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做人贵在自知(1)
认识你自己,就好像多了一双睿智的眼睛,时时给自己添一点远见、一点清醒、一点对现实更为透彻的体察与认知。通过这份认知,可以少干很多日后追悔莫及的事情。经常把“自己”放在嘴里嚼一嚼,并不比捶胸顿足、以头抢地多费力气。
人最重要的是要认识自己
有句古语,叫做“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难知心”。人心难测,知人难,为人知更难。而要知己,则是难上加难。所以有“人贵在自知之明”之说。
然而,一个人要想认识自己,又谈何容易?一辈子不认识自己而做出了可悲之事的大有人在。在今天,还有一部分青年正是由于不认识自己,不充分理解今天这个社会中的情况,而受不得一点点挫折、打击,悲观、失望、苦恼、抱怨、彷徨,终日在哀声叹气、无所事事中把时光轻易地放走。
认识自己,是非常困难的。但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是做人的一个最起码要求。
对于有些人来说,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只有自己不知道。由于难得有一个真实的参照系来评估自己,所以,我们往往能够很自信地干傻事。
请你先好好地认识自己吧!你也许可能解不出那样多的数学难题,或记不住如此多的外文单词,但你在处理事务方面却有着自己的专长,能知人善任、排难解忧,有高超的组织能力;也许你的理化差一些,但写小说、诗歌却是能手;也许你连一张椅子都画不好,但你却有一副动人的好嗓子。也许……所以做人,先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长处,如果能扬长避短,认准目标,抓紧时间把一件工作或一门学问刻苦认真地做下去,自然会结出丰硕的成果。
认识你自己,就好像你多了一双睿智的眼睛,时时给自己添一点远见、一点清醒、一点对现实更为透彻的体察与认知。通过这份认知,可以少干很多日后追悔莫及的事情。经常把“自己”放在嘴里嚼一嚼,并不比捶胸顿足、以头抢地多费力气。
古人早就说过“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只有在你认识了自己之后,你才能自信起来,坚定起来,成为有韧性有战斗力的强者。
认识你自己,充实你自己,这样你就不会哀叹:世界之大,竟找不到自己的立足之点。
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忘记自己的存在,忘记对自己的关爱,从不去问“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之类的问题,偶尔想起,脑中也不过茫茫然一片空白。
在人生这个舞台上,正可谓: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要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就要探讨认识自己的问题。这里所说的认识并不是像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讲的道理一样,对于那些身外之物我们还是应该去追求的。我们不反对去追求“身外之物”,更不鼓励人们这辈子禁欲,下辈子进天堂享福。
正好相反,我们要极力鼓励人们去追求现实的身外之物,因为毕竟只有这些身外之物才能反映出我们今生今世过得好不好,才能看出我们这辈子活得值不值。但同时我们也绝对不赞同将这些身外之物当作唯一。那些将身外之物当作唯一的人,当追求得到满足后,又会很迷茫,结果是找不到“自己”,不知该往哪里去,于是会堕落,寻求感官享受。
可见人必须清楚地认识自己,不但要建设极大丰富的物质家园,同时还需要建设自己的精神家园。做人固然要追求物质,但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一定要有精神。没有精神,任何物质都经不起人们的推敲,没有精神,任何物质都无法使人得到最大的满足。
人首先应该给自己一个定位,自己到这个世界上来究竟是干什么的,必须有个十分清晰的描述,离开了这个描述,人就会迷茫,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就会在一个个十字路口徘徊,这样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
从一个试验开始认识你自己
亨利·沃德·比彻尔说:“一个人需要思考的,不是自己应该得到什么,而是自己是什么。”
许多知名的企业家、作家、演员和运动员都曾经谈论过,我们的自我形象会影响我们所要做的每一件事情。甚至有的人说,那是人类所有成就中最重要的单一因素。美国著名的整形外科医生马克斯威尔·莫尔兹博士发现有一些病人在做过整形手术后,会经历重大的人格变化。但是在其他的一些个案里,即使是相当戏剧化的手术结果,病人还是把自己看成是一个丑陋的或是无能的人,外在形象的改变对于真正的问题还是毫无影响。他们内在的自我形象,也就是他们对自己的信念,还是依然未变。于是,莫尔兹博士试着让他们忽略自己的肉体,而去改变对内在自我的态度,这终于让人看到了卓越的成果。
你也许会说,我对自己的认识已经很清楚了。是的,透过镜子,也许可以看到一个你平时看不到的自己,却难以直视内心里的那个你。你现在应该问的是:你究竟有多了解你自己?你对自我形象的固有认识对你的成功有帮助吗?
让我们来做个试验。
首先,你需要把能够描述你自己的一切特征或人格特质,以及相信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的想法都写出来。请注意:不是你认为别人会如何看你,而是你如何看你自己,把这些以任意的顺序写出来。我们的人格都有多个方向,而每一个方向对于我们的行为和我们的成就,都会有一些影响。如果你想开始得容易一点,就按下面这个技巧去做——先写出你觉得足以描述你自己的一些词语(如是“老实”或“自信”),或多字词语(如是“专心致志”或“心胸开阔”)。
接着,要注意,写的时候要用你平时不惯用的那只手,例如,如果你是惯用右手的话,就用你的左手,以此类推。这样做也许会有困难,而且你也许必须要把字写得大大的,但是只要你继续做下去,你就会发现,事情变得越来越容易了。只要你在事后能够将每一个字辨认出来,你就不需要为你的字写得歪歪扭扭而操心。现在就开始写出你的清单吧,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如果你在做这件事的时候能够保持放松的话,是会有帮助的。当你减少了有意识的左脑的干扰之后,更深入的、诚实的洞察就会显现出来。
人的大脑的左半边与语言和逻辑有关,而右半边则与直觉和感觉有关。你惯用的那只手和你身体的同一边,都是由你的大脑的另一边来指挥的,例如,你的右手和右半边由左脑来指挥。因此,当你在做上述试验的时候,你的左右脑中比较不惯用或属于潜意识的那一边会在某种程度上被运用出来。这个简单的试验可以从意识下带出一些洞察,而这些洞察,如果你用自己惯用的那只手来写的话,可能就会写不出来了。只有当它们被你发现了,你才会意识到它们是真实的。你最先所写的一些勉强可以认得出来的字,也许是可以预测的,而且也和你用较常用的手写出来的那些是一致的。但是当你继续写你的清单,并且容许你的潜意识自由发挥的时候,你就会得到更多具有透露性的自我形象的词语了。当有明显的矛盾——即对平时的印象构成巨大冲突——发生的时候,你需要对自己完全的诚实,分辨哪一个才是真正适用的。通常使用惯用的手所写出来的那张清单,看起来会像是为了供“大众消费”而写的,并不会明确指出更深层的自我信念。例如,你用惯用的手写出来的“聪明”,在用非惯用的手来写时,就可能变成“圆滑”,甚至是“投机取巧”。在很多试验的例子中,亲戚和亲近的朋友会确认说,用非惯用的手所写出来的比较接近事实。
仔细审视你单子上所列的每一个词语,如果你不能够确定你所写下来的某一些词语的确定意义,试着把每一个词都用一个句子来加以表达——不过你要再次用你非惯用的那一只手来写。这些词语的每一个都可以予以扩大,成为一个或更多的特定概念的叙述句。例如,“友好”可能会包括“我喜欢别人来我家做客”这个特定的信念,而“脚踏实地”则可能涵盖“我很会自己动手做东西”。这一些使用非惯用的手写下来并且扩大成为更明显的句子的信念,才是有可能解释你的行为和结果的信念,而不是那些你立刻就可以察觉的少数信念。
接下来是“自我催眠”,将每一个信念都放在你的心里来加以测试。首先,先选择一个你认为是正面的信念,然后想象你自己现在正处于这样一个实际发生的状况,而且在这个状况里,你的这个信念正在付诸实现。举例来说,如果你很擅长于吸引儿童的兴趣,比如讲故事、唱儿歌,你就想象你自己正在这样做,而且正在享受自己做得很好的感觉。这个例子也许正是受到你的清单上“友好的”或“令人喜欢的”这些词语激发而产生出来的。为了让感受更真实,你需要想象一些视觉上的东西——可以是小孩的脸、故事书以及你周围的任何事物。如果你可以感觉自己听到的任何声音,包括你自己讲话、唱歌的声音,或是体验到任何与你正在做的事情有关的感觉,那么这种真实性就更为强烈了。换句话说,你最好动用起自己的感官,必要时五种都要用到,其中视觉、听觉和感觉是最为重要的。这种感觉很像是自我的催眠,你必须让自己先进入一个放松的状态。
现在将情景转到一些不会令你觉得喜悦的事情上,也就是那些负面的自我信念。举例来说,你的同事正在热烈讨论着什么,但你却插不上嘴,你不喜欢看到自己正在这么做或处于这样的状态。这也许就是“拘束的”、“害羞的”、“难以交流的”这些词语所激发出来的。你可以回想一次过去的不好的经历,也可以去想像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一个事情,如同上面一样,把它感觉得越真实越好。
通过上述的两个步骤,你已经体验到自己的两个不同的形象——正面的和负面的,分别反映出某一个特定的自我信念。把这两种想象加以比较,你会开始看到一些差异。这并不是指这两个情景在内容方面的差异(如讲故事、唱儿歌和难与同事交流两个事情上的差异),而是视觉、听觉和感觉等方面的差异。
也许这是你第一次了解自己对自己的感觉,了解你的自我形象。在重新审视之后,你就可以运用那些令人产生力量的词语,创造你希望拥有的信念,改变那些不再有用的信念,进而把自己的潜能开发出来。
你就是一只翱翔天空的鹰
有这么一个寓言故事:
一个喜欢淘气的男孩,他的父亲有一个养鸡场。有一天,他到附近的一座山上去,发现了一个鹰巢。他从巢里偷了一只鹰蛋,带回养鸡场,把鹰蛋和鸡蛋混在一起,让母鸡来孵。小鹰就在一群小鸡里出生、长大,它从来没有想过自己除了是小鸡外还会是什么。起初它很满足,过着和鸡一样的生活。但是,当它逐渐长大的时候,它发现了与伙伴们的不同,它内心里有一种奇特不安的感觉,它想,“我一定不只是一只鸡!”但是,它一直没有采取行动。直到有一天,当小鹰看到一只老鹰翱翔在养鸡场的上空,它突然感觉到自己的双翼有一股奇异的力量,感觉到胸膛里的心正猛烈地跳着。它抬头看着老鹰,一种想法出现在心中:“养鸡场不是我呆的地方,我要像它一样飞在蓝天上。”它展开双翅,虽然它从来没有飞过,但它内心有着飞翔的力量和天性。终于,它先飞到一座矮山顶上,又飞到更高的山顶上,最后冲上蓝天,到达了高山的顶峰。它终于证实,自己是一只鹰!
也许你会说:“我已经懂你的意思了。但是,它本来就是鹰,不是鸡,它才能够飞翔。而我,也许本来就是一只鸡,是一个平凡的人。因此,我从来没有期望过自己能做出什么了不起的事来。”这正是问题的所在——你从来没有期望过自己做出什么了不起的事来!这是事实,而且,这是问题严重的事实,那就是我们只把自己钉在自我期望的范围以内。
爱迪生曾经说过:“如果我们做出所有我们能做的事情,我们毫无疑问地会使自己大吃一惊。”每个人都有巨大无比的潜能,只是有的人的潜能已经苏醒了,有的人的潜能却还在沉睡。任何成功者都不会是天生的,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开发人的无穷无尽的潜能。只要你抱着积极的心态去开发你的潜能,你就会有用不完的能量,你的能力就会越用越强,你离成功也会越来越近。相反,如果你抱着消极心态,不去开发自己的潜能,任它沉睡,那你只有叹息命运的不公了。
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或危机,只要你认为你行,你就能够处理和解决这些困难或危机。对你的能力抱着肯定的想法,就能发挥出积极的力量,并且因此产生有效的行动,直至引导你走向成功。
自我发掘的决心,自我依靠的习惯,可以让你变得越来越强大。拐杖是为跛足者准备的,而不是为强壮的年轻人,无论是谁,如果企图依靠精神上的拐杖走过人生,他一定不会走得很远,他也绝不会成为一个伟大的成功者。
成功殿堂的大门,不是任意通行的,每一个进入者都拥有自己精心打造的钥匙。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必须由你自己亲自来锻造。锻造的过程,就是释放你的潜能、叫醒你的潜能的过程。如果你见了生人就害羞;如果你惧怕新的陌生环境;如果你经常觉得担忧、焦虑和神经过敏;如果你有类似的面部抽搐、不必要的眨眼、颤抖、难以入眠等“紧张症状”;如果你畏缩不前、甘居下游,那么,你受到的压抑太重了,你对事情过于谨慎和“考虑”得太多,限制了你的潜能的释放。“压抑个性”是对个人潜能的一种压抑,具有“压抑个性”的个人不能表现内在的创造性自我,因而显得停滞、退缩、禁锢、束缚,拒绝表现自己、害怕成为自己,把真正的自我紧锁于内心深处,思维也几乎陷于停顿。这样潜能不但没有释放,反而消耗在终日疲惫不堪的状态中。
世界上有且只有一个人能够左右你的成败,这个人就是你自己。只有你自己,才能真正支持你迈向成功之路。
面对真实的自我
要获得成功,应该追求真实。莫将目光避开真实。所有的成功者,都是从看透欺骗和蒙蔽起步的。我们每个人都具备一种看穿现实的本领,只不过这种本领如果一直不用就会钝化,久而久之还会完全丧失。
我们应该永远追求真实,努力使自己正视真实,而不能蒙骗自己。歪曲事实而到手的成功,即便可以算得上是成功,归根结底也不过是偶然的、短命的。真正的成功之路是回避不了真实与现实的。尽管那可能是一条荆棘丛生之路,你也只能在事实的土壤上摸索前进。因为通往成功的光明之顶,非此别无他途。
人的社会应该是由真实、诚实和正直三大支柱支撑的。那些已经获得成功的先驱者,无不遵从这三大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针对每件事、每个行动,应该常问自己:“这是事实吗?这是他(我)认真的想法吗?”如果你能挺着胸膛说“是!”,如果你能得到“不错,那想法是认真的!”的评价,那么你的认识可以说多半是对的。任何目标都靠积极的行动才能达到,行动的结果完全取决于你。只有始终看清真实,成功的道路才会向前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