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大秦帝国焚书坑儒盛转衰
三日后,赵高被放,得意洋洋,自称:“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果不其然,赵高被释放后,开始迫害国内忠良,诛连九族,大秦国民纷纷外逃,饿殍遍野,惨不忍睹。数年的基业,毁于一旦。秦二世不明真相,听信赵高,赵高极尽谄谀之能事,欺哄二世。
花妃不忍心看大大秦帝国黎民百姓日渐减少,询问铜镜子,怎样才能避开这场祸事。铜镜子言道:“我主,此乃天意,不可违也。”
花妃怒道:“天意不可违,天下人尽知,无法测透天意,有一事不明,望尔传道解惑!”
铜镜子笑道:“我主,但说无妨!”
花妃问道:“苍天在上,造天下万民,为何任凭歹人为非行恶,不加惩罚,任凭苍天之民被杀,不伸手援助?苍天有情吗?还望解释。”
铜镜子回道:“我主问得好!苍天无过,正如人之父亲,爱儿女甚于爱自己,无奈魔鬼当道,阻碍人认苍天,隔断苍天与子女之关连,破坏父子之间美好关系。”
花妃问道:“实在不解,还望阐释。”
铜镜子回道:“我主,稍安勿躁!苍天有眼,一刻不休,看魔鬼横行,俘虏人民,并非不管,只是时候未到,给人民时间来选择,属神,或者属鬼,属神者得福,属鬼者得祸,且这祸将万分巨大,势不可挡,无人可抗。”
铜镜子顿了顿,又言道:“二世在位,听信奸臣之言,祸国殃民者不除,杀害忠良乐此不疲,何故?”
花妃言道:“的确不知,还望明示。”
铜镜子回道:“二世依赖赵高,否则寸步难行,罪不在二世,在赵高之靠山?”
花妃好奇地问道:“赵高的靠山?不是二世吗?除了他,还能有谁?”
铜镜子摇头,花妃不解。正在这时,璧儿进来,禀告:“娘娘,大事不好!”
花妃问道:“什么事?”
璧儿回禀:“大王下旨,大秦帝国疆界,东南西北中,各取一千名待产孕妇,运至阿房宫,集中居住,不知何意。”
花妃笑道:“没什么大事,下去吧。”
璧儿退下后,花妃不语。铜镜子说:“我主,我主!”
花妃抬头问道:“何事?”
铜镜子言道:“我主不要小看这事。这五千待产孕妇将要失去自己亲生骨肉。”
花妃问道:“何故?”
铜镜子言道:“大王听信赵高,据传东海,有蓬莱仙岛,居住高人,有长生不老之术,称取三千童男童女,潜心修炼,方得正果,得到长生不老仙丹,服用后,可保万寿无疆,大王听后,遂决心派人去取。于是,他在大秦帝国疆域内取孕妇,待孩子生下,由接生婆甄别男女,男女婴各选一千五,押送至蓬莱仙岛。可不是骨肉分离吗?”
花妃闻言,暗自嗟叹。
铜镜子说:“我主不要叹息,这也是苍天所安排,一切都在计划中,只要顺服,就必得到。”
花妃不懂,询问道:“大师!不知是否可以这样称呼?”
铜镜子说:“我主,不要这样称呼。我是我主的仆人,被主所用,由主指使。”
正在此时,外面喧哗,有人呼“大王”,花妃赶紧梳妆,将头发弄好,铜镜子变成玉簪子,花妃将玉簪插入发髻。
二世走至花妃跟前,说道:“爱妃,寡人突然内情发动,想用爱妃。左右退下!”
花妃笑道:“奴婢愿意为我王效劳。”
花妃遂服侍二世,宽衣解带,二人极尽云雨之欢。
事毕,二世喊叫“快哉!”
众女官过来服侍二人,铜盆盛温水,数人围着二人擦拭忙碌。
二世躺卧于花妃怀中,闭着眼睛,听花妃心跳及腹内肠子蠕动,花妃抚摸二世脸颊,轻声说话。
二世言道:“爱妃给寡人生子,寡人定立他为太子。”
花妃回禀:“大王,奴婢谢主隆恩。”
二世问道:“爱妃要速速为寡人生子。这样方可保证大秦帝国永远长存!因我大秦至今尚无后嗣。”
花妃心里清楚,大狼国公主不会为仇人生子立后,故每次与秦王做过之后,借铜镜子所给内功,将**全部逼出。
故此,二世频频临幸花妃,花妃铁心不存大王后嗣,时隔多日,花妃肚腹不见隆起。因二世常常与花妃厮守,其他嫔妃无缘见到二世,苦闷之极,也无法可解。
二世言道:“爱妃,我建阿房宫,收纳天下财富,齐聚一堂,供你我享用,岂不美哉善哉!现,为炼得长生不老之药,欲派三千童男童女去东海蓬莱仙岛,借童男童女之精阴二气,阴阳之功,天地日月之灵气,得药后,你我服用,可保万年千岁,做神仙君王,岂不爽快?!”
花妃说道:“很对。大王!”
二世继续大放厥词,突然赵高来到。
赵高对花妃言道:“娘娘在此,罪臣失礼,罪该万死!”
花妃言道:“免了。”
二世问道:“爱卿有何要事禀报?”
赵高言道:“民间流传童谣
‘墙头草,
风一吹,
两边倒,
肖在走,
膏无肉,
眼闭了。’”
二世问道:“什么意思?”
赵高回禀道:“大王,这是在说我赵高啊!你看,肖在走,不是一个‘赵’字吗?膏无肉,不是一个‘高’字吗?这在咒我死呢?”
二世问道:“童谣何必当真?”
赵高回禀:“不是空穴来风,一定有读书人在背后支持。”
二世问道:“爱卿有什么良策?”
赵高回禀:“请王下令,坑杀天下儒生,此乃国家之蠹虫,栋梁之祸端,动我大秦帝国之基业者就是这般人。”
二世笑道:“爱卿不是也饱读诗书,为何要文人相轻,睚眦必报呢?如果要活埋读书人,那么,请爱卿先死如何?”
赵高叩首,地板“咚咚咚”磕碰得山响,他低头说道:“大王恕罪,奴仆不敢造次。我大秦正是习武安邦之际,需要打仗勇士,在前线厮杀报国,稳定我大秦根基。这些读书之人,异想天开,妖言惑众,摇撼我军心。不杀,何以能救国?不足以平民愤。谣言猛于洪水猛兽,不就此截流,怕是造成军变民变,影响我大秦江山。”
二世不语。
赵高继续说道:“大王,坑杀大秦读书之人,平息谣言,方可使大王号令从上至下,畅通无阻。民不懂书,不知法,方能更好统治,更容易管理。假若人民懂书,知书,定拿书中语句,挑剔大王命令,钻法令空隙,乱国也,危害不浅。请大王下令!”
二世仍旧不语。
赵高见此情形,心中忐忑不安,可话已至此,不说不快,他继续言道:“大王,坑杀儒生,尚不能止息纷争,故要彻底清除国内所有书籍,实行愚民政策,多建楼堂馆所,青楼歌妓勾魂之音袅袅,胭脂花柳,油泛河水,香脂之气冲天,这样才是歌舞升平,天下大治,这样才得全国民众欢迎,感恩戴德,利于大秦帝国永世基业。”
二世沉思半晌,下令:“焚书坑儒,阻挡者,杀无赦!”
此令一出,举国哗然,将士挥戈,儒生被坑杀者,数以万计,被焚竹简帛书,无法计数,哭声震天,火光冲天,略有三年有余。
从此,大秦帝国走上不归路,由盛转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