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大半岛 山东半岛
从山东全省的平面形态和海陆分布情况来看,可以寿光市境内的小清河口至苏、鲁交界的绣针河口一线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为山东内陆,东部为山东半岛。山东半岛凸出于黄、渤海之间,北部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东部隔黄海与韩国相望,为我国的第一大半岛。
最早迎接日出的海岸
山东半岛地处祖国大陆的东端,面积约7.3万平方千米,占山东总面积的46.6%,包括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淄博、日照、东营等市,其中,青岛、烟台、威海所在地区因地处胶莱河以东,故又称胶东半岛。
山东是我国陆上海岸迎接日出最早的地方。山东半岛海岸线北起滨州市无棣县的大河口,绕胶东半岛南至日照的绣针河口,全长3024.4千米,占全国大陆海岸线的1/6。蜿蜒曲折的海岸线上港口众多,是华北沿海优良港口集中区。胶州湾的青岛、芝罘湾的烟台、威海湾的威海、石岛湾的石岛和龙口都是中国的著名港口。海岸带和近海海域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数十种矿产,渔业产量、原盐产量、地下卤水储量均居全国第一位,这里还是发展核电的理想区域。
山东半岛沿海共有岛屿305个,岛岸线总长度约为686.6千米。沿海岛屿除了渤海海峡的长山列岛距离大陆海岸有些偏远外,大多数属于近陆岛屿。长山列岛由许多小岛屿组成,包括南长山岛、北长山岛和庙岛等,其面积有5.96平方千米。长山岛屿原本是大陆的一部分,由于受到第三纪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地壳断裂才与大陆脱离。这些岛屿纵贯渤海海峡,好像一颗颗珍珠。它们从北向南延伸237千米,守卫着祖国的东大门,也成为京津地区的屏障,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芝罘岛
芝罘岛位于黄海之滨,距烟台市北5千米,状如长梭,东西长9.2千米,南北宽1.5千米,是烟台港湾的一道天然防波堤。
黄金海岸线上的璀璨明珠
山东半岛近陆地带还分布着很多岛屿,比如养马岛、刘公岛、鸡鸣岛、苏山岛等。其中烟台的芝罘岛是我国最著名、在世界上也堪称典型的陆连岛。作为我国乃至世界珍贵的地质资源和景观资源,芝罘岛现在经过开发,已经成了著名的景区,每年都有无数游客到此观赏游玩。
养马岛地处黄海之中,面积约为10平方千米,距离烟台市区有30千米的路程。岛上风光优美,起伏的丘陵、葱郁的草木让人着迷。海岛为东北—西南走向,地势南北两面差异较大,南边比较和缓,北边则比较峭立。岛前面风平浪静,岛后面则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巨浪拍打着石壁,在群礁间咆哮奔腾。养马岛的东边是一片优良的浴场,西边则是天然的港湾。因其适宜的温度和美丽的景色,被赋予了“东方夏威夷”的美称。岛上还盛产鲍鱼、对虾、天鹅蛋等海产品,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
威海湾口的刘公岛同样声名远扬。它距离市区旅游码头约2.1海里,人们可以乘船到达。刘公岛面临黄海,威海湾护其后背。岛上植被茂密,多达数千亩,黑松是特色植物。早在1992年,刘公岛就被评为国家森林公园,1999年被建设部命名为“国家风景区”,现在已成为国家5a级景区。
蜿蜒的海岸线上有许多优良的港湾。半岛北部的海岸线曲折度较小,湾口开阔。半岛东南则是另外一番景象,这里的海湾湾口大多呈收缩状,两侧是小半岛,湾顶分叉之后向内陆逐渐延伸,呈现出类似羽谷的形态。日照市一带的海岸则平直,海湾开阔。沿海离岸2000米内,自然水深可建深水泊位的港址有51处。
烟台港货运码头
位于渤海湾的烟台口岸在1945年解放后成为全国最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口岸和海关。在经历了将近70年的发展之后,码头泊位由1978年的11个增加到现在的30多个,这个口岸的发展直接带动了山东对外经济贸易空间的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物质资源丰富的山东省逐步改善口岸数量少、功能差的状况,并且以开放的思维和风格与国际对接,在经济活动中越发显示出强大的魄力。山东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在口岸的基础设施建设上。自1985年开始,陆续开放了威海、龙口、日照、岚山、石岛、东营、蓬莱、莱州港口岸等一类口岸,还先后开放了二类口岸及位于开放水域的码头作业点。逐渐形成了以青岛港口岸为领头,烟台、日照、威海等口岸为骨干,若干个二类口岸和各类专用码头为补充的沿海口岸群。迄今为止,港口泊位已达到200多个,吞吐能力达到1.5亿吨之多,开通国际和地区的定期班轮航线达到30多条。现在,山东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口岸保持着密切的往来。21世纪的山东正在加紧完善口岸基础建设,改善口岸软环境,并同步加大口岸的管理制度,力争将山东口岸建设成与国际接轨的一流先进口岸。
港口中的先进代表青岛港建于1892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的青岛港破败不堪,装卸设备落后,整个港口只有6座小型码头,30多个泊位,货物吞吐能力不超过72万吨。随着新中国的成立,青岛人民经过60多年的不懈努力,使青岛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68年,中国第一个卸车、输送、供料、装船一条龙的机械化码头建成;1973年,青岛港六号码头顺利完成了扩建,第一次实现了客、货运输分离。自此以后,还修建了黄岛油港,这标志着青岛第一次具备了停靠5万吨级游轮的能力。20世纪90年代,青岛油港二期工程20万吨级油码头正式竣工。随着前湾港的建成和对外开放,青岛港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从此,青岛港的通过能力也有了明显的增长。
停靠在青岛港口的大型集装箱货轮
这条3000多千米的海岸线不仅承载了山东的变迁历程,也承载了人民发展经济、建设美好家园的愿景。原本朴素的海岸线经过人民的打造和建设,已经具有多种宝贵的价值和意义。建设一条黄金海岸线不再是梦,山东人民已走在梦想将要达到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