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工作没压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注重工作细节

细节中蕴涵无穷的威力

在许多平凡琐碎的生活中,往往都含有一些酵质,假使酵质膨胀了,就会使生活起了剧烈的变化,从而影响了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一个青年来到城市打工,不久因为工作勤奋,老板将一个小公司交给他打点,他将这个小公司管理得井井有条,业绩直线上升。有一个外商听说之后,想同他洽谈一个合作项目。谈判结束后,他邀这位也是黑眼睛黄皮肤的外商共进晚餐。晚餐很简单,几个盘子都吃得干干净净,只剩下两只小笼包子。他对服务小姐说:请把这两只包子装进食品袋里,我带走。外商当即站起来表示明天就与他签合同。

将吃剩下的两只小笼包带走这样极其平凡的小事感动了外商,使外商与他顺利地签订了合同,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小事的威力。

一个相貌平平的女孩,在一所极普通的中专学校读书,成绩也很一般。她得知妈妈患了不治之症后,想减轻一点儿家里的负担,希望利用暑假这两个月的时间挣一点儿钱。她到一家公司去应聘,韩国经理看了她的履历,没有表情地拒绝了她。女孩收回自己的材料,用手掌撑了一下椅子站起来,觉得手被扎了一下,看了看手掌,上面沁出了一颗红红的小血珠,原来椅子上有一只钉子露出了头。她见桌子上有一条石镇纸,于是拿来用它将钉子敲平,然后转身离去。几分钟后,韩国经理却派人将她追了回来,她被聘用了。

在一件很细小的、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上也能体现出对别人体贴和关心的人,能够获得成功是无可置疑的。

细节决定成败

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究竟有多大差别?人与人之间在智力和体力上的差异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大。很多小事,一个人能做,另外的人也能做,只是做出来的效果不一样,往往是一些细节上的功夫,决定了一件事情的成败。台湾首富王永庆就是从细节中找到成功机会的人。

王永庆早年因家贫读不起书,只好去做些小生意。1932年,16岁的王永庆从老家来到嘉义开了一家米店。当时,小小的嘉义已有近30家米店,竞争非常激烈。当时仅有200元资金的王永庆,只能在一条偏僻的巷子里承租一个很小的铺面。他的米店开办最晚,规模最小,更谈不上知名度了,没有任何优势。在新开张的那段日子里,生意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当时,一些老字号的米店占据了周围大的市场,而王永庆的米店因规模小、资金少,没法做大宗买卖,只能专门搞零售。那些地点好的老字号米店在经营批发的同时,也兼做零售,没有人愿意到他这一地处偏僻的米店买货。王永庆曾背着米挨家挨户去推销,但效果不太好。

王永庆感觉到要让自己的米店在市场上立足,自己就必须有一些别人没做到或做不到的优势才行。仔细思考之后,王永庆很快从提高米的质量和服务上找到了突破口。

20世纪30年代的台湾,农村还处在手工作业状态,稻谷收割与加工的技术很落后,稻谷收割后都是铺放在马路上晒干,然后脱粒,砂子、小石子之类的杂物很容易掺杂在里面。用户在做米饭之前,都要经过一道淘米的程序,有很多不便,但买卖双方对此都习以为常,见怪不怪。

王永庆却从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找到了切入点。他带领两个弟弟一齐动手,不辞辛苦,不怕麻烦,一点一点地将夹杂在米里的秕糠、砂石之类的杂物拣出来,然后再出售。这样,王永庆米店卖的米质量就要高一个档次,因而深受顾客的好评,米店的生意也日渐红火起来。

在提高米质见到效果的同时,王永庆在服务上也更进一步。当时,用户都是自己前来买米,自己运送回家。这对于年轻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就是一个大大的不便了。而当时年轻人整天忙于生计,且工作时间很长,不方便前来买米,买米的任务只能由老年人来承担。王永庆注意到这一点,于是打破常规,主动送货上门。这一方便顾客的服务措施,大受顾客欢迎。

当时还没有送货上门一说,增加这一服务项目等于是一项创举。即使是在今天,送货上门充其量是将货物送到客户家里并根据需要放到相应的位置,就算完事。那么,王永庆是怎样做的呢?

每次给新顾客送米,王永庆都细心记下这户人家米缸的容量,并且问明这家有多少人吃饭,有多少大人、多少小孩,每人饭量如何。据此估计该户人家下次买米的大概时间,记在本子上。到时候,不等顾客上门,他就主动将相应数量的米送到客户家里。

王永庆给顾客送米,还要帮人家将米倒进米缸里。如果米缸里还有米,他就将旧米倒出来,将米缸擦干净,然后将新米倒进去,将旧米放在上层,这样,陈米就不至于因存放过久而变质。王永庆这一精细的服务令不少顾客深受感动,赢得了很多顾客。

在送米的过程中,王永庆还了解到,当地居民大多数家庭都以打工为生,生活并不富裕,许多家庭还未到发薪日,就已经囊中羞涩。由于王永庆是主动送货上门的,要货到收款,有时碰上顾客手头紧,一时拿不出钱来,会弄得大家很尴尬。为解决这一问题,王永庆采取按时送米,不即时收钱,而是约定到发薪之日再上门收钱的办法,极大地方便了顾客。

王永庆精细、务实的服务方法,使嘉义人都知道在米市马路尽头的巷子里,有一个卖好米并送货上门的王永庆。有了知名度后,王永庆的生意很快红火起来。这样,经过一年多的资金积累和客户积累,王永庆便自己开办了碾米厂,在离最繁华热闹的街道不远的临街处租了一处比原来大好几倍的房子,临街的一面用来做铺面,里间用作碾米厂。就这样,王永庆从小小的米店生意开始了他后来问鼎台湾首富的事业。

事业发展壮大后,王永庆在管理企业时,同样注重每一个细节。他的部属深深为王永庆精通每一个细节所折服。当然也有不少人批评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劝他学一学美国的管理,抛开细节只管大政策。针对这一批评,王永庆回答说:“我不仅注重大的政策,而且更注意点点滴滴的管理,如果我们对这些细枝末节进行研究,就会细分出各个操作动作,再对这些动作进行认真研究,看看是否能够将两个人操作的工作量减为一个人,生产力会因此提高一倍,甚至一个人兼顾两部机器,这样生产力就提高了4倍。”

一个企业要创新,必须加强对细节的关注。一向以创新意识著称的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曾经说过:“创新存在于企业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抓住细节发展宏大的事业

人人都有走向成功的机会。但是,大多数人都没有能够抓住机会,因为机会出现的时候,都是一些非常细小的苗头,不容易被发现。而那些成功者就能够抓住那些小小的苗头,发展出宏大的事业。福特的成功思维是注意小事情。“忽略小事的人是不会成功的。”美国著名的汽车制造公司——福特汽车公司,是以福特的名字命名的。当年福特大学毕业以后,到一家汽车公司应聘,和他同时去应聘的三四个人都比他学历高。他觉得自己没什么希望了,但既然来了,也不能不去一试就打退堂鼓。于是,他便敲门走进公司办公室,发现地上有一张废纸,就弯腰把它捡了起来,顺手把它丢进了废纸篓里,然后走到董事长的办公桌前,说:“我是来应聘的福特。”董事长对他说:“很好,很好,福特先生,你已经被我们录用了。”福特感到很意外。董事长说:“前面3位的确学历比你高,而且仪表堂堂。但是他们的眼睛里只能看见大事,而看不见小事。而只能看见大事、忽略小事的人是不会成功的,所以我才录用你。”福特就这样进了这家公司。后来福特干得相当出色,终于坐到了董事长的交椅上。

一次,美国著名的家具经销商尼·科尔斯家中突然失火,几乎烧光了他家里的一切,只有些粗壮的松木,外面烧焦,而内芯得以残存。在极度的痛苦中一般人会将这些废料扔掉完事,但尼·科尔斯却从这些焦木中发现了商机:因为那焦木的旧纹理和特殊的质感使他产生了灵感,他决定用它制造以突出表现木纹为特点的仿古家具。

他用碎玻璃片刮去废木上的沉灰,再用细砂纸打磨光滑,再涂上一层清漆,便使废木显出了古朴、典雅、庄重的光泽和清晰的木纹。就这样,他制造的仿古典木质家具独领潮流,从此生意兴隆。

有人赞叹尼·科尔斯因祸得福,其实不然,只是他能从一件简单的事物中观察和发现,这样奇迹才会出现。如果换一位不善于思考的人去看那堆燃而未尽的废木头,眼睛看直了也不会有所发现。

其实,世界上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如果肯动脑子,任何一件看似平常的事都有其可开发之处,而且很多的智慧和发现都来自一些平常的小事,只是你没有发现罢了。那么怎样培养一种能从平常事物中有不平常发现的心态呢?就是要有一种善于思考的态度,只要勤于思考,仔细观察,就不会让很容易得到的机遇溜走。

美国玩具开发商布·希耐一次到郊外去散步,偶尔看到几个孩子在玩一种又丑又脏的昆虫,且玩得津津有味,爱不释手,他立即联想到儿童玩具市场上所销售和设计的全都是造型优美、色彩鲜艳的玩具,那么为什么不给孩子们设计一些丑陋的玩具来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呢?想到这里,他立即安排研制生产。新玩具推向市场后,果然反响强烈,供不应求,收益颇丰。从此,丑陋玩具在市场上的销售经久不衰。

那么,这些人为何会如此聪明,只是灵机一动就能生意兴隆、财源滚滚?因为在对刺激产生反应的过程当中,他们的潜在意识十分积极和敏锐。这就证明了人在自信和主动的状态下才会变得聪明能干。也是在这种时候,他们才最具能动性和创造力,而且此时他们也最能很好地发掘自己的潜能和发挥自己的最佳状态。

那么,靠什么外在力量才使这些得以充分体现呢?是知识。只有掌握丰富的知识,才会有智慧,有了智慧,一有发现就会产生联想,由联想而酝酿出的方案必定实用而有新意。

把握工作中的细微之处

丁建华是上海电影译制厂的著名配音演员。她先后担任了《追捕》、《水晶鞋与玫瑰花》、《大篷车》、《卡桑德拉大桥》、《远山的呼唤》等外国影片的主角配音工作,为自己赢得了广泛的声誉。

观众们熟悉她的声音,喜爱她配音的各个角色。

一个配音演员所配的角色各色各样,就年龄而言,有老年、中年、青年、少年乃至儿童;就性格而言,有人文雅矜持、有人质朴刚直、有人外秀内涵、有人聪明调皮等等,真可谓人各有貌、千姿百态。而要配得音如其人,可真不容易。丁建华年轻时学“笑”的故事,就足以说明她艺术道路上的坎坷。笑,是影片中经常出现的镜头,可笑有多种:冷笑、奸笑、苦笑、狂笑、破涕为笑、病态的笑、肆无忌惮的笑,甚至是歇斯底里的笑,种类多极了。

丁建华年轻时性格有些内向,不爱说笑。日本影片《故乡》中,有一段表现女主角民子在爱人面前撒谎、逗着玩,爱人信以为真,民子得到了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发出了一阵大笑。丁建华为民子配音,当然也得笑,可她怎么也“笑”不好。她诚恳地向老同志请教,有人告诉她:要笑得好,就要练好“底气”,于是她常常练跑步、打球。又有人告诉她:要笑得自如,有个技巧问题,于是她常常对着镜子练口型、练呼吸,控制各种笑的节奏和音量。还有人告诉她:笑有个情绪问题,于是她经常凑热闹,遇到可笑的场合就踊跃参加,在自己和同事的笑声中体会情绪。

一次,她和大家一起观摩电影。影片里,老演员苏秀配的那位女主角,笑的次数最多,而且各有特点,快乐的笑、恐惧的笑、哭中带笑、叫着的笑、歇斯底里的笑,不一而足。这激起了丁建华心中的涟漪:苏秀年过半百,身体羸弱,哮喘病常常发作,她怎么会笑得这样好?观摩结束后,她去找苏秀。苏秀热情地指点她:可分三步练,先是狗喘气似的“嘿、嘿、嘿”地在喉咙口逼着笑;然后加些声音上去“哈、哈、哈”地笑;最后再练那种“咯、咯、咯”地出声大笑。同时,苏秀又叮嘱她,要注意根据自己的特点来练习。

一天夜间,丁建华突然从睡梦中笑醒。她发现,这次笑与往常不同,似乎笑得很畅快。第二天,她立刻把这种感觉告诉了苏秀。苏秀说:有的人躺卧着比站着笑得畅快,你也许正具有这一特点,那么,就因势利导,先从躺着练起,逐步坐起来,直至站着笑。丁建华依照这“躺——坐——立”的要领,夜以继日地反复练习,并仔细地把练习中的感觉、体会记在“练功本”上,不断地加以总结、提高。经过半年苦练,她逐渐掌握了各种笑的基本要领,站在银幕前逐渐笑得比较自如了。

为了银幕上的一声笑,丁建华整整苦练了半个年头。正是这种注重工作中的细微之处,不怕吃苦的精神使她一步步走向了成功。

小事也能做出大学问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往往就在一些细小的事情上,并且正是因为这些细小的事情,决定了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命运。

两个同龄的年轻人同时受雇于一家店铺,并且拿同样的薪水。可是一段时间后,叫阿诺德的那个小伙子青云直上,而那个叫布鲁诺的小伙子却仍在原地踏步。布鲁诺很不满意老板的不公正待遇。终于有一天他到老板那儿发牢骚了。老板一边耐心地听着他的抱怨,一边在心里盘算着怎样向他解释清楚他和阿诺德之间的差别。

“布鲁诺先生,”老板开口说话了,“您现在到集市上去一下,看看今天早上有什么卖的。”

布鲁诺从集市上回来向老板汇报说,今早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有多少?”老板问。

布鲁诺赶快戴上帽子又跑到集市上,然后回来告诉老板一共40袋土豆。“价格是多少?”布鲁诺又第三次跑到集市上问来了价格。“好吧,”老板对他说,“现在请您坐到这把椅子上一句话也不要说,看看别人怎么说。”

老板将阿诺德找来,并让他看看集市上有什么可卖的。

阿诺德很快就从集市上回来了,向老板汇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一共40口袋,价格是多少多少;土豆质量很不错,他带回来一个让老板看看。这个农民一个钟头以后还会弄来几箱西红柿,据他看价格非常公道。昨天他们铺子的西红柿卖得很快,库存已经不多了。他想这么便宜的西红柿老板肯定会要进一些的,所以他不仅带回了一个西红柿做样品,而且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他现在正在外面等回话呢。

此时老板转向了布鲁诺,说:“现在您肯定知道为什么阿诺德的薪水比您高了吧?”

同样的小事情,有心人做出大学问,不动脑子的人只会来回跑腿而已。别人对待你的态度,就是你做事情结果的反映,像一面镜子一样准确无误,你如何做的,它就如何反射回来。

小事最能体现责任感

有人说,一滴水可以折射出整个太阳的光辉,一件小事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所以,一个人有没有责任感,并不仅仅体现在大是大非面前,而一个人的责任感就体现在细微的小事中。事实上,一个连小事都不愿负责的人,又怎能在大事面前敢于担当呢?

一位人力资源部经理说:“看一个人是否有责任心,不用从什么大的方面来看,从其处理那些细微小事的态度和方式,就可以得到答案。”他的话不无道理。

一家公司正在招聘新员工。来了不少应聘的人,看起来一个个精明干练。面试的人一个个进去又一个个出来,大家看起来都是胸有成竹。面试只有一道题,就是谈谈你对责任的理解。对于这样一个问题,很多人都认为简单得不能再简单。

然而结果却出人意料:一个人都没有被录取。难道这家企业成心不想招人?

“其实,我们也很遗憾,我们很欣赏各位的才华,你们对问题的分析也是层层深入,语言简洁畅达,非常令各位考官满意。但是,我们这次考试不是一道题,而是两道,遗憾的是,另外一道你们都没有回答。”经理说。

大家哗然:“还有一道题?”

“对,还有一道。你们看到躺在门边的那个笤帚了吗?有人从上面跨过去,有的甚至往旁边踢了一下,但却没有一个人把它扶起来。”

“对责任的深刻理解远不如做一件有责任的小事,后者更能显现出你的责任感。”经理最后说。看来这位经理的挑剔确实很必要,因为没有哪一位领导者会对如此没有责任意识的员工给予深深的信任,没有多少人可以面临大是大非的抉择,也没有多少人的责任感会有大是大非的考验,那么就从小事来看看你的员工吧,看看他是否真的对企业有责任感,这也是考核员工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为一家书店的营业员,你是否能经常擦拭书架上的灰尘?作为一家公交公司的司机,你是否让你的车时时保持整洁?作为一家商场的服务员,你能否给顾客一个让他再次光临的微笑?

事儿可能很小,知道吗,这正是体现你责任感的地方。你做到了吗?

每天多做一点工作

一个人仅仅做到全心全意、尽职尽责是不够的,还应该比别人做得更多,包括分内和分外的工作,如此可以给自我的提升创造更多的机会。

你没有义务要做自己职责范围以外的事,但是你也可以选择自愿去做,以鞭策自己快速前进。率先主动是一种极珍贵、备受看重的素养,它能使人变得更加敏捷,更加积极。无论你是管理者还是普通职员,“每天多做一点儿”的工作态度能使你从竞争中脱颖而出。你的老板、委托人和顾客会关注你、信赖你,从而给你更多的机会。

每天多做一点儿工作也许会占用你的时间,但是,你的行为会使你赢得良好的声誉,并增加他人对你的需要。

卡洛·道尼斯先生最初为杜兰特工作时,职务很低,现在已成为杜兰特先生的左膀右臂,担任其下属一家公司的总裁。他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地升迁,秘密就在于“每天多干一点儿”。

我曾经拜访道尼斯先生,并且询问其成功的诀窍。他平静而简短地道出了个中缘由:

“在为杜兰特先生工作之初,我就注意到,每天下班后,所有的人都回家了,杜兰特先生仍然会留在办公室里继续工作到很晚。因此,我决定下班后也留在办公室里。是的,的确没有人要求我这样做,但我认为自己应该留下来,在需要时为杜兰特先生提供一些帮助。”

“工作时杜兰特先生经常找文件、打印材料,最初这些工作都是他自己亲自来做。很快,他就发现我随时在等待他的召唤,并且逐渐养成招呼我的习惯……”

杜兰特先生为什么会养成召唤道尼斯先生的习惯呢?因为道尼斯自动留在办公室,使杜兰特先生随时可以看到他,并且诚心诚意为他服务。这样做获得了报酬吗?没有。但是,他获得了更多的机会,使自己赢得了老板的关注,最终获得了提升。

有几十种甚至更多的理由可以解释,你为什么应该养成“每天多做一点儿”的好习惯——尽管事实上很少有人这样做。其中两个原因是最主要的:

第一,在养成了“每天多做一点儿”的好习惯之后,与四周那些尚未养成这种习惯的人相比,你已经具有了优势。这种习惯使你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会有更多的人指名道姓地要求你提供服务。

第二,身处困境而拼搏能够产生巨大的力量,这是人生永恒不变的法则。如果你能比分内的工作多做一点儿,那么,不仅能彰显自己勤奋的美德,而且能发展一种超凡的技巧与能力,使自己具有更强大的生存力量,从而摆脱困境。

社会在发展,公司在成长,个人的职责范围也随之扩大。不要总是以“这不是我分内的工作”为由来逃避责任。当额外的工作分配到你头上时,不妨视之为一种机遇。

提前上班,别以为没人注意到,老板可是睁大眼睛在瞧着呢!如果能提早一点儿到公司,就说明你十分重视这份工作。每天提前一点儿到达,可以将一天的工作做个规划,当别人还在考虑当天该做什么时,你已经走在别人前面了!

想成为一名成功人士,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既要学习专业知识,也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一些看似无关的知识往往会对未来起巨大作用。而“每天多做一点儿”则能够给你提供这样的学习机会。

如果不是你的工作,而你做了,这就是机会。有人曾经研究为什么当机会来临时我们无法确认,因为机会总是乔装成“问题”的样子。当顾客、同事或者老板交给你某个难题时,也许正为你创造了一个珍贵的机会。对于一个优秀的员工而言,公司的组织结构如何,谁该为此问题负责,谁应该具体完成这一任务,都不是最重要的,在他心目中惟一的想法就是如何将问题解决。

下一次当顾客、同事和你的老板要求你提供帮助,做一些分外的事情,而不是让他人来处理时,请积极地伸出援助之手吧!努力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思考,譬如换一个角色,自己就是这件事的责任人,你将如何来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每天多做一点儿,初衷也许并非为了获得报酬,但往往获得的更多。

做好日常的简单工作

有好些人看不起劳动,看不起卑微的劳动。很多人对模式化的工作叫苦连天,认为整天“朝九晚五”的生活着实让人痛苦,要不是为了拿那份薪水养家,自己才不会去上班呢!于是,几乎所有人都觉得那些自由自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都希望自己能像艺术家那样整天都不用重复昨天;像富翁那样有钱就可以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像自由职业者那样想工作就工作,想玩就去玩……

有很多人上完大学后,为了逃避就业,干脆就去考研甚至出国,以为这样就可以争取到自由了。其实,存在上述心理的人,并没有真正弄清楚人为什么要工作,工作的意义是什么。

很多人害怕、讨厌和咒骂“模式化”的工作,但“模式化”工作说白了就是简单劳动和重复劳动。然而,这些简单和重复又是何其的重要呀!因为,世界上若没有简单哪来的复杂?若没有重复哪里有积聚?没有从起点的不断累积哪里会到达终点呢?没有水滴不停地重复击向石头,它又如何能穿孔呢?

是的,“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不积小流,何以成江海;不积垒土,何以成高山”,这些就是通过不断地重复,才成就了伟大的。

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恩格斯告诉我们:“劳动创造了人。”而现在,无数成功人士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重复,创造了成功的人。”

建议一切想在职场中成功的人,都可以找一件值得你做的工作,然后开始重复地做这项工作。古人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今人有:“重复自有黄金屋,重复自有颜如玉。”这句话的更详细解释是:“反复坚持将一件事情做好,可以成就一番事业;反复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好,就可以获得幸福的爱情。”

重复做炸鸡成就了肯德基;重复做汉堡就成了麦当劳;重复煮咖啡,就创造出了星巴克;重复做什么就成为什么!亚里士多德说得好:“优秀是一种习惯,而不是一个行动。”什么是习惯?每天都在无意识地做着的简单的重复就是习惯。

每一个人,包括在人们眼中工作性质最不“重复”、从事创造性活动的艺术家们,都会有感到枯燥和无聊的时候,也会有不想“重复”的时候。所以不想“重复”是大多数人的理想和心愿,但这毕竟只是遥不可及的愿望而已。

可惜,这个世界上除了重复你善于重复的那些事情,哪里还会有什么生计能够填得满你的饭碗、体现得了你的价值呢?即使有也必定是重复得来的。

在这个世界上,最难完成的事情和最容易完成的事情都是同一件事,那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地去做。当然,光重复着去做还不够,还要每天进步一点点。

一个人如果每天都能重复自己简单的工作,并且能够每天进步一点点,哪怕是十分微小的进步,也会最终走向成功。

一个企业若能每天重复那些看似简单但贵在坚持执行的各项工作,并把“每天进步一点点”作为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里的每一位员工都能坚持简单和重复,并能做到“每天进步一点点”,那么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挡它走向辉煌的步伐。

我们的老板和上司并不比我们聪明多少,而是因为他们懂得和愿意去做那些简单和有效的事情,并且能够做到每天进步一点点。只要你也这样做了,你就一定能成功。

莫忽略细小的错误

很久以前,狮子国想借道羊国以便攻打鹿国,狮子国的国王就与军师商量计策。

军师说:“把家传的名璧与名马赠给羊国,羊国一定会给我们让路。”

“但名璧与名马都是我的宝贝,万一对方收了东西却不让路,我又如何是好呢?”

军师说:“如果对方不借路给我们,应该就不会收下东西了。既然收了东西,就会让路的。玉璧只是从内仓到外仓而已,马也只是从内侧马厩牵到外侧马厩而已。”

于是,狮子国国王命军师带着两种宝贝去交涉,羊国国王对礼物十分钟情,正要接受狮子国的要求,大臣出来阻拦:“不可以收。对我国来说,鹿国就像唇一样,唇亡则齿寒,如果我们借路让狮子国灭了鹿国,狮子国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我们了。”

羊国国王被宝贝迷了心窍,收下了礼物,让路给狮子国。

不出羊国大臣所料,狮子国在灭了鹿国后,把羊国也灭了。

羊国国王贪图名马、名璧,到头来丢掉了自己的江山。“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种现象乍一想来难以发生,实际上在生活中却时常出现。这是因为人是有贪心的,总是割舍不掉自己的利益,有时正是因为对于蝇头小利的执著,导致失去了更大的利益。

许多企业就像羊国国王那样,两只眼睛只盯着那些表面的利益,却不去考虑其可能带来的损失。

只有那种经营时不让顾客有丝毫的遗憾和不满,不在经营时让顾客遗憾万分的公司,才是经营成功的公司,才是名利双收的公司。

办企业一定要诚实,对所有顾客负责,靠欺骗顾客混日子是长久不了的。

做生意必须彻底实践对顾客应尽的礼仪和责任。不仅用嘴说要如何为顾客服务,而且要用实际行动实践这项义务。

同样的道理,做人也应当如此,不能忽略一些细小的错误,因为一些细小的错误也会导致一个人一生命运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