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最好的大学:我从清华到普林斯顿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专注的愉悦——让英语学习变得有趣……

快乐地“亲近”单词

简单的26个字母组成了多少英文单词?《韦氏大字典》(Merriam-Webster Collegiate Dictionary)大概收录了60万左右的英文单词。这个数量真是会让人绝望和无助。这么多单词,看都看不下来,更别提记住和背会了。那么,是不是永远学不好英文了?

在学习英文单词方面,我没有绝望过,因为我从来不去想这些数字。

我也听到有人抱怨学习英文单词的困难,在学习之初就先在自己的目标面前立了一道人为的障碍,把那些困难无端地放大了。内心的畏惧和担忧,无益于学习,无形中反而增加了郁闷的情绪和学习的难度。

不担心学习困难,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从来对单词就不重视呢?答案是否定的。单词是英语的基本因子,单词掌握不了就相当于英语学习没有了地基,听、说、读、写基本就成了空中楼阁。其实,汉语所属的汉藏语系和英文所属的印欧语系完全风马牛不相及,从基本的语言元素到语法结构,都鲜有交汇点。不少同学,觉得英语学起来相对比较困难,这很正常,我们完全不必为此心怀不安,因为这个难度就在那里,不增不减。而我们能征服它的原因也很简单,乔治·马里瑞(George Herbert Leigh Mallory,著名登山家)说过:“因为它就在那”。

英文的“单词”是所有学生的噩梦不足为奇,我们不必为此心怀不安。因为这个难度是客观存在的,就像我们前进路上屹立的大山。

有人像愚公,选择移山。我身边就有许多人从幼儿园时期就进入双语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又不停地参加各种英语补习班。不断地背单词,又不断地遗忘……直到大学毕业词汇量仍然非常有限,别说读文献或者原版书了,连看看英文的报纸杂志都使出吃奶的力气了。总是会无奈:英文单词太多,记忆的却太少!

我感觉青春苦短,选择在山间开一条“小路”——只记忆3000~5000个单词。

掌握并且运用一种语言,永远不需要认识所有的字、记住所有的词。事实上,你想想,一个小孩子正常和成人沟通,可能也就三五岁,他们的词汇量不过500个左右。可现实却是我们很多十三四岁的同学还不能够达到听说流利的标准。其实汉语虽然有九万字,我们却只需要掌握最常用的3000~5000个,只要熟练掌握,就能写出诸多精彩文章了。

单词总归是要记忆的,背单词真的比识字难多了,我自己学了十几年,一个小时可能也就背十几个,睡一觉还全忘了,这也是我经常觉得苦闷的地方。

其实,我并不是一个记忆力超群的人,我给自己“挖”了几条捷径。

初高中时期,我觉得需要记忆的单词往往是最常用的那一部分,是最重要、最基础的,需要永久性记忆的。因此,我采取的捷径就是以“识字的方法”来背单词。

就像学习中文的时候,我们常常利用偏旁部首和表音的简单字来记忆复杂的单字,这个方法在背英文单词的时候同样适用,熟记词根和发音规律在初学英文的阶段非常重要。这可以举一反三,反复试用。要想改变一些事物,我总是会试图先找到这些事物的规律。先找山间最薄弱的土壤开路,总是会比直接面对那些坚硬的岩石要来得容易些。

之后的捷径是在英语有了一定积累的时候,这时可能要准备诸如TOEFL、GRE这类对单词量要求较大的考试,就需要大量增加词汇量,在这个时期,单纯机械地记忆单词,就显得非常不够了。

这条捷径叫:看单词。

因为人的记忆力是一个持续的、反复的过程。正如多年未见的普通朋友——没有交情,就没有记忆。

在备考GRE时,需要大量背单词。我就反复看,不去管它能不能记住。看五遍、看十遍、二十遍……就像有些人看网络小说,不求甚解。我并没有强制自己去背任何一个单词,但是时间长了,它们就好像我的老朋友——打的照面多了,就都熟悉和认识了。

单词不是魔鬼,它们都是我们的朋友,不需要整天掏心掏肺歇斯底里地对待。只需要时不时想起它,问候它,它和我们之间就变得难相离了。

和单词的亲近,我是快乐的。

对于背英文单词以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我推荐在阅读中背单词。在阅读中反复接触到一个单词,观察这个单词在句子里、前后文中是如何左右逢源、八面玲珑地与其他单词相处的。这种背单词方法就像交朋友,让与自己熟悉、关系好的单词,来介绍跟它们经常一起出现、但对于我们自己陌生的单词给我们认识。这样,慢慢地,大家也都变成了熟人,我们也就熟悉了这个单词的品性习惯,能熟练地和它打交道了。

这种背单词的方法能让我们真正地了解单词,熟练地运用,记忆比较牢固。但缺点是比较慢,同时目的性较差(也可能在阅读中碰到前后相悖的单词)。交朋友不能急于求成。一个弥补的方法是找到包含目标单词的例句,达到阅读的效果。但这种方法较费力气,也不一定总能实现。

对于短时间背大量单词以达到识词的目的,我推荐词根词缀记忆法。英语单词(尤其是GRE单词)有很多都是由词根(主要表含义)与词缀(主要表功能),按照有章可循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的。相比于在阅读里背单词那种温吞的交朋友之道,这种方法将单词毫不留情地大卸八块,用理性的快速分解代替感性的熟悉,用程序化提高速度。市面上有很多讲词根、词缀的书籍,培训机构的词汇班也会介绍这种方法,感兴趣的同学只要稍加探索,就能窥其门径。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让人在短时间内记住大量单词,但是记住的单词最多只停留在识别阶段,很难灵活运用,而且容易遗忘。这也是所有功利色彩强的方法的通病。

当然,能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效果会更好。首先,用词根、词缀法大量背诵单词,达到初识的效果;而后在阅读中时时偶遇,加深印象,达到熟悉单词的程度。依我的经验,这样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两个步骤中都更省力气。

有了这两个方法背单词会容易一些。但是人是会忘的,人的记忆力是一个持续的、反复的过程。大脑第一次接触一个信息的时候,仅能维持几秒的记忆,而如果反复接触,记忆时间就可以延迟到十几小时。我们经常会遇见一些陌生人,仅仅一声招呼,很久不见,就会忘记对方的容貌。所以单词也一样,无论当时记得多深刻的东西,如果过后长时间没有复习或者使用,仍然会很快被遗忘;而就算当时只是匆匆瞥了一眼,重复到十几二十次,也可以达到长时间的记忆。

正因为大脑的这个记忆特性,我备考GRE的时候就反复地快速“看”单词,不求一遍记住,只求逐渐熟悉,看十遍、二十遍,反复看,看的遍数越多,看得越来越快,就记住了。做所有事情都是基本功最重要,而练习基本功永远是单调无聊的。不过也没关系,我觉得单调无聊的事情做上一百次可能会很让人厌烦,但是做上一万次我很有可能就会迷上它。做单调无聊的事情是发现自我的好手段。就像对着墙壁练球一样,在重复单调的动作里,我会慢慢找到自我,和内心对话,这是很难得的事情。背单词也一样,跨过那个让我觉得无聊、抓狂、想挠墙的门槛后,我发现我喜欢上背单词了。沉浸在专注之中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更何况“红宝书”带着你到处跑:一会儿是北欧神兽,一会儿是法国大革命的断头台。现代生活节奏很快,以至于我们在与亲人、好友聊天的时候还会受到iMessage, Twitter Feed的骚扰。想想你上一次同一个人或一本书全神贯注地海阔天空地聊上一小时是哪朝哪代的事啦?当我们全神贯注地做着一件重复的事情(如背单词)的时候,我们就能抛开心头的每一丝浮躁,和自己的内心直接对话。有兴趣的话,你不妨试试:背单词这种单调的事情就像参禅一样,是心智的远足。

如何利用培训班备考

前面提到了如何背单词的方法,这在英语学习中属于最基础的部分。而在备考应试方面,除了自己学习之外,利用培训班快速掌握某一类考试的应试技巧,是对提高考试分数非常有效的方法。我就以在新东方上GRE与TOEFL培训班的经历为例,谈谈备考某一种英语考试的想法。

参加培训班的目的就是要快速地熟悉某一种英语考试,用最有效的方法了解老师在多年教学与实战中积累的知识与经验,转化为自己的应试能力。有了这个宗旨做指导,就能衍生出一套最有效的备考方法。

首先,既然是吸取别人之精华为自己所用,那么就要相信别人的经验是精华。当然,在做任何学问的时候都应该怀揣一颗质疑的心。但在接受别人帮助取捷径直达目标的时候,则应该给予向导充分的信任:相信向导指出的路途是最佳捷径;否定向导否定的歧途。在备考的时候,先不要刨根问底地追寻老师给出方法的理由,抱着一颗接受的心先将自己用老师总结的精华武装起来,征服英语考试再说。比如,在GRE课堂上阅读老师曾给出很多与我平日阅读习惯不符的做题方法。当时我比较抗拒,因循着理科生凡事需要找到原因的思维方式,对这些没有经过推导而得出的方法持怀疑态度,也因此提高甚微。后来在考试临近的压力下,不得已放弃了“严谨的治学态度”,运用老师所讲的方法,提高很快。

其次,把老师上课举的例子铭记在心也是一个很好的备考方法。用实例记忆方法、概念的学习方法实际上在任何学习过程中都很有效。我记得在学习《抽象代数》这门数学课的时候,老师说过,人的大脑不具备对抽象概念的单纯记忆能力,想记住抽象的概念,必须以实际的例子为依托。老师上课举的例子都是经过精挑细选所得出的最有代表性的,结合着老师总结出的做题方法与技巧,是快速提高成绩的利器。比如TOEFL作文老师讲了许多行文的好结构、好方法。我就将老师课上给出的范文提纲反复咀嚼,以期达到用实例记忆方法的目的。

另外,如果经过培训,能总结消化老师的教导,形成一套自己的应试系统的话,就更进一步了。我有理科生的将凡事逻辑化、系统化的“强迫症”,所以做到这一点虽然很花工夫,我还是会忍不住去想。我觉得这个逻辑化、系统化的过程总结为两个字就是:联想。这个过程就像拼拼图。比如,阅读与写作有很多相应的对照,听力和口语有很多相应的对照。出题者用什么样的方式向你传递信息,他就会期待你用相同的方式回应他。所以输入(阅读,听力)与输出(写作,口语)逻辑相同,一脉相承。这个过程也像看分形图,这是拓扑学里的一类图:它具备微观的局部与宏观的整体相似性这个性质。一种标准化考试的逻辑会体现在各个地方,从微观到宏观,都散发着这门考试出题者特有的逻辑与哲学的气息。这个性质在阅读里体现得最为突出。以GRE阅读题为例,出题者在文章内极尽所能“转弯子说话”,从最微观的一个并列的词组,到整体的行文风格:对一个命题先肯定,再否定,再肯定,无处不在体现着出题人所谓“逻辑严密,考虑周全”的出题哲学。平时多用这些想法套一套自己学过的知识,没准儿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具体备考具体说之一如何准备TOEFL口语考试

对具体的出国考试如TOEFL、GRE的备考,我自己也有一些想法。不成系统,就且写且说。首先说说对我印象很深的TOEFL的口语考试。这项考试要求考生对着电脑说话,这一点我一开始很不适应。对着没有反馈的电脑说个不停,在我看来是一件很神经的事情。对话的所有内涵都在这个“对”上,说出去的话对方有了回应,我们才能知道往下怎么讲。不管是平时和他人聊天时候的你说一句我说一句,还是面对听众演讲时观察观众的表情,接受观众的提问,都是得到了回应才能生发出新的内容、新的谈话。

所以说,对着没有反馈的机器说话,本身就是极不自然,不太符合人类说话规律的一件事情。在我看来,口语的各种应试技巧,各种可以得高分的结构套路,都是培训老师会讲给学生的。我想给大家的提醒是:要训练自己自然的跟机器打交道,才能把在课堂上学到的这些好的方法结构与套路,自然流利地在考场上应用出来,取得好的分数。

让自己适应对着机器唱独角戏,对着电脑练口语。这看起来是一件无比可笑的事情,但是没有办法,我们面对的就是这么有趣的考试。美国人力成本高,美国人对“标准化”又有着无与伦比的痴迷。因此用机器代替人考口语,就变成了现实。

所以练习口语的时候别老去草坪池塘边了,就选一张单调的电脑屏幕对着说吧。这样才能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说话时的不适应,根本无法声情并茂地对着它讲完自己想好的话。不信你可以试试,自己排练好的话经常对着电脑就说不出来。对着草坪说话我们是在自言自语,这个还比较符合我们说话的习惯。对着电脑说话我们是在对着一个“对象”说话,这给我们造成一种有说话“对象”的假象。而实际上电脑没有自我意识,不会给我们以反馈,这种与平常说话经验的偏差会让我们很不适应,我们其实没有对着任何“对象”。这种难受的经验多了,自己也就麻木了,不觉得有多可笑了。平日里自言自语时排练好的话才能比较顺利地说完。

先适应对着电脑说话,然后就更进一步对自己限时,按照考试时的时间要求让自己说完想说的内容。另外,虽然机器无法给予我们及时反馈,但是我们可以让它给予我们事后的反馈。对说的话录音,然后重放以发现不足之处进行调整,这叫迭代(iteration)。经过不断地调整与适应,最后我们才能趋近于自己的最佳水平。所以录音很重要,缺少了这种反馈的过程我们永远无法朝正确的方向调整,练了半天口语的应试水平最多是一个随机游走,练好练坏全凭运气而已。

十亿年前的星尘

“We are stardust, billion year old carbon。 We are golden, caught in the devil's bargain。And we've got to get ourselves back to the garden”“我们是星辰,十亿年前的碳。我们是金色的,困在魔鬼的交易里。我们必须回到那座花园里。”

普林斯顿大学Mudd Hall旁边有一个幽静的小花园,里面放着一个红黑色的阴阳石礅,而这句谜一样的歌词,就刻在这个阴阳石礅上。

这其实是美国女歌手John Mitchell的《Woodstock》这首歌里的几句歌词。如果你了解一些美国当代史,肯定会知道Woodstock音乐会在美国历史上的影响。那个Bob Dylan领衔的40万人的超级演唱会聚集了当时最豪华的摇滚乐手阵容。这场音乐会举办在1969年,正是美国民主运动的高潮时期。青年人在摇滚乐中寻找失落的自我,填充越战造成的信仰的空虚。反战运动此起彼伏,很多人坐上大巴士,在路上。

普林斯顿的这个阴阳石礅,就是普林斯顿大学1969年毕业生所捐赠建造的。阴阳轮转,加上字谜一样的歌词,20世纪60年代迷茫而深刻的哲学气息扑面而来。这座雕刻,铭记着那个时代的普林斯顿的年轻人们迷茫而又追索的青春年代。

普林斯顿的校园里还有很多这样富有深意,让人驻足思考的地方。比如Comparative Literature Department所在的East Pyne的后面,也有一个静谧的小花园。花园的正面有一座小钟,花园中心有13颗星围成一个圈。不过这可不是什么神秘社团在普林斯顿大学的秘密结社地,而是为了纪念在9·11事件中,去世的13位普林斯顿大学校友而建。13颗星星,代表着13位校友,围成一个圆。前面铜绿色的钟为他们而鸣。

这是一个处处充满深意的校园,走在哪里都可以感受到前人的过往,他们也许是著作等身的诺贝尔奖得主,也许是将要成为总统议员、商界名流的校友,但是这个校园里还保存着他们最初的回忆。走过他们走过的路,似乎能看到那时他们无忧无虑,或是迷茫疑惑的青春年代。

Nassau Hall是普林斯顿大学的主楼,它曾经做过美国的国会,也在独立战争中遭受过炮击。这栋饱经沧桑的老楼见证了普林斯顿大学的历史。它的身上爬满了常春藤,有的藤枝繁叶茂,有的藤细小鲜嫩。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这些常春藤的底下有一些石牌,上面刻着年代,原来每届普林斯顿的毕业生都要在Nassau Hall旁种一棵常春藤,用充满生命力的绿色覆盖着最老的Nassau Hall,校友之间的友谊长青。普林斯顿人也亲切的把Nassau Hall叫做The Old Nassau,老Nassau。我们系的建筑Sherrerd Hall是普林斯顿的杰出校友Sherrerd先生捐赠的,在Sherrerd Hall一进门口的地方就可以看见墙上刻着字,赞美Sherrerd先生是“the loyal son of Old Nassau”,老Nassau忠诚的儿子。

有时候我觉得我懂了老校友们想说什么。“我们确实是在虚无的宇宙中飘流了上百亿年的星尘,在阴阳变换的时空中相遇,是多么大的缘分啊!”因为各种原因,我写了这本书,而又因为各种巧合,被你看到,这本身也是很神奇的一件事情。看了这么多英语学习的东西,我们也可以稍歇一下,回味一下我们通过这本书相遇的神奇,听我讲一点我现在所在校园的事情。也期待你能够好好准备留学,来普林斯顿大学看看星尘的缘分。

电脑自带的私家“小录音机”

TOEFL、GRE的口语考试比较逗,它们会要求你对着机器说话。刚开始我们会想,怎么这么奇怪呢?

后来想想,美国的人力成本那么高,他们没时间和精力、也没必要派那么多考官千里迢迢赶赴世界各地“赶场”——听学生们逐个陈述“你的爱好是什么?”、“你最崇拜的人是谁?”、“你未来的志向是什么?”。

所以如果你想进入美国的学校读书,就先学会对着机器说话吧!

听起来这也许有点傻,毕竟通常情况下,那些对着电脑自言自语的人我们会称之为“神经病”。但是,既然现实如此,就不要做无谓的抗争,去适应“晴天或者雨天”。备考期间,至少应该进行几次面对机器的“模拟考试”。

我使用的不是录音笔或者MP3,而是平常使用的笔记本电脑,进行录音。告诉大家我的感受:Windows自带的录音功能其实很好用。

这个名为“录音机”的小插件也不难找,它就藏在“附件”的“娱乐”选项卡里面。它本身简单易用,不占内存,而且生成的录音文件容量很小,播放质量也相当清楚,并不用再去下载其他“软件”或者是购买“硬件”。

用这个还有一个优点:就是习惯考场感觉。我对着电脑练习口语,并且录音,就像一次次地临场考试,到了考场上就不紧张了。

另外,这样还能让自己通过重新听录音,发现口语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

我发现自己有这个小小的“录音机”就足够了,根本不需要华丽的音响效果或者卡拉OK之类额外的功能。因此,就没有花费额外时间甚至金钱去购买录音软件或者所谓的模考软件。

虽然,录音笔或者MP3也是不错的选择,但是缺乏考场那种“对着屏幕说话”的感觉。而且,如果需要将录音笔或MP3的录音存到电脑上,还需要额外导入电脑之类的麻烦过程,实在是太浪费时间了。所以,我压根就没有考虑过使用除笔记本电脑之外的其他录音工具,反正我几乎每天都要使用电脑,它就摆在那里,很方便。

本来嘛,备考是一个繁冗而且枯燥的过程,持续下来本来就很困难,除了需要有决心和毅力之外,还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就不要再给自己增加任何程度的麻烦了。虽然我不知道未来的学习和工作还会遇到怎样的事情和难题,但如果能用节能、环保、省事的方法达到目标,就最好不过了。

录音练习口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一定要克服尴尬,认真听自己的录音。我一开始的时候简直无法忍受听自己的录音。说的时候感觉还可以,重听录音的时候才发现:说的太烂了,发音也不对!天呐,我怎么会这么没有逻辑,这么不流畅?

如果你也遇到这种情况,别急。因为大多数中国学生的口语水平都会比较尴尬。我们并非都是语言天才,所以也难以免俗。

尽管如此,我还是坚持认真听完了自己的录音,并找出需要改进的点。在反复练习以后,再次对照,看看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是词汇不够?语法不熟?还是逻辑混乱?讲话不够流畅?亦或是跟英美人士的思维方式不同?讲话重点不清楚?说的都是“Chinglish”(中国式英语)?

再告诉大家一个我的感受:在备考出国考试的阶段,外国考官考察的重点已经不是语音语调,或者你能够使用多少生僻的单词。他们考察的重点已经变成了语言表达的能力,交流的清晰程度、明确程度和逻辑性。

不可否认,一口标准的伦敦音或者华盛顿音,能给你加上不少的印象分,但是,有些口音很重的印度人或者日本人也同样可以在口语考试中拿到超高的分数,所以,觉得自己发音不够地道的同学,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利用好了自己笔记本电脑上的“录音机”功能,认真地一遍遍说,一遍遍听,一口流利的英语就不知不觉中找上我了。

具体备考具体说之二看文献是一本万利的事

何谓文献?不抠专业字眼的话,对于有心考好出国考试的你来说,任何可以找到的、与你的专业相关的、以学术为目的的资料,都可以算做文献。报纸专题报道、杂志文章、论文、网站短评,也可以勉强算进去。

英文文献不只是增加专业知识的资料,也是提高英文水平的好资料。

“与你专业相关的”这层意思很重要,如果你有心要学习天体物理,那么看再多的娱乐八卦分析也是没有意义的。尽管你喜欢的明星分分合合、喜怒哀乐,但这跟天体物理无关,就不会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帮助。与专业相关的英文文献在提高我们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大幅提高我们的英文素养,一举两得。

文献和小说不一样,没有故事性,文笔也不可爱,通常情况下,它长着一副死板的脸,所以需要我们有些耐心去阅读它们。

首先,在逻辑训练上,文献具有其他资料不可替代的功效。一篇刊登在正规出版物上的论文,经过了撰写者的深思熟虑,措辞严谨,逻辑严密,也许它一点儿都不跌宕起伏,一点儿都不赏心悦目。但是,GRE等出国学术类型的考试,需要的并不是一个会写小说的好手,它们需要你的逻辑性。小到遣词造句,大到段落结构,文献的内在逻辑都保有着“逻辑严密,考虑周全”的特点,又有着英文写作的特有风格,是提升阅读水平和英文逻辑能力的不可多得的材料。

另外,英文文献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精准、正规、通达有效,是考场写作的标准范本。虽然,美剧能提供给你口语和听力上的帮助,但是很多剧中的句子绝对不能用于出国考试的写作。如果你把“you're kidding”或者“pretty cool”之类的词汇写进GRE或者托福的写作考试里,将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文献可以最大限度上纠正“写作口语化”的坏毛病,让你熟悉科学严谨的文风,端正你的学术态度。毕竟,做学问不能像美剧里的无厘头情节那般随性散漫。

阅读文献还能够使你不间断地和你的专业学习紧紧“绑”在一起,使得英语的学习不再是一件耽误时间,给专业学习拖后腿的事情。让英语能力的提升和学术能力的增加成为一个整体过程,互补共赢。

“只付出体力的人只能被称做劳工;付出体力和脑力的人是匠人;付出体力、脑力,还有心与灵魂的人才能被称做艺术家。”如果能接受挑战,用心钻研的话,英文文献会成为我们快速成为强者的云梯。

具体备考具体说之三辩论对英语写作大有助益

善于辩论者,必然是善于利用语言工具的高手。唇枪舌剑的激烈语言冲击,就像“华山论剑”那般高手过招,没有损伤,只有技艺升华。

因此,辩论也是学习英语的好方法,很多大学都一年几次地举办各种不同级别的辩论比赛,英文中文都有,这种辩论无论是在哪所著名的高校都是习以为常,电视上每年都有“各高校的辩论赛”。可见这种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我们在相互博弈之间,提高了彼此。

如果条件允许,无论中文还是英文的辩论,准备参加GRE考试的我们都可以尝试参加,因为辩论不仅仅是对于语言能力的磨炼,更是一种非常有益的逻辑训练手段,在电光火石之间迸发出来的智慧让人值得赞叹。

辩论对于英文写作的帮助,尤其是论述文(如GRE作文的argument一题)的帮助,可以很清晰地显现出来:

首先,辩论是对某特定问题主旨鲜明地阐述。这跟出国考试中的作文部分非常像,都要求清晰、明确、有层次地表达对一个问题的某一种倾向性意见。其次,辩论有时间限制,每支队伍以及每个辩手都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最多的阐述,这就要求参加比赛的选手逻辑清楚、语言准确,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意图,拿出最有力的论点论据。就好像出国考试的作文,就算不规定字数,时间也非常有限,即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一篇条理清楚内容充实的论述性文章。限制主题、限制时间,这是辩论和命题作文的共同点。

最后,辩论是有争论性的,为了防止对方抓住自己的漏洞,必须得将自己的逻辑彻底理顺,不能给别人任何可乘之机,这跟作文也很像,至少在你的论述过程中,你必须得用论据证明自己的论点,能够自圆其说,而不是前言不搭后语。

要想辩论胜利,其实也不太难。同写作文一样,最重要的是审题,只有审明白题目,知道它的主旨是什么,再下笔才有意义。否则,就算是写得文辞华丽、语言优美,也不过是一个“跑题”的失败作品。

明确论点以后,要选择合适的论据。论据的积累只能通过平日多加思考,多加留意。而辩论能给我们的帮助是:它可以磨炼我们快速想到论据,提升合理巧妙应用的能力。在辩论的激烈气氛下,规定的短暂时间里,紧张与压力能让人灵感迸发,快速想出合理的论据。这种训练对写作考试非常有益,能轻车熟路地在辩论会上侃侃而谈;在写作考试里,就能发挥神勇,拿下好的考试分数也就不在话下了。

用一心二用的方式修炼专注力

现代生活里有太多让人分心的事情,微博、人人网、电话、短信、微信、QQ信息……各种IM充斥着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不给我们任何的空闲,时刻将我们的注意力吞噬进那个不断期待着我们回复的“云”里。它使世界变得更小,也使我们的注意力摊得越来越平,变成了缺乏专注力的“煎饼人”,很难专注地完成一件事情。而学业常常要求我们要用相对长的时间专注于一件事情,才能有结果。学习很多时候是不能从断点重来的。必须一鼓作气攻下城池,否则之前的功夫都是白费。

所以使用现在很流行的“我要当学霸”这种app也许很有效。我要说的,不是如何借助外力帮助自己避免干扰,而是如何提高自己的专注力。

专注力作为一种力量我觉得是可以训练的。如何训练呢?如果我们长时间地专注一件事情的能力已经很低了,就没办法练习专注的长度,只能加大强度来联系专注力。这就好比古代的武林高手在腿上绑麻袋跑步来练习腿力一样。我不知道这样有没有什么科学的依据,这不过是我自己的经验,下面就举几个我做过的可笑的事情为例吧,这些事情看起来比较可笑,但是对我自己训练专注力倒是挺有效的。

1.一边掂乒乓球一边做数独。

2.一边用手机玩平衡类游戏一边掏钥匙开门。

3.一边用手顶棍子保持平衡一边做数学题。

4.一边看电影记住每个情节一边玩扫雷。

看起来都挺可笑的,等你笑完了之后,我来说这几项事情的共同之处:它们都是一边做着一项比较单调,但又需要专心注意力的事情;一边做着一项需要思考力与创造力的事情。比如掂乒乓球,玩平衡类游戏,手顶棍子都是属于考验平衡力的事情,不需要太多的思考与创造,但需要投入与专心,一个不小心就会失败。而看电影记情节也是这样,一不留意就会漏记。而做数独,掏钥匙开门,做数学题,玩扫雷都是需要思考和创造力的事情。这些事情不需要持续地专注,但需要思考中灵感的闪现,一瞬间的突破。别看掏钥匙开门是件简单的事情,但是和玩平衡类游戏同时做的话,就需要非凡的创造力了。不信你可以试试,从用哪只手,到如何选择姿势让平衡游戏不结束,都是很需要创造力的。

这样练习的话,就相当于给我们的注意力加上了更大的负担,不但要保持专注,不让球落地,而且还要同时担负解决数学问题的压力。高强度的训练会使注意力大幅提升。如果你觉得我用的方法很可笑的话,你大可设计适合自己的方法,秉着“1 1”的原则,做一件需要专注力的事情的同时再做一件需要思考力的事情给注意力上加大负担,进行练习。

另外,看电影 玩扫雷这一项可以训练我听课时的专注力。我中学时期做过类似的事情:那时因为同时准备数学、物理、化学三门竞赛,同时要兼顾日常的学业,时间很紧,而我又最讨厌放弃休息时间,所以我总是在课堂上一边听讲一边做题看书。这就要求我具备一方面抓住老师课堂的要点,一方面完成自己的事情的能力。一开始代课老师很反对我这样做,但后来发现我每次在老师讲要点的时候都在专心地听,所以就允许了我这么做。

同时,我也要提醒你:这只是我自己的经验而已,没有经过科学的验证,不一定是普适的。我高中时候第一年就学完了高中数学、物理与化学的知识,所以课堂上的内容对于我来说只需要“注意力”,不需要“思考力”。用注意力抓住课上要点就行。

这样一来,如果我们学会怎样能提升自己的专注力的话,学习起来一定会轻松很多。再也不用受拖延症的困扰了。

我们身边不少学习牛人都有一心二用的本事。比如我认识的一位师兄,经常一边听广播一边读小说,常常是新闻听完,小说也看了大半本。即使是和别人聊天,也能准确无误地转述新闻内容,甚至里面的具体数字。

看起来,似乎一心二用是最好的、提高学习效率的方式。其实不然,就像你看到花样滑冰运动员做“三周跳”的时候,会想到他们的绝大多数训练时间都不在“跳”而在枯燥地做推举等力量练习吗?炫目的技巧和量变积累的练习,截然不同。力量练习是运动的基础,是和所从事的运动项目有关联的。所以,长期坚持和关注相关联的重复练习是学习中必要的前提。

一心二用的前提也应是专心。如果你不能长时间专注于某一样事物,就更不可能对两件事物同时用心,兼顾周全。只有先学会专心,才能学会分心。

专心的意义,是让自己的世界变得单一些,单一到只有最重要的那件事。很多人无法专心,是因为他们的世界承载了太多事情。我经常听到身边朋友这样抱怨:刚看了两页托福单词就收到闺蜜发来的短信,通报她附近的商场在打折促销,虽然决定弃之不理,但离自己定下的“每天看五页”单词的目标还有三页,实现起来难度很大。于是干脆放任自己翻了几十页服装杂志,确定到底要买连衣裙还是牛仔裤。看完了之后才把注意力挪回单词书上,却发现:咦,这根新买的笔不怎么好用啊,是不是应该换一支呢……这样的剧情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能会不断重复地上演。

无法专心的世界,就是内心肆意滋长的枝条,过多的枝条终究会耗光大树的养分,让我们赖以生存的主干变得瘦小羸弱。

遗憾的是,不能专心的毛病相当难以纠正,很多人甚至要去专业的心理培训机构试图改掉自己的坏毛病。如果你的不专心并没有上升到病态的程度,那还用不着大张旗鼓地去专业机构,自己迅速调整好心态为好。

在最后战斗的日历里,清空你的房间,买个带锁的收纳箱,把那些与复习无关的东西都锁起来,钥匙放在柜子最顶上——越高越好,最好是你踩着凳子也难以拿到。

有些时候,我们需要认真审视自己的欲望,看看分心的内容是什么:想吃的烧烤,没看的电影,要发的短信……果断地解决它们,比如,预订一张明天的电影票,发出那条应该发的短信。然后,翻开你的单词书,专心读书。如果反复纠结于发不发短信,看不看电影,到最后反而会什么都干不好。

接近你的欲望和远离无关的干扰,是纠正不能专心这个毛病最好的方法,如果你有室友的话,她/他的监督和呵斥,将会帮助你更快地改掉坏毛病。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可以长久地陷入一件事,耐心细致地把它做完,即使中间接到了充斥着各类好消息坏消息的电话,也能控制情绪,等事情完成以后再去处理下一件事,这就表示你的专心已经修炼到了可以晋级的程度:下一步才是学习有效地一心二用。

所以,先修好自己的主干线,锻炼出自己强大的不受干扰的心理,再考虑在同一时段做更多的事情。

美剧甄选,事半功倍

看美剧如今成了很多人学英语的一种途径,它以娱乐的形式使得枯燥的学习过程变得可以接受。

它不但可以让我们接触到最正宗的美式英语,还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不同背景的西方文化。

最早的《X档案》(X-file)、《六人行》(Friends)、《兄弟连》(Band of Brothers),到后来大热的《越狱》(Prison Break)、《迷失》(Lost)、《欲望都市》(Sex and the city)等,美国每年推出那么多新剧集,看起来都是相当精彩。但是,并不是所有美剧都适合英语学习,我们应该在有限的学习时间找到取舍。

好莱坞非常擅长拍枪战片,也非常喜欢拍各种枪战大片,打斗场面总是不惜成本,而且非常利落非常精彩,几乎所有的电影都走这个路线。看类似于《英雄》或者《兄弟连》的美剧最过瘾,选这种类型应该不错。不过,对于提高英文水准的问题,这类影视剧不是最好的。主角们忙着打打杀杀,哪有功夫念对白?一整集看下来,感官刺激固然得到了满足,英文单词却寥寥无几,这真的不适合练听力练英文,更适合电影电视制作专业的学生学习场面指导、剪辑配器或者动画特效。

像《六人行》、《白宫风云》或者《实习生格蕾》这样的对话为主的美剧才是学英文的最佳方案。这类电视剧以戏剧化的生活事件为主,着力塑造各种不同性别、不同身份、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美国人,深入刻画他们的性格,必然会不自觉地流露出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恰好,这对于打算考GRE、TOEFL之类美国人设计的考试的中国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也非常难掌握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这类电视剧的对白往往非常多,是很好的口语教材。在有剧情和各种生动精彩的情景下,我们往往对听过的内容印象深刻,记住了单词甚至还记住了句子,英文水准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当然,要想高效地利用美剧提高英文水准的作用,选择的时候,除了美剧本身的适宜程度以外,也要兼顾个人兴趣。毕竟,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选择学习方法和学习工具的时候,没有必要跟自己的兴趣相悖。如果一定要与兴趣背道而驰,跟自己过不去,也许有些人可以战胜过去的自己,培养新的兴趣,从而获得很好的结果,但大多数人可能就会心生厌烦,增加半途而废的几率。因此,为了提高英文水准看的美剧,也要考虑兴趣的元素。不一定非要选择最喜欢的类型,但是被选择的那部剧,最好没有你非常讨厌、非常反感的元素。比如说,你真的非常讨厌某个演员,那么就算他或者她演的那部新剧从头到尾都在聊天,内容非常美国非常现代,有好多GRE单词,你也可以毫不留情地放弃它。

既然是要比较愉快地学习英语,就应该把它当成一件令自己愉快的事来做。

学习语法如捡拾海滩上的珍珠

语法是英语遣词造句的基础,学好语法是学好英语的捷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语法是规则,是有章可循的,所以是学英语的捷径。否则每个句子都得背下来记住,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虽然语法是捷径,它仍然看起来繁复浩杂,不好看出有道理的结构。我在帮别人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这种句子为什么这样说?这个语法为什么是这样的?

虽然我声称语法是有章可循的,但还是总被这种问题问得哑口无言,没了脾气。因为语言是不讲道理的!她就像一位少女,虽然经常很讲礼数,但经常会使小脾气。她在循着常理做事的同时,也经常不按常理出牌,搞特殊搞例外。所以只能理解包容她,不能和她讲道理。

她有什么嗜好和要求,尽量用心记住,她才不会耍脾气,让你出错献丑。所以学好语法的第一点是改变心态,不要抱着用逻辑理解她的态度来学习她,要适应她的各种要求。

另外,语法既然是规则,就一定会让游戏玩得下去。语法不是脚镣,束缚你表达的方式。它更像是红绿灯,让语言表述更流畅有序,这就体现在语法的排序功能上。一个句子里,主谓宾定状补以什么方式排序,这就是语法的首要功能。学习这些句子的结构就像学习数学公式一样,用穷举法将句子结构的每一种排列方式摸清搞透,就能掌握语法的这一功能,说话行文的时候就不会“交通堵塞”,不知谁先行谁后走。

语法的另外一个功能是区分。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时态区别?就是这样说、写才能将自己要表达的意思明确有分别地表达出来,不然就造成意思混淆或者不够明晰。为什么要有虚拟语气?就是为了把自己主观的愿望和客观的事实区分开来。从这些英语语法着重区分的地方可以看出英语国家的文化,他们重视的地方:重视事件发生的时间的准确,重视主观和客观的区别。这就是为什么英语语法要刻意有这些有区分的时态和虚拟语气,也反映了英语文化背后的时空观和哲学理念。

我尝试着解释了语法背后的原因,但是学语法就像捡拾海滩上的珍珠一样,是随机撒落,不能一概而论的,所以捡到一颗就认真地收藏起来才能慢慢积累成一串有体系有结构的项链。

中英思维切换

人不是机器,转换语言不能像在键盘上按两个键就那么轻而易举。

因为语言是思想的载体,语言习惯的差异化基本上就是思维方式的差异化的体现。学习英语困难的根源是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我们没法通过单纯的阅读或者听课来解决这种差异,而且彼此的习惯并没有谁对谁错,谁高级谁低级的问题,只是习惯不同而已。而且这么多年,思维方式早已根深蒂固,想要让我们放弃自己的观点全盘接受对方,实在是不容易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像一国处理对外关系那样,“求同存异”,在读中文写中文的时候,尽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挥洒自如;而在英文的学习和使用中,则要多注意贴近对方的思维习惯。尤其是在考试中,这一点尤为重要,是获得高分的必要条件。

除了开放式的心态,我们还可以通过阅读西方经典的思想、哲学读物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可以说,了解文化也是学习语言的最好方式。据说,了解一个社会文化最好最快的方法就是看这个社会的创始神话、宗教典籍和哲学著作。如果有时间,不妨读一读英文原版的《西方哲学史》、《哲学的慰藉》等书籍,读完之后,不仅英文水准将有所提高,对于了解英美国家人们的性格与思维方式,也会大有裨益。知道了对方的思想,也就自然而然地接收了对方的表达方式。有人讲:每学一门新的语言就如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别的民族语言方式的不同归根结底是思维方式的不同,看世界角度的不同。所以真正地了解了一门语言,也就收获了一种新的看世界的视角,眼界也会随之开阔很多;同时要学好一门语言,了解这门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思想也是极其重要的。学语言与学文化应该是互补共进的过程。简单地举个例子,英语里的法文借词deja vu,代表的意思是之前也许没有遇到过,或者只是想象中遇到过但这次遇到感觉很熟悉的事物,勉强可以解释为似曾相识的事物。用中文表达这个含义就要解释很多,没有一个简洁的字或词代表这个特别的含义。而在英语、法语里单独用一个独特的词来表达这个含义,而且还是比较常用的一个词,就说明这些语言的使用者对这个涵义比较在乎,在他们的文化中占有比较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应的一个词叫jamais vu,这个词的意思是接触过很多次但这次接触感觉是第一次接触的事物,是deja vu的反义词。如果说deja vu还能用似曾相识的事物来勉强解释的话,那么jamais vu就完全没办法用比较简洁的中文解释了。

学好一门语言,就要尝试着领会一国的思维方式,深入到对方的主流文化里去,理解这门语言所承载的思想。

背完GRE单词,硬盘不够用了

理论上说:人的潜力总是无限的。可惜现实中,人却被限制在一定极限之中。

大量研究表明:人类的大脑里有大概140亿到150亿个神经元细胞,每时每刻都在通过生物电传递着不同的信息。有研究者据此认为,人类大脑的存储能力是无限的,存上8亿到9亿册图书也绰绰有余。要知道,世界上藏书量最大的美国国会图书馆(Library of Congress, United States)的藏书量也不过1.3亿册,而他们的藏书架长达800公里。

生活中,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达到这个理论上的数值。吉尼斯世界纪录中记载的记忆力最好的人也不过是将圆周率背到了小数点后42905位。人类的长期记忆非常有限,学生时代背过那么多篇古文,现在依然记忆深刻的部分,也不过是一些最美好、最喜欢、流传最广的名句而已。

如果把大脑比做一台电脑的话,永久记忆的区域可能就像是硬盘,容量是有限的,能够永久写入的内容有限,装满了太多无关的东西的话,就没法再装入新的东西了。所以,我们在大脑之中尽量少放一些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和零散琐碎之事。

GRE考试需要海量的单词储备,考生从报名新东方培训班到正式参加考试,时间可能长达一年。这个过程中背下来的东西多数已经深深刻入了大脑的“硬盘”里,很可能在考试以后的很长时间还挥之不去(辛辛苦苦背下来的单词,没必要刻意删除,在美国读书,没准儿还能继续用呢!),以至于有些人会觉得自己头脑变得愚钝,记忆力也变得衰退。

这是理所应当的结果,一点也不用担心,大脑既然有限,用来记忆最重要的东西,不是最合适吗?按照新东方的算法,GRE一共有20000多个单词,考好了可能会获得40000到60000美元的奖学金,而且那以后的四至五年(如果读博士的话),都不会失业。那么每个单词的价值少则8美元,多则15美元,就算汇率跌到1美元兑换6元人民币,每个单词也至少价值50元,放着1000000到1800000元人民币在脑子里,是件很有价值的事情,不是么?这样想来,记单词也就身心愉悦了。

“世间安得双全事,不负如来不负卿。”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不可能什么都尽善尽美。在备考的时候就心无旁骛地应对考试,其他的事情暂且先抛之脑后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