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构图元素的主次关系
任何一幅摄影画面都可以被拆分为主体、陪体和环境三个部分。下面来了解一下这三个部分与摄影构图之间的关系。
1.2.1 主体是画面的主要表现对象
一幅摄影作品的画面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部分:主体、陪体、背景、前景和留白。主体是拍摄者用来表达主题思想的主要部分,是画面结构的中心,也是画面的趣味点所在,应占据显著位置。它可以是一个对象,也可以是一组对象。
■画面中的主体一定要突出,这样观者的视线才不会游离不定
光圈:f/9 快门:1/50s 焦距:18mm ISO:400
由于主体是观者发现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的主要途径,也是画面的主要表现对象,所以构图也主要围绕主体来进行安排。构图时首先考虑主体如何摆放,再用陪体、环境等对主体的这个摆放方式进行衬托,进而表现主题。
■要突出主体,可以通过简化背景来实现
光圈:f/5 快门:1/197s 焦距:24mm ISO:100
1.2.2 陪体用于陪衬主体
陪体是指画面上与主体构成一定的情节、帮助表达主体的特征和内涵的对象。画面上若有陪体,视觉语言会准确生动许多。
■一个“勤”字将画面的中心思想表现了出来
光圈:f/3.5 快门:1/500s 焦距:160mm ISO:100
使用陪体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陪体的作用是深化主体的内涵。比如公益广告,就运用了大量的陪体来对主体进行深化表现,让人看一眼就能留下深刻的印象。试想如果去掉那些陪体,主体就会显得孤零零的而没有震撼力。
■一缕青烟体现出了抽烟人的悠闲
光圈:f/4 快门:1/45s 焦距:66mm ISO:200
2. 要处理好陪体,实质上就是要处理好情节。陪体的选择要能用来刻画人物的性格,说明事件的特征,也就是要有典型性。
■一个“练”字将消防官兵大口喝水的主体内涵表现了出来
光圈:f/6.3 快门:1/160s 焦距:48mm ISO:100
3.画面中陪体的安排必须以不削弱主体为原则,不能喧宾夺主。由于画面布局有轻重主次之分,所以陪体在画面上常常是不完整的,只需要留下能够说明主体的那一部分就够了。陪体全,主体会削弱,所以不要贪大求全,要从实际效果出发,取舍要有分寸。
■雕塑背后的建筑与雕塑相得益彰
光圈:f/2.8 快门:1/640s 焦距:24mm ISO:200
4.陪体的处理分直接和间接两方面。有时陪体不直接见诸于画面中,陪体虽是与主体构成情节的对象,但它有时不在画面之中,而在画面之外。
TIPS
陪体的间接处理是组织画面的一种艺术手法,它可以扩大画面的生活容量,创造画外之画,让观赏者的想象来参与画意的创造,引起欣赏的兴趣和回味的余地。所以组织画面要做到像外见意,画外有画,画幅有限,画意无限。
■一束鲜花给观者描绘了画面外新娘的幸福表情
光圈:f/2.8 快门:1/200s 焦距:56mm ISO:100
1.2.3 环境为主体渲染气氛
通常情况下,都是把被摄主体放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拍摄的。环境能对画面的主题和情节起一定的烘托作用,能加强主体的表现力。环境有前景和背景之分,人们把处于主体前面的环境称为前景,把处在主体后面的环境称为背景。除了前景和背景,还有一个特殊的环境表现方式——留白。
■白色的背景给舞者营造了艺术的氛围
光圈:f/1.4 快门:1/125s 焦距:50mm ISO:100
1.前景缔造临场感
前景位于主体前面靠近相机的位置,其特点是前景的实物往往比主体小,但在画面中成像面积往往比较大,一般位于画面四周的一个或几个位置。前景可以是花草,也可以是人物。
■观景亭的雕栏构成的前景让观者仿佛正身处其中,观看这美妙的日落风光
光圈:f/5.6 快门:1/800s 焦距:46mm ISO:400
2.背景交代环境
背景是在主体后面,用来衬托主体或交代主体所处环境的人或物。背景可以很好地丰富画面的内容。选择背景有三点需要注意:抓住背景事物的特征、背景力求简洁、背景的颜色最好能跟主体形成对比。
■背景为主体交代了所处环境
光圈:f/5 快门:1/1250s 焦距:500mm ISO:400
3.留白留下想象空间
摄影的空白部分是指由单一色调组成的背景,而非画面中白色的部分。单一色调的背景可以是天空、水面、墙壁或其他人造背景屏等。留白在人像、花卉等的拍摄中经常用到,空白背景能最大限度地突出主体,使主体的表现更具冲击力。
■大片的留白体现出了鸟儿的自由
光圈:f/5.6 快门:1/1000s 焦距:500mm ISO: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