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经济危机来了政府却在鼓励消费
——节俭悖论和当前拉动消费政策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唐代大诗人李商隐在总结唐朝由盛世走向衰败的历史教训时写下的警世名言,但是现代经济学告诉我们,一味地节俭并非好事,尤其对国家而言更不是好事。我们先从道光皇帝讲起。
我们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大大小小的皇帝不下500个,其中最节俭的皇帝当属清朝的道光皇帝(在位时间是1820年至1850年),人称史上最抠门的皇帝。
道光皇帝抠门到什么程度呢?我们仅举一例便可窥见一斑。《满清外史》记载:道光帝“衣非三浣不易”,什么叫“三浣”?每月的上旬、中旬、下旬分别也叫上浣、中浣、下浣,三浣就是一个月,可见,他一个月才换一套衣服,说明衣服不多。一个富有天下的皇帝一个月才换一套衣服,这在中国历史上真的不多见。道光皇帝除了以身作则节俭外,还要求下面的臣民都节俭。他规定除了太后、皇帝、皇后以外,非节庆不得食肉,嫔妃平时不得使用化妆品,不得穿锦绣的衣服。道光元年,皇帝发表了一篇节俭的宣言书——《御制声色货利谕》,表达了节俭的理想。在这篇上谕里他引用古人的话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就是说,百姓不穷,我这个皇帝能穷吗?百姓不富,我这个皇帝能富吗?但是,怎样才能使百姓富起来呢?他说,我给你们省。
帝王勤俭节约的品质似乎可以使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然而,崇尚节俭的道光帝,非但没使他的大清王朝强盛起来,反而更加衰败不堪。
难怪道光皇帝自己也大惑不解地叹道:我这么节俭,怎么国家还这么穷呢?
道光皇帝的疑惑恰恰就是经济学上著名的“节俭悖论”:在一个由家庭、厂商和政府组成的三部门封闭经济的条件下,单个个人或家庭节制消费增加储蓄会增加个人财富,对个人或家庭是件好事,但如果人人节约、家家节俭则会减少国民收入,引起经济萧条,对整个国民经济来说却是坏事;相反个人或家庭增加消费、减少储蓄会减少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件坏事,但如果人人都积极消费则会增加国民收入使经济繁荣,对整个国民经济来说却是好事。这就是经济学上著名的“节俭悖论”。
我们了解了“节俭悖论”就不难理解道光皇帝的疑惑:他自己节俭问题不大,但是作为一国之君他的节俭会导致上行下效,会导致整个社会消费的萎缩,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生产的萎缩,在这样的一个氛围里国家如何能够强盛?蔡东藩对道光帝的评价可谓一针见血:“徒齐其末,未揣其本,省衣减膳之为,治家有余,治国不足。”
因此节俭对家庭是好事,但是对一个国家就未必是好事,国家强盛的关键是生产而非节俭。实际上明朝学者陆楫(1515-1552)早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他在《蒹葭堂杂著摘抄》中写道:“自一人言之,一人俭则一人或可免于贫;自一家言之,一家俭则一家或可免于贫。至于统论天下之势则不然。治天下者,将欲使一家一人富乎?抑亦欲均天下而富之乎?”他的这一观点和现在的扩大消费促进增长的理念不谋而合,但他比凯恩斯早了将近400年,只可惜他英年早逝,否则说不定写出一部适合中国社会的经济学也未可知。
经济学告诉我们,国民收入的提高需要“三驾马车”来拉动:消费、投资和出口。因此,对于整个国家而言,刺激消费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国民收入的重要一环。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现在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意识到我们高达46%的储蓄率(储蓄率指个人可支配收入总额中储蓄所占的百分比)并不是好事(相比之下,美国的储蓄率一度为负值,也就是说美国人平均来说是靠借钱生活,不过金融危机让他们认识到了储蓄的重要性,他们的储蓄率开始增加,2009年5月份的储蓄率已达到近十年来的最高值6%),因此尽管我们也受到了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老百姓的日子并不好过,但政府还是提倡积极消费,提倡消费升级,提倡人们旅游,提倡居民享受生活。
2008年11月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宏观调控任务正式改为了“保增长,扩内需”。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政府不断出台刺激消费政策,2009年政府强力推动“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有力促进了居民消费。我们相信随着中国出口步伐的放缓,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只有消费可以指望得上,所以如何增加居民收入从而刺激居民消费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