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怀孕第六个月(21~24周)
胎儿第六个月的发育状况
21周的胎儿体重为300~350克,身长大约28厘米,这时胎儿的体重会大幅度的增加。胎儿的眼睑和眉毛清晰可见,脚趾和手指也开始长出趾(指)甲。
22周的胎儿体重为350克,身长大约29厘米,这时胎儿的体重会又增加很多,他已经有了小宝宝的样子了。由于胎儿体重依然偏小的原因,这时的皮肤仍然是红红的、皱皱的,像个小老头一样。
23周的胎儿体重为400克左右,身长大约30厘米,这时的胎儿基本上已经有了听力的功能,他已经能够辨认出你肠胃蠕动发出的声音,你心跳的声音,你的说话的声音。胎儿肺中的血管已经形成,正在建立呼吸系统。
24周的胎儿体重为500多克,身长大约32厘米,这时的胎儿在孕妇的子宫中已经占用了相当大的空间,整个空间已被充满。这时胎儿身体的比例开始变得匀称,他的皮肤有很多的小皱纹而且薄,全身都被细小的绒毛所覆盖。
孕妇身体发生的变化
怀孕6个月的时候,孕妇体重快速增长,增加得比较明显,从外观上看,孕妇开始变得丰满,她的体重平均每周会增加350克。这时,孕妇一定要注意饮食结构,不仅仅要保证宝宝营养所需,还要避免胎儿过大和自己过胖,不要吃那些只有热量但是没有营养价值的食物,比如含糖高的食物。
子宫也会变大,已经到了脐上两指的位置,此时下腹部的隆起很明显。在别人看来,孕妇活动不像以前那么方便,但是孕妇自己却大多感受不到自己的这些变化,也许走得还会很快。若是孕妇并不觉得自己笨重,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行事,过分休养既不利于顺利分娩,也不利于胎儿发育。
这个时候,孕妇的基础代谢率会比往常增高约20%,因此孕妇在孕中期以后,一般不会感觉到冷,甚至比男性还要耐寒。尽管天气已经转冷,有的孕妇还是穿得很少。不过,不能穿得过分单薄,孕期还是有必要进行适当保暖的,只要不出汗就行。许多孕妇在孕早期都会怕冷,但是到了孕中、晚期就会变得怕热。
孕妇做家务时要注意的事项
在怀孕期间,孕妇在做家务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
1.不要长时间站立
孕妇在做家务的时候最好不要长时间站立,由于她不能像正常女性一样进行长时间的工作,因此建议孕妇做了15~20分钟的家务以后,休息10分钟左右。
2.动作要缓慢
随着怀孕周数的增加,孕妇的肚子会越来越大,她的负荷本来就重,身体不会那么方便,因此孕妇在做家务的时候,动作要缓慢,最基本的原则是不直接压迫到肚子。孕妇可以将时间妥善安排,千万不要想把所有的家务一口气做完,可以分段进行。
3.以舒适为主
有些孕妇因为体重增加太快而导致体态臃肿,因此孕妇一定要控制体重。做家务的时候,把不影响孕妇身体的舒适放在首位,若是孕妇感到腹部阵痛,这意味着子宫收缩,也就是孕妇的活动量已经超过她本身可以承受的程度,这个时候要赶紧停止手中的活,并躺下休息,若是不适还没有得到缓解,就要赶紧到医院进行检查。
4.降低清洁标准
若是有些孕妇平常对家务要求很严格,怀孕期间可以将标准稍微降低。当然,最重要的是,家中的其他成员可以适当地分担家务事,让孕妇无后顾之忧。
准爸爸要做得称职
孕妇怀孕6个月的时候,她的体重会快速增长,身体也会发生变化,腹部会膨大起来,行动也会变得不方便。面对这些改变,有的孕妇会感到不适应,沮丧,情绪常常会不稳定。这个时候,准爸爸可以按以下几点来做:
1.对孕妇要时刻保持良好的情绪,不惹孕妇生气,要懂得包容。
2.学会赞美和倾听。经常赞美妻子,对妻子的倾诉要多听,告诉妻子你喜欢她现在的样子,女人最漂亮的时候就是怀孕的时候。
3.可以跟妻子一起布置宝宝房,跟妻子一起挑选婴儿用品,让妻子因为准爸爸的参与而感到欣慰。
孕妇如何应对感冒
感冒是多发病、常见病,孕妇的气管、咽、鼻等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肥厚,抗病能力下降,因此,孕妇极易感染感冒。而患了感冒的孕妇由于害怕用药会不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而且孕妇不知道在患有感冒的时候应该如何进行调护,最终造成孕妇感冒严重发展成发热。
孕妇在孕中期用药的时候要慎重,像卡那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等不利于听觉神经的药物一定要慎用,最好是不用。而孕妇在怀孕晚期用药的时候,一般来说对胎儿、孕妇就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女性在怀孕期间感冒发热,可以选择那些毒副反应比较小的中草药来治疗。具有抗病毒、清热解毒作用的金银花、羌活、连翘、板蓝根等都有较好疗效。中成药及其制剂,比如银翘解毒丸及颗粒剂、片剂,银黄口服液,复方板蓝根注射液等都可以用。
女性在怀孕期间一定要注意预防感冒,营养要合理,注意增强体质,天气有冷暖变化的时候,要注意保暖。冬春季节是感冒的多发季节,建议孕妇远离感冒病人,远离人流量大的地方,旅行出差的次数也要减少,这些方法都有利于防止感染流感等传染病。
孕妇要避免去拥挤的场所
由于女性在怀孕的时候身体的抵抗力要低于未怀孕的时候,因此,孕妇很容易受到外界病原菌的感染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尤其拥挤的场合是最容易传播疾病的场所。
在公共场合中,致病微生物的密度比其他场所更高,特别是在传染病流行的地区和期间,孕妇很容易染上细菌性疾病和病毒。这些细菌和病毒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影响不大,但对胎儿和孕妇来说则非常危险。女性在怀孕的时候如果多次出入这些场所,会使感染的机会增加。因此,为了防止被传染病症,孕妇要尽量避免去人员混杂、密集且空气流动性差的场所,如影剧院、超市、商场和车站等地方。
此外,女性怀孕期间在人多拥挤的地方出入,会导致流产,比如挤公共汽车。人多拥挤的场所发生意外的可能性较大,比如在广场看演出,就有被挤倒的可能,孕妇由于身体不灵活,最容易出现意外。拥挤的场所空气不够清新,会给孕妇带来憋气、胸闷的感觉,也不利于胎儿的供氧。
孕妇要重视产前检查
女性在怀孕后,胎儿在孕妇体内迅速生长,新陈代谢旺盛,孕妇全身各系统也会改变。为了使孕妇能够安全度过妊娠期,孕妇要重视产前检查,了解孕妇的健康状况及胎儿的发育情况,对于发生的异常情况要预防和及时处理,以保证胎儿和孕妇的健康。若是孕妇不适宜继续妊娠,可以选择人工流产。
一般情况下产前检查的项目包括询问孕妇的月经史、早孕反应发生程度及时间,了解孕早期有无高血压史及流产,以往孕产史中是不是有产伤、难产、产褥感染史及产后出血等以及夫妇双方的遗传病史和家族史等。同时产科检查和体格检查也很有必要,如母体的身高、体重、血压以及听胎心、胎位等,实验室检查有肝功能、血型、尿常规、血常规、乙肝三项、B超等检查。
产前检查进行得越早越好,一般从女性怀孕3个月就要进行检查,怀孕3~7个月的时候,每月检查一次,怀孕8~9个月时候要每两周检查一次,在怀孕10个月的时候,每周检查一次,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就要及时检查。女性在怀孕20周的时候要做B超检查,核对孕周与胎儿大小是否相符,如有脊椎裂、无脑儿、脑积水等畸形儿也会及早发现,进而早处理。
如何应对妊娠糖尿病
有的孕妇在怀孕以前就是一名糖尿病患者,有的是在怀孕以后才患的糖尿病,但无论是哪种情况,对胎儿和母亲都有很大的危害。糖尿病最主要的症状是排尿多、吃饭多、喝水多。若是孕妇被确诊患有糖尿病,一定要到医院进行治疗。
1.要控制饮食量
患有糖尿病的孕妇通常都有好的食欲,饮食量比正常的孕妇要多,这个时候应该控制饮食量。主要是控制薯、面、米类食物,每天控制在250克左右。不要吃那些含糖高的食物,食用过多的含糖高的食物会造成血糖过高,只会使糖尿病的病症加重或出现“大胎儿”的情况。一般情况下,每天每千克体重大概需要125.55~146.48千焦的热量。最好的选择就是让医院的营养师按照孕妇自身的情况量身制定食谱。
2.要有充足的蛋白质供给
患有糖尿病的孕妇一定要控制饮食量,但是一定不能减少蛋白质的摄入量,要比怀孕期相同的正常孕妇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略高一些或基本相同。尤其是要多进食一些豆制品,以增加植物蛋白质的摄入。
3.要适量供给脂肪
因为减少了主食碳水化合物类食物的供给,因此,要适量增加脂肪的进食,这样才能维持一天的供热量。还可以适量吃一些干果,增加脂肪的供给。
如何应对胎动异常的情况
胎动是每个胎儿传达给孕妇的健康信号,同时也是一种和孕妇沟通感情的方法。那么,如果胎动出现不正常,胎儿要传达什么信号呢?孕妇应该怎样应对胎动不正常的情况呢?
1.胎动急促,之后突然停止
原因:脐带绕颈
对策:若是出现胎动不正常的情况,要马上就诊;怀孕晚期仍然要每天数胎动,一旦有不好的感觉,就要立即到医院检查。
2.胎动的次数减少
原因:孕妇发热、血糖过低。
对策:注意休息,随着气温的变化要注意增减衣物,以防感冒;尽可能不去人多的地方;经常开窗通风,使室内的空气能够流通;适当进行锻炼;多喝水,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3.胎动突然加剧,之后慢慢减少
原因:胎儿缺氧、受到外界刺激、孕妇高血压、受到外界噪声的刺激。对策:患有妊高征的孕妇,一定要定期到医院做检查,并注意休息,不要劳累过度;不管是乘公共汽车还是走路,尽可能和别人保持距离,远离嘈杂的环境,以免受到外力刺激和冲撞;保持良好的心态,放松心情,控制情绪。
孕妇如何应对孕期疼痛
怀孕期间是女性特殊的生理时期,孕妇全身各系统都会有一些改变,而这些改变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女性怀孕期间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就是疼痛,可分为病理性疼痛和生理性疼痛。
1.头痛
这个时期孕妇出现头痛是一种正常的反应,因为怀孕的时候血压也会发生变化,体内分泌激素量不同于以前,不利于大脑血液循环。出现头痛的主要原因是疲劳,因此在怀孕的时候应该保持充足的睡眠,这样有利于减少头痛的发生,在头上敷热毛巾也有利于缓解头痛。
2.胃痛
随着孕期的增加,子宫也会越来越大,这给孕妇的胃肠道施加了很大压力,再加上怀孕期间分泌激素使胃的肌肉和分隔食道变松弛,导致胃部烧灼痛及胃酸反流,因此应该少食多餐,要少吃辛辣食物,刚吃完饭后的半小时不要平卧。
3.乳房痛
孕妇停经后可有乳头疼痛、刺痛和乳房胀痛,怀孕早期的时候比较明显,这种情况是由于孕期激素发生改变所导致的,是一种正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