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谋圣:张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早期生活

(一)锥击秦皇 圯上受书

据《史记》《汉书》等史籍记载,张良本为战国时期韩国贵族,其先人曾“五世相韩”,即张良的祖辈有五人先后担任过韩国的国相。其中张良的祖父相韩41年,其父则相韩46年,共连续担任过87年韩国国相,这在当时来说应该是名门望族了。至张良时代,韩国已逐渐衰落,并在公元前230年被秦国所灭。韩国的灭亡,使张良失去了继承父业的机会,丧失了显赫荣耀的地位,再加上对韩国浓厚而深邃的感情,故而他心存国仇家恨,立誓灭秦。

韩亡后,秦在韩地设置了颍川郡,并将郡治定在阳翟。不少韩国遗老靠着过去积攒的家产,安然度日。张良却无心过这种悠闲的生活,心想“好男儿志在四方,应该胸怀大志,济世扶危”,决心离开韩地出去闯闯。恰逢此时,张良的弟弟突然暴病而亡,他便再也没有牵挂。他埋葬了弟弟,然后将家产全部变卖,离开了生活了十几年的郑城。

张良向东南行了约二百里,来到了陈(今河南省东部的淮阳)。见陈地城市不大,但经济繁荣,文化也比较发达,有不少文人儒士在这里办学讲礼。张良心想自己虽读过一些书,但父亲早丧,又连年战乱,无暇专注于读书,与朋友交往中已深感自己知识匮乏,于是决定在陈地拜师学艺,另一方面也寻访志同道合的勇士。

张良拜了陈地一名儒生为师,起早贪黑,专心致志,学到了不少知识,对当时盛行的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纵横家等各家的学说有了大概的了解。他觉得孟子的议论语言犀利,善于辩论;庄子的文章汪洋博大,想象丰富;荀子的文章气势磅礴,说理透彻;韩非子的文章峻峭犀利,锋芒毕露。但更令张良深感遗憾的是他没能读到过任何一本兵书。

转眼一年过去了。这天,先生把张良叫到跟前说:“在我教过的学生中,你是最出色、最有抱负的一个。现在我所知道的差不多都传授给你了,你无须再在此空耗时光了,还是另请高明吧。”

先生顿了顿,接着说:“在东夷的仓海有我的一位好朋友,现在是秦朝的一名官吏,人称仓海君,他与你有同样的抱负,你去找他吧。”

张良也认为不能在陈地永远地待下去,便跪下磕头道:“一年来,承蒙恩师倾囊教诲,学生受益匪浅,终生不忘。学生愿前往东海求教仓海君,待日后成就大业,再回报恩师。”于是,张良挥泪拜别了先生,朝东夷而去。

不日,张良来到仓海。这仓海本是一处海滨小镇,百姓多以打鱼为生。张良打听仓海君其人,竟无人不晓,人们对他争相称颂。原来,秦灭了六国以后,派了许多人到各地做官。这些人多是一介武夫,并没有什么才能,但他们却以胜利者自居,作威作福,欺压百姓。仓海镇的秦吏更是残暴无比。仓海君本是当地一个富家子弟,很有头脑。他见秦吏横行,便在一天夜里将秦吏请到家中,用酒灌醉将其杀死,然后又把一贯与秦吏狼狈为奸的人打得半死,捆绑起来,作为杀死秦吏的凶手,押到郡所。郡守见“凶手”已经不省人事,便传来知情百姓审问。乡亲们纷纷作证,说杀死秦吏的正是这个人。郡守信以为真,下令斩首“凶手”,并委任缉拿凶手有功之人为仓海长官。从此,这仓海君的名字就传开了,而他真正的名字却被人遗忘了。

张良见到仓海君,介绍了自己的身世,转达了陈地老师的问候,说明了来意。仓海君与张良一见如故,待他格外热情。两人相谈甚欢,引为至交。谈及当今天下形势,张良不禁怒骂秦始皇是个暴君,说:“秦始皇不除,天下就难以太平。”

仓海君也有同感,但他心有所系,道:“像你这样的义士,实在可敬可佩。但我在这里冒着生命危险,保护这一方的百姓,也帮不了你什么。不过本地有个壮士,说不定能为你所用。”

仓海君饮了一杯酒,接着说:“这壮士早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常年出海打鱼,练就了健壮的体魄和剽悍的性格,力能千斤。前两年他正要娶一个渔家少女为妻,恰逢秦朝派的官吏来到此地,抢走了他的未婚妻。壮士找秦吏理论,却反遭一顿毒打。从此他不再打鱼,改持刀卖肉,伺机报仇。后来听说未婚妻被送到秦都咸阳做了宫女,便一心想着闯秦宫,救出自己的未婚妻。如果让他跟随你,说不定能助你一臂之力。”

张良听罢,急求仓海君代为引见。于是,仓海君便唤来壮士。张良见这壮士身材魁梧、膀大腰圆、双目圆睁、动作敏捷,非常满意。仓海君则把张良的情况向壮士介绍一番。壮士不禁对张良万分佩服。两人推杯换盏,结为生死弟兄。

适逢秦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嬴政率大队人马,离京东巡。张良得知秦始皇将途经阳武,便与壮士特意锻造了便于投掷的铁锥,重百二十斤(约合今制五十斤),事先隐藏在博浪沙的树丛中。博浪沙在阳武县城南不远处,是一道沙丘,形似波浪,人称博浪沙。沙丘上长着一丛丛灌木,异常稠密,非常隐秘。

这天一早,壮士手握铁锥,在那树丛中隐蔽起来,直到中午,看到十几名武士骑马过来。他断定是皇帝的开路先锋,所以一动没动。又过了一会,大队车马行来,旌旗飘动,车声隆隆,尘土飞扬。眼见有一辆车子格外豪华,断定里面坐着的就是霸占他未婚妻的暴君秦始皇,壮士便憋足了劲,猛地站起,将铁锥投向那辆车子,然后转身穿过丛林匆匆逃离。

此时的张良镇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冷静了下来,对壮士说:“此次无论击中与否,贤弟已经报仇雪恨,留下了千古美名。皇帝遭此一击,官府必定大肆搜捕,情况紧急,我们不能在此久留。你我就此分离,你先回仓海照顾老母,我也远离此地,另寻生路。”说完二人洒泪而别。

且说壮士的那一锥,正中那辆豪华的车子。但这是秦始皇的副车,并没有击中秦始皇。事后,秦始皇下令悬榜通缉刺客,张良不得不隐姓埋名,逃匿于下邳(今江苏睢宁北),静候风声。

一日黄昏,张良闲步沂水桥头,遇一穿着粗布短袍的老翁,手拄一根拐杖而来。这老翁走到张良的身边,故意把鞋脱落桥下,然后傲慢地差使张良道:“小子,到桥下把我的鞋子拾上来!”张良愕然,心想,这老者真无礼,莫非找碴讹诈不成?但他还是强忍心中的不满,跑到桥下,违心地把鞋子拾了上来。张良正要把鞋子递给老翁,老翁却又跷起脚来,命张良给他穿上。此时的张良虽已怒不可遏,但因他已久历人间沧桑,饱经漂泊生活的种种磨难,深感生活的艰难,内心较年少时隐忍了许多,因而强压怒火,单膝跪于老者身前,小心翼翼地帮老人穿好鞋。不曾想老者非但不谢,反而仰天大笑,径直离去。张良呆视良久,心中满是疑惑,心想今天真是怪事连连。他正想着,却见那老翁走出里许之地,似乎想起了什么,又蹒跚着返回桥上,对张良赞叹道:“孺子可教矣。五天后天亮时,仍来此桥上见我。”张良不知何意,但还是恭恭敬敬地应诺。

第五天,鸡鸣时分,张良急匆匆地赶到桥上。见老者早已提前来到桥上,并一脸怒气地斥责张良说:“与老人有约,怎么可以误时?五日后你再来吧!”说罢离去。又过了五天,张良再次晚老人一步,而老人仍约定五日后再来桥上。第三次,张良索性半夜就到桥上等候。这次他终于通过了考验,老者高兴地说:“与老人约会,就应该这样。”说完,老者从怀中取出一卷书送给张良,说:“读此书,把它研读透彻了,将来可以做帝王之师。天下时局不久必然动荡,十年后你可用此书兴邦立国。十三年后你再来济北见我。”说罢,扬长而去。这位老人就是传说中的黄石公,亦称“圯上老人”。

张良送走老者,抱着书回到住处,在灯下一看,乃是《太公兵法》。太公就是姜太公,又称姜子牙、太公望。传说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天下大事了如指掌。他以“愿者上钩”一事获得周文王的赏识,后辅佐文王之子周武王讨伐商纣,建立了西周王朝。《太公兵法》就是他总结自己作战经验而著成的。张良得此兵书,喜出望外,从此日夜研习,不但对治国韬略、统军之法、御敌之术等熟记于心,而且从中了解了朝代兴亡的玄机,终于成为一个深明韬略、文武兼备、足智多谋的“谋才”。而“孺子可教”的故事也在民间流传至今,成为我国古代文化宣扬“孝义”的典范。

(二)留邑之会 辅佐韩王

张良自得圯上之书,便在下邳专心研习。其间发生了三件大事:

其一,张良再会好友项伯。项伯,名缠,是楚国大将项燕的二公子。一次项燕出使韩国,项伯随行,曾在相府同张良相会。十年后,二人在下邳城中偶然相遇,同为六国贵族后人,同样的落魄境况,使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以后的楚汉之争中,项伯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人物。

其二,秦始皇之死。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东巡,至平原津生病。七月丙寅日,秦始皇死于沙丘平台。丞相李斯怕皇子及民间势力乘机制造变故,对此严守秘密,将尸体放在既密闭又通风的辒车中。重臣赵高勾结胡亥、李斯,谎称秦始皇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并写信给公子扶苏、蒙恬,列举他们的罪状,逼其自杀。此后按计划巡行,行经直道回到咸阳,这才宣布发丧。胡亥袭位为二世皇帝。张良得此消息,万分喜悦,他预感到天下将有大事发生。

其三,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征发淮河流域的900名贫苦农民去防守渔阳(今北京密云)。佣农出身的陈胜和贫农出身的吴广被指定为屯长。当他们走到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县西南)的时候,连绵的阴雨把他们阻隔在这里,不能如期赶到渔阳戍地。按照秦法规定,误了期限就要全部被处死。陈胜、吴广二人商议:“今亡(逃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于是决定起义反抗暴秦的统治。在起义军的影响下,许多郡县农民杀掉当地官员,响应陈胜。刘邦在沛县、项梁在吴、彭越在巨野也先后举事,全国性的反秦局面形成了。

此时身处下邳的张良听说四方兵起,兴奋不已。他也聚集了百余人准备去投靠陈胜手下秦嘉所拥立的楚王景驹。但走到留邑,碰到了刘邦所率领的几千人马。他对刘邦早有耳闻,又见其手下萧何、曹参、樊哙、夏侯婴等一班文臣干将甚有气象,内心大为震惊。进而交谈中,刘邦居然对军机、治国、朝代兴衰等都能一一体会,点评精到。张良不禁感叹:“沛公气概,天下难寻。”心中暗暗决意辅佐刘邦。由此开始了两人君臣和合的序幕。

之后,刘邦以接受项梁指挥为条件,向其借兵,打败雍齿,夺回丰邑。而此时的项梁义军已发展到十万人,成为对抗秦军的起义队伍中最强的一支。为出师有名,项梁又接受谋臣范增的建议,于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六月拥立前楚怀王的孙子为王,建都于盱台(今江苏盱眙东北),仍称楚怀王。从此,反秦起义战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张良眼见秦末起义的形势日渐明朗,便决心复兴韩国,于是向项梁提出请求,希望立韩国的公子韩成为王。项梁也想开辟反秦的新势力,便任命张良为韩司徒,率千余人进军颍川地区。

在张良与秦军周旋于颍川的日子里,项梁因轻敌,于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九月,被秦军主力章邯打败。面对项梁战死后的颓势,楚怀王对起义军进行休整整顿,将吕臣和项羽的军队合并,以项羽为鲁王,封长安侯;以刘邦为武安侯,并决意进攻关中,宣布:“先入定关中者为王。”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九月,秦军攻赵,大破赵军,赵王歇和张耳退守巨鹿,并向楚怀王求救。十月,楚怀王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北上救赵。大军行至安阳,却停止前进。项羽急于复仇,不满宋义保存实力,激于义愤,杀宋义。英布等诸将推举项羽为假上将军,楚怀王不得不承认项羽的上将军身份。十二月,项羽主力渡河,并下令破釜沉舟,烧毁庐舍,“持三日粮,视士必死,无还心”。以迅雷之势围杀秦军,九战九捷,俘秦大将王离,一举解救了赵国,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项羽在北方战场节节胜利的同时,刘邦军经砀、阳城、杠里、粟地、昌邑,到达开封,并与张良会合。原来张良自与韩王成进入韩国故地后,因兵力有限,一些城池得而复失,进展并不大。得知刘邦挥师西进,在开封受阻,便率军协助刘邦。张良以为开封城高池深,难以攻破,不如派少量军队包围开封,虚张声势,并不强攻,以引诱秦军来援,并事先在开封西边设伏,必能成功。刘邦依计而行,果然大败秦将杨熊。随后,张良又协助刘邦顺利攻陷韩地十几个城池,并安排韩王成居守阳翟,自己则与张良等继续向南阳郡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