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创业再掀第四浪——互联网创业浪潮兴起
1.一浪高过一浪的四波创业浪潮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快速来临,人、信息、商品、设备等都被史无前例地连接在了一起,这个“连接”不同于传统互联网时代,它使商品流动变得快捷、信息不对称降低、入口变得分散、场景变得多元,这种变化堪称人类直立行走以来第二次最重要的变革,移动互联网已经从简单的信息工具演变为人类身体心智自然延伸的一部分,将人类从固定的时空中解脱了出来。这种改变影响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使得互联网从商品互联网向服务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及工业互联网演变,这种演变催生了巨大的商业机会,使得创业前所未有地简洁。这是一个创业的好时代。
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了社会巨大的发展动力,使得我国经济总量在短时间内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纵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不难发现每一次经济的变革与发展无不与社会创业浪潮紧紧连在一起。从创业角度看,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四波浪潮,而在每一波浪潮中的时代弄潮儿都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成功者。第一波浪潮中的主要创业者是社会中相对边缘的人,即当时所谓的“投机倒把”的个体户;第二波是从体制内“下海”的人,即下海浪潮中的辞职大潮;第三波创业者中“草根”居多,即“草根”创业;第四波不但拥有技术,而且往往是IT精英,表现为互联网创业。下面我们就来梳理一下这四波创业浪潮。
(1)创业浪潮第一波:个体户与“倒爷”时代
从改革开放开始至今,中国的创业浪潮一波接着一波。“倒爷”就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波创业者。这些“倒爷”可以说是引领了当时的中国创业浪潮。这话今天听起来,让人觉得振奋。但是,在当时,他们是社会的一些边缘人。那个时候,大部分的人都是公务员或在国企任职,只有找不到工作的,甚至是无处生存的人,才考虑以“倒爷”作为职业。在这批“倒爷”中,后来只有少数人得到了成功,慢慢地成为企业家。这就是中国当时的创业情况,“倒爷”扮演着开拓者的角色。
(2)创业浪潮第二波:全民“下海”大潮
20世纪90年代,开始了第二波创业浪潮。在当时的中国,全民“下海”。据说有十万名在国企或政府机构任职的工作人员看到了经商者的成功,放弃了原有的工作,选择“下海”创业。这些人员的素质和所受的教育程度都比较高,他们创业的企业经营范围很广泛。最终,他们赢得了巨大利益,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和外贸领域。这批创业者得到了很大的价值回报,因为与第一批创业者不同,他们拥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和知识层次,并且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
(3)创业浪潮第三波:传统互联网时代的创业者
21世纪美国验证了互联网在未来有着很大的潜在价值,但是,到底有多大,谁也不清楚。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这批中国创业者看到了这个机会,他们认为美国人能做到的,我们中国人也能做到。他们中的佼佼者快速地积累了巨大财富。如果只评估固定时间内,用同样资本创造最大的价值的话,第三波创业者的成功远远大于第二波和第一波。
第三波创业浪潮让人们变得离不开互联网。它通过风险投资和股票、股权可以让整个公司参与创业过程,公司一旦上市,参与公司创业的前一百人,甚至是前一千人可以成为千万甚至是上亿的富翁,前十名员工所得到的价值就更不用说了。
这种创业模式是由风险投资和股权激励的,加上创业者本身的不同资本,而使其拥有相当大的股权。这样的模式与前期的创业有很大不同。前期的企业是资本运作,拿一百万、一千万或借钱买地,希望盖房子挣更多的钱,可能花了两千万、五千万甚至八千万,赚取一个亿。然而,互联网行业则不同,无论是百度还是腾讯,最初的投入可能只是百万或千万元,而今天的价值却是一千亿美元。投资少,回报多,风险投资逐渐参与,创业者及其伙伴拥有大量的股权,并被股权激励,这就是第三轮的创业模式。
(4)创业浪潮第四波: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业浪潮
每一波浪潮都充满了挑战和艰辛,也会成为明天的传奇。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快速来临,创业的领域被大大拓展,创业的时间也被大大缩短,互联网应用场景变得多元,智能手机的普及与软硬件基础设施的完善等都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使得创业变得简洁。
相比于传统行业的创业,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业不需要设备、厂房、众多的人员和巨额的资金,一个产品、一个技术的微创新,甚至一个商业模式的创新都可能孕育着巨大的商业机会,成就一个伟大的互联网科技公司。由上述可见,第二波、第三波创业浪潮中的创业者都需要有一定的成本,如果是传统行业,则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比如说工厂、硬件、物流都需要巨大的费用。而移动互联网、云服务可以减少成本,云销售和渠道可以让我们不用雇销售人员等。
与传统互联网相比,移动互联网的去中心化、碎片化、分散化、民主化及参与感已将传统互联网巨头打造的入口及地盘冲击得支离破碎,人人都可能成为入口,任何一款产品、应用只要能够满足人们需求,与消费者产生情感依赖的黏性,都具有巨大的商业机会,粉丝经济、社群经济、共享经济与闲置经济已经拓展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因此,相比于传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创业机会更加巨大。
2.第四波创业浪潮领域广阔
互联网的变迁与人类的需求升级是分不开的,人类持续的追求是互联网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反过来讲,互联网的发展进一步满足了人类日益变化的需求。
如上图所示,正是在不断的演进中,人类挺起了胸脯,有了更多的选择和空间,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吃饱穿暖,而有更多的商品选择需求、了解更多的知识和信息的需求、进行社交的需求。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再到生产与消费融为一体,人类社会的需求从商品消费到服务消费,再到更高的精神需求。在消费过剩的时代,如何满足人类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就变得尤为重要。
建立在传统时代的“二八定律”已经无法满足个性化时代的需求,互联网的不断连接将打通人、物、信息之间的隔膜,通过互联网的连接与聚合,将本身极其微小的个性化需求汇聚起来变成巨大的需求与供应者之间产生连接,便产生了巨大的长尾效应。一个个基于互联网而产生的应用或产品在这个时代都有巨大的需求,这在传统时代是不可能实现的,然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些都显得理所当然并极其简单。被更多的用户使用、体验和分享,满足更多人的需求就是商业成功。即便在一个领域内被先来者成功占据或卡位,但是通过商业模式的更新或产品的迭代,也可能迅速使先占者成为先驱。即便无法撼动“领头羊们”的地位,通过“垂直、垂直再垂直”,“细分、细分再细分”,在巨头们“看不起、看不见、看不懂”之时迅速壮大,也可以赢得一片天地。
在传统互联网时代,入口被搜索、门户、社交及电商等各个巨头盘踞着,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入口分散化,场景多元化,消费个性化,垄断已经不再有,互联网从巨头垄断的传统互联网时代已经演变为入口分散、体验为王的自由互联网时代。在这个时代,仅就场景应用而言就存在着巨大的商业机会,如SOLOMO机会,即social(社交)、local(位置)、mobile(移动),更别谈其他的服务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及软硬件一体的智能互联网等商业机会。在条条大道通罗马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南辕北辙已经不再成为中国成语中的笑谈,因为南辕北辙也总有到达目的地的那一天。
而在上述SOLOMO机会中,仅就“social”一项应用而言,就存在巨大的商业地图场景。因此,“罗辑思维”提出了“一切产业皆社交”的概念,更有人提出了社交红利,甚至“社群经济”。下图所示为社交应用在各个场景及领域中的分布,它们产生了巨大的商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