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运思篇(11)
这是一篇游记。游记并不是一边游着一边写,而是游完之后,想着游览的情景写的。这篇文章表现出作者的思路大致是这样:他先想到小石潭所在的地方,想到逐渐走近小石潭的时候听见怎样的声音(闻水声,如鸣佩环),看见一些什么景物(潭边的石头和树木);然后继续想,走到潭边向潭里注视的时候看见怎样的景象(游鱼……似与游者相乐);接着想下去,看过潭里的游鱼之后,又抬起头来顺着潭岸向远处眺望,看见了怎样的情景(斗折蛇行,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近处、远处都观赏到了,该坐下来休息休息了,于是写坐在潭边看见什么,感觉到什么;最后,游够了,该回去了,于是写回去,一直写到同游的人和作这篇游记。显然,文章的结构组织所反映的正是作者游览时观察的顺序和写文章之前回想思索的顺序。如果我们游了一个地方,只要游览的时候很细心地观察了,对每处景物的最突出的东西都留有清晰鲜明的印象,只要写的时候把游览的过程和所得的印象都想清楚了,我想,我们也同样能够写出这样一篇有条有理而又清新生动的游记来。文章的结构不是一件难事。
有的同志给我来信,要我谈谈怎样读文章;有的同志要我谈谈怎样写文章,特别是怎样把文章的结构安排得好些。我想,这两方面能够统一起来。
读文章可以这样读法:粗读一遍,想一遍,再细读一遍。
粗读一遍的目的在于对这篇文章能够“粗知大意,得其梗概”。因此,哪怕篇幅比较长,也尽可能一口气读下来,有少数地方不甚明了,暂时由它去,不细想,也不查字典。
想一遍,就是想一想那个大意和梗概。什么是大意和梗概呢?主要是这么几点:
1.这篇文章主要地谈了个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件什么事情?
2.这篇文章是写给谁看的,为了什么目的而写的?
3.文章里主要说了几层意思?前前后后的几层意思是怎样的关系?
这第三点,其实就是文章的结构组织。
想这一遍是大有用处的。读报纸刊物上的一般的文章,有时候只能读一遍,没有时间重读第二遍。如果读一遍就丢在一边,往往印象模糊,稍过两天就忘了。读过之后略微想一想,把上边说的那三点回味一下,印象就清楚多了,深刻多了。这样才不白读,才能从中得到点什么。倘若是一篇重要文章,是要好好学习的文章,读一遍,想一遍,对它有了个初步的了解,对上边说的三点有了个比较清晰的印象之后,再去细读,才能使自己的思路跟作者的思路合拍一些,才知道哪些地方应当特别注意,应当深入揣摩,这样,收获能够更大些。常见有的同志读文章,一上手就一字一句地抠起来,半天还不能读它一遍,一直读到头,所得的多是些零零星星的印象,得不出一个完整扼要的印象;也有的同志,草草读过一遍之后,马上又回过头来重读,有时候读了两三遍,印象还是很笼统,甚至相当模糊,理不出个头绪。我想,这种情形可能都是由于缺少想那一遍的缘故。想一遍,这是个习惯问题。养成这个习惯之后,费时很少,往往只要几分钟,十来分钟就行,而收效很大。
再细读一遍, 目的在于咀嚼、消化:
1.验证第一遍读过之后,所得的印象对不对。对的,加深它、巩固它;不对的,纠正它。
2.求透。懂得不清楚的,要思考、揣摩,要查考工具书;前前后后的联系照应,要弄明白;主要的,次要的,要搞清楚。要得出总的、全面的理解;也要得出分解的,一部分一部分的理解。
3.求深。要体会含蓄蕴藏的意思,要玩味精微细致的情境,要领略论断臧否的分寸。
我想,用这样的一些步骤来读文章,对于锻炼思路是很有好处的。如果思路不断得到锻炼,自己写文章的时候,在结构组织方面就会有些办法了。
(选自《张志公文集》第3卷,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1月)
分段(沐绍良)
一说明文的分段
在写作说明文的时候,可以照所说明的事物来分段。无论从大的逐段说到小的,从远的逐段说到近的,都可以。就是倒过来说也可以。
说明文是记述事物的文章。这种文章,我们在写作的时候,通常可以照所说的事物来分段。如果事物在质量等各方面,都是无段可分,那就不妨很有条理地总写成一段。试看下面的例:
这是一张尺多宽的小小的横幅,马孟容君画的。
上方的左角,斜着一卷绿色的帘子,稀疏而长。帘子中央,着一黄色的,茶壶嘴似的钩儿——就是所谓软金钩吗?“钩弯”垂着双穗,石青色,丝缕微乱,若小曳于轻风中。纸右一圆月,淡淡的青光遍布纸上。月的纯净、柔软与和平,如一张睡美人的脸。从帘的上端向右斜伸而下,是一枝交缠的海棠花。花叶扶疏,上下错落着,共有五丛,或散或聚,都玲珑有致。叶嫩绿色,仿佛掐得出水似的;在月光中掩映着,微微有深浅之别。花正盛开,红艳欲流。黄色的雄蕊,历历的,闪闪的,衬托在丛绿之间,格外觉得娇娆了。枝攲斜而腾挪,如少女的一只臂膊。枝上歇着一对黑色的八哥,背着月光向着帘里。一只歇得高些,小小的眼儿半睁半开的,似乎在入梦之前,还有所留恋似的。那低些的一只,别过脸来对着这一只,已缩着颈儿睡了。帘下是空空的,不着一些痕迹。
这页画,布局那样经济,色彩那样柔活,故精彩足以动人。虽是区区尺幅,而情韵之厚,足以沦肌浃髓而有余。我看了这画,瞿然而惊,留恋之怀,不能自已,故将所感受的印象细细写出,以志这段因缘。
(朱自清:《一张小小的横幅》)
上文共分三段。其中第一段是总说,第三段叙述作者对于那幅画的观感,就“画”的内容来说,都不是最重要的部分。只有中间的第二段,详细地说明着那幅画的内容,是全文的重心所在,也是我们此刻要研究的部分。
这段说明文,作者对于画的内容,是说得很有条理,很有层次的。先说横幅左上角的绿帘,再说右角的圆月,然后再说到左右两者之间的海棠花,末了又说到花枝上一对八哥;同时对于这些绿帘、圆月、海棠、八哥,又分别作明白精细的说明。如关于海棠,先是总说,接着又分述它的叶,它的花,它的花蕊,它的花枝。像这样有条理有层次的说明,如果不是在写作之先,胸中先作过一番安排整理的工夫,是很难办到的。
说明文分段,原没有一定的规则或方法,像上面的例子,如果全文没有第一、第三两段,那么剩下来的部分,就可以照下面的样子来分段:
上方的左角,斜着一卷绿色的帘子,稀疏而长。帘子中央,着一黄色的,茶壶嘴似的钩儿——就是所谓软金钩吗?“钩弯”垂着双穗,石青色,丝缕微乱,若小曳于轻风中。(以上说帘子帘钩等,成一段)
纸右一圆月,淡淡的青光遍布纸上。月的纯净、柔软与和平,如一张睡美人的脸。(以上说月,成一段)
从帘的上端向右斜伸而下,是一枝交缠的海棠花。花叶扶疏,上下错落着,共有五丛,或散或聚,都玲珑有致。叶嫩绿色,仿佛掐得出水似的;在月光中掩映着,微微有深浅之别。花正盛开,红艳欲流。黄色的雄蕊,历历的,闪闪的,衬托在丛绿之间,格外觉得娇娆了。枝攲斜而腾挪,如少女的一只臂膊。(以上说海棠,成一段)
枝上歇着一对黑色的八哥,背着月光向着帘里。一只歇得高些,小小的眼儿半睁半开的,似乎在入梦之前,还有所留恋似的。那低些的一只,别过脸来对着这一只,已缩着颈儿睡了。(以上说八哥,成一段)
帘下是空空的,不着一些痕迹。(以上说那幅画的空白,成一段)
由此可见,分段的方法,与文章的内容很有关系,绝对不能不顾内容而随便写成段落;如果把段落搞坏,那就会影响内容,使读者在理解内容时发生困难。
习题:
(1)试就风景画片一张,拟一大纲,说明写一篇说明文的分段情形。
(2)试照下列各要点,写一篇关于“牛”的说明文:
①牛的形体。
②牛的习性。
③牛的特点。
④牛与人类的关系。
二叙事文的分段
叙事文的分段,通常都按照事情发展经过的先后。但每段事情的发生时间,在文章中并不一定要说明的。
叙事文是叙述事情经过的文章,与说明文不同。因为说明文是静态地描述,叙事文是动态地记载。既是动态的记载,则对于事情发展经过的先后始末,当然更应注意了。因此一般的叙事文,都根据时间的先后分段。例如:
最先登场的是两男两女,手里各斜张着一把纸伞,把它旋转着,各取一个皮球放在伞顶上,就像有条线牵住在那里一般,总不掉下来。
第二场的几个人,各拿着一根两尺光景的细棒。他们把细棒在空中打圈儿,纸条散开来了,成为转动的螺旋形。又把细棒围着身体打围旋,纸条就围着身体,急速地转动。他们的姿势刻刻变换,纸条的姿势也刻刻变换,没有一条纸条碰着了地,没有一条纸条贴着身体;忽然一齐停下来,纸条在地上,每条至少有两丈长呢!
有一场是转盆子。每人双手各拿一条长竹片,顶着一只磁盆子。只见他们的手轻轻地抖动,磁盆子不停地旋转,不知他们用的什么劲。一会儿竹片一顺地向左弯了,又一顺地向右弯了,好像荷塘里风吹的荷叶,真是好看。后来他们变换姿势,仰身弯腰,双膝跪下,甚至俯身卧在地上,同时两手总是轻轻地抖动,磁盆子总是不停地旋转。
(叶绍钧:《杂耍》)
上文第一段开始说“最先登场的是……”,第二段开始说“第二场的几个人”,第三段开始说“有一场是……”,就是根据时间的先后所分段;但有时求文章变化起见,也有并不点明先后,只照事情经过写下去的。例如:
欢腾的声浪渐渐地平静了下来。无数双眼睛望着他,千百颗心向着他,大家就像一群小学生坐在我们敬爱的老师面前,用心听讲。
他的声调平稳,亲切。他谈家常似的劝勉我们:莫闹派别,莫彼此嫉妒,更不能脱离工人。大家只有紧紧团结起来,发挥工人群众的力量,建设事业才会搞好,才能成功……
我听着,多年来从未有过这样激动的心情。今天,在一位伟大的人民领袖面前,当他那样老老实实地和我们谈着家务事,越引起了我的无限敬爱。
(谢渝生:《我在朱总司令的后面》)
以上各段文字,第一段述听众与朱总司令(德)见面时的情形,第二段述朱总司令的谈话,第三段述作者自身的观感。虽然每一段并未说明时间先后,实际上还是照着先后写的,因此层次井然,段落分明。叙事文的分段方法,就是如此。
习题:
(1)试就“结婚典礼”的经过,拟一大纲,说明写一篇叙事文的分段情形。
(2)试就下列各要点,写一篇“火灾”的叙事文:
①失火②火起③延烧
④逃难,求救⑤救火⑥火熄
三议论文的分段
议论文最常用的分段方法,是逐条列举。但列举的时候,最好不要让文章在形式上显得太刻板。
议论文是专讲道理的文章。这种文章,因为所讲的道理往往极抽象,又容易深入,读者自然较难理解。于是为要求明白起见,段落的划分就更见重要了。
一般人在写作议论文时,最常用的分段法,是逐条列举。例如蔡元培的《怎样才配做现代学生》,在说了“至少要具备下列三个基本条件”之后,就列举第一个条件是狮子样的体力,第二个条件是猴子样的敏捷,第三个条件是骆驼样的精神,再逐条论述。在说第三个条件时,同时又说到现代学生负着三方面的责任,这三方面的责任,也采用同样的方法,逐条列举说明。
但是毛泽东在他的《论人民民主专政》里,其中有一部分,却独创了另一种分段的方法。那就是根据一般民族资本家和商人们对于人民政府各项施策的观感和误解,用每一句现成的谈话引起,逐段地论述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于是“你们一边倒”成一段,“你们太刺激了”成一段,“我们要做生意”成一段,“不要国际援助也可以胜利”成一段,“我们需要英美政府的援助”成一段,“你们独裁”成一段,“你们不是要消灭国家权力吗”也成一段。
上述两种分段的方法,前一种虽然可用,可惜流于刻板,后一种虽极自然,但若不顾写作的客观条件,随便袭用那种方法,也很容易弄巧成拙。因之今日常见的议论文,大都在表面上竭力避免逐条列举的形迹,实际上却依然根据同样的基本方法,逐段论述,所以层次也很清楚。例如:
我们说真理应该从客观世界里去找,但应该怎样找法呢?
比方,团结就是力量,这是大家都认识的真理。但这个真理,就是一次斗争,两次斗争,以至无数次斗争里发现出来的。因为实实在在去干某一件事情,才能深入到事情的里面去,不至于只看到表面上的情形。
这种实实在在地干,在哲学上就是实践。真理都是从实践里发现出来的。
(王全福:《哲学初级读本》第六课)
由此可知,善于写作议论文的人,并不一定要死守成法。正唯不死守成法,文章才有变化,读者阅读时才不致感到千篇一律,枯燥无味。
习题:
(1)试以“权利与义务”为题,拟一大纲,说明写这篇议论文的分段情形。
(2)试就下列各要点,写一篇“吃苦与享乐”的议论文:
①苦与乐的分别和关系。
②人类对于苦与乐的不同态度。
③黑暗社会中苦乐不均的现象。
④黑暗社会中对于苦乐不均现象的曲解。
⑤吃苦的真正意义。
⑥享乐的真正意义。
⑦苦乐均等的必要。
⑧结论。
四抒情文的分段
抒情文的分段,宜根据所抒情感的进展情形来决定。但在抒写激动昏乱的感情时,那是应该另作别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