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认识自我,超越自我——不断自我完善,打造自身实力
承认劣势,卸下伪装,才能走得更远
任何人都有缺点,人不应该否认自己的缺点,应该接受这个事实、卸下伪装。这样,才能释然地向前迈进,逐步超越自我。
——稻盛和夫
我们不能总看自己的优点,也要承认自己的缺点,并对其加以改正,让它成为前进的动力。
稻盛先生是一个敢于正视自己缺点的人,在他看来,正视自己,需要勇气,更需要行动。一个人若只对自己的缺点、错误停留在表面认识阶段,而不去用行动改变它们时,正视自己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我们需要敢于承认错误,更要敢于改正错误。“承认”是前提,“改正”则是正视自己的核心。有勇气承认,更要有勇气改正,把改正作为一个全新的起点,整装待发。
稻盛先生向我们描述了一个敢于面对自身缺陷的勇者应有的姿态:人们一定要学会充分认识自己,不要面对一点挫折或者困难就退缩,而是要充分、全面地认识自己,在意识到自我缺陷的同时,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在顽强之中抗争;不因缺憾而气馁,勇敢地承认自己有所不足,甚至学会把自己的缺点转化成发展自己的机会。
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传说普罗米修斯创造了人,但是又在他们每人脖子上挂了两只口袋,一只装别人的缺点,另一只装自己的,他把那只装别人缺点的口袋挂在胸前,另一只则挂在背后,因此人们总是能够很快地看见别人的缺点,而自己的却总看不见。
确实,“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每个人都不是完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只喜欢挑剔别人的缺点,却无视自身的缺点。
人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有的人“闻过则喜”,有面对缺点和错误的勇气,并且会努力纠正自己的缺失,从而使自己不断进步,不断完善。有的人“闻过则怒”,像蔡桓公那样,对自己的缺失无改过之意,甚至否认自己存在着不足,结果,缺点和失误越来越严重,最终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个人有缺点是很正常的事。有缺点、有不足并不可怕,怕的是不承认或者是不敢承认缺点与不足,怕的是没有正视缺点与不足的勇气,怕的是不能坚持改正缺点与不足或半途而废,怕的就是讳疾忌医又明知故犯。只要我们正视缺点,坚决改正缺点,总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自己的声音,那么,缺点就成了我们前进的动力,缺点就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进步空间,到那时缺点也会转变成亮点的。
可以说,人有缺点是绝对的,而改正缺点、不断改正缺点是相对的,承认自己有所欠缺,并从这里出发,这样你的人生将会迎来新的朝阳!
超越自我=实现更远的目标
一个人,最伟大的能力就是超越自我,把自我挑战当成一把锐利的刀,聪明地用它去斩除旅程中的荆棘,超越巅峰,超越自己,才能向更远的目标迈进!
——稻盛和夫
生命宛如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我们荡着双桨,在生命之河上不断向前拼搏,回荡着激情澎湃的誓言。而我们拼搏的过程,就是一个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
稻盛一直把他的舅舅作为自己的榜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稻盛的舅舅身无分文,只得做个菜贩。他的文化程度不高,只不过是小学毕业。他每天拉着比自己身体大得多的大板车出摊,冬有三九夏有三伏,无一日例外,并不在意被邻居们嘲笑。他不知道什么是经营,怎样做买卖,更不懂会计知识,但是他的菜铺规模越开越大。直到他晚年,菜铺经营一直很顺利。这就是凭借勤奋和辛劳,不断超越自我,最终才能得以成功的例子。此时,学问和能耐都可以忽略不计,自我挑战给他带来了收成。舅舅的形象深深地刻在了稻盛的心中,这也对稻盛后来创办京瓷起了很大的作用。
战胜自我,超越极限,是一种勇气和毅力的体现,但是要真正做到战胜自我还要有足够的智慧。要取得成功,一味只知蛮干显然是不行的。稻盛先生对玛格丽特·米歇尔的小说《飘》中描写荞麦的一段话记忆犹新:“我们不要做小麦,而要做荞麦,小麦在大风过后会被刮断,而荞麦不同,它的体内有足够的水分,在大风吹来之时,能柔韧地弯腰,大风过后,仍能立起,昂起头茂密茁壮地生长。”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各种失败和打击,如何能进能退、能屈能伸,便是战胜自我所不可或缺的大智大勇。人最大的能力就是在逆境中能够运用智慧,超越自我,开辟出一片柳暗花明的新天地。由此可见,有信念、有勇气、有智慧是人们战胜自我、超越极限的三大法宝,追求成功的人们,带上它们,昂首阔步地去追寻吧!
回顾征途常常会使人发现真理。当你走过一段生命的历程,再回过头来,走近生命的源头,你将会惊奇地发现,它是一座等待燃烧的火库,有着无穷无尽的能量。千万不要小看自己,因为人有无限的可能。就看你是不是找到了驾驭生命的工具,是不是找到了燃起生命之火的火种。
人生的旅程,有无数的挫折。可是挫折只是生命旅程中小小的插曲,遇到挫折无须惧怕,那正是向自我挑战的好机会。把挑战当指南针,把失败当试金石,勇敢地向自己挑战,并战胜自己,超越自己,这样你的人生将会到达一个新的高度。这也是稻盛先生想让我们明白的道理。
认识缺点的智慧 弥补缺点的勇气=克服缺点
第二电电非常清楚自身的缺点,如果不是有克服缺点的勇气,那么第二电电根本不会加入到通信事业的竞争中去;如果不是全力以赴地用最大的热情和干劲儿去弥补缺点,那么第二电电也不会取得成功。
——稻盛和夫
歌德曾说过:一个目光敏锐、见识深刻的人,倘若又能承认自己有局限性,那他就离完人不远了。芸芸众生之中,能够达到或者接近“完人”境界的人,少之又少。人,最难的就是有自知之明,清楚明白地知道自己的缺点、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984年,随着通信自由化成为发展趋势,京瓷和其他两家企业都报名参与了通信事业的经营竞争。当时的舆论并不看好京瓷,认为京瓷在这三家竞争企业中处于绝对的劣势。因为当时的第二电电以京瓷为母体,京瓷本身规模较小,在争夺市场、获取订单方面存在很多困难;京瓷的管理者稻盛和夫本人又没有通信事业的经验;更重要的是,京瓷没有通信技术的基础,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单独开辟自己的通信网络、一步一步地建设基础设施。而其他两家公司只要利用现有的公路和铁路,就能够铺设光缆。然而,第二电电后来却成为这三家企业中最成功的一家。
虽然第二电电在硬件上有诸多缺陷,这也没有,那也没有,但是稻盛和夫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他们的不足,并用“软件”来弥补——他们以最高的热情和最强烈的愿望投入到这项新事业当中,快速积累了相关的技术和经验,取得了惊人的成果。
正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想要成为一个明智的人,不是随随便随就能做到的。正确地认识自己难,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缺点更难。老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身上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面对缺点,既不能无视缺点的存在;也不能畏缩不前,被缺点捆住手脚。摆正心态,用一颗平和宽广的心去发现缺点,并努力去克服、去弥补,唯有这样,个人才能进步,社会才能发展。
我们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也是一样,在学业上,如果智力平平,就用汗水来弥补、争取好的成绩;在市场竞争中,如果实力不足,就用诚意去感动客户;在待人接物时,如果不擅言谈,就用行动说明一切。总之,我们首先要有认清自身缺点的诚心和虚心,还要有极力弥补缺点的恒心和决心,能做到这些,成功也就离我们不远了。
有胆无识狂为勇,有识无胆多空谈
倘若没有排除万难、坚韧不拔、坚持奋斗到底的勇气,那么一切知识便立刻灰飞烟灭,没有勇气作支撑的知识是一盘散沙,无用武之地。
——稻盛和夫
有胆量才会有突破,有突破才会有创新。然而倘若没有知识和见识给勇气做底垫,那勇气只是匹夫之勇或意气用事。而只有知识和见识,那也只能纸上谈兵或望梅止渴。有了知识和见识的勇气才是胆识,“有胆无识狂为勇,有识无胆多空谈”。做一个有胆有识的人,不但要积累知识、增长见识,更要有必胜的勇气和决心,有敢于挑战的胆量。
稻盛和夫在日本哲学大家安冈正笃的著作中,对“知识”、“见识”、“胆识”有了领悟。稻盛认为,胆识的母亲是勇气。很多人知道这个道理,却在困难面前犹豫踌躇。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缺乏勇气作为后盾。过分在意“自我”会导致勇气的丧失。很多感性的小烦恼,以及一些对别人的责难或厌烦的担心,这些以自我为重的忧虑想法都会成为勇气的杀手。没有了勇气,自然更谈不上有胆识,最终导致裹足不前。
常言道“读《论语》而不知《论语》”。相信大多数人都聆听过先贤的教诲,也读过圣贤书。然而,倘若仅仅停留在“知”的层面是不够的,应当通过实践把知识提升为见识,通过勇气把见识升华为胆识。
其实杰出者与平庸者的差距,并不简单地在于知识的多寡、专业的优劣,而在于谁的经历丰富,见多识广,遇事不慌,有一种运筹帷幄的胆识和气度,对于任何情况都能应对自如。
关于知识、见识和胆识,一般的解释是:知识的意思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见识的意思是见闻、知识;胆识的意思是胆量和见识。
为了更好地生活,人们必须掌握各种各样的知识。然而,知识本身是很单薄的,几乎承担不起任何的实际作用,必须将知识进一步转化成具有强大实践能力的见识。当然,这还是不够的,必须用真正的勇气把见识打造成不为任何事所动的胆识,这才是成就大事业的支撑点。
知识大部分是从书本上得来的,基本上属于理论范围;见识是在知识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实践;而胆识则是人的能力和魄力,是才华和知识的集合。知识的内容包罗万象,所涉及的范围也很广泛。见识是平时我们对周围社会和事物的观察、思考和积累的程度,是一个人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积累。所谓见多识广的多是那些有着丰富经验的人。此外见识还意味着一个人对事物认识的维度,即深度、高度和广度。
人常常在不知不觉中,以目前仅有的见识来企求自己所希望得到的东西。人生仅有一次,如果只相信“小盘子”,得到的将只会是一个狭窄的人生。面对人生所谓的“小盘子”,应该发散思维,慢慢将它扩大为大盘子,拓展更为宽广的人生。
一个人对事物的洞悉能力和感知能力常常来源于他的见识。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重叠成功人的脚步。见识是一般人想不到的办法。接受教育,不间断地学习,是先进行知识积累的过程;把学到的知识直接或间接地在实践中去运行阐释,借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遇事多分析、多总结,自然减少了无知的盲目举动和不知所措的愚蠢行为,这就是见识,是充满了聪明和智慧的。学习的知识通过实践的经历不断积淀,逐渐厚重起来,那么具有个人风格的见识便于实践中形成了。见识是知识在实践中淬炼的美丽结晶。
胆识是将胆量和见识合二为一的综合体。不管是做出一个重要决定,还是在舞台上面对观众,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经受过这样的考验:关键时刻,有没有胆量站在一个崭新的高度,迎接某些原本自己能力达不到的挑战。最后使你坚定并坚持下来的力量,是一种犀利的眼光、坚强的意志,以及明智的选择,这便是胆识。胆识是人的一种勇气和能力。
所谓“君子”者,在何种事态下都能随机应变,如鱼在水中,灵活自如,游刃有余。也就是说,通过修养自身的品行,获得出众的见识,面对何种局面都能将自己的见解付诸实施,来去自如,其实这一切都需要在之前做出万全的准备。
内心的平静会带来思考的深入
在忙碌的生活中,抽一点时间让自己摇摆的心安静下来,目光时常能审视内心的人,才能找到内心的平静,让思考更深入。
——稻盛和夫
人的一生,在不停地追求,在不停地获取,在这个过程中,有太多的无奈,有太多的不如意,每当有不顺心的事时我们就会抱怨自己是多么不幸多么可怜。其实有时间抱怨,不如静下心来好好想想自己都干了些什么。
稻盛先生说“生命是一个不停飘移的过程”,我们所走过的每一个地方,遇到的每一个人,也许都将成为驿站,成为过客。也许你喜欢追忆,喜欢回顾,喜欢铭记。蓦然回首时却发现,深深刻在心里的那些东西早已在岁月中化成遗忘了的残影碎片,不要让心太累,不要追忆太多已不属于自己的人和事,让自己的心有休息的时刻。对于曾经的驿站,只能剪辑,却不该驻足;对于曾经的过客,只能感激,却不能强留。只有生命的脚步地不停向前迈进,才可能在生命逝去的时候找到自己的心灵归属。
因此,我们每天至少应该用20~30分钟的时间,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让压力归零,好好享受宁静的时刻。一刻的宁静,会让我们的思考更深入,对事情有更全面的看法,以开拓更宽阔的人生。
心的负荷很沉重。有多少往事不堪回首?每天抽出一点时间,让自己澄心静虑,使心灵宁静下来。当我们的心安静下来时,我们的压力自然就降低了,我们潜在领域里的许多思路与念头,就会有机会引起我们的注意,而让我们有灵光一现或恍然大悟的体会。
当我们受困于某个问题,还没有得到清晰的解决方案时,聪明的办法是让心境平和下来,就像慢慢地让混浊的水沉淀下来一样。
心平静下来,好的想法就会浮现,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水清鱼自现”的道理。身处在高压下,我们心灵所达到的实际领域很容易被限制。抽出一点时间,让我们适时的把压力放下,使内心得到平静,可以有效地向这一领域做更深广的延伸,看到更远的方向。
当你全力以赴地努力,为自己、为家人而奔波劳累的时候,时间一长,你的心便会慢慢的疲惫。此时,最好的减压方式就是让疲倦地心休憩一会儿,忙里偷闲,品一杯茗茶,握一卷小书,体味一番古人“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的惬意。
应该休息时,要完全地放松自我,让疲惫的身心,获得复原的机会,好让灵魂得以追得上充满干劲的脚步。
每个人都有过去,这些过去就形成了记忆,堆积在心里的角落。一天一天,心里装的记忆越来越多,心也越来越重。为何不尝试把过去那些不开心的事情全部舍弃掉,人活在世上有无数个“太多”。有太多的分分秒秒、太多的瞬间,也有太多的选择、太多的无奈,但这无数个“太多”的背后,你只能让心去承受沉沉的重压;漫长的人生也是瞬间的人生,让心孤独地去感悟吧,也许当心伤痕累累、流尽最后一滴心泪的时候,人生就不再有漫长,也没有瞬间了!
成功需要策略,但策略不等于阴谋
正如人生需要策略一样,企业经营中也需要策略;但是,这是指企业在正确的轨道上进行自我规划和发展的战术战略,而不是不择手段地用阴谋诡计打击对手。
——稻盛和夫
阴谋诡计终不能长久,攻于计谋者终会被计谋所误。在稻盛先生看来,靠着阴谋诡计取得的成功终难长久。
商场如战场,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就是潜在的规则。为了生存,更为了发展,人人都想方设法在竞争中获得有利位置,其中,一味追求自身利益而不惜耍弄手段、玩阴谋诡计的人并不少见。在“生存”大旗的掩盖下,用些狡猾甚至卑劣的办法进行“自我保护”好像都成为正大光明的事情了。商海沉浮几十年,稻盛先生对此却不以为然。
稻盛先生认为,处心积虑、费尽心思去给竞争对手设置圈套,可能会一时得利;但是对方也可能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陷阱回敬。如此一来,先前得到的一点小成功可能毁于一旦不说,还很可能使双方陷入无尽无休的诡计大战中,在这种不良竞争的泥沼中越陷越深,导致对公司正经的业务发展投入的精力不足,最终吃苦头的还是自己。
也许,耍一些狡猾的“策略”确实能够快速地获得想要的成功;但是,这样的成功绝不会长久。考试作弊不用吃复习的苦,很容易就能得到高分数,可是该学的知识还是没学会,将来需要用到这些知识的时候你就会发现,骗来骗去骗的还是自己;在职场中勾心斗角争夺升迁的机会,走后门、攀关系、行贿确实能够帮助你成功斩获高职位,但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就算人在高位不一定能也得到下属的尊敬和上司的信任。
有时,用点“策略”走捷径确实能够更快抵达成功;不过,踏踏实实地走正道,可能会有些绕远,却能够保证成功的稳定性。做人做事,都要谨记一个道理:人间正道是沧桑。
在人生的路途中,我们总是会不可避免地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面对随时都可能出现的挑战。为了生存,为了达到我们的目标,我们通常都会制定一些策略来应对困难和挑战。描绘我们人生的发展愿景、制定实现理想的计划和步骤、思考克服障碍的方案等等,这样的策略在生活和工作中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
但是,不乏有些急于求成、自认聪明的人,耍花招、玩阴谋、走“捷径”,以此来达到目标。这样的人最终是否能够保持成功呢?也许我们从大自然的一些例子中能够得到一些启发。
墨斗鱼能够在水下喷出一团黑色的墨液来隐藏自己。在遇到危险逃跑时,它使出这个诡计,就可以搅浑海水,顺利逃脱;在进攻时,它同样也会施展喷墨液的诡计,不费吹灰之力,便能捕住小鱼小虾。
本来,渔民们要想捕捉到墨斗鱼并不容易。但是墨斗鱼喷出的墨液会浮上水面,渔民们根据水下冒出来的一团团墨液,就能精准地确定墨斗鱼的位置,在这些位置撒下大网,一捕一个准儿,轻而易举就能捕到墨斗鱼。
卷叶虫是一种树虫,有手指那么大,卷叶虫没有嘴,它的整个身体就是一张大嘴。卷叶虫也有自己的计谋。它常常会把自己缩成一团儿,伪装成树上的一片卷起来的叶子,并且吊在树枝上。那些需要做窝的虫子们,经常会以为这是一片卷起来的叶子,于是便爬过来,钻到里面,开始在里面做窝,却不知已经爬进了卷叶虫的大嘴里。卷叶虫只要将身子缩紧,就将钻进来的虫子吃掉了,简直再简单不过了。
但是,卷叶虫的诡计却骗不过黄翅鸟。黄翅鸟专门观察树叶中有哪一片是吊在树枝上卷成一团儿的,它专门挑这样卷起来的叶子吃。卷叶虫自然逃不过死亡的命运了。
据一项调查表明,世界上那些喜欢利用诡计生存的动物反而更容易受到生命威胁,它们遭遇危险的概率以及它们被其他动物吃掉的概率,总是大于那些没有伎俩可施的动物。
从动物界的例子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是不是能够令人有所悟呢?确实,靠着阴谋诡计即使能够得到一时的成功,也难以保证不被自己的诡计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