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汉八十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反秦大浪起,谁是弄潮儿

第二年: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

陈王再不得人心,毕竟首挑抗秦大旗,再加上部队声势浩大无人能敌,可以算是当之无愧的起义军第一代领导核心。

可周文这支陈王部下中发展最快的几十万部队一被章邯打散,情况就不一样了。伴随着陈王势力的迅速下滑,各种势力纷纷起了异心。本来陈王是天下唯一的王(秦二世是皇帝),可在之后的短短一段时间内,突然诸王并起。

让我们一一来介绍:

齐王

田儋本是齐国王室田氏的后人,他和两个弟弟田荣、田横都是一方豪杰,手下有不少能人,住在齐地的狄城。

周市奉陈王之命来攻打齐地,到了狄城,田儋看太守不是一个可以做大事的人,就联合族人把他给杀了,然后召集一帮豪强子弟自己当家作主。田儋自立为齐王,带着手下把周市的大军给打了回去。周市离开齐地之后,田儋又出兵占领了齐地很多地盘,成为了第一个不听陈王号令的反秦势力。

魏王

周市从齐地败退回魏地之后,知道如果回去见陈王肯定没有好下场,会被陈王降罪,于是就地立下山头,留在了魏地。周市听说田儋自立为齐王,于是也打算立一个魏国的后人做王当傀儡,然后自己把持朝政。

当时魏国王室的后人魏咎恰好在陈王手下,周市就派使者去陈王处要人。这种事情陈王当然不同意,“拿了我的部队给别人建立国家怎么行”?可周市远在魏地就是不回来,陈王也拿他没办法。

周市手下有很多人请求他自立为王,关于这点他还是脑子比较清楚,不愿意当出头鸟,所以就不厌其烦一遍遍的派使者去找陈王要人。这时候刚好周文兵败的消息传来,陈王的实力大大削弱,对于这些在外的将军掌控力更加弱了。陈王迫于无奈,也不想和周市闹翻,怎么着魏国也算自己立的,就把人给他吧。于是陈王把魏咎送了过去被立为魏王,周市顺理成章成了相,把持朝政。

赵王

赵王就是之前提过的陈王的好朋友武臣,他在张耳、陈馀还有蒯彻的帮助下迅速平定了燕赵地区的三十几座城。他本来没有打算称王,后来周文大败的消息传了过来,又听说诸多给陈王打地盘的将领回去以后都没有好下场,犹豫了一下之后便也称王。

陈王听说武臣称王之后,勃然大怒,准备杀光武臣全家然后发兵攻打赵国。这时候有人劝陈王:“如今秦国还没有灭亡,如果攻打赵国的话就相当于是又生出一个敌人;不如就势承认了他,表示一下祝贺,还是全力西进攻打秦国比较重要。”

陈王怒火过后也冷静了下来,他明白自己最大敌人是秦,这些小气就只能先忍了。陈王把武臣的家人全都迁到了自己的宫中控制起来,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又派了使者去赵国表示祝贺。

武臣接到陈王的祝贺之后,张耳陈馀又对他说:“大王自立本不是陈王的意思,现在来祝贺不过是缓兵之计,等到他灭掉秦国之后,一定会回来攻打我们赵国的。所以我们不能向西攻打秦国,而应该向北继续攻打燕赵的地盘来扩大自己,在陈王灭掉秦国之前让自己强大起来。到时候我们赵国南面依仗黄河,北面有燕、代地区,即使楚国胜了秦国,也不能拿我们怎么样,如果楚国输了,赵国则可以趁着秦楚两败俱伤之际大展拳脚。”

只恨这反秦部队还没有把秦国怎么着,就纷纷打起了自己的算盘,如此一帮人,如何能够成事啊。

燕王

武臣采纳了张耳陈馀北攻赵燕之地的建议,派部下韩广攻打燕地,派张耳打常山。

谁料想报应竟来的如此之快,背叛别人的人马上也就被人背叛。韩广在燕地打下一点儿地盘之后也起了异心,在当地豪杰的撺掇之下自立为燕王。韩广一开始还有点儿担心自己在赵国的母亲,后来有人像张耳陈馀劝赵武一样劝韩广了:“赵国现在西面担心秦,南面担心楚,自身的力量根本拿我们没办法。况且,楚国这么强,还不敢害赵王的家人,赵王又怎么敢害您的家人呢?”果然,没过多久,赵国就把韩广的母亲给送了过来。

可武臣也不是那么容易就咽下这口气的,后来他又亲自带兵攻打燕国,只可惜确实实力不济,反而被燕国所擒。

燕国一开始准备杀了武臣,可后来想到张耳陈馀也都是虎狼之辈,如果武臣一死,二人必然把赵国给瓜分了各自为王,到时候两个人只怕更加难对付,所以最后还是把武臣给放了回去。

一时间诸国纷起,秦朝还没有灭,诸侯们却各自都打着反秦的名义经营起了自己的霸业,真可谓是“窃珠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此时,秦二世的秦国还控制西面的关中,韩广的燕国和武臣的赵国控制北方,田儋的齐国控制东方,中原是三川守李由的秦军与陈王手下吴广主力的对峙,而章邯的大军正缓缓从西面开往中原。

东西北中都说完了,那南面呢?

其实南面的起义军才是我们的主角,只不过他们还没有那么急着称王而已。

是谁呢?

沛公刘邦,还有项梁、项羽叔侄。

刘邦是我们的主角,他的故事要详细说,且放在后面,先讲讲项家军。

陈王和吴广只是冒充了已故楚国大将项燕的名号而已,项梁和项羽才真的是项燕的后人,楚国的贵胄。

项羽的叔叔项梁是项燕的儿子,当然这并不能说项羽就是项燕的孙子,因为项羽的父亲到底是谁,历史上从来都没有记载。有可能项羽的爷爷是项燕的兄弟,项梁是项羽的堂叔。

项家世世代代都是楚国的将领,封地在项城,所以以之为姓氏,也是楚国的望族。

项梁与项羽二人多年来好勇斗狠,横行楚地,名气极大。后来,他们因为杀了人,逃出了楚地,到了春秋战国时吴国的地面上逃难,结果几年的时间他们在吴国培养出了一大批自己的心腹,吴地的望族都十分信服项梁。

项梁厉害,项羽也不差,从小就有霸王的潜质,长八尺,力能扛鼎,人见人怕。只不过项羽的弱点也从小就表现了出来,那就是“志大才疏”。项羽一直心比天高,见到秦始皇巡游会稽,居然对项梁说:“彼可取而代之”,不肯屈居人下的心理从小就有。

项羽学东西不认真,无论是读书兵法和武术都只学个皮毛。当然,由于他自己绝高的天赋,其用兵和武艺还是无人能敌的,但政治素养上就差的远了,这也正是他后来败亡的最主要原因。

反秦浪潮刚起的时候,会稽郡郡守想起兵响应,就召来项梁一同商量大事。可项家的人是不愿意屈居人下的,项梁反而直接用计让项羽杀了会稽郡守,抢下郡守的印绶,自立为了会稽的首领。据说杀会稽郡守的时候,项羽一个人击杀上百人,威震当场,当时他只有二十四岁,可以算是霸王出世了。

项梁在会稽起兵,楚国人项家一开始发家的地盘却是江东,按照严格的地理意义来划分应该是吴地(当然也可以算楚,战国时期吴先被越灭掉,越后来又被楚灭掉)。

项梁召集了八千江东子弟兵,成为他们项家霸业的奠基石。八千子弟兵随项家东渡,征战天下,结果八年以后全部阵亡无一生还,这也是项羽最后乌江自刎不肯逃回江东的原因之一,他觉得自己“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这个故事正是此句俗语的出处。)

项梁对造反谋划已久,平时就暗中观察吴中子弟们的人品和能力,在起义之后迅速根据自己的记录封官分工,众人信服。有一个人觉得自己没有受重用,项梁封官封的不公平,项梁马上掏出自己的记录,说他“某年某月负责某件事情没有做好”,因此不能够得封高官,那人也就心服口服再也没有狡辩什么了。

由这件小事我们可以看到项梁的头脑和心智。他和项羽不一样,是一个知道知人善任的人,也是个很有想法的政治家。项家最后的败亡和他的早死有很大关系,年轻幼稚的项羽过早的接过了接力棒,如果能够让项梁再带他几年,说不定历史会不同。

项家是楚地的大家族,威望之高难以想象,陈王只是假借了项燕的名号,现在真正的项家人站了出来,人们纷纷来投,不久项家的部队就扩大到了六七万人。

陈王,赵王,齐王,燕王,魏王,刘邦,项梁。反秦的势力越来越多,而且这些势力还都在以不慢的速度迅速发展,另外还有不少新的势力不断涌现,反秦已成为大势所趋。

也许有人会问,秦朝对于地方的掌控为什么这么弱,让起义部队能够如此轻松的建立和发展?

这就要从秦国郡县制的角度来讲了。

秦朝是第一个开始施行郡县制的朝代。由于之前周朝分封制度下各诸侯国的武备太强,最后强过了中央政府,造成春秋战国的混乱局面,所以秦国反其道而行之,大大的削减各个地方郡县的军事力量。谁料想却矫枉过正,秦国地方郡县的力量过弱,反而导致了陈胜吴广这些起义军在地方上非常容易起势。

此时,章邯率领的中央部队虽然大胜,可秦朝的地方部队已然无法阻止纷起的各种势力,再加上暴秦的统治本就不得人心,官兵们抵抗也是出工不出力,渐渐的陈王这一点儿星火,真的掀起了反秦的燎原之势。

只不过这些人在燎原的同时也不是一致抗秦,他们各自有着自己的小算盘,互相勾心斗角,甚至直接开战。本来陈王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压住局面,可周文几十万大军一败让他实力大损,局势变得扑朔迷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