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幸福工作意味着主动完成工作任务
第一节 工作任务不找上门,那就自己去找工作任务
著名的钢铁大王卡耐基曾经说过,有两种人绝不会成大器,一种是除非别人要他做,否则他是绝不主动做的人;另一种人是即使别人要他做,也做不好事情的人。由此我们可以想见那些老板想要怎么样的人: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能多兼顾其他;没有工作任务的时候,能主动去找工作任务。
“就给我这么点儿钱,把这些工作完成就不错了,还要做其他的工作?”“自己的工作都不想做,没工作还想歇会儿呢!”
这就是贫穷者不变的思维模式。他们只有被人从后面催促时,才会去做他应该做的事,然而越是这样,他们越是深陷“痛苦”的工作,运气也越来越不好。因为命运之神不会眷顾懒惰的人,它会耐心地等待能够主动工作的人出现。
而这些主动工作的人,正在积极地完善工作,并且在完成自己工作的时候主动尝试其他的工作,学习其他的知识,因此也更多地得到升职加薪的机会,有更多的职位可选择,并获得成功。那些在职场中平平庸庸的人,只是被动地应付工作,为了工作而工作,他们在工作中没有投入自己全部的热情和智慧。他们只是在机械地完成任务,而不是创造性地、自觉自愿地工作。
微软的副总裁李开复说:“不要再只是被动地等待别人告诉你应该做什么,而是应该主动地去了解自己要做什么,并且规化它们,而后全身心地努力地去完成它。想一想在如今世界上最成功的那些人,有几个是唯唯诺诺、等人吩咐的人?对待工作,你需要以一个母亲对待孩子般那样的责任心和爱心全力投入,一步步地努力。如能做到这样,便没有什么目标是不能达到的。”
曾经有一位成功学家用一位年轻女孩子当助手,替他拆阅、分类信件,薪水与相关工作的人相同。有一天,这位成功学家口述一句格言,要求她用打字机记录下来:“请记住:你唯一的限制就是你自己脑海中所设立的那个限制。”
她将打好的文件交给老板,并且有所感悟地说:“您的格言令我深受启发,对我的人生大有价值。”
对于这件事并没有引起成功学家的注意,然而,却在女孩心中永远地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从那天起,她开始在晚饭后回到办公室继续工作,不计较报酬地干一些并非自己分内的工作——譬如替老板给读者回信。
她认真研究成功学家的语言风格,以至于这些回信和自己老板写得一样好,有时甚至更好。她一直坚持这样做,并不在意老板是否注意到了自己的努力。终于有一天,成功学家的秘书因故辞职,在挑选合适人选时,老板自然而然地提升了这个女孩。
在没有得到这个职位之前已经身在其位了,这正是女孩获得提升最重要的原因。当下班的铃声响起之后,她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在不计较报酬的情况下,依然刻苦训练,最终使得自身有资格接受更高一级的职位。
故事并没有结束。这位女孩能力如此优秀,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其他公司纷纷提供更好的职位邀她加盟。为了挽留她,成功学家一次又一次地提高她的薪水,与最初当一名普通速记员相比,已经高出了四倍。
工作是做给谁的?当然是做给自己的。人们都说成功靠的是机遇,实际上这只是强调的“质的飞跃”,而忘记了更重要的“量的积累”。多做工作就是在“量的积累”,就是在等待机遇。没有工作任务的时候,你就甘心闲着,岂不是自己埋没了机遇降临的机会。能主动、自发为公司做事的人,知道自己工作的意义和责任,并随时准备把握机会,展示超乎他人要求的工作表现。
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曾经有一位小职员叫阿基勃特。他在出差住旅馆的时候,总是在自己签名的下方,写上“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字样,在书信及收据上也不例外,签了名,就一定写上那几个字。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4美元”,而他的真名倒没有人叫了。
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知道这件事后说:“竟有职员如此努力宣扬公司的声誉,我要见见他。”于是邀请阿基勃特共进晚餐。后来,洛克菲勒卸任,阿基勃特成了第二任董事长。
在签名的时候署上“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老板洛克菲勒并没有交代这样的任务,但阿基勃特却主动地做了。也许在他看来,身为标准石油公司的职员,无论职务高低,都有为公司的产品做宣传的责任和义务。
主动去做老板没有交代的事情,而且还能够把这些事做得很好,你就当然能提升自己在老板心目中的位置,就会被调升到更高的职位,获得更大的成功。要想在现代企业中获得成功,就必须努力培养自己的主动意识,在工作中要勇于承担责任,勇于尝试没有做过的工作,并为自己设定工作目标,不断地改进方式和方法。
在工作中积极主动、时时刻刻地与公司制定的长期计划保持相一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良好的业绩来敦促自己,这样才能够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才能成为一个老板所赏识的人。
克服被动工作的习惯,将其从自己的个性中根除。
第一,每天从事一件明确的工作,而且不必老板的指示就能够主动去完成。
第二,到处寻找,每天至少找出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把它做好。
第三,每天坚持这一做法,直到把它变成习惯。
坚持这样去做,你就会发现,自己真的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
积极主动的目的是为了给自己增加进步的机会,增加锻炼自己的机会,增加实现自己价值的机会。社会、企业只能给你提供道具,而舞台需要自己搭建,演出需要自己排练,能演出什么精彩的节目,有怎么样的收视率,其最终的决定权还在于你自己。
静思语:
自觉自愿是一种极为难得的美德,它能驱使一个人在不被吩咐应该去做什么事之前,就能主动地去做应该做的事。
——拿破仑·希尔
第二节 把工作当成人生的使命来完成
幸福是值得我们用一生守候的事情。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会发现工作在无形中教会了我们许许多多的东西,带领我们品尝酸甜苦辣,人生百味;当我们老去的时候,会醒悟,工作是我们一生中最幸福、最珍贵,也是最快乐的回忆。尤其是那些把工作当成人生使命的人,会获得一束独一无二的幸福之花。
科学家们研究表明:一个幸福的人,在生活的各个层面都会成功,包括婚姻、工作、友情、收入和健康。工作作为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更是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工作的境界不同,我们的幸福感也会大相径庭。
沙哈尔是世界著名的成功大师,他总结出三种工作境界:赚钱谋生、事业、使命感。先和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透过这个小故事,我们能知道,原来看似每个人都在工作,实则内心的差别非常大。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有天中午达芬奇路过一个工地,酷暑时节阳光正毒,师傅们正挥汗如雨地砌着砖头。达芬奇好奇地走过去问一位师傅:“能告诉我你在干什么吗?”这师傅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说:“你没长眼睛啊,没看见我在砌砖头吗?”
达芬奇只好去问第二位师傅。这位师傅亲切多了,回过头平静地说:“我在砌一堵墙。”然后继续他的工作。
达芬奇还是不明白,就去问第三位师傅:“师傅你在干什么啊?”这位师傅从容地停下手中的活,转过身面带微笑地看了看他,又看了看工地,然后微微仰起头充满神往地说:“我啊,我在建一座教堂。”
如果把工作仅当成赚钱手段,便没有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意味。工作时就只是盼望着下班、休假和加薪。人生没有成就感,自然也不懂“使命”是用来干什么的。
如果把工作当成是事业,结果会好很多。他们关注财富的积累也希望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享受生活的同时也追逐权力和声望。做到副教授希望做终身教授、做教师时希望当校长、做小编时希望做总编。
但是,这种人正是因为怀着很大的期望,所以也免不了希望落空时的挫败感。因此更加在乎在领导心中的印象,甚至不惜虚与委蛇地讨好。不是因为过分在乎别人的感受而忽略自己,就是过分要求自己的成绩而忽略别人。他们活得也不幸福,处处如履薄冰,羡慕嫉妒,反而会常常限制自己的事业发展。
如果把工作当成人生的使命,那我们才会真正相信你能幸福地工作!
如果我们有着使命感,那工作本身就是我的理想,就是我们的人生的价值,就是我们生下来的意义。以上两种人认为生活是为了生存,认为赚钱的目的就是早一天脱离工作,“享受生活”!可是我们看看那些闻名世界的成功人士,有了人生的信念,即使家财万贯,也还是要回归到工作的本质,因为工作本身就是我们的使命。
比尔·盖茨的财产净值大约是466亿美元。如果他每年用掉一亿美元也要466年才能用完这些钱——这还没有计算这笔巨款带来的巨大利息。那他为什么还要每天工作?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的财产净值估计为10亿美元,不像比尔·盖茨那么多,不过也足以让他在余生享受优裕的生活了,但他为什么还要不停地拍片呢?美国viacom公司董事长萨默·莱德斯通在63岁时开始着手建立一个很庞大的娱乐商业帝国。63岁,在多数人看来是静享天年的时候,他却在此时做了很重大的决定,让自己重新回到工作中去,而且,他总是一切围绕viacom转,工作日和休息日、个人生活与公司之间没有任何的界限,有时甚至一天工作24小时。他哪来这么大的工作热情呢?——就是工作的使命感在驱使着他的内心。
因为这一阶段中我们是发自内心地想要做这份工作,我们的动力源自我们的内心深处,感觉到工作是一种恩典,是自己的本职,而不是为别人打工,所做的一切事都不是为了讨好某人。而是自发地对工作充满热情,用健康的、积极的心态面对一切,实现全方面的和谐!
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只有有一颗真诚对待工作的心,才能真诚对待社会。正如安东尼罗宾曾说:人生最大的使命是找出自己的使命,然后为社会做贡献!
我们现在在工作的哪一种境界呢?我们希望在哪一个境界呢?相信你的心中已经有了答案,我们的人生需要幸福,幸福需要实现人生价值,人生价值需要我们怀揣使命感不断工作!
2004年4月19日,查理·贝尔43岁就当上全球快餐巨头麦当劳的总裁,是麦当劳最年轻的首席执行官,也是第一位非美国籍的公司掌门人。如果你认为他拥有骄人的学历或者跟董事长有特殊的关系就错了。在最初,他只是澳大利亚一家麦当劳打扫厕所的临时工。而且,就是这个临时工的职位,也是他尽力争取来的。
1976年,熙熙攘攘的悉尼街头,15岁的少年贝尔来到一家麦当劳门前,并有些紧张地走了进去,他没有直奔点餐台,而是稍稍平复一下内心的兴奋,径直走向麦当劳工作人员处,找到店长,请他给自己一份工作。
但是,当时的他似乎连当临时工的气质都没有——瘦骨嶙峋的身材和苍白的面色在初晨的阳光中尤显得单薄。店长里奇一眼看出了这是个还未成年的孩子,身体又非常弱小,看起来一定不能胜任任何工作。
当时贝尔沉默了一会儿,便不甘心地离开了,可是令人惊奇的是,过了几天,贝尔又来了,并且依然说出了想在这里工作的请求,而且比上一次更加诚恳。店长想,既然他是个为了生计辛苦奔波的孩子,就收留他在这里吧,想到平时打扫厕所的工作都没人愿意干,也没什么技术含量,就问贝尔愿不愿打扫厕所。
“我愿意,而且我看到这里的厕所总是不太干净,我相信我有办法解决!”贝尔答应的时候一点失落都没有,反而信心饱满,洋溢着快乐而幸福的笑容。
很快,店长就发现了这个15岁的孩子真的很用心地在工作,比如他用干灰先除湿吸水再进行清扫,而不是直接打扫;把花草放进厕所,把一些谚语警句贴在厕所的墙壁上等,只要是能改善厕所环境,让客人在厕所也能感受温馨服务的小事,他都会去尝试。
当然,少年所做的一切得到了客人的好评,店长把这一切看在眼里也记在心里,三个月后,他破格正式录用了这个15岁的少年。
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打扫厕所都是属于社会底层的工作,也是不会被人看好没有出息的工作,但是,贝尔却把这当做是他事业开始最坚实的一块基石,也当成完成人生使命的开始。得益于他的坚持不懈地用诚恳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生命和工作,他的人生也就从扫厕所开始,逐渐发生了变化!
成为正式员工,走向正规职业培训之后,贝尔被放在店内各个岗位进行锻炼。勤奋聪颖的他经过几年的历练,全面掌握了麦当劳的生产、服务、管理等一系列工作,这也成为他事业的第二块重要的基石,量的积累立刻带来了质的飞跃!
19岁,贝尔被提升为澳大利亚最年轻的麦当劳店面经理。
27岁,成为麦当劳澳大利亚公司副总裁。
32岁,被任命为麦当劳澳大利亚公司的执行董事。
38岁,贝尔开始主管麦当劳公司的亚洲、非洲和中东业务。
在担任麦当劳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期间,贝尔负责麦当劳公司在118个国家的超过3万家麦当劳餐厅的经营和管理,并从2003年1月1日起进入董事会。
这就是每天都在上演的真实案例,把使命感带入工作的人,即使基础再不好都有可能发生奇迹。如果你从现在努力,也许下一个实现梦想的就是你!
静思语:
实际上,钱从来不是我的动力。我的动力是对于我所做的事的热爱,我喜欢娱乐业,喜欢我的公司。我有一种愿望,要实现生活中最高的价值,尽可能地实现。
——萨默·莱德斯通
第三节 起码比昨天进步一点点
通往失败的路上,处处都是错失的机会,坐等幸运从前门进来的人,往往忽略了从后门进入的机会。一步登天做不到,但一步一个脚印能做到;一鸣惊人不好做,但一股劲儿做好一件事,可以做;一下成为天才不可能,但每天进步一点点有可能。
今天的年轻人常常说社会压力太大,竞争越来越大。其实,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能改变的只能是自己。况且在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没有让你一蹴而就的工作和事业。那些拥有超高智商的人,例如爱因斯坦、霍金也无一例外是因为每天的坚持和努力才能成功的。
对于每一个普通人,只要保持积极主动的工作热情,坚持每天进步一点点,相信一定会使自己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大型电子企业富士康集团里面,有个叫航亮的员工。他的父母双双下岗,因为生活十分困难,在高中毕业之后他便不再上学了,后来他就到富士康集团打工,做了一名普通的工人。
但是,他不像其他的员工,干一点工作、拿一点钱,也不是整天怨天尤人,怪自己的命不好。身边的人对他的印象就是:努力工作+努力学习。
有员工嘲笑过他:“航亮,人生就这么几十年,现在没门路你怎么努力都是白搭的,别浪费时间了!”但是,他从不在乎别人的轻视,他坚信:积少成多,每天都多进步一点,一定能派上用场的!
他不仅学习管理、会计等知识,还利用别人睡午觉的时间学习商务英语和德语。他是一个有心人,他发现每次主管检查货物的时候,货单上全部都是英语和德语。
有一次,他看主管实在忙不过来,就主动要求帮助主管检查货单。刚开始主管还抱着非常怀疑的态度,但是过了一会儿,他就发现,这个年轻人真的下了很多工夫!由于航亮干得实在是太出色了,以后的账单就由他接手了。
由于几年来航亮不断地努力,集团的几位领导也开始关注到他。不多久,航亮被部门经理叫到办公室。部门经理的年纪比较大,是集团的老领导,他说:“我在这个行业里干了30年,根据我的观察,你是唯一一个每天都在要求自己不断进步、不断在工作中超越自己、能适应更高工作要求的人。我30年来一直从事外贸这项工作,但是到了快退休的年龄,也一直想物色一个助手。但是这项工作所涉及的面太广,工作比较繁杂,需要的知识很庞杂,对工作的适应能力要求也特别高。经过很长时间的观察,我们决定选择你,认为你是一个十分合适的人选,我也相信公司的选择没有错。”
尽管航亮对这项业务一窍不通,但是,他凭着对工作不断钻研、学习的精神,让自己的能力不断地提高。4个月后,他就能完全胜任这项工作了。两年后,部门经理退休了,经过大家的审议,由他完全接任了这个职位。
如今,航亮已经有了相当的地位,不错的收入及坚固的业务知识,你能说,他比那些大学生差吗?可是几年前并不是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就是这些年来他坚持不懈的努力。
其实大多时候,我们都是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的,唯独缺少坚持下去的力量。我们都懂得积沙成丘、集腋成裘的道理,但是很少有人将这些道理付诸行动,而成功的人往往就是那些将这些道理变成行动的人。
1986年美国职业篮球联赛开始之初,洛杉矶湖人队面临重大的挑战。在前一年,湖人队有很好的机会赢得冠军,当时所有的球员都处于巅峰,可是决赛时却输给了波士顿的凯尔特队。这使得教练派特·雷利和所有的球员都极为沮丧。派特为了使球员相信自己有能力登上冠军宝座,便告诉大家:只要能在球技上进步l%,那个赛季便会有出人意料的好成绩。
其实我们不用多做,每天进步1%就能让自己越来越好。1%的成绩似乎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如果12个球员都进步l%,整个球队便能比以前进步12%,湖人队便足以赢得冠军宝座。结果,在后来的比赛中,大部分球员进步不止5%,有的甚至高达50%以上,这一年居然是湖人队夺冠最容易的一年。
如果一个人每天进步1%,一年进步了多少,连你自己都无法想象。如果一个民族里的每个公民都这样做,那么这个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将是什么样子?这更叫人难以想象。
事实上,想努力改变现状的人需要这么做,在某一项事业上已经小有成就的人依然要有这种精神。说白了,这种坚持是我们生活的一种常态。
迈克·乔丹是NBA的传奇人物。他曾经这么说过:“从‘不错’迈入‘飞人’的境界,关键在于自己的心态,那时成绩已经是遥遥领先了,但是,你知道的,如果不进步,就等于落后。”还有大家熟悉的比尔·盖茨,如果他仅仅想赚一些钱,那么他20岁的时候就已经能够实现了这个目标;如果他想当亿万富翁,在32岁时他也已经实现了目标。但是,他仍不放弃每天的努力,不断超越自我,因为这就是他生活的一种常态,追求进取就是他的生活目标。
如果不断改进成为一种习惯,无论是员工还是公司都将会受益无穷。可是大多数人的弊病是,他们仍然认为要改变自己是一项一蹴而就的工程。他们不知道改变的唯一秘诀乃是随时随地要求自己改进,在工作中不断学习、钻研。当你改变了自己的思考方法,提升了自己的思考能力,你就能找到工作中的规律和做事方法。
不妨把“今天我们应该在哪里改进我们的工作”这句话挂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一定会有功效。每天暗示自己要努力,你的工作能力就会达到一般人难以企及的程度。要知道你的文凭和经历只能代表过去,在以后的工作中,只有勇于负责,每天都有所改变、有所进步的人,才能够成为一个卓越的职员,并能抓住机遇,顺势而上。
每天进步一点点,不是可望不可即,也不是可遇不可求,只是把那些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慢慢变成现实。
每天进步一点点,需要每天都要具体设计,认真规划,既不能急躁,又不能糊弄,更不能作假,因为这不是做给别人看,也不是要跟人交换什么,而是出于律己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进步精神。每天勤奋一点点、每天完美一点点、每天主动一点点、每天学习一点点、每天创造一点点……只要每天进步一点点并坚持不懈,那么有一天你就会惊奇地发现,在不知不觉中,你已经在同事中脱颖而出,具备了承担更多责任的能力。
成功靠什么?其实,成功很难单一地归纳为靠什么条件,如果一定要回答,只能从某种意义上说:很多人的成功就是靠他们每天比别人“多做一点点”。
成功者总是愿意在别人还没起床时他先起床;别人还在休息时他先行动;别人走了一里路,他要走两里路;别人读一本书,他就读两本书;别人工作8小时,他就工作10小时;别人学过一遍,他还要比别人多学一遍。当他超越了别人之后,下一个就是要超越自己。今天读了一小时书,明天他还要多读一小时;今天走了两里路,明天就要比今天再多走一点点;而且每当他懒惰不想进步的时候,他就告诉自己再多做一点点。
静思语:
古人有云:业精于勤,荒于嬉。这里所说的勤,也就是比别人多做一点点,即付出多一点的劳动和努力。
第四节 立即行动,学会用“现在进行时”
无论做什么工作,只停留在嘴上是不够的,关键要落实在行动上。对一个搞艺术的人来说,若他不想让任何一个想法溜掉,那么当他产生了新的灵感时,他会立即把它记下来——即使是在行走,他也会这样做。
但这并不是艺术家的专利。一个出色的员工就得应该有立即行动的习惯,像艺术家记录自己的灵感一样自然。如何能快速实现自己的职场目标,完成自己的工作,同时深受领导的喜欢,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握当下,立即完成现在的工作。
立即动手已经是现在的老板衡量员工自信心和魄力的侧重点,也就是说,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只有立即动手的人才,能够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也只有立即动手的人才能够很快地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
丘吉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三巨头之一,他平均每天要工作17个小时,就连身边的l0位秘书整天都忙得团团转。
他一向是个重视政府机构工作效率的人,为此他还制定了一种体制,他给那些行动迟缓官员们的手杖上,贴上了一张“即日行动起来”的签条。
结果,每天下来,工作不仅按时完成,而且还井然有序。
可见“即日行动起来”不仅是所有企业领导的共同行动格言,也是优秀员工在不同的领域有所建树的重要条件。
《英国十大首富成功秘诀》曾风靡一时,其中在分析当代英国顶尖成功人士的时候指出:“如果将他们的成功归因于深思熟虑的能力和高瞻远瞩的思想,那就失之片面了。他们真正的才能在于他们审时度势然后付诸行动的速度。这才是他们最了不起的,这才是使他们出类拔萃、居于实业界最高职位的原因。”
什么事一旦决定马上就付诸实施是他们的共同本质,“现在就干,马上行动”是他们的口头禅。在思考与决定之后就应该勇敢地去做。立即动手是一个员工在公司中能够得以表现突出的必备素质。只有立即动手的人才能够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也只有立即动手的人才能够很快地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而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才能够将想象的结果变为真正的现实。“进行时”要求,国内国外都是如此。
在改革开放初期,海南有一个很有名的企业,那就是海口饮料厂。它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它本来是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最后却成为海南当地的明星企业。
在王光兴就任海口饮料厂厂长之后,这个企业面临的是这样一个状况:产品滞销,资金呆滞,生产基本停顿。面对这样的状况,他给厂内的产品质检和研发部及市场部的员工下了一个命令:在15天之内改进主产品的原料结构,使之更加符合当代人的口味,并做出全国的市场分析详细报告。
15天!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面对这样的任务,员工有两个选择:第一是改造救活这个企业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算了吧,肯定会失败的;而第二个选择则是立即动起手来,开始分析原因,研究配方,开始调查市场,开始计划,并将这一切落到实处,变成现实。很显然,海口饮料厂的员工选择的是后者。
靠着这种卷起袖子干活的精神,他们在15天之后做到了王光兴所要求的一切。也正是靠着这样的精神,这个企业在不到3年的时间内,由一个积压了800多吨产品的企业变成了一个年赢利108万元的当地明星企业,企业资产比在他们开始行动起来做调查、研究之时增加了4倍。
后来员工回忆说,如果当时他们的犹豫真的超过了行动起来的决心的话,那么他们的企业永远不可能拥有后来的成功。面对困境和艰难的任务,如果不卷起袖子干活,这种困难就将会渐渐磨灭人的决心和意志,最后的结果就会是人的惰性最终获胜,从而使得任何美好的计划都功亏一篑。
在工作中,作为员工肯定会面临很多艰难任务或者难题。面对这些难题,一个人的心里肯定会闪出很多想法:害怕失败,害怕经验不足。特别是作为新入门的员工,更是常常有这样的想法。
我们要学会的是,在面对这一切的时候,必须抛弃一切恐惧和疑虑,立即动手去做。除了结果,没有任何其他的东西可以带来真正的影响。过多地抱怨、害怕,不如将这样的时间用在积极的行动上。立即动手正是去获得结果的第一步。
著名美国时间效率专家兰肯曾经这样评价:“面对任何任务,没有不可能完成的,没有特别可怕的,你需要的仅仅是开始做起来,这才是你最应该关注的。因为它将使你获得先机与继续行动的动力,而这样的‘仅仅做起来’也最终将带领你走向成功。”
英国迪阿吉奥饮料集团公司的创始人尤拉·霍尔这样对他的传记作者说:“在我开始创业的时候,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什么事情让我害怕去做,我首先想的是如何赶快开始,赶快将自己的想法变为实际的行动,这样我最终将获得我想要的一切。”
有一位青年画家把自己的作品拿给大画家柯罗请教。柯罗指出了几处他不满意的地方。“谢谢您,”青年画家说,“明天我全部修改。”
柯罗激动地问:“为什么要明天?您想明天才改吗?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做什么事都得把握眼前,容不得半点不踏实……”
在现代社会中,如何获得先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当一个公司、一个员工群体面对挑战时,最重要的就是如何不去无谓地浪费最初的宝贵时间,这就是最需要的!许多人也知道时间珍贵,可总是抓不住。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往往只寄希望于“明天”,这些人在职场上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喜欢向后“拖”时间,总是一次又一次地把希望寄托在明天。
但是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就好像一粒种子。在手里老是晃来晃去,总没有机会播到泥土里,让它生根、开花、结果,最后种子坏了,再也种不下去了。所以,这些员工总是不被领导看好。
立即行动起来吧!不要再犹豫!
静思语:
取道于“等一等”之路,走进去的只能是“永不”之室。努力请从今日开始,不要想着明天再补。
——塞万提斯
第五节 不要怪你的上司不赏识你,因为你还没做出业绩来证明自己
人可分为三种,一是说了再做,二是边说边做,三是做了再说。其中,自然是第三种人最令人欣赏,也最容易登上成功的高峰。我们不需要别人怜悯的保护,我们需要的是用实力和成绩证明自己。
有的人事业成功,有的人一事无成,更可气的是有些人明明是因为自己不努力却怨天尤人。他们不知道在抱怨别人之前首先要看看自己做得够不够;他们也不知道,真正出色的成绩是不怕任何人的诋毁和不赏识的。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业绩是所有福利和待遇的源泉,也是提升竞争实力的途径,更是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
对于一个员工来说,业绩是衡量员工能力的标尺,是员工有无职业精神的高度体现,更是赢得赏识和事业常青的保障!
换句话说,在每个人面对压力奋斗打拼的情况下,是没有人注意你的过程是否艰辛,没有人会特意留心你是否合格,只有在你自身拿出业绩来证明自己的时候,领导才会垂青于你,荣誉才会加身于你。“业绩至上”已经是每个公司的原始推动力,也是员工寻求职业突破的关键所在。
下面是一个佛教中关于马的故事,希望你可以从中悟出“业绩出真知”的道理。
有一天,佛陀坐在金刚座上,开示弟子们道:
世间有四种马:第一种良马,主人为它配上马鞍,驾上辔头,它能够日行千里,快速如流星。尤其可贵的是当主人一抬起手中的鞭子,它一见到鞭影,便能够知道主人的心意,迅速缓急,前进后退,都能够揣度得恰到好处,不差毫厘,这是能够明察秋毫、洞察先机的第一等良驹。
第二种好马,当主人的鞭子打下来的时候,它看到鞭影不能马上警觉,但是等鞭子打到了马尾的毛端,它也能领受到主人的意思,奔跃飞腾,这是反应灵敏、矫健善走的好马。
第三种庸马,不管主人几度扬起皮鞭,见到鞭影,它不但迟钝毫无反应,甚至皮鞭如寸点地挥打在皮毛上,它都无动于衷。等到主人动了怒气,鞭棍交加打在结实的肉躯上,它才能有所察觉,顺着主人的命令奔跑,这是后知后觉的平凡庸马。
第四种驽马,主人扬起鞭子,它视若无睹;鞭棍抽打在皮肉上,它也毫无知觉;等主人盛怒了,双腿夹紧马鞍两侧的铁锥,霎时痛刺骨髓,皮肉溃烂,它才如梦初醒,放足狂奔,这是愚劣不知、冥顽不化的驽马。
庸马和驽马是职场中许多平庸员工的生存写照。他们总是抱怨老板对他们太苛刻,工资太低,抱怨公司没有为他们提供更好的舞台,给他们以施展才华的机会。
我们何尝不是职场中那些数不清的马呢?只不过有的是庸马,有的是驽马,还有的是良马。每天,有数不清的“庸马”和“驽马”正在拼命地为自己的失败寻找借口,对职场的感受只是消极和委靡。
但是,也有一些“良马”式员工从来不会去抱怨自己的处境与外在的人与事,更不会寻找理由为自己的行为开脱。他们任何时候都坚守着自己的信念,让自己朝着卓越奋进!下面故事中讲到的大儿子马克,就是“良马”式人物的典范。
在太平洋东海岸的一条著名商业街,有一家大型的毛皮制造公司。这家公司的工作人员中有三兄弟。他们虽是同门出生,工资待遇却相差很多,长期下来,让他们的父亲心生疑问。有一天,他便来到这家公司,要求见总经理。他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三兄弟的薪水有如此大的不同?——大儿子马克的月薪是2000美元,二儿子约翰的月薪是1500美元,三儿子乔伊的月薪仅是1200美元。
总经理听完之后想到了一个方法,他说:“用一个简单的办法就能看出他们的不同,我现在让他们三人做相同的事。你只要看他们的表现就能知道原因了。”之后总经理先把三儿子乔伊叫来,并吩咐说:“现在你需要去调查停泊在港边的A船。调查的内容包括船上毛皮的数量、价格和品质及发货地,记住记录一定要详细,并且尽快给我答复。”
三儿子乔伊按照要求把工作内容抄下来后,就回来了。10分钟后,他出现在总经理办公室。总经理见他速度很快,便问他怎么这么快回来,三儿子说:“我亲自过去肯定没有打电话快,于是我就给那的人员打电话询问了一下。就过来给您汇报了。”
总经理没有说话,又把二儿子约翰叫来,并吩咐他做同一件事情。二儿子在一番调查后,也很快回来了,到了经理办公室,一边擦汗一边解释说,他是坐公共汽车往返的,并且将A船上的货物数量、品质等详细报告拿了出来。
总经理仍然没有发话,最后把大儿子马克找来,而这次他先把二儿子约翰报告的内容告诉他,然后吩咐他再去详细调查。马克只说他可能要花点时间,然后就走了。
4小时以后,马克回到公司。
马克回来后首先重复报告了约翰的报告内容。然后说,他已将船上最有价值的货品详细记录下来。为了方便总经理和货主订契约,他已请货主明天上午10点到公司来一趟。
在回来的时候,他又到其他相邻的两三家毛皮商公司询问了货物的价格、品质,并请可以做成买卖的公司负责人明天上午11点到公司。
父亲目睹了三兄弟的工作表现,然后意味深长地说:“不能怪公司给他们的酬劳不同,像二儿子和三儿子那样的工作表现什么时候能出业绩呢?”
大儿子马克就是现在所有公司都急于寻找的千里马。因为他做事情不只是想到完成表现浅显的工作,而是在系统、全面地分析工作目的后再去实施,结果往往比别人多出很多倍业绩。
这种以业绩为看重点的公司比比皆是,这其实就是要求我们要有以结果为导向的执行模式和思考模式。怎么样能够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怎么能够实现业绩的最大化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深思的。与其对同事升迁报以“羡慕”和“嫉妒”,不如踏踏实实考虑下自己到底在哪方面欠缺,自己在哪方面不如别人。
静思语:
世界不会在意你的自尊,人们看的只是你的成就。在你没有成就以前,切勿过分强调自尊。
——比尔·盖茨
第六节 心有多大,工作的舞台就有多大
约翰·洛克菲勒的一段话:“工作是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我们寒窗苦读来的知识、我们的应变力、我们的决断力、我们的适应力及我们的协调能力都将在这样的一个舞台上得到展示。除了工作,没有哪项活动能够提供如此高度的充实自我、表达自我的机会,以及如此强的个人使命感和一种活着的理由。工作的质量往往决定生活的质量。”
美国零售业大王杰西·彭尼说过,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最明智的办法就是选择一份即使报酬不多也愿意用心做下去的工作。因为只有这样,你在为公司工作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的未来工作。
在职场上,掺杂着偷懒的工作是愚蠢的工作,也是害人害己的工作,只有用心工作才是真正聪明的工作方式,因为用心工作才是提高自己能力的最佳方法。
维斯康公司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最著名的机械制造公司。詹森在最初找工作的时候许多人一样碰壁。那时他也来到这家公司面试,但很不幸,他被拒绝了。但是他没有灰心,并且发誓一定要进入这家公司工作。他甚至不怕从底层做起,因为他这样想:只要用心工作,一定会有被重视的一天,心有多坚强,工作就有多大的舞台!
于是,他假装自己一无所长,什么都懂得不多,又一次来到了公司的人事部,他提出愿意为该公司无偿提供劳动力,要求只是请求公司分派给他一些工作。起初公司觉得简直不可思议,但考虑到不用任何花费,也用不着操心,于是便分派他去打扫车间的废铁屑和垃圾。
于是在后来整整一年时间里,詹森就每天毫无怨言地重复着这项既简单又劳累的工作。没有收入他就做两份工作——下班后他马上去酒吧打工。在维斯康公司期间,虽然他得到了老板及工人的一致好感,但仍然没有一个人提到录用他的问题。
1990年初的时候,公司的业务急剧滑坡,许多订单纷纷被退回,理由都是关于产品的质量问题,公司也为此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公司董事会为了扭转事态,便召开紧急会议,企图寻找解决方案。
但是会议进行了一大半还不见眉目,人人都急得焦头烂额,这时詹森走入会议室,说要见总经理。在发表完他的想法后,他还就该问题出现的原因做了令人信服的解释,并且就工程技术上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随后拿出了自己的产品改造设计图。
人人都惊讶于他先进的设计,不仅恰到好处地保留了原来的优点,还克服了已经出现的弊病。
总经理及董事觉得这个编外清洁工很是精明在行,便询问他的背景及现状。于是,詹森当着高层决策者的面,将自己的意图全盘道来。
之后经董事会举手表决,詹森当即被聘为公司负责生产技术问题的副总经理。
其实,在詹森作为清扫工到处走动的时候,他总是细心察看整个公司各部门的生产情况,并一一详细记录,发现了所存在的技术问题并想出了解决的办法。同时他花了一年时间搞设计,做了大量的数据统计,终于完成了科学实验。
詹森并没有因为自己是一名编外清洁工就不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相反,他知道自己在为公司工作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的未来工作。因此,他把自己平凡的工作当成了一个宝贵的舞台,并且凭借自己的努力一点点地把这个舞台放大,最后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创造了美好的未来。
心灵的力量是强大的,如果怀着用心、认真的工作态度去工作,不仅会找到方向,还会让成功重燃动力,因为工作是他们的“心灵”所向,他们不是为了挣钱养老,而是为了让工作的舞台更宽广!
亨利·谢拉德是美国底特律中学的希腊语教员。在当时,这是个非常受人尊敬并且能获得很多财富的职业。在很多人看来,他财产丰厚,不必为任何事情而发愁了,但是他却说从事这一行只是因为喜欢。而且对工作从来都是追求完美。
查理在16岁的时候投到谢拉德门下学习,从此要接受两年的教育。因为谢拉德对工作要求十分完美,而查理又是得过且过的人,所以他总是跟教育部门和其他教师过不去,领导处的人总是跟谢拉德说让他处罚查理。
然而,在学生受罚前,谢拉德会给学生一个充分的机会,去达到他的要求,但要百分百的正确。倘若再犯错误,他就不客气了。
有一天,谢拉德严肃地注视了查理和他的学生们很长时间。然后,他用极温和的语调说:“这么说,你们想学希腊语了?但是我希望你们知道你们面临的是什么。我有言在先:我可是一个不满足于一般好的人。我不喜欢好的学生,只喜欢最优秀的学生。”就这样,查理开始了一生中有决定意义的两年学习生活。有时,为了纠正一个重音上的错误,查理写满一黑板句子后,自己全部擦掉,再重写一遍,别人被迫写10遍的东西,查理却要写20遍,在回家路上,查理常常在许多包装纸上抄满希腊语句子!
谢拉德用蓝铅笔改正查理和他的学生们每天交上去的卷子,在出现严重错误的地方写上十分不客气的评语。他从不忽略考卷的每一行答卷。查理想象不出他是怎样做到这些的——然而,年复一年,他毫不犹豫地一直这样做。
当查理把作业做得无可挑剔的时候,谢拉德并没有表扬他,而是让他继续努力,争取有更好的表现。
学了希腊语后,查理决定学写作。在学希伯来语、阿拉伯语和社会学时,查里都努力用这种方法学,并严格按谢拉德的要求做事。
谢拉德离开校园后,查理就再也没有见过他。直到现在,半个世纪过后,查理还是根据他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衡量别人,他说:“任何值得做的事,都要用心做好,做事情就好比是修路,一天窄一点,路就会越来越窄,一天宽一点,路才会越来越宽。”
对于每一个人,对每一件需要做的事情,都要用心做到尽善尽美,因为这样你的道路才会更加宽广,任你跳跃的舞台才会更大更美。
静思语:
人生最高的奖赏和最大的幸运产生于某种执著的追求,人们在追求中找到自己的工作与幸福。
——爱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