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迹(2009~2012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一、我国工业化发展历程与现状

(一)我国工业化发展历程及特征

1.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化

早在1949年3月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就提出要使我国由农业国转变成为工业国,把工作重心转移到重工业上来。自此,我国工业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为进行大规模的重工业投资和建设,国家在经济体制上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和大批国有企业,以保证通过高积累的方式集中建设资金。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迅速延伸到整个经济系统,从而形成了在中国执行30 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一直执行这一战略,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重工业得到快速发展。1952—1965 年期间,重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5%,高出轻工业年均增长率5.5个百分点,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35.5%提高到48.4%。到1978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由1952年的34.4%上升到61.9%。1953—1980年,在全国基本建设投资中,工业投资占54%,而工业投资中重工业投资所占比重高达89%,主要投资于冶金、电力、煤炭、化学和机械等行业。

这一时期我国工业化的基本特征是:以加快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目标,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为手段,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切入点,初步构建起独立的、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生产能力和工业化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并由此进入工业化的初级阶段。但由于缺乏重工业与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机制,导致了重工业与轻工业的结构性失衡,轻工业及其他产业严重滞后,表现出“高积累、低消费、低效率”的特征。

2.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化

改革开放后,为解决严重的结构性矛盾,我国开始实施工业化战略的重大调整,更加注重市场需求导向,采取消费导向型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开始进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从1980 年开始,我国对轻工业实行“六个优先”的产业政策,轻工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巨大消费需求的释放成为牵引工业化发展的强大动力。1982 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 年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了党的基本路线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大致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1992 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1978年开始,轻工业产值占工业产值比例连续上升,1981年该比例首次超过50%。1982—1999年,轻工业与重工业产值大体相当。

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解放了国有企业的生产力,激发了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的发展活力,促进了外资经济和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在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推动下,以消费结构升级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开始向工业化中期过渡。一般的工业生产技术特别是加工工艺的扩散,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迅速增长,产业集中化加快,生产能力过剩现象开始显现。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制约中国工业增长的因素已从过去的供应能力不足转变为有效需求不足。

这一时期我国工业化的基本特征是:结构失衡的状况在不断纠正中趋于均衡,资源配置方式由单纯的计划手段转为计划手段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对外政策由封闭经济走向开放经济,经济形态由国有经济主导转向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经过连续20 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经济总量、人均国民收入大幅提高,产业结构明显改善,中国已成为工业生产大国。

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选择,一是基于对工业化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特别是对改革开放20 多年来推进工业化经验的总结,对走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二是基于对新的发展基础和时代背景的准确把握。全球信息化浪潮为工业化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撑,为我国推进工业化提供了重大机遇。

这一时期我国工业化的基本特征是:信息化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努力实现工业化与信息的互动发展;积极参与世界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分工;统筹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协调发展,注重经济增长速度同发展质量、效益、结构调整的有机结合,强调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工业化发展现状

1.工业化取得的成就

1)工业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保持年均接近10%的增长速度,特别是近五年甚至达到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2008年因国际金融危机增速略有下降(GDP增长9%)(见图1)。根据国家统计公报,2008年我国GDP达到了300670亿元,按照汇率折算经济总量列世界第三位;人均GDP由1978年的381元增加到22640元(合3313美元),增加了59倍;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8.6%;制造业规模已居世界第四位,主要工业品产量位居全球前列。

图1 1990年以来GDP和工业增长速度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统计公报。

2)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第一产业产值和就业人数占比从1978年的28.2%和70.5%分别下降到2007年的11.3%和40.8%;第二产业产值和就业人数占比从1978年的47.9%和17.3%分别上升到48.6%和26.8%;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人数占比从1978年的23.9%和12.2%分别上升到40.1%和32.4%(见图2)。对经济学的研究和发达国家发展的历程表明,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以后,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和产值将进入迅速发展的时期,目前我国人均收入已超过3000 美元,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时期,第三产业将成为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的主要动力。

图2 三次产业占GDP比重的比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统计公报。

3)利用外资成效显著,国际化水平明显提升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低廉的劳动成本和良好的配套生产能力使我国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和最吸引外资的国家之一,2008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924亿美元(见图3),列世界第一位,其中制造业占54%。截至2008年年底,我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8526亿美元。外资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外资企业的产出占55%在电子信息产业,则占70%以上。与此同时,我国引进外资质量明显提升,《财富》500强企业约有90%在中国投资设厂或建立研发中心。从国际贸易来看,2008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25617亿美元(见图4),列世界第三位,是1985年的36.8倍;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为2955亿美元,初级产品所占比重由1980年的50%下降到10%以下,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迅速,机电产品出口比重达57.6%。

图3 1985年以来外商直接投资金额

数据来源:国家商务部网站。

图4 1985年以业我国进出口贸易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商务部网站。

4)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期

伴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和经济高速增长,居民个人财富大幅提高。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4元上升到2008年的15781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33.6元增加到4761元。工业化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转变,就业结构也出现相应的变化,1978年底我国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数的17.92%,到2008年年底,全国城镇化水平达到45.8%。根据国际经验,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期。

综上所述,我国已从农业经济大国转变为工业经济大国。

2.我国工业化水平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部关于《1995—2005 年中国工业化水平评价与分析》报告,通过对人均GDP、三次产业产值比、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增加值比重、人口城市化率、三次产业就业比5个指标的加权合成计算,1995年中国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为18,表明中国还处于工业化初期;2000 年中国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为26,表明中国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后半阶段;2005 年中国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是50,这意味工业化进程进入中期阶段。如果按照当前的发展速度,有望于2021年前后完全实现工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