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运用光的方向来构图
4.2.1 塑造画面立体感的侧光or前侧光
在自然界中,最容易塑造物体立体感的光线是侧光及前侧光。
当光线投射方向与相机拍摄方向成90°角时,这种光线即为侧光。由于侧光有强烈的明暗反差,在画面中可以体现出对比明显的受光面、背光面和投影关系,因此侧光下的物体阴影浓郁,明暗对比强烈,使得画面有一种很强的立体感,有利于表现粗糙的质感,是拍摄岩石、山峦和树木等凹凸不平材质的理想光线。
焦距:28mm 光圈:F7.1 快门速度:1/200s 感光度:ISO200
无论是拍摄山石还是山峦,最好选择侧光的角度来表现,此时山峦的受光面与背光面十分明显,看起来更有立体感,其坚毅的质感表现得很好
前侧光是指光源从被摄景物的前侧方照射过去,被摄体的亮光部分所占面积约为整个画面的2/3,阴影暗部约为1/3,它的特点是比顺光有阴影,比正侧光亮部大。所以利用前侧光拍摄的画面明亮,并且很有立体感。
与侧光表现立体感的效果不同的是,前侧光表现的立体感效果更加柔和,亮处较多而暗处较少,画面影调更丰富,明暗对比也没有那么生硬。
焦距:22mm 光圈:F7.1 快门速度:1/400s 感光度:ISO320
天高云阔,摄影师用前侧光进行拍摄,整个画面呈现出层次丰富、十分立体的感觉
4.2.2 塑造轮廓边缘的逆光or侧逆光
众所周知,使用逆光或侧逆光可以为拍摄的景物镶上一层轮廓边,尤其是在拍摄花朵、芦草时,这种效果更加显著。
逆光是指由朝向相机的光源。拍摄的画面具有大面积的阴影区,因此影调偏暗,拍摄对象能够在画面中呈现出明显的明暗关系,在配合其他光线时,被摄体背后的光线和其他光线会产生一个强烈的光比,从而使主体被逆光勾勒出美妙的线条。也正是因为逆光这种戏剧性极高的艺术效果,逆光也被称为“轮廓光”。
焦距:100mm 光圈:F16 快门速度:1/400s 感光度:ISO100
以天空为背景,逆光拍摄向日葵花,花朵周围出现了十分漂亮的轮廓光
侧逆光是指从被摄体的后侧面照射过来的光线,既有侧光效果,又有逆光特点的光线。
侧逆光的光照情况正好与前侧光的光照情况相反,被摄体的受光面积小于背光面积,阴影暗部大,光亮部小。既弥补了前侧光的不足,也填补了逆光的缺陷,从而有极强的表现力。
与逆光不同的是,侧逆光表现的轮廓大部分只有一面,背光面的细节表现却要比逆光稍好一些。
焦距:135mm 光圈:F5.6 快门速度:1/40s 感光度:ISO320
在日落时分以逆光光源拍摄芦草,芦草的边缘出现了十分迷人的亮光,极富表现力
4.2.3 塑造透明感的逆光or侧逆光
逆光和侧逆光多用来拍摄剪影效果,但是在光线较好的情况下,用逆光或侧逆光拍摄像树叶、花朵这种质感较薄的景物时,光线会透过叶片或花瓣,使其呈现出透明的效果,从而可以将其漂亮的纹脉、质感表现出来。但在拍摄时需要注意,背景不可以有过多的景物遮挡,否则不但影响画面的美观,还会因景物的遮挡而导致主体不能很好地突出,其阴影还会留在主体上,影响主体表现。
焦距:50mm 光圈:F1.8 快门速度:1/320s 感光度:ISO200
摄影师以逆光光线拍摄紫色的小花朵,花朵呈现出半透明感,纹理也十分清晰
4.2.4 塑造剪影的逆光or侧逆光
在我们观看一些摄影作品的时候,剪影图像通常会给我们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因为在这种反差较大的照片中,主体一般是没有细节的,我们所留意的往往是照片本身传达的内容,照片促使我们去想象空缺的部分,而且在视觉上这样的照片形式感更强烈。而形成这种剪影效果的光线就是逆光或侧逆光。
用逆光拍摄景物时,被摄主体会因为曝光不足而失去细节,但轮廓线条却会十分清晰地表现出来,从而产生漂亮的“剪影”效果。
用侧逆光拍出的剪影效果几乎与逆光无异,但有时也会出现光源一边的景物稍亮的情况,因此在拍摄时如果想得到纯剪影效果,还可以增加曝光补偿。
焦距:32mm 光圈:F7.1 快门速度:1/30s 感光度:ISO400
山峦起起伏伏、交错相生,以逆光光线拍摄,剪影之美凸显,让人坠入迷人的秀色山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