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金殿赐官
(PS:在这一章的前面,小妖先向各位说一下,看到很多说本书的历史误点的留言,小妖出来说一下,对于各位大大指出的缺点,小妖很感激,后面的情节中一定努力避免,但是,作为一个商业而且是娱乐消遣的小说网来说,觉得情节吸引有可观性,我觉得才是重要的,小妖不是历史学家,不是写历史传记,也更不是文学家,不是写科本教材,史实上有错误是难免的,还请各位大大不要过份指责,就当是茶余饭后消磨时光吧,并欢迎指点小妖以后情节人物的润色修饰,小妖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小新人写手,今后一定努力做好!)
(再者,本书今日已经收到起点第四编辑组的签约合同,小妖在此向各位喜欢本书的读者保证,尽管放心收藏,绝对完本,更新一日两章,多则三章!其实各位大大,小妖基本上每一章都是四,五千字,发现没有?呵呵!!!)
金銮大殿中。
被礼部定为前三甲尚有二人,一名齐州举子江秀,一名京城士子贺兰楚石,江秀其人无甚名声,贺兰楚石却是兵部尚书候君集的女婿,本人才华也颇为出众。
张玉书等三人因无官位品级,排在了大殿上最末,雄伟的宽阔的大殿中,两旁边一串儿尽是身着朝服的大官,一边文官,一边武官,在那最远端的尽头,那高高的金銮宝座上,李世民身着黄袍端坐在上。
张玉书偷偷瞄了一眼,想看看这流传千古的一代伟人是何等模样,只是隔得太远,瞧得不很清楚,再说在帝王威严的气息下,也不敢多看。跟着一众朝官三呼万岁之后仍旧站在了末位。
只听得李世民开口说道:“想我大唐开朝以来,日益繁盛,人才辈出,今次科举得人才若干,其中又以数名才华出众,定为三甲。礼部,且报上来!”
左首第三人出列,这人是礼部尚书岑文本,向李世民施礼道:“禀皇上,今岁科举人才济济,实显我国倡民盛,其中尤以京城贺兰楚石,杭州张玉书,齐州江秀等三人为个中翘楚,三甲名次,请皇上定夺!”
李世民一摆手道:“不急,今日既是殿试,就让他三人各自一显才华,岑爱卿,你且把这三人科考试卷分与一众传阅,尔等先评评!”
试卷传下来后,前排十来位当朝最显赫的一众超品大员议论纷纷,过得片刻,李世民问道:“众卿以为如何?”
岑文本出列道:“皇上,这三人确实各有所长,难分高下,不过,以试卷对答工整笔墨出色来看,当以贺兰楚石为首,诗词意境三人均有所长,张玉书稍胜一筹,综合所说,当以贺兰楚石为首,张玉书次之,江秀居三,禀皇上!”言罢退回列中。
他这番言语尚书省六部中特进等各要员自是有不同意见,明白的谁不知这分明是瞧在那兵部尚书候君集面上?瞧那张玉书与江秀二人一丝后台关系俱无,如无公心自然是无人替他说话。
李世民如何不知,便有意问道:“兵部候爱卿,你倒是评评看?”
候君集出列道:“臣当避亲,不便言语!”却是不作评比之言。
却见特进魏征夷然出列道:“禀皇上,臣魏征有言!”
魏征养病赋闲年余,早不参政事,今日只以特进身份上朝,李世民赐他特进身份就是仍可向他进言政事,当朝退职后仍有此殊荣的仅仅魏征与萧瑀,虽是无职无权的散官,一众大员倒是不敢轻视于他,何况魏征是出名的直言敢说的当朝第一人,皇帝他都敢揪着破题儿不放,何况一兵部尚书?
“准!”李世民就想有人直言。
魏征道:“禀皇上,殿试自然是要以公平为准则,当不能以有没有什么侍中啊尚书啊后台关系来评,臣瞧那试卷,明经一卷,贺兰楚石答得八九分,江秀则有八分左右,而那张玉书却是十成十,不曾少得一个字,何以会以‘对答工整笔墨出色’八字为说?如说笔墨工整,张玉书这份试卷却不是他本人所书,实因受伤不能写,由临川公主代笔!诗赋意境,大家都看过了,魏征就不说了,那高下之分,不是清清楚楚的事吗?”
这番话一说,岑文脸上一红,有些下不得台,候君集脸上没什么表情,心中却恨不得一脚把他踹出这大殿去。
李世民心中好笑,这老家伙,无权无职了还是这般火爆性儿!但面上不露声色,强行忍住,说道:“既是各有纷呈,那便让这三人金殿上即场献才,一分高下吧!”
上得前来,张玉书三人又拜过,李世民赐平身,张玉书趁机偷瞧了一眼,这时候才看清了这个历史上威名赫赫的一代名君:坐着的身子都有些高,显得身才颇高大,长脸微红,不怒自威!
李世民也多少多注视了张玉书几眼:朕的这个女儿眼光倒是不错,张玉书外表看来的确一表人才!
李世民对于女儿们的未来婚嫁之事,向来宽厚,生在帝王家本就身不由己,哪个当爹的不想女儿有个好归宿?
正沉吟之际,忽觉腿上有些酸痛,伸手捏了捏,张玉书见皇帝久未发话,稍稍一瞧,只见李世民捏腿骨微微皱眉,不知何事。
这却是李世民早年南征北战,露宿辛苦,腿上受了风湿,风湿不易治愈,这些年来身登大宝,身子骨儿也懒了,风湿便时不时发作,弄得难受。
但在朝堂之上,李世民得顾着威严,好不容易忍住了,说道:“今日金殿之试,喜气洋洋,不宜弄得唇枪舌剑的,来些诗情画意,就以‘荷花’为题,你三人各赋诗一首!”
三人都低首思索,稍时江秀首先应道:“禀皇上,江秀作‘荷花’诗一首,芙蓉照水弄娇斜,白白红红各一家。近日新花出新巧,一枝能著两般花。”
李世民颔首道:“不错,不错,才思敏捷,都说曹植七步成诗,朕瞧你是三步成诗啊!”
张玉书也上前道:“禀皇上,草民张玉书也赋诗‘赠荷花’一首,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这首李商隐的诗虽有些顾影自怜的哀思,但意境入骨三分,实非凡品。
一众武官虽不其甚懂,但尚书省两相六部无不是才情俱佳者,李世民本人也是一位极出色的文人,自是知道其中的妙处。
那贺兰楚石也赋了“采莲”诗一首:“云散青天挂玉钩,石城艇子近新秋。风鬟雾鬓归来晚,忘却荷花记得愁!”意境也颇妙,李世民也不禁赞道:“好诗,尔等三人俱是才华不凡,来呀,上朱笔!”
待得太监呈上朱笔,李世民一挥而就,道:“我大唐人才辈出,今科三甲已定,赐,江秀为第三名,赐进士出身,贺兰楚石,第二,赐进士出身,张玉书,赐进士出身,赐殿元身份,好个张玉书,连中三元啦!”
三甲已定,一众朝臣自然是没有话说了。
张玉书从州试京试殿试,俱是第一名身份,这叫“连中三元”!
三人跪拜谢恩!
李世民待三人退到末位,又道:“今日殿试已毕,众位卿家,还有朝事议报吗?”
尚书左相房玄龄禀道:“禀皇上,现有长治中州刺史骆潜于为官才干出众,臣保举为都察御史!”
李世民准奏,又有刑部尚书长孙无忌奏道:“皇上,臣闻有河南通许一县,那通许一县尚只得一万三千户,人丁七万,背靠齐州山岳,有平川却又年年逢干旱,一县年年缺粮,俱是穷困之地,县令钱益均却三年贪得银四万贯,搞得民心怨声载道!”
李世民大怒,喝道:“竟有这种事?”
李世民贞观十余年来,向以官清民顺而自豪,闻听有这种事自然是怒不可竭。
却不知近几年来李世民日渐疏于政事,有些自傲,下面的官儿也自然是日益松散,比不得那贞观四五年间的盛事了!
李世民又问道:“既然那通许县有如许多弊病,怎么不见处治?”
长孙无忌又道:“不是不治,只是难处太大,通许县穷困一也,二也,无能臣!”
李世民哼道:“我大唐天下便治得如此之好,那通许一小县便治他不得了?众卿家可有举荐?”
一时众人无语!能人哪会没有?只是那通许一小县,论官级只是一个正九品的芝麻官,推荐能人才士去那儿,不免有些那个了!
李世民有些恼怒,心道:好啊,瞧着官小了,都不推荐了是不是?好,不合情的事朕也干!宣道:“张玉书上前!”
魏征暗叫不好!如此人才作了一个山区小县令实是可惜!瞧得李世民神情颇为坚决,一时也不好有异议了。
张玉书在后正自昏昏欲睡,忽听得一声传,急忙踢踢踏踏的奔上前。
李世民道:“张玉书听宣,特任为通许县令,择日赴任,退朝,着张玉书御花院候驾!”
长袖一拂,竟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