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2008年的2月,《卢佳相约》栏目五岁了。我们开始筹备第260期《卢佳相约》节目。我和我的同事们都知道,这将是《卢佳相约》栏目自开播以来的最后一期节目。我即将调动工作的事当时虽未公开,但给节目组的几位同事还是打了招呼。因此,在这期节目的筹备、录制过程中,栏目组的全体人员都显得格外珍惜,格外投入。围绕构思的一系列真挚提议,构成了这期节目的经典回忆。最后,我把这期节目的主题确定为《踏雪寻梅》。那一刻,我宛若亲历了傲雪寒梅的一组组奇观。在被皑皑白雪覆盖着的峻岭之中,一丛丛梅花分外妖娆,大有“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陆游《梅花绝句》之三)之势。与崇山峻岭的寂寞无言相映衬,一枝枝俏丽的梅花又显得清韵高洁,苍劲凌然,那态势不能不让你在内心深处掠过一种“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王冕《白梅》)的气度。回忆起我在节目中所采访过的近千位人物,他们或寒梅般冰肌玉骨、坚毅高洁,或凌寒留香,在平淡中执著于默默地坚守。正是这些被访者身上所张扬着的奋斗精神,才构成了《卢佳相约》节目前行的动力,让我至今都无法忘记:那每一次动人的泪水,每一个真诚的微笑,还有充满酸甜苦辣的诉说。
一晃,又是三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偶然再翻看8年前的播出带时,却恍如隔世,又似在眼前,心间总被一种深深地感动牵扯着。于是,我决定重拾记忆,选择一部分节目访谈的现场采访,集结成书,既成全自己的回忆,也为被访者留存一段真诚,一份美好。
一
苦练基本功
2003年,注定是一个无法被简单总结的年份。非典型性肺炎在中国大地引爆并蔓延,给我国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带来了空前的影响。以访谈为主要形式的《卢佳相约》栏目,就是在这一非常时期诞生的。所以,从一开始,我们就把体现人文关怀作为栏目的主题内容之一确定下来。“非典”特辑《最可爱的人》,相约了在“非典”救治一线拍摄照片的宁夏日报社的记者王健,和两位战斗在“非典”一线的医务工作人员的女儿们。我们采用现场电话连线的方式,让很久没有见到妈妈的两个孩子,通过现场连线,诉说心中的担忧和思念。他们真诚的讲述,深深打动了屏幕前的每一位观众。当得知其中一位母亲正在一线宣誓入党的消息,全场所有的人员和她的女儿一起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这就是和平年代、特殊时期出现在我们身边的最可爱的人!节目播出后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观众的赞许。首战成功,无疑给今后的节目打下了一个基础,设置了一道门槛,从此,我们开始用更高的标准来对待每一期节目。在当时台里各种形式的节目中,《卢佳相约》节目可以说宛如一泓清水,给人以清新的风格,回味的享受。在台里定期的节目考核评比中,《卢佳相约》节目经常走进头榜的位置。当时的条件真不敢恭维,演播室是我们临时在办公室里改造出的一片天地,而录音和灯光设备的简陋,也是少有的,于是,我们就自己动手动脑,想各种可能的办法,让我们的节目录制现场独具特色。不同题材的访谈,不同人物的访谈,对我们节目的表现形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又有了流动的演播室。有时一天要录制两期节目,演播室也要根据被访者的不同变换场景。我们栏目组的编采人员不足十人,而每次外出采访,需要搬动的演播室的大件设备就有:两台摄像机,灯光设备,录音器材,支架等,着实让我们这些制片人、编导、摄像、制作人员狠狠地忙乎一阵子。赶上炎热的夏季,录制现场的灯光一开,温度骤然间就会上升到40度以上,面对如此的高温,作为主持人的我来说,既要在镜头前保持轻松的精神状态,机敏的思维应变能力,还要随时调动或捕捉被访者与采访主题相关的细节和故事。为了保证现场声音录制的真实性,节目录制时不能开空调,常常是一场采访结束,我们浑身都会被汗水浸透,而在自己的心里常常是一边数落记者工作的不易,一边又自我感叹对这份工作的执著。那时候的我们,虽然很辛苦,却很快乐!记得在最后一期节目录制完成后,我走出演播室,那一刻,我像是被什么牵绊住了,转过身,看着如此熟悉的空间,这个我曾经的小舞台,未来我心中的大舞台,深深地鞠了一躬,它见证了《卢佳相约》节目的成长和发展,它与我们的记忆,与每一次访谈的时间、空间一起存在;与每一次的场景,与我和嘉宾之间的每一次真诚的对话,一起存在。那一瞬间,我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将来一定要让我的孩子远离这个职业,让他在世俗的生活中尽情舒展自己的成长,少一些我们的忙碌、紧张、焦虑、约束、无奈……
二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离开从事了十八年的新闻节目采访、主持、播报岗位,投身于谈话节目,确实要有一个心理上和方式上的转变。如果说新闻采访仅仅针对的是具体事实,那么谈话节目针对的则是一个话题;如果说新闻采访要求的是预先准备和不脱离事实的设问,那么谈话节目则要求主持人,要有自己的思想并能形成积极的观点,和较强的现场思辨能力;如果说新闻采访要求必须呈现出代表喉舌形象的严肃状态,那么谈话节目则要求主持人,在极富个性的情况下,能表现出自己的真诚和对被访者的尊重。这是我在栏目筹划期间就一直揣摩的问题,这种思考实际上为整档节目谈话风格的形成产生了直接影响,也为自己在各方面实现新的提高,奠定了心理基础。我认为在谈话节目中,重要的是主持人个性如何体现,这种个性一定不是假模假式的故作,更不能是既模仿又颐指气使的造作,它必须是真诚的,因为每个人和别人都不一样,只要你是真诚的,那么你的个性就会自然地流露出来。试想一下,被访者坐在演播室,通过节目面对公众,本来就会有一定的禁忌心理或约束感,产生紧张情绪,而此时的主持人,或故作姿态,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气势;或伶牙俐齿,显得比别人聪明,我相信任何被访者都不可能再向你敞开心扉。而缺少了这种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谈话的过程注定艰辛,谈话的结果一定失败。
由于《卢佳相约》节目是以我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所以主观上我特别注重它和我的气质能够相吻合,在自己天性的自然流露中,力求每一次采访都能营造出一个和风细雨般的交流环境,使每一位被访者都能渐入佳境,敞开心扉,展现自己的坦诚与真实。
有的同事问我:为什么我们一直联系采访某个人始终被拒绝,而你却采访到了?为什么我们一直想采访的问题他始终没回答,而在你的节目中却开口说了?你有什么采访技巧吗?……其实也没什么技巧而言,只是每次采访时,我凭借的就是真诚、理解和关心,如此,就足以解决这些难题了。也许是我的一句发自内心的真诚问候就会打动对方,或者是我对被访者的一次谦让,也会让对方感受到我对他的尊重和理解,还有我选择的问题如果是和对方产生了心理上的共鸣,他就可能把你引为知己。如果你仅仅把采访对象当作是完成自己一个观点的讲述载体,或者为了完成自己设计的问题,而不管对方的感受或见解,那么,遭到拒绝也就在所难免。
还有同事问我:每次采访前都准备采访提纲吗?其实我很少用采访提纲,因为事先的设计肯定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事态,更何况人生的经历本来就多姿多彩。假如准备得太充分,有条框束缚着,反而会缺少生动。再说我也没有这样的条件啊!国内一些媒体的谈话节目,在主持人的背后都有几十人的创作团队,从演播室的设计布置,到查阅资料进行采访,每个环节都精心策划,周密安排。而我们栏目组由于受地域环境的影响,加之所依托平台的资源贫乏,算我在内还不到十人,而我既是制片人,又是主持人。有时遇到突发事件的采访,就只能简单地查阅一下被访者或突发事件的背景资料,马上进入采访现场。若是遇到紧急情况,采访对象又是临时确定的,那就根本没有一点时间提前了解任何信息,我就只能一边整理装束,一边和被访者开始交流,力争在最短的交流时间里,快速寻找出我需要的切入点,进行同期采访。《当代“福尔摩斯”——李昌钰》、《心中的梦想——王励勤》等节目,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完成的。我觉得,心灵的交流,不完全需要时间的引导,也许一个眼神,或者彼此的微笑,就足以构建起双方交流的良好状态。在没有足够的前期准备时间的情况下,我会加快思想的速度,充分发挥新闻记者独有的新闻眼、新闻耳、新闻嘴的作用,捕捉信息,快速梳理,充分尊重被访者的需要。所以在每次开场的时候,我一定要聊几句让嘉宾感到轻松或温暖的话语,以此来调节现场的气氛,让嘉宾感觉到我的真诚和用心,同时,也让我获取我所需要的一些信息。有时由于对方主观或客观上的一些原因,会不愿意讲出心底里的话,怎么办呢?这就要考验我作为主持人的运筹控制能力了,如果不能坦诚交流,那么,节目就会缺少一份感动,一份精彩。而作为观众,总是期望看到的是一个有血有肉真实的人物,一段形象生动难忘的经历。否则,节目就很难吸引观众继续看下去。这几年的采访经历告诉我,在现场采访过程中可能随时会出现前期没有预想到的新问题,那么,就必须在现场交流过程中,通过被访者的阐述,快速理清思路,形成共识。同事和朋友们都说,我干起工作来,总是精力旺盛。那是因为:要让被访者掏出心底的话,又不能让观众在屏幕前浪费时间,就只有选择全情投入,真诚面对。而时间久了,也就成为了一种习惯,只要在聚光灯下,镜头前面,我总能激情满怀,思维敏捷。这样做的结果,使自己赢得了观众的信任,这也是我至今都值得骄傲的一笔财富。
主持宁夏电视台第一个自办栏目《荧屏鸿雁》
有一次,我采访路过市政府门前,看到几十位群众席地而坐,手里举着标语,记者的敏感让我不由得多看了一眼,就在他们中间,有人叫出了我的名字,还激动地迎上来给我讲述事情的原委。原来他们是因为拆迁补偿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而来上访,我告诉他们我愿意帮助协调,全场给了我信任的掌声。之后,他们便离开了现场。在我多方沟通和努力之后的一周,事情终于得到了解决。事后为了表达真诚的谢意,这些纯朴的观众朋友们,提着红枣和鸡蛋来到我的办公室看望我,那场面让我至今想来都非常感动。其实,自己当时的想法也很简单,就是因为他们是我的观众,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我觉得有责任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三
浮躁的世态,可以将一颗心浸染得躁动迷茫,而相互信任和理解,加之心平气静、朴实真切的话语交流,一定可以褪去人们心中的纷扰,在坦诚中享受真诚的开心。我不主张什么人都可以出来做主持人,或者说干不了播音就去干主持吧,这是对主持人职业的不尊重。谈话类节目,注重的是心与心的交流,缺少真诚,没有积累,如何交流?这不是外表美丽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这与一个人个性的真诚和生动有关联,甚至可以说还与天赋密切相关。以中央电视台的白岩松、崔永元、张越为例,他们在主持舞台上的出色展示,使你从他们的一个眼神、一句评价、一段真实的形体语言中,就能感受到真诚与生动,在这种情境下,观众和屏幕上的他们自然就会形成一种互动。有一次,中央电视台《爱心走进宁夏》栏目组来到永宁县的一户农家小院录制节目,崔永元在现场采访了著名作家张贤亮先生和我。当时小院里挤满了村民,崔永元的现场采访很得体,也很轻松幽默,现场的气氛既融洽又热烈,不时传出阵阵掌声和欢快的笑声。因为被爱心所感染,我们在节目的录制现场,又再次捐款,表达了自己参与慈善行动的意愿。
革命同志、生活伴侣
如今,我们正在经历急剧的社会变迁,大到国与国之间的国际关系,小到我们身边的人际关系等等都处在不断地变动和调整中。人的命运及人们的心理状态和价值取向,都随着这种变动和调整而呈现出新的变化。因此,在推动思想道德建设、社会风尚建设等方面,作为媒体,树立和秉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身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在20多年的采访实践中,我有幸接触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我始终相信理想存在,相信美好存在,相信真诚存在,为此而不遗余力地传播着真善美,这是我们的神圣使命!
对于《卢佳相约》这样一个人物访谈类的节目,我格外重视其蕴含的人格化特征,努力使节目以平视的角度,真诚的交流,层层递进或起伏的环节设计,体现出一定的思想、追求、格调、风韵,从高端人物到普通百姓,从本土人物到海外游子,都会成为节目的选择,真正体现出节目的多元性和包容性。我深信,人与人虽有不同,但心灵的相通是可以做到的,而这其中我最关注的就是通过挖掘细节、故事,运用得与失的评说,让人们能够走进被访者的心灵,能够看到其他媒体没有挖掘到的信息,在观众的心灵深处形成互动,从而给大家带来新的思考、新的启发和新的力量,推动自己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让节目在传播中构建起人物的表率作用。《世界是平的》一书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曾有过这样的论述:“在一个平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有机会接触到一切,价值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我在《南方周末》上曾经看到过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在《卢佳相约》节目的采访过程中,我就经历了无数次这样的感动,并激励着我不断进取。
有一次在采访途中,我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电话的那端传来一个怯生生的女声,她说:虽然今天阳光灿烂,但她的内心却阴云密布。生命的脆弱,生活的无奈,未来的迷茫,全都让她不期而遇。她现在只想逃离,不再留恋……听着她的倾诉,我被震动了,如此鲜活的生命,为什么这般低沉,这般忧伤?电话中她告诉我,因为在屏幕上认识了我,看着我的模样,听着我的声音,感受到我的真诚和信赖,在这样无望的时刻,就想见我一面。我没有犹豫,答应在采访结束后就去看她。车行驶在崎岖的乡村小道,我努力地寻找着她给我描述的地方。终于在前方不远处,一间孤独的小屋,一个拄着拐杖,全身浮肿的女性,她居然就是电话中我要找的那个人,我惊呆了!她就是陆梦蝶。为了让她重新燃起人生的希望,我多次鼓励她,和她探讨对人生对未来的看法。终于,她鼓足勇气,放下包袱,走进了《卢佳相约》节目。节目播出后,来自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鼓励,不仅从此改变了她的生活,更改变了她的人生。
有一位20岁出头的小伙子,患重病在医院透析,单亲家庭,母亲下岗,生活拮据。在他内心极度脆弱之际,托人辗转找到了我,盼望能有机会见我一面。于是,我带着栏目组的同事,专程到医院,看望了他。他把我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说出了很多内心深处的压力甚至茫然。我和同事们鼓励他,希望他勇敢、坚强,把握当下,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天。多年之后,我遇到了当年的朋友,她告诉我,小伙子奇迹般的战胜了病魔,快乐地生活着。听到这样的好消息,我不禁泪满双眼。
李涛涛,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全国节水大使。我去她家采访她的那天,天气阴沉,寒风凛冽,12岁的涛涛和自己的聋哑妈妈一起去拉水。驴车是借来的,车轮是锈迹斑斑的铁圈,借车的代价就是还一桶水。看着涛涛吃力地顶着寒风前行的样子,那一刻我的心都在流泪。一个撒娇的年龄,一张稚嫩的小脸,被无情的风沙定格的表情,多年以后,我依然不能忘却。
赵卓姝,一位外表柔弱而内心坚强的女性。因为村里的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需要老师,也因为瘫痪十年的丈夫需要照顾,所以,她坚定地选择了将自己的青春年华留在小山村。多少年过去了,她每月的代课费只有40元,见到她时,她居然告诉我好几年没有洗过澡了……我决定采访她,并把她接到了银川,找了一家宾馆,让她美美地洗了个澡。之后,节目组和赵卓姝所在市县的领导取得联系,反映了她的情况,很快便得到了当地的热切关注。生活的改善,收入的增加,不仅让赵卓姝看到了希望,也让我再次感受到作为媒体人的价值所在。
四
现场指导
在采访过程中,我常常会情不自禁地陷入那种忧虑于别人的忧虑,伤感于别人的伤感,感动于别人的感动,幸福于别人的幸福的情境之中。这一切也让我在不经意间会显露出不事雕琢、还原本真、平淡自然的处事风格。为在社会上唤起诚信互助的良好风尚,《生命之绿的守望者——杜寿鹏》、《爱,成功和财富——陈逢干》等人物,也相继走进了《卢佳相约》节目。《辞源》说:慈,即爱;善,乃美好。慈善,对于《卢佳相约》节目来说,不仅仅是寄托一种美好,一种呼唤,它更是一种不可缺失的力量。他们不仅让我活得更加谦卑和淡定,也让我对宽容和善良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
有一年的夏天,高考结束后,考生陆续接到通知书,准备迎接新的学习生活。陈逢干——一位浙江来宁的创业者,连续六年获得“全国十大慈善家”荣誉称号,创立“陈逢干大学生助学基金会”,每年注入300万元,帮助考上大学的贫困学生——这样一位“不是最有钱,但是最有爱心的”企业家,给我打来了电话,他说希望能在新学年开学之际,去盐池和固原的贫困学生家里,亲自送去温暖。我随即联系了当地的政府部门,请他们提供可以选择的学生名单,一同驱车前往。当看到一位连续两年考上大学的女生,因为交不起学费而放弃了上学,青春年少,却已是满头白发时,由不得我的眼里再次溢满了泪水。奔波之后回家途中,陈逢干董事长开心地告诉我:“如此这般,虽然辛苦,却很快乐。看来,做慈善不仅是在帮助他人,更多的是让自己在过程中体会快乐,值得!”
又是一年的高考结束了,杜寿鹏,一位耿直热情的山东汉子,在宁夏几十年的创业过程中,为防风防沙,营造天然屏障,为塑造城市的形象,建造森林公园。同样是爱心捐赠,我们相约到南部山区,帮助莘莘学子。杜老先生和他的夫人秦女士,不顾路途遥远,忘记年事已高,带着一颗欢喜之心,在当地政府的引领下,把最温暖的关怀送到一个个学子的心里。有一对兄弟,双双考取重点大学,因为无力支付学费,准备卖掉全家仅有的一间房子,杜老先生和他的夫人赶到了,当场解决了第一学年兄弟俩的全部学费。此时,全家人震惊了,他们一起跪在地上磕头,感谢杜寿鹏一家人的救助之恩。
予人玫瑰,芬芳永留。因为多年来善行的积累,也因为社会各界给我的厚爱,观众朋友给我的信任,我先后获得了“全国公益之星”荣誉称号、“金话筒模范爱心大使”等荣誉称号。为此,中央电视台《共同关注》栏目,还特别拍摄了专题片《枸杞红了的季节》,对我——一个新闻工作者的善举,进行了采访报道。中央电视台《爱心走进宁夏》节目也对我进行了采访。
今天,回过头来再看《卢佳相约》这260期的访谈节目,我觉得很大的部分,都被这条温暖的主线连在一起。就像业内人士常常评价我的话语:“谈话类节目总是深深地打着主持人的烙印,卢佳的主持风格和人格魅力,自然会在节目中呈现出她的爱心,这是一个女人内心深处蕴含着的伟大的母性,而这种温暖也必将通过节目,传递给更多的观众朋友。”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内心深处珍藏着这些美好的评价。
我感恩宁夏广电总台及自己所从事的新闻职业,每当我在大脑中轻轻展开这一次次的采访,就宛若自己浮舟于年轮的大海中,直接或间接地网起一段段行将成为历史的记忆。多一个人陈述,历史将多一份真实,这是宁夏广电总台、也是《卢佳相约》节目给我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我感恩于自己所从事的主持人职业,它让我在与别人的对话中,一次次洞悉人生的真谛,在丰厚自己生命积淀的同时,使我总在平淡中收获天地间万千诗意。
一个瞬间也许浓缩了一个人风雨沧桑之后的云淡风轻,一个细节可能闪现了一个人穿越了泥泞之后的坚韧品格。我感恩于每一位受访者,是他们的真诚,成全了我每一次采访的成功。
我感恩我的同事们,特别要感谢《卢佳相约》栏目组的同仁:高武、袁博、王斌、马俊峰、倪虹、海燕、张勇、张秋漪、赵瑾、田杰等,他们默默执著于电视人的追求,把责任当作一种信仰,大家风雨同舟在艰难中前行,为塑造节目的品格倾注了自己的思考和汗水。
我感恩我的观众朋友们,他们的一个电话,几句评价,不但有机会让我更好地认识自己,也始终是激励我的动力,让我知道:怎样用情感温暖人心,如何树立《卢佳相约》节目的社会责任。
感谢帮助我完成这本书的挚友:著名作家张贤亮先生、宁夏文联副主席哈若蕙女士、银川市文联主席郭文斌先生,特别是张贤亮先生、郭文斌先生在百忙中专门为本书写序,字里行间闪烁着的意蕴,洋溢着的安祥和友善的气息扑面而来,令自己根植于内心深处的职业情结再次找到了那温润的感觉。我感恩帮助我完成这本书的宁夏黄河出版传媒集团阳光出版社青年读物编辑室主任戎爱军女士、千寻设计公司的美术设计冯艳青女士以及宁夏黄河出版传媒集团阳光出版社的编辑们,他们的参与和创意让本书变得生动,变得多彩。
《老柿子树》剧组给《卢佳相约》栏目赠送锦旗“卢佳相约百味人生岁月感悟爱心绽放命运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