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管理经典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章 推荐序:华章,一个邂逅经典的地方

我是一个理工男,一个读书人,读了半辈子书,做了二十几年的出版,书读得越多,反而越发觉得自己无知,而这种无知,是大师德鲁克先生所述的“有意识”无知,正是因为“意识”到“无知”,我才决定放弃从政之路,一心与书为伴,安心从事出版。从业二十余载,其间十年苦读,甘为学徒,师从的是国内外的诸位大师。我的学徒生涯并不是在课堂里,而是在大师们的作品中学习,是在每个深夜与清晨,在书桌旁、在飞机上、在灯下,在跃动的字里行间与大师神交,接受触及内心与灵魂的洗涤,聆听大师们鲜活的历史与故事。

读书是个苦差事。在动荡而浮躁的年代尤其如此。而我们恰好就生活在一个这样的时代,这既是一个充满激变与机遇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不确定与困惑的时代,我们的组织在为方向困惑,我们的个人也在为未来而疑惑;因此,我们都有种莫名的焦虑,都在担心因为走错一步而与稍纵即逝的机会擦肩而过。但在这样的时代,最该做的,也是最难做的,却依然是静下心来阅读。

读书需要勤奋。孜孜不倦地积跬步,经年累月,终以至千里。但书海无涯,人生有限,面对知识的汪洋,仅有勤奋,依然会迷失,因此我们必须有所取舍,我们需要系统性的阅读、需要思考与实践,更需要灯塔与罗盘来寻找方向。

读书的困惑。读什么书、怎样读书是经营者、职业经理人、企业家经常问我的问题,他们希望通过阅读,解决企业与管理的难题。时间久了,读书成了一种习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而对这些怀有使命的读书人来说,选择的困扰与支离破碎的阅读使得他们无所适从,甚至焦虑。

大师与经典就是灯塔与罗盘,大师之所以称之为大师,就是因为他们高瞻远瞩,经典之所以称为经典,就是因为足够浓缩而不容错过。握紧这些经过时间考验的真知灼见,才是我们征服知识海洋的唯一捷径。

基于此,华章走过了20载。20年间,我们集结出版了一大批国内外管理、金融、经济、技术的经典大作。在今天的华章,我们不仅能邂逅泰勒、法约尔、熊彼特、德鲁克等这些百年一遇的一代宗师,也能接触到像定位之父特劳特与里斯、营销之父科特勒、经营之神稻盛和夫、精益之父大野耐一、欧洲管理名家马利克,这些属于我们时代的大师。在华章,读者既能享用陈春花、包政、杨斌、赵曙明、刘澜等高端知识生产者亲手烹制的智慧盛宴,也能倾听柳传志、张瑞敏、宁高宁、马蔚华等一流企业家的炉边经营私语。

可以说,华章出版20年,就是在践行德鲁克先生的箴言:“不断地搜集、编纂并出版,把经验转为知识,把匠人的手艺转为书籍,把技术秘密转为方法论,把工艺流程转为应用知识。”而大师的断代方法也颇耐人寻味:“资源”-“资本”-“知识”社会如此变迁;我笃信“知识”时代已经到来。

很荣幸华章一路上能与一流的管理者、企业家、作译者同行,20年间,我们与国内外学者、企业家不断探索什么是经典、什么是传世之作,在这期间,无数的国内智囊为我们献计献策,梳理经典思想的脉络,而陈春花老师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陈老师是中国管理学界少有的学者型企业家,是真正践行“知行合一”的研究者与企业家。正是有她的指导、期待并一路相随,才成就了华章的“经典”之路。

与其说策划不如说是心有灵犀,源于读书尤其是读管理书的困扰,才有了陈老师的这本《我读管理经典》。陈老师在书中尝试着用历史观、系统思考的角度来探索管理的本质。陈老师本人就是一位资深的管理学研究者,也深谙把书读薄、读懂、读透的阅读之道,本书是她经年累牍的阅读积累,30年教育工作、20年管理实践的结晶,是一部呕心沥血的诚意之作。

站在大师智慧的肩上的思考与实践,相信中国的企业终会走出国门,屹立世界之巅,华章愿做读书人、企业家孤独前行中的萤火虫,用一点微亮点亮心灵,温暖这个世界。

借此作序之机,感谢所有像陈春花老师一样支持知识的作译者,感谢这些年与华章同行的读者,有了你们,华章出版的经典才有了意义、生机与价值。期待着与天下读书人相约华章,来一次长久的邂逅,在这个最好的时代,让阅读链接彼此,用经典迎接知识的洗礼,我深信,唯有经典不辜负。

周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