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八股文的发展演变(1)
(一)八股文体的源流
八股文的文体形式是在五百多年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明清时代的统治者,为了能在思想上控制知识分子,不断地充实和完善八股取士制度,以达到通过这种文体钳制文人思想的目的。在八股文的发展过程中,其形式明显受到唐代试律诗和宋代经义的影响。
关于八股文体的源流,有人认为最早可追溯到唐朝的“括帖”。这里所说的“括帖”,就是概括地写出某一部经书的注解。唐代的科举考试主要考明经、策论和诗赋,四书五经都是考生必读的内容。考试时,会从中出一些问题,要求考生写出注疏。唐代时把手写的纸幅叫做“帖”,“括帖”便由此而来,有时候也叫“帖经”。意思就是手写经书注疏的帖子,或者用帖子写经书注疏。我们不难看到,这种“括帖”只是和八股文的内容有关系,“帖经”本身不是整篇的文章,所以“括帖”并不是八股文体形式的源流。
八股文体形式的真正源流,应该是唐代的试律诗和宋代的经义。八股文形式中的破题、承题,在唐代的试律诗中都能找到痕迹,在宋代的经义中更是常见。
唐代的试律诗,一般都是十二句,六联。第一、二句叫首联,为全诗点题,又称为破题。破题的方法也很多,有明破、暗破、顺破、倒破等等,这为后来八股文体中的破题提供了借鉴。第三、四句叫颔联,首联破题只是简明扼要地说明题意,而颔联则是要对题意做进一步的阐发。第五、六句叫颈联,它上承颔联、下启腹联,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开始慢慢地对题意进行阐发。第七、八句为腹联,这是阐发全诗题意的主要部分,相当于八股文中的股。第九、十句为后联,继续补充说明题意,如果题意在腹联中没有说尽,就在此联中做补充。如果已经说尽了,就引经据典进行论证或者发表议论。最后两句称做尾联,为全诗收尾。
所以,唐代的试律诗中早已形成了八股文的格式。清代著名学者毛奇龄曾经说:“唐制试士,改汉魏散诗而限以比语,有破题,有承题,有颔比,有颈比,有腹比,有后比,而后结以收之。六韵之首尾,即起、结也,其中四韵即八比也。然则试文之八比视此矣。”明清的很多学者也认为,唐代试律诗的颔联就是颔比,颈联就是颈比,腹联就是腹比,后联就是后比,尾联就是大结,因为每联两两相对,对就是比。唐代的试律诗已有八比,即八股的格式,这对后来八股文文体格式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宋代王安石变法时,取消了从唐代沿袭下来的以诗赋、帖经取士的方法,推行“经义取士”,就是以经言命题,学子考试从四书五经中任选一门,用论述性的文章来阐发儒家经典的微言大义,以所作文章的好坏来决定考生的命运。这已经不同于唐代时专重记忆注疏原文,考试概括来写答案的“帖经”,而是在对经文意义的理解上写评述性的文章,因而称为“经义”。破题、承题的格式在经义中十分常见,这明显受到了唐代试律诗的影响。经义的正文部分,用的是散行的文字,这和必须用对偶,且分为八股的八股文不同。但是这些格式在宋代的经义中也已经普遍出现了,只是没有像八股文那样正式成为强制性的要求而已。
元代的科举考试,仍然用“经义”。此时明确规定了出题的范围,严格限制在《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本书中,内容与八股文已经基本相同,可以看作是八股文的雏形了。所以有的人认为,在元代延祐年间,即14世纪初就出现了最早的八股文。但是此时写文章还只是仿照宋代的经义,出题范围限制在四书中而已,对于八股文中对偶排比形式的要求,还没有完成。
大部分学者认为,八股文格律形式的形成是在明代成化年间,也就是15世纪中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下令科举考试时缩写文章仿照宋代的经义。后来,写这种文章要求格律,而且越来越严格,到成化年间八股文的格律形式就形成了。顾炎武在他的《日知录》中写道:“经义之文,流俗谓之八股,盖始于成化以后,股者对偶之名也。”顾炎武也把格律严密、组织严密的正式八股文的出现,确定在成化年间,也就是说此时国家在考试中正式确定了文章的格式。
在明代成化以前,考试中也有类似于八股文形式的文章出现,但是并没有正式规定。考试中都是写经义内容的文章,可以写整齐对仗的文章,也可以写散体的文章,只要文章论述得好,观点好就行,不会因为格式上的问题而影响考试的成绩。而在成化年间以后,考试中就严格规定了要按照格式来写文章,要按照题目,以固定的字数、段落、严格对仗的格式来写。这样考官在评阅考生试卷时,先看的是格式,然后再看内容,如果格式不对,内容写得再好,也是不符合要求的,在考试中也就没有希望了。因而才形成了固定格式的八股文,也就是专为考试而制定的一种有固定格式的文体。
虽然八股文中对偶格式的正式形成确立是在明代成化年间,但是其源流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比如四书五经中就早已有了大量的排比对偶句,宋代的经义中也是屡见不鲜,由此可见,宋代经义与八股文在形式和内容上存在继承关系。
清代沿袭了明代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包括科举考试制度,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的文章样式也被保留了下来。八股文在清代延续了两百多年,在这期间出现了几次关于八股文存废的争议,随着清末科举制度的废除,八股文这种特殊的文体也在历史舞台上消亡了。
关于八股文的源流,一直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莫衷一是。一些人认为在朱元璋洪武后期八股文就已经形成了,创制者是朱元璋和当时的学者刘基,而不是在成化年间。还有的人认为,八股文文体格式的形成是受到了其他文体格式的影响。如清代著名学者焦循就认为八股文的入口气、代圣人立言,来源于金代和元代的戏曲;破题和开讲相当于曲中的引子;提比、中比,类似于曲中的套数;而八股文中时而夹入的领题、出题各部分,则等于曲中的宾白。还有人提出,八股文体的形式是在唐代近体诗的格律、唐宋古文的章法以及骈文的排偶杂糅的基础上创制而成的。当然,这些说法也都有一定的道理,综合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关于八股文的源流问题,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八股文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明显地受到宋代经义的影响。
(二)明朝的八股文
把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开始于明代初期。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开国称帝以后,面对着当时饱经战乱、百废待兴的江山,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国家政权的措施,如颁布大明律、加强中央集权等等,恢复科举考试也是其中的措施之一。
洪武三年,朱元璋颁发诏书,他在诏书中对宋、元两代以经义取士的选官制度进行了批判和借鉴,他提出要通过科举制度选取“经明行修”的人才,并规定“非科举者,毋得与官”,同时,朱元璋把“明经”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把科举考试作为唯一的选官制度。
朱元璋是一个平民皇帝,最让他担心的问题是如何加强对知识分子思想的控制,因此,在科举考试中考什么内容、以什么形式考也是很重要的问题。他在借鉴历代经验的基础上,创制了八股取士制度,主要把写作八股文的好坏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将对士人的思想控制和官员的选拔有机地结合起来。目的是培育和选拔具有儒家正统思想的治国人才,以巩固中央集权的国家统治。
但是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一般认为,这个时候的所谓“八股文”,还没有成为定式,八股文成为定式、八股文名称的产生是在明成化年间及明宪宗在位期间。明初科举考试中所作的文章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八股文,主要还是借鉴宋代的经义,《明史》中称之为“略仿宋经义”。科举考试中的经义文章没有要求八股格式,但是要求入口气,当时的文章中也已经有很多人用对偶等手法,这自然为后来八股文程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所以前面说的朱元璋创立八股取士的制度也是合理的。
明初八股取士制度的确立,成为明代思想文化大一统的一个标志,也成为文人通往仕途的主要途径。于是无数文人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学作八股文、写作八股文上,有的人甚至为获得功名花费了毕生的精力。儒家思想、孔孟之道深入到了文人的骨髓,虽然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但同时也严重束缚了文人的思想,扼杀了创造力,明代统治者达到了控制文人思想的目的。八股文在明代发展的几百年里也经历了一个由发展到繁荣,再到衰落的过程。
清代桐城派散文创始人方苞,散文写得很好,八股文造诣也很深。他在《钦定四书文》的《凡例》中把明代八股文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可。第一个时期是洪武到成化、弘治期间,这是八股文的初创和成熟期;正德、嘉靖为第二个时期,是八股文发展的繁荣期;第三个时期为隆庆、万历年间,是八股文的变革期;天启、崇祯为第四个时期,也是八股文的衰落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