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韩信称雄北方
第七年:汉高帝七年,公元前204年
刘邦吸取齐国田氏兄弟和项王耗的办法,在正面和项王拖着,就是不正儿八经的开战,而另一支部队韩信不负众望,迅速平定了整个北方。
首先是魏国。
韩信带着灌英和曹参一起攻打魏国,曹参和灌英也是刘邦帐下的名将,都是后来诸侯排名前十的人,曹参第二灌英第九,而他们俩由连项王都不怕的韩信带领,汉军的战斗力自然是超强。
而魏国,从陈王大泽乡起义开始就一直是没有道德操守的墙头草,魏王咎和周市时期就很无良,现在的魏王豹同样也反复在刘邦和项王之间折腾,战力不是一般的差。
刘邦还是先礼后兵,先派郦食其去说服魏豹,没有成功后才正式出兵,顺便还打探到了魏国主要将领的信息。刘邦问郦食其:“魏国大将军是谁?”郦食其回答:“柏直。”刘邦说:“柏直乳臭未干,打不过韩信。他们的骑兵统帅是谁?”郦食其说:“冯敬。”刘邦说:“他是秦朝将军冯无择的儿子,也打不过灌英。他们步军将领是谁?”郦食其说:“项它。”刘邦大笑:“他也不是曹参的对手。这下我放心了,此战必胜。”
刘邦问完之后,韩信也专门跑过来问郦食其:“魏国没有用周叔为大将军吗?”郦食其说:“没有,大将军是柏直。”韩信说:“那不过是个竖子,不足为虑。”
《孙子兵法》里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从这段对话我们看出刘邦和韩信对于整个战局的把握,各种无名将军的情况他们都知道,实在是厉害。郦食其提的这几个魏国将领名气都不大,也没什么历史记载,只有项它之前我们提过,反秦的时候,他是项梁派去救魏国魏咎和周市的楚军将领,结果被章邯杀的大败,魏咎周市还有齐国的田儋都死了,就他活下来后来又成了魏国的将军,准备经历人生的第二次大败。
魏国驻兵在蒲坂防守临晋,于是韩信将计就计假装要准备船只从临晋渡河,暗地里却偷偷的从夏阳渡河,偷袭魏国的首都安邑。魏豹大惊,马上令大军回救,被韩信早就准备好的伏兵逮个正着,魏军全军覆没。
韩信攻取魏国之后,向刘邦请示,希望能够再给他三万兵马,让他一举攻下陈馀的赵国、代国和北方的燕国,然后东进攻击齐国抄项王的后路。
韩信的谋划如果成功,那就是一个横扫整个中国北方的壮举,此时已经深知韩信本事的刘邦没有担心这种做法太冒险实现不了,马上派张耳带了三万人支援韩信。
韩信不负所托,他知道陈馀现在在赵国,代国比较空虚,就先攻取代国,瞬间又灭了一个国家。灭了代国之后,韩信军力再度大增,人数已经相当多了,知道刘邦在荥阳和项王主力交火非常不容易,就又挑选了一些精兵派回荥阳帮助刘邦。
刘邦和韩信之间这一手互相调动玩的漂亮,你给我三万,我还你更多,玩着玩着进入了良性循环,在刘邦的不断资助下韩信已经走上了正规,迅速扩大军力后又反馈刘邦,这样双方的实力都得到了提高。
连破魏、代以后,韩信下一个目标准备硬碰硬,直接找陈馀的赵国开火。
赵国可不是那么好欺负的,算是诸侯里头比较有战斗力的一个,历史也很悠久,最早建立于陈王大泽乡部队中的武臣,后来经过李良叛乱重新由张耳和陈馀掌控,抗住了章邯和王离几十万大军的围攻,防守能力尤其强,主帅陈馀也是我们经常提及的人。
韩信给刘邦分完兵之后,人并不多,大概不足十万,而赵王赵歇和陈馀已经在井陉口集结了二十万大军,依靠险要等待他的到来。
井陉作为“太行八陉”之一,我们在前面介绍过,都是中国北方的军事要地,当年李良就是在这里被秦兵堵住过不去,最后才酿成了反攻HD的闹剧。陈馀据险而守,兵力充足,根本没把韩信放在眼里。虽然韩信出山以来屡获大捷,但还是没有引起陈馀这个久经沙场的老将的警惕。
陈馀手下的李左车对他说:“韩信张耳千里行军,锋锐不可挡。井陉这条路战车不能并行,队伍必定拉开几百里,以此形势,他们的粮草一定在后面。如果您能给我拨三万人抄小路去偷袭他们的粮草辎重,而您则坚守不战。这样他们向前无仗可打,向后没有退路,野外又没什么粮食可以抢,不出十天必定大败。”
别看陈馀一直在赵国和张耳玩权谋诈变,其实骨子里却有一点儿迂腐,坚持认为自己是义兵,不想用这些计谋,就说:“韩信兵力单薄,而且还疲惫不堪,对这样的部队还避而不击,其他诸侯肯定会认为我胆怯而来攻打我。”
一条大好的计策被陈馀弃之不用,其实以韩信打仗的天赋他也想到了这种情况,所以没有敢随便的深入井陉,而是派间谍先反复去打探,直到确定了陈馀没有用李左车这条计策之后才放心的进军。
韩信大军到了井陉扣还有三十里的地方停下来,挑选两千骑兵,每人手拿一面红旗,在山上的小道隐蔽起来,观察赵军的动向,并告诉他们:“交战时赵军看到我军退逃,一定会来追击,到时候你们趁机迅速冲入赵军的营地,拔掉赵军的旗帜,插上我们汉军的红旗。”韩信还很自信的让副将发了一些食物给将士,说:“今天打败了赵军我们再吃午饭!”
赵军二十万声势浩大又据险而守,所以诸将都不太相信韩信的话。
韩信派一万人打先锋,专门背着河水安营扎寨。
背水扎营是兵法中的大忌,因为受到攻击的时候无法退却,很容就大乱而局面无法控制,所以赵军看到韩信背水扎营都笑他不会打仗。
可是,结果大家都是知道的,这个经典的战争还诞生了一个常用的成语“背水一战”。韩信先和赵军开战,然后假装打不过开始撤退,可是后面没有退路,只得退一半到河里。赵军一看韩信都退到了水里,以为自己就要赢了,就冲出营寨追击,结果这时候韩信的二千骑兵冲入赵军的营扎遍插汉军旗帜,韩信的主力军也开始反击。
韩信军队一看对方营寨已经被端而后方是河没有退路,各个奋勇争先,以一敌十,而赵军不但被韩信军队的气势所吓,回头一看自己的老家还没了,顿时大乱,开始四处逃跑。
其实韩信也没有真的那么容易端了赵军的营寨,只不过是用插旗子的方法迷惑所有人而已。但是打仗的时候因为人太多了,几十万人在一起,部分都是没有自己意识的,周围人干什么他就干什么,很容易被糊弄。
后来五胡乱华时期,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大战淝水之战其实也是如此,前秦几十万大军稍微退了一下,然后几个晋军俘虏大喊“秦王死了”,整个部队马上就乱,开始四处逃跑,被几万人追的大败,没有几个人能够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十万人行军,如果前一万人疯狂的往回跑说打败了,后面的九万人能不跑吗?哪怕是对方只有一千人,照样得败。
除非这时候有个对军队控制力极强,极有威严的统帅能够控制局面,否则人再多都是白搭。有时候名将和嫡系部队战斗力强,就是因为这点,兵士们都相信统帅,可以在不利的情况下稳住,不造成全军大乱。没有经过长时间训练,迅速凑出来的部队最容易这样被人打败,曹操赤壁之战时东拼西凑的百万大军,迅速扩张的前秦苻坚的部队,包括刘邦在彭城的六十万军队,都是这样被人以少胜多的。
陈馀的部队更是如此,大家记得陈馀一年前还是只带了几百个人在黄河边打猎吧?他用一年的时间通过和田荣借兵还有迅速征兵凑了这二十万人,战斗力和凝聚力肯定不行。
项王的项家军为什么厉害?除了他本人绝对的威望和本领以外,和兵士们已经跟他们项家很久了也有关系,经历过钜鹿等几次大战的考验,兵将齐心,战力自是不凡。
韩信活捉赵歇,手刃陈馀,又一鼓作气平定了整个赵国,威震天下。这一招“置之死地而后生“告诉了后世的所有将军,兵法要灵活应用,根据时势来调整,不能死读兵书,不是说兵法上不让背水一战就真的不能背水一战的。韩信之所以是千古流芳的名将,就在于他虽然作战经验不多,但天赋异禀,仿佛天生就会灵活应用兵法,这些东西是长平的赵括还有街亭的马谡那些书呆子几辈子都学不来的。
消灭赵国以后,韩信第一件事就是悬赏千金征求活捉李左车,他是个爱才之人,知道李左车可以做一个非常好的谋士,打算把他收归帐下。功夫不负有心人,真的有人抓到了李左车,韩信没有摆架子,反而是像对待老师一样对待李左车,向他请教未来的计划。
人都是有良心的,陈馀不听李左车的计谋,而韩信却这样对他,李左车感动的一塌糊涂,就给韩信出谋划策:“大将军您渡过西河,俘虏魏王,东下井陉,用了不到一个早晨的时间就击垮赵国二十万大军,杀了成安君陈馀,已经威震天下。可是,现在士兵们连续征战都累了,如果让他们疲惫的再去攻打城池,只怕连燕国这样的弱国都打不下,更别说齐国了。如果我们和燕、齐两个国家对峙起来的话,那么汉王和项王那边胜负也未可知,天下的形势就会愈加混乱。”
韩信觉得李左车说的对,就问现在该怎么办。
李左车说:“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按兵不动,安抚百姓的同时犒劳将士,同时派一个能言善辩的说客去燕国,劝降他们。等燕国降服之后我们大概也修养好了,到时候就可以向东威胁到齐国,如此天下的大势就差不多定了。”
于是韩信派了使者去找燕王臧荼,臧荼虽然之前吞并了旧主辽东王韩广,但毕竟国力弱小,面对一早上击败了赵国二十万大军的韩信他也非常畏惧,马上归降,也是后来汉初“八大异姓王”之一。
燕国归降之后韩信又请刘邦立张耳为赵王,而自己则开始休养大军,准备找机会攻打齐国。这时候刘邦前线吃紧,也赞成韩信休养的计策,封张耳为赵王的同时,不断的让韩信派军队来补充,对抗项王。
韩信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先后消灭了魏、代、赵、燕四个国家,基本上打下了整个北方,给在正面战场吃尽苦头、屡战屡败的刘邦极大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