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新罗
过了几天,我恢复的差不多了。李兆立的智慧已经让我浏览了一遍,后世的事真是新鲜,不过我只当故事看,毕竟与我没有切身关系。
这几天我一直在考虑我的未来,我已经知道以后的太子是九哥李祝的了,他也是大唐最后一个君主,他的结局和父皇一样,都被那个猪瘟害死了,大唐的宗亲后来也让猪瘟差不多杀光了,我不明白我会怎样呢,生死簿写我能活七,八十岁,那就一定不会被猪瘟害了,可是我的将来会是什么呢?大宋的降主藩王里好象也没有我啊,这是怎么回事?
越想越烦,不想了,以后的事以后再想吧。
今天我闲着没事(没听说五岁小孩有什么事忙的,呵呵!),偶然想起了崔致远,对,把他找来聊一聊。
用过早膳,我休息了一会,继而吩咐太监去传崔致远,也就半柱香的工夫,崔致远就到了。
“崔先生,你来了。”我从殿里跑了出来。
“殿下现在身体可是完全恢复了?”崔致远问到。“不知殿下今日宣我来何事?”
“我都好了,谢谢先生了”我回应到,“今天找先生来是为了教我识字啊。”
说话间已经走进殿来。
“请殿下勿怪,老朽不知道殿下召我来是为了此事,匆忙之间没有准备。”崔致远歉意的说。
“没关系,崔先生,您需要什么书,我吩咐人去崇文馆里取。”
“那好吧,请殿下差人取来论语和大学。”
我马上吩咐太监去取。过了会儿,书取来了。
“我想殿下还没有学字吧,我先从论语中择选几句来教殿下。”崔致远说到。
“不用了,我识字的。”我骄傲的说。
“哦,是么,那我选一句来考考殿下。”老头还是不信,也难怪,谁会相信五岁孩童,五年不曾说话,能言之后马上就能识文断字呢。
崔老头选了一句字较少的,写在纸上递给了我。“请殿下念一下这句。”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高声念到。
老头张大了嘴,吃惊的望着我,想要说什么。
我根本就没给他机会说话,我把纸一甩,继续说着:“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有教无类。
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这是孔圣人的论语•为政篇,先生,我说的对么?”
老头现在眼睛都开始放光了,嘴张大的能把我的脑袋塞进去。
半晌我俩都没说话,感觉老头是在看怪物一样盯着我,突然间老头大喊一声:“殿下真乃本朝未有之神童。”
二个月后,崔老头亲自到庆善殿向我辞行,言到他后日就要离京。本来他的朝贺任务早就完成,楞是为我多留了一个多月,要不是新罗王召他回去,他真有点乐不思蜀了。这段时间里老头肚里的墨水让我吸个透彻,他现在已是教无所教,唯一的不足就是老头的一手好字没有学到。(废话,五岁幼儿再怎么神,拿个毛笔也是费劲。)同时我也在吸收李兆立给我留下的知识,他可真不愧神童之名,除了琴棋书画,其他的诸如诗歌,文史,经商从医等等竟然都有涉猎,比老头的学问还要丰富,也有趣的多。
第二日晌午,我特意去新罗坊回谢老头。其实我也有私心的,一是五岁多,还连皇宫都没出过,借这个机会也好出去看看;二来为自己将来逃命留条后路,因为我知道过不了几年天下就要大乱,九年后就是朱温大杀宗亲之时,大唐一定是待不下去了,周围的藩国西部的吐蕃和北方的回鹘虽然已经没落,但毕竟历来势强,到时定会入侵中原,只有新罗还算太平,毕竟隔着一个乌湖海(今渤海),陆地上契丹横在中间。
坐着八抬大轿,身后是几十名宫女太监随侍,队伍浩浩荡荡的从春华门出来,一路上百姓纷纷避让,跪到在道两旁,战战兢兢不敢抬头,生怕莽撞倒受了无妄之灾,甚至离我远远的贩摊都被开道的禁军推入大道旁的巷子。气的我小拳紧攥,这还有什么乐趣。
“直去新罗坊。”我不满的道,心里暗下决心:下次出宫绝不再摆这般阵势,简直就是扰民。
到了新罗坊的门口,崔致远早就带着一众新罗学子跪等多时了。
“崔老师和众位先生快快请起。”我急急的命令停轿,跑上前拉住崔老头的手道。
“谢殿下。”看的出崔老头双眼已经泛起了水气。也难怪,师徒两个月来我这还是第一次叫他老师,往往都是称他老先生蒙混过去,他的学问倒是没的说,我认为他只偏重教我经典古籍,其他我真正感兴趣的诸如异族风情,列国奇闻等等他从未提到,所以我在称呼上就吝啬了一下。这样看来老头还是很在乎这个称谓。
“老师,我们还是进坊吧。”看来我要不说进去,这帮呆鸟文士还要立在这。
回过头吩咐随从门外等我后,我就拉着老头的手进去了。
分宾主落座后,我看他们频频以袖拭汗,百无一用是书生一点没错,从门口到大堂区区几十步,就把他们累成这样,还不如我门外那些宫女太监。(想象一下一帮大人跟在五岁小孩身后,还不敢超前,何其苦也,那些宫女太监可是久经锻炼的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