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讲稿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章 编订说明

推动中国新诗研究的深入开展,出版相关的有一定学术质量的研究成果,是北京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的工作重点之一。为此,在北京大学出版社的支持下,拟定了组织“新诗研究丛书”的计划。丛书的选题主要是:

一、新诗理论、新诗问题的研究;

二、新诗史,包括断代史、流派史、诗刊史等;

三、诗歌文本阅读和重要诗人研究;

四、新诗文化问题研究;

五、有研究价值的新诗研究资料;

六、其他。

丛书将不定期出版。丛书的出版,得到北京大学中坤学术基金的资助。

北京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

新诗研究丛书编委会

2005年4月

1936年,废名在北京大学讲授新诗,自胡适《尝试集》始,至《沫若诗集》中断。1937年底,废名南归。1944年11月,其新诗讲稿由黄雨整理,周作人作序,在北平新民印书馆出版。1946年,废名北返,又续写新诗讲稿四篇,曾在《华北日报·文学》等处发表。1984年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谈新诗》,将废名于抗战前后所编写的这两部分新诗讲稿合并,并增加《新诗问答》一篇。1998年3月,由陈子善编订的《论新诗及其他》作为“新世纪万有文库·近世文化书系”之一种出版,正文为废名抗战前之新诗讲稿,附录收入抗战后所撰新诗讲稿,及《新诗问答》等论诗文章。此后,又有多种版本印行。时至今日,废名之《谈新诗》已被视作新诗批评与研究的“经典”了。

但鲜为人知的是,1940年秋至1941年春,周作人主持下的北京大学文学院设置的“新文学研究”课程之“新诗”部分由朱英诞承担。朱英诞是林庚和废名的学生,也是其时较为活跃的青年诗人,曾自印诗集《无题之秋》,由林庚作序,又曾拟印诗集《小园集》,废名为之序。废名“谈新诗”时,朱英诞曾参与选诗,其意见也被废名纳入新诗讲稿之中。1939年秋,朱英诞因沈启无之荐,至北京大学文学院任教。在讲授新诗时,朱英诞所采用的方式是:废名讲过的部分,朱英诞仍录原文,只在文后作“附记”表达自己的观点——仅“《冰心诗集》”、“《沫若诗集》”二章采用的是“夹叙夹议”,即引述废名新诗讲义中的论断,以自己的点评加以连缀。废名尚未谈及的,朱英诞便讲下去,直至废名、林庚及“现代的一群”。朱英诞讲诗颇有废名之风,观念亦相似,亦是识见卓异、如花妙笔。1941年5月15日,朱英诞作《新诗与新诗人后序》,编定其新诗讲稿,是为新诗讲稿,并编有《新绿集(中国现代诗二十年选集)》,如此,便完成了一个对抗战前的中国新诗史的完整叙述。

2006年秋,编者拜访朱英诞的遗孀陈萃芬女士,第一次见到这本朱英诞自藏的新诗讲稿,原稿为油印讲稿的合订本,繁体竖行排列,有一些圈点、划痕、补充文字及剪切的痕迹,为朱英诞后来的修订。从改动之处来看,朱英诞亦欲将自己所讲的内容编成一集,次序有所调整,内容也精简了许多。因此,此稿实际上是两本书:一为当年之新诗讲稿,为废名、朱英诞的合集;另一为朱英诞的修订稿,是为朱英诞的“谈新诗”。

此外,据曾亲听其课的学生徐守忠回忆,朱英诞在新诗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常常“溢出”讲稿,如关心时局,介绍臧克家的《烙印》等诗。而且,在朱英诞的遗稿中,编者找到一页名为《T。S。Eliot诗论拾零》的讲稿,亦是新诗课所用讲稿,但并未编入朱英诞自订的新诗讲稿。

此书以新诗讲稿油印原稿为基础整理而成,除了朱英诞先生所撰写的《新诗与新诗人后序》一文作为本书的序言外,本书内容主要分四个部分:一、废名1936-1937年在北大讲稿并附有朱英诞所作解说及意见;其编排顺序依据朱英诞所藏讲稿,不同于以往出版的废名“谈新诗”讲稿目录顺序,朱英诞将废名1934年发表于《人间世》上的《新诗问答》一文放在讲稿之首。二、朱英诞1940-1941年在北大讲稿;其编排顺序依据朱英诞所藏讲稿,朱英诞后来曾以手写的形式改变目录编排顺序,但本书依从原稿。三、废名1946年回北平后续写的四篇谈新诗文章。四、附录;收入周作人《怀废名》(署名药堂)、《谈新诗·序》(署名知堂),黄雨《谈新诗·跋》,以及朱英诞自传《梅花依旧》。因朱英诞当年在使用讲稿时,曾编有《新绿集(中国现代诗二十年选集)》,所以讲稿中多处引诗被略去。此次整理为方便读者起见,编者加上了部分引诗,但因无法找到当年的《新绿集(中国现代诗二十年选集)》,所加引诗,在废名讲稿部分,依据已出版的废名讲稿添加;在朱英诞讲稿部分,则只能尽量依从早期版本;如有错讹,请方家指正。

另外,朱英诞藏此讲稿多年,讲稿上有多处手写添加的文字,但添于何年何月,无从查考。编者为尊重文本原貌和历史变迁,编排时对他后来手写添加的文字,以楷体字标出,以示区别。

若干由于印刷产生的字句错漏参照朱英诞的订正,除几处剪切部分难以恢复外,其他仍如其旧。当年讲稿排版油印时,多处出现英文错讹,此次编排,编者尽量修正,但仍有几处无法核考,只好依从原文。承蒙北京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孙玉石、洪子诚二位先生的大力支持,朱英诞遗孀陈萃芬女士、废名哲嗣冯思纯先生对出版此稿的慷慨应允,学友张雅秋的辛勤劳动,此书方得问世。特此说明及致谢!

陈均

2007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