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节一 李中堂(上)
1891年5月19日,天津大沽码头。
码头的栈桥上早已停泊了两艘挂着长方形黄色飞龙旗的北洋海军军舰,其中靠前的一艘正是和任令羽渊源颇深的“威远”号练船,此行将暂充主持阅兵的北洋大臣坐舰。而在后停泊的则是一艘干舷低矮、单桅杆、单烟囱,在前甲板处装有1门硕大的克虏伯钢箍套炮的钢甲兵船,乃是担任扈从舰的“平远”号巡洋舰。
这一天寅时刚过,驻扎小站的盛军总统卫汝贵便亲自统带1营盛军步队接管了码头防务,穿着一色簇新的号衣、头缠包头,肩扛天津机器局产的林明登中针枪的盛军士兵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将偌大一个码头警戒了个水泄不通。
码头栈桥前临时搭建的仪门下,一溜站着十几个腰别梅花手枪的盛军官佐,凡有人进出,一概要先验牌子才得放行,前来恭送总督大人赴北洋大阅的文武官员到了仪门前一概落轿,随轿而来的轿夫衙役们统统被盛军士兵们撵到了远离仪门的阴凉处歇着。而那些平日里早就习惯了以轿代步的北洋属官们也只能一个个安步当车,自己走到栈桥上,而后再按僚属、同年等,或三五一群,或成双成对的凑在一起说些体己话。
结伴而来的严复和任令羽也只能按规矩办事,在仪门前各自下了轿,又由守门的盛军官佐验了牌子,两人这才带着张景星、萧冷月等6名海军官学生上了栈桥。
任令羽乃是淮幕新丁,而严复也素来不是个交游广阔的,上了码头后,除了几个平日里还算相熟的官员过来打了个招呼外,便再连个主动过来寒暄的都没有了,而这两人却也乐得求个清闲。
“治明”,严复先开口了,这几日里他和任令羽为核定出海官学生名单已经碰了数次,其间间或也会聊些海军事宜,言谈间竟颇为投机,因此此时说话也就亲近了许多。
“此次北洋大阅,实则攸关我北洋海军未来之前途。治明此次即随船出海,中堂必有垂询,届时还请治明务必向中堂言明——倭寇近年来添船购炮,我北洋亦当火速增购船炮,否则一旦藩屏有事,则恐有不忍言之事亦。”,严复脸上还是平日里常见的那副落落寡欢神情,但言语间却较任令羽与他初相见时多了几分生气。
“小弟理会得”,任令羽轻轻点头道——自昨日午间知道今日将和李鸿章同船出海后,他昨日夜间竟兴奋得一夜无眠,此时看来,连眼中都多出了几丝血丝,但精神头却颇为健旺。
“只是如今京师里的大司农早已换了那位翁师傅,小弟担心,即便是中堂肯纡尊降贵去与其周旋,户部也终不能似丹翁和兴献在时那般于我北洋鼎力相助了。”,他压低了嗓子继续道。
严复闻言微微一窒,一瞬间连眉眼间的抑郁较平日里却又多上了几分。
~~~~~~~~~~~~~~~~~~~~~
船入渤海。
将张景星等一干官学生在“威远”舰上的官学生住舱里安排好后,任令羽一个人走上甲板,缓步来到了舰上的后甲板上,望着脚下被犁出两道碧波的大海,他原本略显忐忑的心情渐渐平静了些。
不出其他意外的话,今天应该就能见到李鸿章了吧?他轻轻地摸着左边的衣袖,那里有一份他和Peri两人废了数日心思才完稿的条陈。
只是,单凭这些大言凿凿,真能打动李鸿章么?
“治明”,一个熟悉的声音在他背后响起,是张佩纶。
“幼樵兄?”,他急忙回身向张佩纶施了一礼,心中又觉得有些紧张。
“你怎么一个人走到这里来了?让我可是好找。”,张佩纶笑吟吟的道。
“许久不出海了,竟觉得舱中有些憋闷,所以才上来走走。”,任令羽已经紧张的连笑容都有些勉强了,“幼樵兄找任某……”
“不是在下要找治明,是中堂大人要见治明。”,张佩纶脸上已然换上了一片郑重之色,他从长衫里掏出那块西洋怀表,“中堂大人会在午睡后见治明,距离此时,还有个半钟头。”
“哦,在下……在下晓得了”,任令羽一时间竟感觉有些手足无措,“嗯,幼樵兄,在下……嗯……在下是否要多做些准备?”
“不必了,这样就好。”,张佩纶上下打量了一下任令羽的穿着,身上的白鹇补服穿的妥妥帖帖,头上的凉帽顶子也带的一丝不苟。
“那就好,那就好!”,任令羽边说着话边转回了身,面朝着船尾,湿湿凉凉的海风吹在脸上,连心头的焦躁不安都略平复了些。
“治明在想什么?”,张佩纶走到他身侧与他并肩站好,好奇道。
“在下在想,仅从这扈从兵船的遴选上,便可知丁禹廷丁提督果然是个朴诚厚道之人。”,任令羽手指着跟在“威远”后面的“平远”,对张佩纶说道。
张佩纶一愣,低头略想了想,已是明白了任令羽话中之意——北洋海军“八大远”中,“定、镇、济、经、来”皆购自德国,“致、靖”则来自英伦,独有这“平远”一舰乃是福建船政局的国产钢甲舰,却也是“八大远”中最不为李鸿章所喜的一艘。
当年马江战后,朝廷再举海防筹议,欲大兴海军,各省督抚亦纷纷上奏以各抒己见,李鸿章亦借机向朝廷提出资金请求,申请向欧洲订购新式穹甲快船。恰在此时,在经历了马江之败后急于振作的福建船政也向中枢提出了“自造铁甲船3艘”的提议,“造舰”派和“购舰”派刚好撞了个满怀,一番争论下来,李中堂到底没有达成独占购舰经费的原意。而这股子恶气最后也就洒在了按当初“自建铁甲舰”之意建成的“平远”舰上。自一年前被调拨如北洋舰队后,“平远”便被舰队内诸多管带视为只能留守海岸的二流货色,甚至连其管带李和的职衔都只被定成了一个正四品的都司,为北洋诸管带中最低,比统带训练舰的“威远”管带林颖启都低上了半级。
而此次李鸿章校阅北洋,丁汝昌却单单选中了“平远”扈从,想来就是要借此行来让该船以实际表现改变李鸿章对其的偏见,如此良苦用心,不但难能,更是可贵。
“丁禹廷肯如此为他人作嫁,也当真算得上是忠厚之人。”,想明白了前因后果的张佩纶亦出声赞叹道。
任令羽在一旁微微点了点头,虽然自己已经在严复复职一事上卖了个面子给闽党,但若要在海军中扎根,那与排外成性的“闽党”的矛盾激化依然是迟早间事。而现在既然有了这么一位肯照拂下属的上司,也许日子也能好过些吧。
~~~~~~~~~~~~~~~~~~~~~
自打来到这个时代起,任令羽就曾无数次的设想过和李鸿章见面的场景,但当终于走到了这一步时,他感觉更多的却还是紧张。
随着原本属于林颖启的“威远”管带舱舱门的缓缓拉开,那名叱咤风云近40年的“晚清第一人”终于出现在了任令羽的面前。
早已等得心头突突乱跳的任令羽急步几下趋前,还没等看清李鸿章的长相就已经冲着他伸出了手去。
“治明!”,任令羽身后传来了张佩纶急促的招呼声,而前者则浑身一个激灵,急忙一个千打了下去:“候补道领天津水师学堂会办任令羽,参见中堂大人!”
“TMD,没出息,竟然紧张的想和老李握手!”,任令羽在心中狠狠地怒骂道。
“起来起来”,头顶上传来了李鸿章的笑声,而站在一旁的张佩纶亦哑然失笑,他上前一步轻轻的将任令羽掺了起来,在他耳边轻轻地说了一句,“修身。”,便自顾自的拉开舱门出去了。
颇感尴尬的任令羽低着头兀自在李鸿章的下首处寻个了椅子坐了,尽管已经努力舒缓呼吸,但他的两手间还是又湿又粘的攥着冷汗。
“怎么了?后生?”,李鸿章饶有兴致的打量着神色紧张地任令羽,“你当日在水师学堂和严几道挺腰子时的胆子哪里去了?老夫又不是什么妖魔鬼怪,还能吃了你不成?”
“在下……在下……”,任令羽嗫嚅了半天,连“坐听立回”的规矩都忘了,竟就那么坐在那里脱口而出道,“在下不惧严总办,是因对他无所求,而在下今日,却是有求于中堂大人!”
话一出口,任令羽就已经生出了一股自打耳光的冲动——哪有这么说话跟李鸿章说话的?
李鸿章也愣住了,他又仔细看了看一脸尴尬的任令羽,忍不住大笑出声。
“后生,老夫这一辈子阅人甚众”,李鸿章手指着任令羽,“但似你这般爽直的,却还是第一次见到。”
“而且,这也不像是你平日里的做派哦。”,李鸿章的话中有话的对任令羽道,而此时已久处于高度紧张中的任令羽竟然浑然未觉。
“算了!”,李鸿章释然的一笑,“后生,你有什么事情要求老夫?”
“啊?”,任令羽此时终于想起了“坐听立回”,他急忙起身,从衣袖中掏出那个折好的条陈,“学生要说的,全在这条陈上了。”
“哦?”,李鸿章一面伸手接过那条陈,一面笑道,“后生,这是你给老夫献的第二份条陈吧?”
“是,正是第二份。”,最重要的东西交出去后,任令羽反而恢复了几分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