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我的人生哲学(2)
那天深夜,为了究应肯定抑或否定人生的问题,我们讨论了许多。由于第二天大家都必须上课,必须接受另一天的挑战,所以,我们的讨论,在没有结论的结果下匆匆结束了。虽然有声的探讨暂时平息,可是,躺在一个有檐滴的初春夜里,蓬勃庄严的生命之感,在四壁之间奔放、撞击着;我的内心依然铿锵不已,久久都不能把自己从思维中驱赶出来,鞭策自己进入梦乡。
人生的问题,人为何而活,这类极形而上而也极其实际的问题,古往今来,已经有无数的哲学家去思索、探寻过。但是,直至今天,我们从他们的智慧中,依然找不到一个绝对的、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最后答案(我们只能得到某些启示)。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在望不见两极的大洪荒之中,我们孤立于现世的一点,念天地悠悠,究应怀抱着一种如何的心情、如何的态度、如何的原则,来创造这短暂一瞬的生命呢?你们说不知道,你们说你们很想肯定人生,但是,太多的沉痛、悲哀与无可奈何沉淀在你们的内心,你们无以肯定,而你们也不想做自欺欺人的肯定。
是的,人性的弱点,人类历史中不断上演的错误、荒谬与悲剧,以及茫不可知的未来,确令我们很难肯定人生的真义与价值;生活在今日,我们的内心,常负荷着超载的痛苦。
但是,就在你们感到黯然、倾向怀疑的时候,我也忍不住想严肃地问你们一句:“人生,难道就真的如此不能被我们接受和肯定吗?难道人类过去的奋斗、历史进化的正面意义,以及当今多少人默默耕耘的努力,都不能让我们肯定一点点什么吗?”
所谓肯定,并不是借着这个理由,而让我们可以更容易生存在这个世界上。
不!那种自欺欺人的肯定,是懒惰而无积极意义的,与其持着这种苟且偷安、自我麻痹的肯定,倒不如在光荣地追求失败之后,沉痛地否定。沉痛(而非轻率地)地否定与真诚地肯定,同样都需要有一颗炽热的心和追求真理的勇气。但是,在这里,我愿意怀着一种近乎宗教家殉道奉献的绝对虔诚和信念来说:“肯定比否定的层次要高,肯定有它积极的意义存在;对这个世界来说,肯定是太匮乏,也太被渴望了。”
因为,在今天,我们所立足的星球,已经是一个破碎、扰攘、充满种种苦难的地方,太多的人已经失去肯定而否定了一切,我们岂能、又岂忍再像他们一样,陷入悲观、虚无之中,投入更多的否定?这世界本不需以完美取悦我们,完美也不需要我们去肯定,不完美才需我们切切地加以肯定它还有充满远景的未来。因此,唯有重拾肯定的精神,接受生命的烙印,从否定的废墟之中,坚强诚恳地站立起来,世界才会在我们的心里再生,才会在我们的手中被改善,而我们信念的肯定,也终将获得具体事实的肯定。
19世纪之初,当史怀哲医生毅然走向原始森林的时候,正是多少人唾弃、遗忘、否定了非洲的时候,然而史怀哲以他无边无际的关爱和一颗悲天悯人之心,肯定了他所从事的艰巨危险的工作,并且执著于那分肯定,终于在原始森林的世界里,造就了奇迹:他永恒不朽的爱,化育了蛮荒,也润泽了多少枯涩的心灵,为我们遗留下完美的典范。我们能不能也坚守那一分肯定的精神,去尽我们身而为人的本分,去为这个社会、国家,为这个渐渐失去信心、渐渐被覆以否定阴影的人世间,做些什么呢?
如果,这个世界,原是那么容易、那么可以轻率地被肯定的话,我们的肯定,并无价值。正因为它太不能让人去肯定,所以,我们才亟须主动地去付出肯定、坚持肯定,并进而完成那一分肯定。
也许,你们会说,在否定之中,人同样可以卖力地工作,同样可以正常地生活。
然而,否定,毕竟是一种耗人心血、消磨生命锐气的情绪;它容易使人疲倦,也容易使人在一种无望的状态里,渐渐贫血、窒息。因此,即使在否定之中,我们也依然必需学习肯定、仰望肯定,依然要企图建立肯定,来维系我们对这个宇宙、这个世界源源不尽的爱,而在无限的时空中,把有限生命的意义,提升至最高、最巅峰。
说这些话,我并不是站在一个较超然的地位发言;在现实生活里,我同样也是个软弱、粗糙、需要随时勉励自己、超越自己,和失败的自己做不断挣扎的人:其中最大的挣扎,便是从随时都可能存在的否定的流沙中,奋力昂起头来,辛苦地护持那一分成长不易的肯定(毕竟,肯定并不是一种本能)。希腊神话里的西西佛斯,推他的石头上山,石头复又滚落下来,如此永无止境地轮回下去……这样一则悲剧,之所以令人感动,并不是石头是否终于不会落下来的结局,重要的是,他怀着悲壮的精神,敢于坚持,而从不考虑放弃。尽管维持肯定,有时就像日复一日,推石上山一般,是那么的令人汗水淋漓,但,我仍愿接受生命的烙印,执著于那分锥心刺骨的抉择,去做一些什么,或说一些什么。而现在,我愿意开口说的第一句话便是:“肯定,是我们身而为人的一个最基本的义务和责任。”如果我们愿意付出,愿意为这个世界付出我们的爱,肯定便是最大的付出,也是最基础的付出。尽管在这样少有回报的生命之爱里,含着忧伤、失望和痛苦,但同样,也含着光荣、骄傲与庄严。如果我们流泪,哦,请听我说,那是因为我们选择肯定、忠于世界、尽瘁人生、拥抱苦难;那是因为我们爱得太深的缘故。
我的人生哲学
【德国】歌德
人生每一阶段都有某种与之相应的哲学。
儿童是现实主义者:他对梨和苹果的存在深信不疑,正像他对自己的存在深信不疑一样。
青年人处于内在激情的风暴之中,不得不把目光转向内心,于是预感到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他变成了理想主义者。
但是成年人的一切理由使他成为怀疑主义者:他完全应当怀疑他所选择的用来达到目的的手段是否正确。他在行动之前和行动当中,有一切理由使他的理智总是不停地活动,免得后来为一项错误的选择而懊悔不已。
但是当他老了,他就会承认自己是神秘主义者:他看到许多东西似乎都是由偶然的机遇决定的:愚蠢会成功而智慧会失败;好运和歹运都出乎意外地落了个同样的下场。现在是如此,而且从来就是如此,以致老年人对现在、过去和未来所存在的事物总是给以默然承认。
人生的真理
【俄罗斯】列夫·舍斯托夫
要看到真理,不仅要有敏锐的眼光、灵活性、警觉性等等,而且需要有舍得一身剐的胆量和能力。这绝非一般意义上的胆量和能力。让人同意在啼饥号寒中生活,经受凌辱、咒骂,烤成法拉里斯公牛,这不够,还需要唱赞美诗者的预言:在我里面熔化、粉碎和打坏自己灵魂的骨架,即被视为我们人的基础的东西,我们习惯上看作永恒真理观念的全部规定性和明确性。感到我们里面的一切都被倒出来。
永恒规律中的形式也不是事先就有,需要人们每时每刻去创造它们。
几千年来,人类思想不知疲倦地在研究,在规定和确定永恒的、永远和自己相等而又不变的东西。苏格拉底向手工匠人,向有技术的人学习这种艺术。铁匠、木匠、厨师、医生,他们知道做什么,他们有“善”的概念,他们有规定自己任务的现成的、切实的动因。我们也可以知道他们的“善”是什么,因为善时时处处是同一个。但是,苏格拉底需要的是神的“善”,这和铁匠、木匠、医生的善根本不同,只是名词相同。神不懂“技术”,也不需要技术。神不寻求稳定性、永久性和规律性。
神有的是桌子和马掌的概念,但没有善的概念。铁匠和木匠要做自己的事,仅仅限于自己的事。他们的工具——斧子、锤子、锯等等——为哲学家所不需,也不适用,同样,他们的思想和方法,对于响应为科学献身号召的人,也毫无帮助。苏格拉底把“规格”和“一般概念”这样一些观念,从日常生活实践搬到科学中来,因而给科学带来不少东西,但是他指责形而上学是缓慢的和必然的死亡。“纯粹理性批判”出现在苏格拉底决定从木匠那里寻求“善”的时候,形而上学变成了手工。
现在,我们的任务也许尚未完成——从自己灵魂中将一切“规律东西”和一切“观念东西”连根拔掉。以唱赞美诗的人为榜样,粉碎旧我赖以存在的骨架,熔化在“我里面”。规律和稳定性只是地球上才有,为的是暂时生存。“观念东西”是不是产生原因或最终原因,也只有在地球上才存在。在世俗生存以外,人势必要为自己创造目的和原因。为了学会这一点,人必须体验圣经第三十二诗篇开头所讲的可怕的情感:“上帝啊,上帝,你为什么要离弃我!”上帝是不存在的,人要自己管理自己,也只有自己管理自己。
生命的恩赐
【美国】马克·吐温
在生命的黎明时分,走来一位带着篮子的仁慈仙女,她对一个少年说:“篮子里都是礼物,你挑一样吧,而且只能带走一样。小心些,做出明智的选择。哦,之所以要你做出明智的抉择,因为,这些礼物当中只有一样是宝贵的。”
礼物有五种:名望、爱情、财富、欢乐、死亡。少年人迫不及待地说:“这根本没有必要考虑,我选择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