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分清好坏添加剂,让宝宝吃得更健康(1)
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婴幼儿身体机能还未健全,如果辅食或者零食中过多使用添加剂,会加重其身体代谢负担,影响婴幼儿身体健康。
什么是食品添加剂
世界各国对食品添加剂定义不尽相同。联合国粮农组织(FAQ)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食品法规委员会对于食品添加剂的定义是有意识地一般以少量添加于食品,以改善食品的外观、风味、组织结构或储存性质的非营养物质。欧盟对于食品添加剂的定义是在食品的生产、加工、制备、处理、包装、运输或存储过程中,由于技术性目的而人为添加到食品中的任何物质。在中国,食品添加剂定义为: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和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食品添加剂具有三个特征:一是为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因此,它一般不单独作为食品来食用;二是既包括人工合成的物质,也包括天然物质;三是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
食品添加剂分为哪几类
食品添加剂按其来源可以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和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剂两大类。天然食品添加剂主要来自动、植物组织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剂是通过化学手段使元素和化合物产生一系列化学反应而制成的。在现阶段天然食品添加剂的品种较少,价格较高,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剂的品种比较齐全,价格低,所以,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应用非常普遍。
目前中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400多个品种,常用的有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等。
食品添加剂的作用是什么
食品添加剂大大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并被誉为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其作用有防止变质、改善观感、保持或提高营养价值、方便食品的加工、满足特殊人群需求等。
如防腐剂可防止由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延长保存期,同时还具有防止由微生物污染引起的中毒。抗氧化剂则可阻止或推迟食品氧化变质,提高食品的稳定性和耐储藏性,同时防止可能有害的油脂自动氧化,防止水果、蔬菜的酶促褐变与非酶褐变。着色剂、护色剂、漂白剂、食用香料以及乳化剂、增稠剂等可以明显提高食品的感官质量。适当地添加某些属于天然营养范围的食品营养强化剂,还可以大大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这对防止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促进营养平衡、提高人们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许可使用的添加剂有哪些
目前,中国商品分类中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共有35类,包括增味剂、消泡剂、膨松剂、着色剂、防腐剂等,含添加剂的食品达万种以上。《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和卫生部公告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分为23类,共2400多种,制定了国家或行业质量标准的有364种。主要有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面粉处理剂、被膜剂、水分保持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稳定剂和凝固剂、甜味剂、增稠剂、食品用香料、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其他等23类。
食品添加剂的警戒标准是什么
食品添加剂,特别是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大都有一定的毒性,所以使用时要严格控制使用量。食品添加剂的毒性是指其对机体造成损害的能力。毒性除与物质本身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有关外,还与其有效浓度、作用时间、接触途径和部位、物质的相互作用与机体的机能状态等条件有关。因此,不论食品添加剂的毒性强弱、剂量大小,对人体均有一个剂量与效应关系的问题,达到一定浓度或剂量水平,才显现毒性。
对此,联合国粮农组织及世界卫生组织所属的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规定了一个“ADI”值,即依照人体体重,摄入一种无健康危害食品添加剂的每日允许摄入量的估计值。例如:糖精钠的ADI值为5毫升/公斤,即糖精钠每日允许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5毫克,也就是说一个体重40公斤的人,一天最大摄入糖精钠的允许值为200毫克。这都是成人的规定摄入量,儿童的摄入量相对于成人而言则更小。
哪些是非法食品添加剂按照规定在食品中添加被允许的种类和一定量的食品添加剂是符合食品生产安全要求的,也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然而有些生产者为了达到某些目的将一些不被允许添加到食品中的物质添加到食品中,典型例子就是2008年三鹿奶粉中添加的“三聚氰胺”。三聚氰胺是一种有机化工原料而非食品添加剂,有多种用途,可作水泥、塑料和涂料添加剂,但不能作食品添加剂。但是部分不法商人为了提高食品中蛋白质含量而非法添加,对食用的孩子们造成了很大的身体损害。
除了三聚氰胺外,苏丹红、瘦肉精、孔雀绿,都是中国明令禁止不准添加到食品中的,属非法添加物。
食品添加剂安全标准是什么
食品添加剂不是食物的天然成分,少量长期摄入也有可能存在对机体的潜在危害。随着食品毒理学研究的发展,原来认为无害的食品添加剂近年来发现可能存在慢性毒性和致畸、致突变、致癌的危害。为了确保食品添加剂的食用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经过规定的食品毒理学安全评价程序的评价证明在使用限量内长期使用对人体安全无害。
2.不影响食品感官性质和原味,对食品营养成分不应有破坏作用。
3.食品添加剂应有严格的质量标准,其有害杂质不得超过允许限量。
4.不得由于使用食品添加剂而降低良好的加工措施和卫生要求。
5.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剂掩盖食品的缺陷或作为伪造的手段。
6.未经卫生部允许,婴儿及儿童食品不得加入食品添加剂。
如何防范食品添加剂对宝宝的危害
少量食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不会造成伤害,然而如果经常食用含有大量添加剂的食物就可能对人体造成损害。并且这种损害在短时间内是无形的,所以必须从日常生活中严格加以防范。
在购买食物的时候尽量选择不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能在家里做的食物尽量在家里做,新鲜蔬菜和鲜肉可以说完全不含添加剂。增色、调味的作料尽量少放。
尽量不给宝宝吃罐头类食品,这样还可以避免盐和糖的过量摄入,对健康是非常有益的。尽量给宝宝喝鲜牛奶和原味酸奶,如果有条件,可以自己在家里做酸奶。尽量给宝宝喝天然的果蔬汁。长期食用速冻饺子、番茄蛋花汤、方便面等“方便”食品,身体里累积的各种添加剂就会增多。各种零食基本上都是加工程序繁琐的食品,尽量少吃。不要短时间内大量吃同一种食物,这样极易造成某些添加剂的过量摄入。
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如何选择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因此,食品的颜色越鲜艳、香味越浓郁诱人、味道越鲜美、口感越好、保质期越长,所含添加剂越多。
选择食物时尽量不要过分强调色、香、味、形,少选择深加工食物,尽量选择新鲜、加工工艺简单、配料少、能保持原始形态的食物。同一种食品中所用的配料越多、工艺越复杂,添加剂的种类和数量也相应越多。查看配料表,尽量买含添加剂少的食品。
想知道某种添加剂的毒性,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这种食品添加剂的每日允许摄入量(ADI)。一般来说,每日允许摄入量值越小,其相对毒性越大。因此,我们在购买包装食品时,可看看标签标明的食品添加剂名称,对照ADI表,就知道它们大致的毒性。当然,毒性大的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添加限量也低,所以,吃规范添加的食品是没有危害的。但是要注意,不要频繁食用这些含有毒性较大的添加剂的食品。
怎样看加工食品上的“食品添加剂标示”
在给孩子购买加工食品时,一定要注意上面的食品标签,尤其是食品添加剂标示更应该成为查看的重点。
首先要查看食品的类别,通过类别你能发现该食品的本质,比如在购买乳制品时,一定要查看产品名称后面有没有小号字样,比如“饮料”“饮品”等,如果有,说明它们不是纯乳制品,而是乳饮料,里面可能添加有其他的一些添加剂在里面。
在购买食物时,还要看食品添加剂在整个原料标示中所处的位置,因为按照法规要求,食品中含量最大的原料应当排在第一位,最少的原料排在最后一位,也就说原料的排列位置越往后,添加的量就越少。比如某麦片,如果配料表上写“燕麦、米粉、蔗糖、核桃、麦芽糊精”说明燕麦含量是第一位的,麦芽糊精含量最少,此种麦片品质较好;而如果配料表上写“米粉、蔗糖、麦芽糊精、燕麦、核桃”则说明米粉含量第一,核桃最少。
怎样从“原料名称标示”中辨别“食品添加剂”
随着父母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在给孩子购买食品时,往往会看一下有没有食品添加剂,有哪些食品添加剂。但有的时候,你可能无法确定配料表中所罗列的原料是不是食品添加剂,下面教你一些区分食材与食品添加剂的方法。
如果原料中写明使用目的,多是食品添加剂,比如酸味剂、凝固剂、香料等。
如果原料中是用外语标示的,比如Carrageenan(卡拉胶)、Phosphate(磷酸盐)的名号,也是食品添加剂。
如果使用的是化学符号标记,比如Na、K等,也属于食品添加剂。
如果以括号的方式标记出使用目的的,比如防腐剂(山梨酸钾)、甜味剂(甘草)等,均是食品添加剂。
一些使用描述颜色的文字,比如焦糖色素、柠檬黄、胭脂红等,也是食品添加剂。
目前对食品添加剂的标注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不能简单地使用“色素”“甜味剂”等模糊的名称,而必须注明其具体名称,因此一些不太常见的名称让你也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但如果掌握了上面的识别方法,就很容易区分开来。
同一种食品添加剂为何有多种标示法
按照相关规定,食品添加剂应当标示其在《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的食品添加剂通用名称。而食品添加剂的通用名称可以标示为食品添加剂的具体名称,也可标示为食品添加剂的功能类别名称并同时标示食品添加剂的具体名称或国际编码(INS号)。
当采用同时标示食品添加剂的功能类别名称和国际编码的形式时,若某种食品添加剂尚不存在相应的国际编码,或因致敏物质标示需要,可以标示其具体名称。
如果《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对一个食品添加剂规定了两个及以上的名称,每个名称均是等效的通用名称。以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又名甜蜜素)为例,“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和“甜蜜素”均为通用名称。无论标注哪一个都是可以的。
天然食品添加剂一定优于人工合成的吗
随着人们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食品的花样翻新越来越快,生产工艺也日渐烦琐,以满足人们对风味、色泽和口感的要求。这一切,都离不开食品添加剂的功劳。然而近年来,一些与非法添加剂有关的食品安全事件不断曝光,让人们对食品添加剂产生了误解,进而相信只有天然的食品添加剂才是安全的。
其实,无论天然的食品添加剂还是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在允许使用前都经过了大量的科学实验和安全性评价,然后按照相关申报规定和程序进行申报,通过全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核和卫生部批准才能使用。因此,按照规定的品种和剂量范围使用,对人体都是无害的。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在体内不参与代谢,很快排出体外,但有些天然的食品添加剂往往会因为原料加工时造成污染而降低安全性,因此不能绝对而论。
不含添加剂的食品一定安全吗
在很多情况下,如果没有合适的添加剂,加工食品会更不安全。因为食物中的油脂在空气中很容易氧化,如果不想办法遏制氧化问题,会产生大量有害健康的氧化物质。另外,食品添加剂还可以使食物避免被细菌污染,如果脯蜜饯、酱油咸菜,如果没有糖和盐这两种“天然防腐剂”的帮助,就会很快被细菌和真菌毁掉。但如今人们都知道,盐和糖吃多了不利于健康。于是低糖果脯和低盐酱菜就只能求助于合成防腐剂了。
微生物时时刻刻都准备和我们争夺食品中的营养物质,空气中的氧气也在随时准备让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氧化变质。所以说,完全不加添加剂的加工食品是非常少见的,同时也是不安全的。
合成色素安全吗食用色素是一种把食品点缀得惹人垂涎的食品添加剂。食用色素分天然食用色素和合成食用色素。天然食用色素是指从天然食物中提取的色素,但由于其对光、热、酸、碱等敏感,所以在加工、储存过程中很容易褪色和变色,影响了其感官性能。因此在食品中有时要添加合成色素。合成色素即人工合成的色素,色泽鲜艳,着色力强,色调多样,但它有一个缺点,即具有一定的毒性(包括致畸和致癌)。
另外,人工合成色素在制造过程中,如果工艺技术不过关,有杂质存在。不排除色素以外的化合物存在,这些化合物的毒性有可能要远大于色素本身;甚至有残留的砷、铅混入食品,对人体造成危害。
各国对合成色素的态度是什么
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在食用色素的管理、合成色素的使用方面均有严格的规定,多种合成色素已被禁止或严格限量使用。日本曾批准使用的合成色素有27种,现已禁止使用其中的16种。美国1960年允许使用的合成色素有35种,现仅剩下7种。此外还有一些国家已禁止在肉类、鱼类及其加工品、水果及其制品、调味品、婴儿食品、糕点等食品中添加合成色素。挪威等一些国家还完全禁止使用任何合成色素。
中国批准使用的食用合成色素有6个品种,即苋菜红、胭脂红、柠檬黄、日落黄、靛蓝和亮蓝。规定凡是肉类及其加工品、鱼类及其加工品、醋、酱油、腐乳等调味品、水果及其制品、乳类及乳制品、婴儿食品、饼干、糕点都不能使用人工合成色素。只有汽水、冷饮食品、糖果、配制酒和果汁露可以少量使用,一般不得超过1/10000。
怎样分清“食用色素”和“工业色素”
食用色素是色素的一种,即能被人适量食用的可使食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原有颜色的食品添加剂。根据用途不同则分为食用色素和工业色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