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国学大典·净土三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佛说阿弥陀经》导读(2)

地球离西方极乐世界的距离推算

各种世界直径(亿公里)

一个小世界(一个日月所照的时空)120

一千个小世界120,000(1000×120)

一个中千世界(1000小千世界)120,000,000(120,000×1000)一个大千世界(1000中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名一佛土)120,000,000,000(120,000,000×1000)十万亿佛土(离西方极乐世界的距离)1,200,000,000,000,000,000,000,000(120,000,000,000×10,000,000,000,000)从地球到西方极乐净土的距离来看,若靠自力,不管我们使用何种现代最先进的交通工具,想在今生今世“登陆”西方极乐净土,都是不可能成功的,更何况是在交通落后的古代?!人临终的一那,真的能往生到极乐世界吗?西方极乐世界到底为何物?佛教界内部也一直为此争论不休。

自宋代起,诸宗逐渐归于净土,解释净土的观点由此层出不穷。唯心净土的观点逐渐成为主流;同时,也有不少人坚信,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成就的报土。这两种观点成为了宋朝以来对西方极乐世界争论的焦点,一直争论了上千年,至今仍无结论。争论不休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现世求往生西方净土的人,都没有到那儿“旅游”的经历,所以无法证明它的存在。当然,不信净土的人也没有足够的证据彻底否定它的存在。这就步入到“信仰”的空间。

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信仰”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熟悉的是,社会主流媒体大声疾呼:信仰缺失,国人迷失,社会问题层出不穷;陌生的是,信仰的内涵与功能,至今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辞海》(第六版彩图本)对信仰的解释是,“对某种宗教或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在这一解释中,对宗教或主义的信服和尊重之前加了一个定语“极度”,便有贬义的成分,含有“盲信”甚至“迷信”的否定色彩。早在公元前六世纪,佛陀在《佛说阿弥陀经》中感慨万分,认为让人产生信仰真的很难:“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佛教真的是在“玩”迷信吗?为了回答这一问题,罗侯博士在《佛陀的教诲》一书中同读者做了一个游戏:“如果我告诉你,我手掌中藏着一颗宝石,信与不信之类的问题就会产生,因为你无法亲眼见到手中是否有宝石;如果我张开手掌,让你亲眼见到这颗宝石,信与不信之类的问题就无从产生。”

同理,离我们十万亿佛土的西方极乐世界,即使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望远镜也无法看到,它的奇妙境界非常人可以想象,更不是常人所能了解,唯有“信仰”才能使人们确定自己行动的方向,产生强大的动力,心甘情愿地为既定的目标而奋斗,最终获得成功。同理,事业的成功,也是由信仰起步。正如《方广大庄严经》说:“佛法大海,唯信能入。”法国大作家雨果也曾说:“什么也不信的人不会有幸福。”一个人若没有信仰,便失去了人生目标,只能盲目地活着,如同漂浮于茫茫大海中的孤舟,找不到驶往人生彼岸的方向;反之,信仰犹如灯塔,为迷茫者指明生命之舟的航向。

(2)愿力量的源泉

如果说“信仰”为我们的行动确定方向,那么,“愿力”则是行动的直接推动力。《汉语大字典》:“愿,欲也。”佛教的缘起法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欲望的产生,至少需要根、境、识三个条件,三者相触后,人们便会不自觉地对自己所认识的事物进行判断,产生三种不同的感受:喜欢、不喜欢或舍受。以吃饭为例,吃美食时,产生喜欢的直观感觉,五蕴中称为“受蕴”;饭后,形成了美食的概念,这就是“想蕴”;想起这道菜的美味时,内心生起强烈的冲动,想再吃一次,动手做这道菜的动机便产生了,这就是“行蕴”,与“愿力”相通。喜欢的事因而被称为“愿望”或“心愿”;打算做自己喜欢的事被称为“发愿”;心甘情愿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被称为“愿意”;由此产生的强大精神力量,被称为“愿力”。

“愿力”能否变成现实,与发愿的动机有紧密的关系。有什么样的愿力,就会产生相应的行动,并带来相应的结果。古往今来,对普通人而言,喜欢做的事离不开财、色、名、食、睡,诸佛、菩萨称之为“地狱五条根”,动机是为了满足一己之私欲,即使你努力祈求,诸佛、菩萨又怎会助长你通往地狱的贪欲呢?心愿难了,也是可想而知的事。古代圣贤则不同,他们以天下为己任,发愿拯救苦难众生,愿力大,动力大,成就自然也很大。佛陀怀着“人生的苦难是可以解脱的”信念,立下“不成正觉,誓不起座”的誓言,终于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于世间说法四十九年,广度无数众生;观世音菩萨坚信与娑婆众生有特殊的因缘,倒驾慈航,循声救苦,观音信仰因而成为整个亚洲人的精神支柱;地藏王菩萨坚信世上“没有不可教化之人”,立下“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宏愿,心甘情愿到最苦的地方地狱去救度众生;玄奘大师正是因为有“求取真经,利益华夏”的信念,才会有“若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宁可就西而死,岂归东而生”的决心,义无反顾地在“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的大沙漠上西行求法;鉴真大师(六八八至七六三)也因“东渡传播正法”的信念,才会立下“是为法事也,不惜身命!诸人不去,我即去耳!”的誓言,历经九死一生,东渡扶桑弘扬佛法,被日本人奉为律宗开山祖、医药始祖、豆腐业祖师、日本文化恩人。同理,阿弥陀佛发下四十八愿度众生的宏愿,成就了清净庄严的西方极乐世界,接引了无数苦难众生安心修行。

“愿力”如同喷泉,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水源的压力,同样,一个人的成就不会超过他的愿力。愿力有多大,成就便有多大。成佛这等大事也是如此,从发愿起步。正如《大智度论》云:“庄严佛界事大,独行功德不能成,故要须愿力。譬如牛力,虽能挽车,还须御者,能有所至。”由此可知,无愿则不成能佛,愿力是成佛的内在动力。《华严经》因而说:“一切诸佛悉具一切愿满,方得成佛。”

(3)行成功的关键

一般人认为进入西方极乐世界的门坎很高,其实并非如此,一个人如果有了信心与心愿,只要坚持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念到一心不乱的程度,便可蒙佛接引,带业往生极乐净土。也许有人会问:“这也太简单了吧?!”是的,成功的秘诀本来就这么简单贵在专心、坚持。

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向他请教:“怎样才能修到精深的学问?”苏格拉底听后并未直接作答,只是说:“我向大家倡议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个人尽量把胳膊往前甩,然后尽量往后甩。”接着他示范了一次,“从今天起,每天做三百次,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哪些同学坚持了?”有九成的学生骄傲地举起了手。一年后,苏格拉底再次问大家:“请同学们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动作,还有哪几位坚持了?”这时,整个教室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哲学大家的柏拉图。所以《六祖坛经》云:“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有了信心与心愿而无行动,仍会一事无成;若能做到知行合一,通过坚韧不拔的努力,成功的大门就会开启。

由此观之,如果人生是一条船,那么,坚定的信念是决定人生方向的舵,宏大的愿力是驱使船前进的动力,坚韧不拔的意志是行动的力量源泉。信、愿、行三种资粮,帮助我们在生命的大海中战胜激流险滩,直至彼岸。至此,我们不难理解,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为什么能成就清净庄严的极乐国土,为什么发愿念佛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佛说阿弥陀经》对现代人的重要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