把一大堆报告带回家研究。
后来,赫威尔说服董事长做出了一个规定:一次只提一个问题,直到解决为止,绝不拖延。表决之前或许需要研究其他资料,但为了让问题真正得以解决,除非前一个问题得到处置,否则不讨论第二个问题。
这种办法果然奏效,备忘录上的有待处理的事项解决了,行事表上也不再排满预定处理的进度。大家不必再抱一大堆资料回家,也不会被尚未解决的问题弄得惴惴不安。
与此相类似的是,在工作中,我们也应该一次只做一件事。大家应该都有这样的经历:我们正在全神贯注地做一件事情,突然电话铃响了、同事请求协助、下属需要我们帮助解决问题、上司又给我们新的安排……于是我们不得不被迫中断进行中的工作。这样来回折腾几个回合,很可能连一件事情都没完成,甚至还会因为不断地被打扰而忘了刚才手头正在做的事,刚刚理清的思路也因此不能再继续深入下去。
德鲁克曾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就“每次只做一件事”发表文章,以他96年的丰富经历非常肯定地指出:“我还没有碰到过哪个人可以同时处理两个以上的任务,并且仍然保持高效。”
“一次只解决一个问题”、“一次只做一件事”是解决因为工作不断被迫中断而变得效率低下问题的良药。
这不仅是美国钢铁公司董事会各德鲁克的好方法,也是你我适用的有效原则。
★休息也是一种工作
休息与工作的关系,正如眼睑与眼睛的关系。
——泰戈尔
别以为会工作的人就只知废寝忘食、不知疲倦地辛苦工作。会工作的人往往是那些善于工作也善于休息的人。
多年前有一位探险家,雇用了一群当地土著作为向导及挑夫,在南美的丛林中找寻古印加帝国的遗迹。尽管背着笨重的行李,那群土著依旧健步如飞,长年四处征战的探险家也比不上他们的速度,每每喊着让前面的土著停下来等候一下。
探险的旅程就在这样的追赶中展开,虽然探险家总是落后,在时间的压力下,也是竭尽所能地跟着土著前进。到了第四天清晨,探险家一早醒来,立即催促着土著赶快打点行李上路,不料土著们却不为所动,令探险家十分恼怒。
后来与向导沟通之后,探险家终于了解到背后的原因。这群土著自古以来便流传着一项神秘的习俗,就是在旅途中他们总是拼命地往前冲,但每走上三天,便需要休息一天。向导说:“那是为了让我们的灵魂,能够追得上我们赶了三天路的身体。”
凡事全力以赴,使身体发挥出让灵魂跟不上的冲劲,是做事时最用心、最完美的境界。但是,应该休息时,则要让疲惫的身心获得充足的复原机会,待到休息完后更好地投入工作。
因此,能掌握工作与休息之间的脉动,才是持续拥有无穷动力的宝贵智能。
这就像在职场上一样,我们应该将工作上的压力于下班时放下而别带回家去,回家后应该好好休息,明天再拿起压力,如此我们就不会觉得压力的沉重了。
★处理好堆在办公桌上的待办事项
今日事,今日毕。
——古代谚语
如果你到华盛顿的国会图书馆参观,就会看到天花板上有几个醒目的大字,那是诗人波普所写的:“秩序是天国的第一要律。”
秩序也应是商界和生活的第一要律。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只要我们稍加留心就会发现,很多人的桌上老是堆满了文件和资料,可有些东西一连几个星期也不曾看一眼。
当你的办公桌上乱七八糟,堆满了待复信件、报告和备忘录时,就会导致你慌乱、紧张和忧虑。更为严重的是,一个时常担忧万事待办却无暇办理的人,不仅会感到紧张劳累,而且会引发高血压、心脏病和胃溃疡。
宾州大学药剂研究教授约翰·斯脱克博士在美国药剂协会宣读过一份名为《机能性神经衰弱所并发的器官疾病——病人的心理状态需要什么?》的报告,这份报告共列举了11种情形,其中第一项为:“强迫性履行义务的感觉,没完没了的一大堆待办事项。”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前院长查理·伊文凡说:“人不会因为过度劳累而死,却会因放荡和忧烦而去。”不错,放荡会消耗人的精力,而忧烦——因为这些人不曾把工作做完——确实为害最甚。
★脚踏实地地工作
无疑的,我们应该做的工作,不是那些遥远而尚不明晰的事,而是已近在咫尺并且十分确切的事。
——卡莱尔
也许你会说,我每天也在重复地尽到自己的职责,这不就是踏实吗?确实,每个人都会做却又不屑于做的动作和事情,它们贯穿于每天的工作,甚至你完成了这样的一个动作,自己都不记得。比如,你每天都会把文件送到上级手里,你会记得你是用怎样的动作送过去的吗?这也正像全世界都谈论“变化”、“创新”等等时髦的概念一样,“踏实”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可是你真正做到了新涵义的“踏实”了吗?
踏实地做事并不等于原地踏步、停滞不前。它需要的是有韧性而不失目标,时刻在前进,哪怕每一次仅仅是延长很短的、不为人所瞩目的距离。
看这样一个实验:给你一张足够大的纸,你所要做的是重复地对折,不停地对折。我的问题就是:当你把这张纸对折了51次的时候,所达到的厚度有多少?一个冰箱那么厚或者两层楼那么厚,这大概是你所能想到的最大值了吧?然而通过计算机的计算,这个厚度竟接近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没错,就是这样简简单单的动作,是不是让你感觉好似一个奇迹?为什么看似毫无分别的重复,会有这样惊人的结果呢?换句话说,这种貌似“突然”的成功,根基何在?
就像折纸一样,最后达到的高度与每一次加力是分不开的,任何一次偷懒都会降低你的厚度,所以动作虽然简单却依然要一丝不苟地“踏实”去做。而且后一次所达到的厚度与前一次是分不开的,环环相扣的“踏实”可以达到分散几次望尘莫及的效果。
也就是说,“突然”的成功大多来自这些前进量微小而又不间断的“脚踏实地”。
★改掉拖延的不良习惯
每天荒疏一点点,最后的结果就是一事无成。
——塞万提斯
今天无所事事地混过去了——明天也会这样,后天就更不会有什么长进。
许多人的拖延已经成了习惯。对于这些人,一切理由都不足以使他们放弃这个消极的工作模式去完成一项任务。如果你有这个毛病,你就要重新训练自己,用好习惯来取代拖延的坏习惯。每当你发现自己有拖沓的倾向时,静下心来想一想,确定你的行动方向,确定当前这项任务是否非做不可,然后给自己提一个问题:“我最快能在什么时候完成这个任务?”定出一个最后期限,然后努力遵守。
下面列出了几个常见的造成拖延的原因和相应的解决办法,希望能帮助你找到这种你所需要的节奏:
在复杂任务中挣扎 分解,将大的、复杂的简化为小的和简单的步骤。既然每一步这么小和简单,那赶快马上完成它。
害怕犯错 百分之百完美几乎是没有人可能达到的,也没有这个必要。我们是人,而不是机器人。任何适当的时候,运用 80/20法则 。
犹豫不决 想清楚你到底要做什么,然后为你做的这个决定的日程设定一个截至日期,告诉你的好朋友监督你的执行情况。
做事优先次序的迷茫 每天先做最重要的事情。也在每天结束工作之后列一张表告诉自己明天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缺乏关注的重点 尽量减少你的精神涣散,没必要每五分钟检查一次邮箱和电话留言。找一个安静的能够让你集中精神的房间。做一件事情别老是中断。
懒惰 时刻提醒自己,拖延带来的后果。不要一有时间就坐在沙发上面看电视;也不要因为完成了一些小的,容易的任务便轻易地用时间奖励自己。
无精打采 需要有良好的睡眠作为保障,健康的饮食,有规律的锻炼,一定要吃早餐。
解决了这些问题,你的工作模式会发生变化。
★写下你的工作目标
一个人如果在某一天内沉静地抱着伟大的目标工作着,这一天就为纪念他而设的。
——爱默生
你可能会有下面的疑问:“为什么要写出工作目标呢?目标放在心里不也一样吗?”
没错,将目标放在心中绝没有什么不对的,然而一旦将其明确地用白纸黑字写出来,就会更加确切地变成了自己的目标。如此一来,你的意识会明确地下达一个命令给你——努力去实现吧!
我们都知道,潜意识如果确立,不论对任何目标,它都具有一种强大的实现力量。所以,一旦你将目标成功地变成潜意识,那么你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你将会得到一种崭新的、强大的支持力量,该力量会立刻动员一切资源来帮助你达成目标。
潜意识是所有智能的基座、各种力量的伟大贮藏库及创造力的源泉。然而,潜意识具不具有对自身批判的能力呢?这一点,还希望各位自己思考。这里所谓的判断力并不是一句质问怀疑的话,而是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我有决心要完成此目标。
通过纸笔,一旦你将目标明确地写出来,则是表示自己要认真地负起责任,这个表示,就是我们说的第一步。
一旦你深信不疑,目标已不是必须克服的障碍,而是一颗如同施过法术般兴奋雀跃的心。当然,这便是力量的泉源。它提供了能源、希望、实现的热情,如同一座强有力的发电机,促使你不断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