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性格决定命运(2)
微笑可以产生放松的身体状态,而放松的生理状态与紧张的情绪状态是不相容的。因此当你绽开笑容,愉快的情绪会随之而来。荣格大师对微笑意义做了这样的分析:“我们如果对他人微笑,对方也会回报以友好的笑脸,但在这回应式的微笑背后,有一层更深的意义,那便是对方想用微笑告诉你,你让他体会到了幸福。由于我们的微笑,使对方感觉到自己是一个值得他人表示好感的人,从而有一种被肯定的幸福感。所以他也会快乐地对你微笑,这便是为什么微笑那么容易感染人。”
密西根大学心理学教授米柯纳的研究表明:“面带笑容的人,比起紧绷脸孔的人,在经营、推销以及教育方面更容易取得成效。笑脸比紧绷的面孔,藏有更丰富的情感,因而更有感染力,更有可能在人际互动中占据主动。”
师生之间、夫妻之间、亲子之间、上下级之间皆是如此。研究表明,彼此相互微笑的人,他们动作也协调,动作与生理反应协调,彼此之间越觉得融洽、愉快而且情绪高昂,相处十分自在。
既然微笑有这么大的魅力,为何还有许多人一直都绷着一张脸,不轻易给人展示笑容呢?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想抑制住自己内心的真实感情。因为他们从小所受的教育给他们灌输了这样的观念:“向他人泄露自己的真实情感,是一种不成熟幼稚的表现。是一件让人感到羞耻与尴尬的事情。”因此,努力把自己的情感给深深地隐藏起来,不让人洞悉自己的内心世界,久而久之,面部肌肉僵硬,变成了一个不会“快乐微笑”的人,一个对任何人都摆上一副扑克脸的不受欢迎的人。
真正具有感染力的微笑是发自内心真诚的微笑。中文里关于笑的贬义词也为数不少。这些贬义词不仅不能传递一种令人愉悦的情感信息还甚至会让人产生厌恶与反感。那么如何才能产生动人的具有感染力的笑容呢?
每天清晨洗脸的时候,顺便对着镜子练习。多想一些愉快的事物,或令你有成就感的事物,并学会把这种感情表现在脸上。试着去想今天可能发生令自己高兴的事,诸如:今天这笔生意可以成交,可以晚上与妻子去品尝大排档,孩子从明天开始放假返家了——等等,然后你带着愉悦的心情,收紧下巴,抬头向前,走出家门。深深地呼吸,以便吸收太阳光。碰到朋友时,以笑脸相迎,握手时要用力。不必担心会遭到误解和嘲笑。在内心不断重复快乐的信念。这样,你周围的人或事便会如你期待的那样顺心如意。
虽然,有许多实验研究支持微笑可以改变他人的情绪与反应这一观点,但仍有人持怀疑态度。但你若在处理人际关系上遇到过什么窘境的话,应当去试着理解这一段话:
“每天早晨站在镜子前面练习微笑,在短时间内你的性格就会有所改变,你会发现你渐渐能传达你自己的情绪并影响他人,使自己与他人建立友好的关系。”
微笑可以产生放松的身体状态,而放松的生理状态与紧张的情绪状态是不相容的。因此当你绽开笑容,愉快的情绪会随之而来。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士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看起来,动作似乎是由感情所引起的,实际上,动作与感情是并行的。动作可以由意志直接控制,可是感情却不行,必须先调整动作,才能够间接地调整感情。我们是因为胆小而害怕,笑而愉快的……。”
进化论的创立者查尔士·达尔文在一本著作中,以科学的论点证实了我们的特定的身体表现能够引起特定感情反应。他还说:“感情与表情的关系非常密切,会成为我们的习性。”
感情不伴随动作,是空洞与支离破碎的。微笑这个动作可以唤起友好的情感。了解了笑容的生理心理基础之后,微笑变得容易多了。
赞美别人时,微笑会帮助你的赞美词更加有份量;肯求别人时,微笑会使对方无法拒绝你;接受别人的帮助时,微笑会帮你表达加倍的谢意,当你无意伤害了对方时,微笑会替你传达善意,减轻对方痛苦。
微笑,在人际交往中,对于传递具有影响力的情绪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提高你的人际情商,从今天开始,咧开你的嘴——微笑。
激发热情的火花
按语
我们可以用热情去感染他人,同样也可以让热情感染我们。多与那些对生命充满活力、机警而又相当清醒的人交往,会激发出你热情的火花的。
把热情倾注在你的工作或学习中,会使一切面目一新,许多研究与事实表明热情是影响人生成就的一大原因。同样,热情也是影响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热情的人在与人交往中常常更为积极主动,更勇于承担责任,更易于给予他人以关怀和帮助,因而更受人欢迎。
当一个人满怀热情,与人交往时,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投注于交往对象上以及双方的情感互动与交流上使两人之间的情绪同步协调,而热情者往往是主动者、控制者。
如何提高自己的热情呢?心理学家荣格大师提出如下建议:
——与人交往时,以“为他人服务”的立场来思考
一个眼睛只盯着与他人交往能给我带来什么利益的人,绝不会对他人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本着为他人做点儿好事,可以体现自我价值的人,常常对任何事、任何人都很有热情。因为她们无所顾忌,可以全身心地开放,表达自我。
——时常给自己鼓劲儿,树立起一种“我要满怀热情地生活”这一信念
自我鼓劲儿可使你在受挫折时能抑制沮丧、消沉无力的负面情绪。一旦你树立了我要热情地工作,热情地对待每一个人”的观念。你就会真的热情起来,因为,前面我们在谈情绪的生理机制时提到过,大脑皮层对边缘系统杏仁核有监督控制作用。当你假装要有积极的情绪时,额叶便会通过神经通路传导神经冲动给杏仁核,分泌激素调节身体各部分的运动水平,你便真的活跃起来了。
——尽力去了解每一件你所负责的工作,并弄清它的前因后果有一个寓言故事讲;有人问起同做一件事的两个人他们在做什么?一个回答说:“我在砌砖”;而另一个人的答话含金量就高了,他说:“我在建筑一座剧院。”
你若对某一件事知道得越多,你便会越有热情,因为你若了解地更深刻、确切,你会更有信心,更有权威感,对它也越感兴趣.它满足了你内心中的基本需要。
——制订目标,并耐心地完成它
能给人的工作生活带来巨大推动力的莫过于行动之后的成就感。一个知道自己目标的人,目标完成之后的那份成就感会使他在目标追逐过程中,不至于因为挫折和失败而泄气、放弃;同时目标帮助人确定方向,不至于使人的精力过份分散,而无法把大部分热情投注于他所关心的事件上。
——与热情的人交朋友
我们可以用热情去感染他人,同样也可以让热情感染我们。多与那些对生命充满活力、机警而又相当清醒的人交往,会激发出你热情的火花的。
养成关怀他人的习惯
按语
青少年犯罪者更与幼年家庭教育方式不良与家庭气氛缺乏爱与支持有着密切相关,缺乏同感的父母,其孩子也是个冷漠而不善于与他人相处的人。
关怀就是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便是利他主义,即不期望得到任何回报或良好印象的助人精神。有时社会心理学也称为亲社会行为。
约翰提及过他读中学时的事,至今他仍清楚地记得那位关心他、真诚地帮助他的校长。语气中充满了深深的感激与敬意。
约翰由于自小父母离异,他一直生活在一个比较贫穷与缺乏爱的环境里,他的脾气因而变得易怒、暴躁而又极度敏感,家境的贫寒、学业的落后,使他倍受冷落与嘲讽。在学校里,打架滋事,他成为一个令校方头痛的学生。
有一天,约翰被召去见新来的校长,按惯例是去挨训的。谁知进校长室之后,校长微笑地叫他坐下,给了他50块钱,说是“学生贷款基金会”批下来的贷款,考虑到他的实际情况,便发给他。当时,拿了钱,约翰转身便准备走。校长却说:“请等一下。”约翰回忆当时的情景说,他感到非常惊讶,校长的话那么有影响力。校长接着说:“你是住校生吧?离家挺远的,得自己照顾自己吧!我当年读中学的时候也一样。生活挺艰苦的,但一定要注意营养,每天早上吃一个鲜鸡蛋补充蛋白质,再买袋牛奶晚上喝。晚自习时间很长,又是读书,消耗特别大。天气干燥,可要多喝水。至于一些日用品,可以到前面拐弯处的一个批发市场上去买,价格便宜又节省时间。在生活上还有什么问题,尽管向学校提出来,校方会帮你解决的。”
当时校长的话犹如一阵暖流淌过约翰全身。这么多年来,大家都把他当作坏孩子、差学生来看,给予他的都是批评、厌恶、嘲笑或是怜悯,很少有人像校长那样从他的角度来考虑他的苦楚,来关怀他、安慰他。而这份关怀对于他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一直照亮着他往后的人生旅程。他说,校长的话就像一盏明灯。
关于利他行为的产生机制。生物学家、生理学家们对此提出了许多理论与观点,分歧比较大,莫衷一是。达尔文认为,利他有助于保持种族的生存和延续。举例来说,一只鹧鸪鸟看到狐狸走近它的幼仔时,便假装受伤,似乎翅膀折断了,蹒跚地离开了自己的巢。狐狸认为可以轻易地捕食它,便跟在它后面。一旦它把狐狸引到足够远的地方时,鹧鸪便奋力飞走。这种策略有时是成功的,有时却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被狐狸吃掉。在人类历史上,这种例子似乎举不胜举,一个家族或国家,常常由于少数勇士的献身而得以生存和延续。
荣格大师指出,10个月的幼儿已经表现出了利他精神,如父母或兄妹患病或受伤时,表现出安抚的动作或把玩具让给妹妹等。这被认为是人的利他行为的前驱。但这到底是由于幼儿的模仿行为,还是生而有之,还未有明确的结论。
对利他行为做系统研究的是社会心理学家雷腾(Latane),而促使他进行研究的是1963年一件发生在纽约市的惊心动魄的事件。一个漆黑的晚上,一位年轻妇女在纽约市一条僻静的街道上行走,突然有一个男子从暗处冲出来攻击她。妇女拼命挣扎、抵抗,并大声呼救。搏斗和呼救声持续了半个小时,最后她被男子刺死。而在出事地点附近的居民中至少有38人听见了她的呼救和搏斗声,而且有些人还走到窗前探头俯视,但却没有一个人到场伸出援救的手,甚至也没有人去报警。
在如今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的社会里。人们的道德观念却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淡化甚至沦丧。这应该归罪于何方?家庭、教育和社会?
作为道德支柱之——利他主义似乎应当为道德观念的重建承担点儿什么?
儿童是希望之窗,是培养个人利他主义的良好契机。研究表明,在儿童期表现出良好的利他主义精神的人,长大之后多是一个较受他人欢迎与喜爱的,尤其善于与他人合作与协调,将会是一位成功者。而大多数犯罪的人,在其童年期就表现出一些侵犯、攻击性行为。青少年犯罪者更与幼年家庭教育方式不良与家庭气氛缺乏爱与支持有着密切相关,缺乏同感的父母,其孩子也是个冷漠而不善于与他人相处的人。
那么,应当如何培养孩子的利他精神呢?心理学家提出如下建议:
——告诉孩子应当帮助他人
单纯地告诉、指导,也能有助于发展助人行为。告诉孩子什么行为适当,应建立起一种什么是好行为的期望,这可以引导孩子未来的行为。荣格大师曾经说过,一些实验者期望发现,规劝儿童帮助别人,不会有什么结果,但是结果却是,孩子们的确表现出助人与利他。当然单纯地说教,有时效果并不大。一个行为自私,不顾他人感受的大人却要求孩子有较高的人际情商,显然是荒谬的。
——提供榜样
当孩子看到他人的助人与利他行为时,很可能就会学着去做。现实生活中和实验室中很多的例子说明了这一点。电视,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大众传媒,它所起的榜样作用也值得一提。心理学家克雷特斯(Creates)等人在1976年研究了幼儿园儿童在看过助人电视后的行为,发现儿童在游戏场上表现出更多的关心他人、同情他人、彼此帮助的行为。研究表明,直接的影响主要在于儿童对利他主义的态度。
若观看助人行为的榜样次数增多,会有助于培养利他行为。雷斯特所做的一项研究表明,当孩子多次看到他人把自己的东西分给需要的人,比只看一次的孩子,更可能将自己的东西分给他人。
——注重父母所起的榜样作用
在幼儿园进行的一项测验中,要求孩子们说出哪个小朋友最关心他人时,发现这些小朋友的父母也常常被提及很关心他人的。
——强化任何助人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