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诺莎之行
时间
1077年
人物
亨利四世
格利高里七世
◆亨利四世像
幼主登基
1056年,年仅6岁的亨利四世加冕为德意志国王,亨利四世的母亲阿格尼丝皇太后成为王国摄政。1062年,科隆大主教安诺挟持了亨利四世,逼迫皇太后下了台。接着,这位醉心于权力的主教任命自己为王国的新摄政,他不但剥夺了小国王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力,连小国王的婚姻都大包大揽,自行做主为小国王定了婚事。不过,安诺主教的好日子只过了短短8年。1070年,20岁的亨利四世在多年的韬光养晦之后显示出了自己的政治智慧,他联合忠于自己的贵族,一举击败了安诺主教,终于摆脱了傀儡的命运,成为王国的主人。
掌握大权之后,亨利四世面对的政治局面仍然非常严峻,主要有两大危机:一是国内诸侯林立;第二就是当时在位的教皇格利高里七世是一个权力欲望极强的人,正准备将任命和撤换主教的权力从国王手中夺回。这些主教大都是德意志地方上的大贵族,谁能控制住他们,谁才真正地掌握了德意志的权力。此时的亨利四世风华正茂,刚从权臣的阴影下解脱出来的他正欲一展身手,哪里能让教皇从自己手中夺走一丝的权力?对于教皇的命令,亨利四世嗤之以鼻,他不断地将自己的亲信安插到各地主教的位置上,打算逼迫教皇接受既成的事实。教皇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立刻写信给亨利四世,警告他必须立刻低头认错,交出主教叙任权。亨利四世看到信后也非常气愤。1076年1月,亨利四世在沃尔姆斯召开了诸侯会议,宣布废黜教皇格利高里七世。在给教皇的回信中,亨利四世写道:“我,亨利,以国王及全体主教的名义,向你宣告——下台吧!下台吧!在时代的洪流里毁灭吧!”
然而,有着多年政治斗争经验的格利高里七世在53岁就登基成为罗马教皇,在接到亨利四世的“战书”后,他召开宗教会议,宣布对亨利四世施以“绝罚”,即开除亨利四世的教籍,废黜其王位。“绝罚”是天主教会一项极其严重的惩罚,凡是受到这种惩罚的人,任何人不得与他接触,只有当他向教皇进行了虔诚的忏悔并获得教皇的赦免后方能撤销惩罚,亨利四世由此变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德意志境内的反对派士瓦本公爵、巴伐利亚公爵纷纷闹事,开始推举新的国王。面对罗马教廷和诸侯的强大压力,亨利四世只好屈服了,他决定亲自前往意大利向教皇低头认罪,于是便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景象。
◆教士的生活
在11世纪的修道院中,教士的生活方方面面都有严格的规定。他们每天只吃一餐饭,每天吃饭时都要诵读经文。虽然他们的生活远离社会,却得到了广泛的尊重。
屈辱的经历
1077年1月25日,亨利四世来到格利高里七世居住的卡诺莎城堡。他翻身下马,脱下厚厚的衣服,身上裹着一条表示忏悔的毛毡,赤脚站在城堡外的冰雪之中。可胜券在握的教皇却并不急于接见亨利四世,而是想让他吃点儿苦头,让他知道和教皇作对的下场。三天的时间过去了,亨利四世仍然站在风雪中忏悔,一些主教看到亨利四世的窘况,开始为他求情。在众人的劝说下,教皇也觉得教训亨利四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这才以胜利者的姿态接见了他。
亨利四世拖着早已麻木的双腿,蹒跚地来到教皇面前,他眼泪汪汪地对格利高里七世说:“教皇陛下,您是我的主人,我已经意识到我的罪过了,恳求您的宽恕。”格利高里七世冷冷地回答说:“上帝是仁爱宽容的,我谨遵上帝的指示已经告诫过你,希望你不要滥用上帝赐予你的权力,可是你却不听劝告,一再地干涉教会。为此,我们不得不按照上帝的旨意对你施加惩罚。”亨利四世听着格利高里七世的数落却不敢反驳,趴在地上号啕大哭。最后,在众人的劝导下,格利高里七世才趾高气扬地说:“看来你是诚心诚意来向上帝忏悔的,作为上帝的使者,我不能对一个忏悔者置之不理。为了弘扬上帝的仁爱,我决定重新将你纳入到教会这个大家庭中来,但是你必须在上帝面前立下誓言,痛改前非。”亨利四世感觉到格利高里七世的口气有所松动,当即就写下一份誓词,表示自己愿意遵照教皇的旨意,改过自新。亨利四世获得了格利高里七世的赦免后,带着他的人马离开了这个令他受尽屈辱的地方。此后,“卡诺莎之行”在西方世界就成了忍辱投降的代名词。
斗争终结
◆格利高里七世
这位权力欲极强的人物在1073年4月22日当选为教皇。他鼓吹教皇权力至高无上,反对世俗君主操纵主教叙任权,从而使教皇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间的权力之争日趋激烈。
卡诺莎的耻辱并没有带来和平,反而加重了教皇和皇帝之间的恩怨。亨利四世的妥协为他自己赢得了喘息的时间,他回国后立刻着手镇压贵族们的叛乱。格利高里七世看到亨利四世如此桀骜不驯,就在1080年再次对亨利四世处以绝罚。亨利四世也再度宣布废黜教皇,并且任命了一名新教皇。1084年,亨利四世率领大军进攻罗马,格利高里七世弃城而逃。一年之后,他在流亡中死去。1106年,亨利四世在列日去世。当时的教皇仍然对这位率兵攻打罗马的皇帝恨之入骨,下令不得为亨利四世举行葬礼,但列日的百姓们还是为自己的皇帝举行了一个隆重的葬礼。
亨利四世的去世并不代表着政治斗争的结束,卡诺莎之行所埋下的仇恨种子一直影响着以后几代皇帝和教皇。直到1122年,百年的权力之争让教皇和皇帝都筋疲力尽,双方在德国西部的沃尔姆斯签订了《沃尔姆斯宗教协定》。协定规定:德意志境内的主教由教士自由选举产生,而不受皇帝的直接干涉。但是,这种选举必须在皇帝的监督下才能有效。主教在领地上的权力由皇帝来授予,以权标作为其象征,宗教权力由教皇授予,以指环作为其象征。一段延续了百年之久的教权和皇权之争这才暂时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