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形形色色的钟(3)
我国古代对水钟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最著名的例子是北宋初年(大约公元1田6年)苏颂设计制造的“水运仪象台”。
水运仪象台高3丈5尺6寸5分(约12米),宽2丈1尺(约0.33米),是一座上狭下广的3层木结构建筑。全台由水斗、木轮、钩状铁拨等组成传动系统。它用水作动力,是一架复杂的天文仪器。它的计时部分原名“昼夜机轮”,是一具精巧的水钟。在这里,苏颂使用了相当于现代钟表中的擒纵器的一列卡子和枢轮杠杆装置,通过大小齿轮的啮合控制水斗转动的枢轮运轮运转速度。整个计时部分共有5层木阁。第一层是昼夜钟鼓轮,轮上有3个不等高的小木柱(起凸轮作用),可按时拨动3个木人的拨子,拉动木人手臂,一刻打鼓,时初摇铃,时正敲钟。第二层是昼夜时初正轮,轮边有34个司辰木人,表示12个时辰的时初、时正,相当于24小时。该轮上的24个木人随着轮子转动按时在木阁门前出现。第三层是报刻司辰轮,轮边有%个司辰木人,每刻出现1人。第四层是夜漏金钲轮,可以拉动木人按更序击钲,报告更数,并且可以按季节调整,以适应昼长夜短的变化。第五层是夜漏司辰轮,轮边设38个司辰木人,木人位置可按季节变动,从日落到日出按更序排列。
苏颂主持制造的这架水运仪象台,不仅继承了我国汉、唐以来的天文学和机械学上的成就,同时还有创新。昼夜机轮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它所用的擒纵装置也被公认为世界上机械钟的祖先。
但是,苏颂等人的这项发明并未得到封建王朝的支持和鼓励。当时有一位翰林曾以阴阳五行说来非难和阻挠仪象的制造和安装。他胡说什么宋朝是以火德称王于天下的,这个仪象台名为水运,不是国家的吉兆,因为水可以克火。他的奏折送到皇帝那里,皇帝就听信谗言,命令把“水运”二字取消,改名为“元枯浑天仪象”
,并让把它安放在京城(今河南开封)西南角,因为据他们说,西方属金,南方属火,金火夹攻,可以镇住水。这实在是愚昧、荒唐!
后来,金兵攻陷开封,北宋灭亡。这架杰出的天文钟为金兵缴获,移置于北京。但由于战祸连绵,秩序紊乱,至使这一重大发明未得推广、应用,停滞达百年之久。
苏颂的水钟可以说是一种最早的机械摆轮,是已知的以机械运动的周期作为计时标准的最早尝试。由于是通过流水计时,而不是通过机械装置本身的运动计时,因此,也可以把它看做从稳定流水守时到机械振动守时的过渡。
随着十字军东征,中国时钟制造技术传到了欧洲,刺激欧洲人去制造类似装置。当然,一个聪明人,一旦知道某种东西是怎样做出来的时候,他常可找到自己做这种东西的办法来。从严格的专业意义上说,水钟和机械钟的根本差别仅在于,前者涉及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水从孔眼中流出),而后者则由一个不断重复的机械运动来控制。我们不是说欧洲人大约在13世纪发明的机械钟,特别是擒纵装置完全是照抄中国的。它们之间有区别,例如欧洲人不用枢轴和定时杆,而用心轴和冕状齿轮控制时钟机械的运动。但他们所依据的原理来源于中国,这是中外科学家大多承认的事实。
机械钟的发明是使将昼夜划分为等长的24小时制在欧洲得到普遍承认的决定性一步。意大利的米兰于1335年设立了公共钟,按1天24小时报时。
早期机械钟的钟速取决于驱动轮,而驱动轮又受到动力机构中摩擦力变化的影响,因此精度很低,每天要差1刻钟以上。
把1小时划分为60分,1分划分为60秒是在1345年左右提出的,当时是为了表示一个月蚀的周期。但这只限于理论计算,没有进行实际测量,迟至17世纪中叶,机械钟还只有一个指针,钟面上也只有小时和四分之一小时的刻度。
由于缺少计量短时间的精确方法,所以尽管机械钟已经问世,科学时间概念的发展仍然受到严重阻碍。
摆钟的发明
对改进早期机械钟作出重大贡献的,是伟大的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他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原理。关于等时性原理,我们可以简单地作这样解释:
当摆(单摆)获得一定动能时,它便从静止位置“0”向位置“1”运动,摆不断升高,到达最高点“1”以后,速度为零;随后又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经过“0”时,它的速度最大,然后摆向位置“2”,达到最高点位置“2”时速度为零,以后又在重力作用下往回摆动。
实验证明,它每摆动一周,所经历的时间都是相等的,这就叫摆的等时性原理。
摆的均匀摆动是人们继滴漏之后发现的一种真正的人造周期运动。从17世纪早期起,西方的工艺家们便把它运用到时钟上,作为稳定的“定时器”,使机械钟能够指示出“秒”,从而把计时精度提高了近100倍。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世界上使用齿轮机械的计时器诞生了。最早的要算是我国宋朝苏颂等人发明的“水运仪象台”,国际上称之为“苏颂钟”,计时甚为精巧。1955年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德里克·丁·德索拉·普顿斯与李约瑟在追溯钟的家世时,认为苏颂钟是现代天文钟的鼻祖。
摆钟是17世纪时才发明的。相传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在年轻的时候,有一次到教堂中去念圣经时,看见主教台上的吊灯在摆动。他就数自己脉博跳动的次数,来计量吊灯来回摆动的时间,发现了吊灯来回摆动一周的时间是一样的,也就是摆动周期不变,这个规律叫做摆的等时性。后来伽利略根据摆的等时性原理,在1640年设计了摆钟。它的结构虽然简单,但是现在的摆钟就是从它发展起来的。
历史上头一个制作出实用的摆钟的人是荷兰的惠更斯。他在1656年做的一个摆钟,比当时的任何钟都准确。两年之后,1658年,英国科学家虎克制造了有摆轮的怀表。167年英人丹尼索·勒康制成的怀表有两根针(时针与分针),表面直径约6厘米,便于携带。
最初的钟表只有一根时针,公元1550年前后增加了分针,1760年才出现秒针。3根针的出现,表明钟表制造技术已经有很大的提高。
最精确的钟表是天文台上的天文钟。天文钟有好几种,最有名的是里弗列尔钟与邵特钟。普通的摆钟是放在空气中,由于空气的温度、气压、湿度等的变化,会影响摆的摆动周期,使钟走得不那么均匀准确。里弗列尔钟是放在玻璃罐中,罐中的空气已大都抽空(真空),减少了气压变化的影响。再将钟放在很深的地下室内,那里一年中的温度变化不超过1度,能使钟运行得十分均匀。里弗列尔钟在一昼夜中的变化约为1/100秒。
更精确的天文钟是邵特在1920年发明的钟(称之为邵特钟)。它的特点是有两个摆。一个是自由摆,它控制子钟的摆,强迫它和自己同节拍地摆着。子钟的摆与钟表机械连在一起,指示时间。邵特钟走一昼夜的误差在1/1000秒左右。邵特钟被认为是机械钟表中最好的一种。
天文钟都存放在恒温恒压的地下室内,人们不轻易到那里去(因为人的体温与呼吸会改变地下室内的温度),那么,怎么知道时间呢?原来,天文钟都另设有一个钟面,它用电线与地下室内工作的母钟连系,这个地面上的钟(叫工作钟或子钟)的时刻与母钟的时刻是一致的,人们只要看地面上的工作钟,就知道时刻,真可说是“上下一条心”。
邵特钟的精确度是很高的,人们曾经利用它发现了地球自转的不均匀性。但是它还不是最高的,而且它也害怕震动,一次不大的地震就会使摆钟停顿或走得不准确。
电子钟表
人们掌握了电的振荡特性以后,就开始用电的振荡来制造钟表了。
电子钟表的突出特点是用电的振荡决定走时精度,以至完全代替了机械手表中的游丝、摆轮。并且用电能代替了原来的机械发条。一般说来,人类的计时工具发展到现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机械钟表,另一类是电子钟表,后面我们将要讲到的晶体钟、原子钟都可算作高级的电子钟表。这里我们首先谈一谈世界上已开始广泛应用的电子手表。
普通手表,我们比较熟悉,而电子手表却有些陌生。电子手表是制表工业上的一朵鲜艳的新花。一只新型的电子手表,表面上有6位数字,分别显示时、分、秒,按下一个旋扭时,表面上的时、分、秒显示,立刻变成月、日、星期显示。它还能根据相应的月份,自动判断出28天、30天或31天。夜间看表时,只要按一下另一个旋扭,表内小灯就会发光,照亮表面数字,非常精妙。
电子手表在它们的“钟表兄弟”中,算是资历最短的一个了,但是它的发展却很迅速,从刃年代中期瑞士制成了第一代电子手表以来,短短的20几年中,已经过了4代的演化过程。
原始的电子手表,即第一代电子手表,是电子手表和机械手表相结合的产物,游丝摆轮和电的振荡并存。不过走时精度不再决定于游丝的摆轮,而是决定于电的振荡了。因为还有游丝和摆轮,故把第一代电子手表叫做“游丝摆轮式电子手表”。
第一代电子手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微型电池给晶体管振荡器提供能量,使之产生并维持振荡。在振荡过程中,电感线圈的磁场发生周期性的变化,作用于摆轮上的永久磁铁,推动摆轮,使它按着磁场变化的周期(即振荡周期)来回摆动,再通过齿轮系统带动指针转动,指示出时间来。
第一代电子手表还是很粗糙的,它的走时误差为每天15秒左右,与机械手表相比,还看不出很大的优越性,但它却是一个很有生命力的新生事物,必将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在第一代电子手表的基础上,出现了第二代电子手表,称为“音叉式电子手表”。
我们知道,在第一代电子手表中,振荡的频率主要是由回路的电容和电感决定的,它们的数值仍不够稳定,比如像在机械手表中一样,温度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为了提高计时精度,需要尽可能地使振荡频率稳定,人们就设法寻找稳定振荡频率的方法,作为稳频元件,首先采用的就是“音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