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经济学的概念
1.1.1 经济学研究的起点
一般认为,经济学根源于人类的无限欲望、资源的稀缺性及所产生的行为选择。经济学之所以会产生和存在,是由于物质客观上的稀缺性(scarcity)及由此所引起的选择(choice)的需要。
1.人的欲望
人们的欲望表现为对物品(goods)和劳务(service)的不断需求。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wants)是无穷的,而满足人们欲望的物品及生产它们所需的资源总是不足的。欲望是指人们心理上具有的缺乏与不满足的感觉以及求得满足的愿望。
人类的欲望是多种多样的,从人的生理本能、生活质量、衣食住行、安全等生存方面的需求,到由自然环境、社会或历史形成的需求,如交友、归属感、社会荣誉、自身价值实现等,分为不同的层面。
2.稀缺性
在获取人们所需的物品上存在着一种自然的限制,称为“稀缺性”(scarcity)。关于稀缺性有相对稀缺性和绝对稀缺性两种认识,当稀缺不是就资源和物品的绝对数量而言,而是就有限的资源和物品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而言时,称为相对的稀缺性;当稀缺是相对于资源和物品的绝对数量和物理限制时,可以存在于人类社会的任何时期和任何地方,如阳光、空气和水最终将被耗尽,稀缺便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永恒的普遍现象,称为绝对稀缺性或物理稀缺性。
在市场经济中,这些对于人们的经济行为表现为稀缺性的资源及其物品可被分为:自由品(free goods),没有价格;经济品(economic goods),有正的价格;废品(waste goods),有负的价格。也就是说,如果所有物品都像空气一样,可以自由取用,那就没必要节省资源和研究经济问题了。
所谓“自由品”是指世界的某些地方,一些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就能随意取之用之的物品。所谓“经济品”是指用稀缺资源生产出来的物品。为了满足人们的欲望,人们必须将资源转化为人们需要的物品和劳务。这种转化过程被称为生产过程。而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各种资源被称为生产要素(production factor)。
1.1.2 学会选择的重要性
由于人们的欲望是无限的,而生产满足人们欲望的物品和劳务所耗费的各种资源都是有限的。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各种欲望,是人类必须面对的课题。为此,基于稀缺性这一基本事实,人们必须做出各种选择以决定如何有效地配置稀缺的资源,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物品和劳务,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欲望。
在解决资源的稀缺性与生产和需求欲望之间的矛盾时,每个民族、任何社会、任何国家、任何历史时期都必须面对日常生活的三个基本经济学问题:
(1)生产什么物品和劳务?各生产多少?
(2)如何来生产这些物品和劳务?
(3)为谁生产,以及怎样在社会成员中分配这些物品和劳务?
正是由于稀缺性的存在,资源和物品相对于人类无限欲望的有限性,产生了对资源和物品的合理利用和有效配置的经济学问题。这三个问题是一切经济体制所共有的问题,不同经济体制以不同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1.1.3 经济学的定义
经济(economy)原本的英文意义就是“节约”、“节省”、“有效率”,在我国,经济研究又意味着寻求“经世济民”之道。然而,对什么是经济学(economics)这个问题在学术界还存在很大争议,迄今为止,经济学界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定义。
一般认为,经济学起源于经济中客观存在的欲望、稀缺性和选择问题。经济学要研究个人、企业、政府及其他组织如何在社会发展中进行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决定社会稀缺资源配置的科学理论与方法。因此,经济学也就可以定义为:“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可供各种选择的有限资源,以求人类现在和将来无限欲望的最大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