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治疗脑梗塞的中药复方
中医治病讲究的是辨证论治。根据病人症状,看舌观脉,辨别病因病机、病性、病位,确定治疗方法,选用适宜的方和药。
脑梗塞其病因病机是年老正气亏虚,肾气不固,根本动摇,加之喜怒不节,饮食多进肥甘厚味,痰热郁滞,化火生风,上冲脑府,心神昏愦,猝倒无知;或因气血素虚,劳倦内伤,元气无力运血,气血凝滞于经络,而患偏瘫、舌謇之症。
根据不同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期与后遗症期辨证施治。急性期有阳闭、阴闭、厥脱;后遗症期则多见阴虚阳亢型及气虚血瘀型。
阳闭
主证 猝然昏仆,口舌斜,面赤,身热烦躁,半身不遂,肢体强硬拘急或颤抖,抽搐,痰涎上涌,声如电锯,呕吐,腹满,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脉弦劲有力。
治法 开窍醒神,熄风化痰,通腑泻热。
选方 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或羚羊钩藤汤合星蒌承气汤
药物 羚羊钩藤汤:羚羊角3g 钩藤15g 桑叶15g 川贝15g 生地25g 菊花15g(后下) 白芍15g 鲜竹茹15g 茯神15g 甘草5g
星蒌承气汤:胆南星15g 栝楼15g 大黄15g(后下) 玄明粉15g(冲服)
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系急救用的成药,均有清热、开窍、熄风、止痉之功。昏迷用数日,至苏醒后停用,目前已有醒脑静、清开灵等制剂,可供静脉输液用,星蒌承气汤与羚羊钩藤汤宜合用,若痰多者加鲜竹茹、姜汁;热甚者加石膏、黄芩、栀子;呕吐者加赭石、法半夏。
阴闭
主证 猝然昏仆,口舌斜,半身不遂,肢体瘫软,面色晦暗,喉间痰鸣,口角流涎,四肢欠温。舌质淡,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 开窍醒神,熄风化痰。
选方 苏合香丸或涤痰汤
药物 涤痰汤:半夏15g 胆南星15g 橘红5g(后下) 枳实12g石菖蒲10g 竹茹15g 人参(吉林参)10g(另炖) 茯苓15g 炙甘草5g 大枣15g 生姜3片
苏合香丸:亦系急救用的成药,用法同至宝丹、安宫牛黄丸。苏醒后用涤痰汤,肢体不遂加丹参、赤芍、豨莶草、桃仁、桑枝。
阳气暴脱
主证 猝然昏仆,口舌斜,半身不遂,面色苍白,口开手撒,汗出肢冷,二便自遗,舌质暗淡,苔薄白润,脉沉细无力。
治法 益气固脱。
选方 参附汤
药物 高丽参10g 熟附子15g
临床上常加龙骨、牡蛎、山萸肉、五味子敛汗。可配合参附或参麦注射液用于急救。
阴虚阳亢型
主证 头痛、头晕、头涨、面红目胀、烦热易怒、躁动、肢体麻木或震颤,甚则猝然仆倒,不省人事,口眼斜,或半身不遂,舌红,脉弦细数。
治法 镇肝熄风。
选方 养肝体清肝用方或镇肝熄风汤
药物 养肝体清肝用方:羚羊角3g(先煎) 钩藤15g 石决明30g 菊花15g(后下) 桑叶15g 茯神15g 生地25g 橘红5g(后下)临床上常加天麻10g 僵蚕10g 地龙15g 白芍15g 夏枯草15g
镇肝熄风汤:怀牛膝25g 代赭石30g(先煎) 龙骨、牡蛎各15g(先煎) 白芍、玄参、天冬各15g 川楝子、生麦芽、茵陈蒿各10g 甘草5g
加减 麻木肢体不遂加丹参、豨莶草、桑枝、赤芍、鸡血藤;语言謇涩加石菖蒲、远志。
肾阴阳俱虚型
主证 眩晕耳鸣,腰酸尿多,肢体瘫软,言语謇涩,神疲嗜睡,手足心热,口干,舌红少苔,脉虚无力。
治法 补肾阴,温肾阳。
选方 地黄饮子
药物 地黄30g 石斛15g 麦冬15g 五味子15g 石菖蒲10g 肉苁蓉20g 鳖甲25g 牡蛎30g
气虚血瘀型
主证 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舌斜,语言不利,面色苍白,气短,乏力,自汗,便溏,舌质黯淡,苔薄白,脉沉细或虚弱无力。
治法 益气活血。
选方 补阳还五汤
药物 黄芪60g 赤芍15g 川芎12g 当归尾15g 地龙15g 桃仁15g 红花15g
加减 瘀滞重者加丹参、田七、水蛭、穿山甲;挟痰加胆南星、法半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