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硬件搭建与配置实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关于《网管天下》丛书

《网管天下》丛书是一套由国内资深网络专家写给网络建设与管理人员的应用实践手册,其目的在于帮助初、中级网络管理员,全方位地解决网络建设与管理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包括综合布线设计、实施与测试,网络设计与设备选择、连接与配置,网络服务搭建、配置与监控,网络故障诊断、排除与预防,网络安全设计、配置与监视,网管工具选择、使用与技巧,网络设备、服务和客户管理的自动化等诸多方面;囊括了网络管理中几乎所有的内容,其目的在于将网络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读者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将所学变为所用,将书本知识变为操作技能。

《网管天下》第1版已经出版近两年的时间,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在同类图书中名列前茅,受到了广大读者朋友的喜爱。《网络管理工具实用详解》一书的版权还输出到了中国台湾,得到了中国台湾出版业同行的认可。不过,在这两年时间里,新的网络设备不断推出、新的网络技术不断成熟、新的管理软件不断升级、新的网络应用也不断丰富,原来图书中的有些内容已经不能适应新设备、新技术、新软件和新应用的需求。因此,在保留图书原有写作风格的基础上,对目录结构做了进一步优化,对过时的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更新,隆重推出了《网管天下》第2版。

本丛书具有以下特点。

1. 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于鱼。紧贴网络实际情况,从真实的网络案例入手,为网络管理员提供全面的网络设计、网络组建、网络管理和网络维护等解决方案,以提高读者的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实用才是硬道理。为网络管理员提供彻底的、具有建设性的网络设计、网络组建和配置解决方案,真正解决网络建设和网络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突出实用性、针对性、技术性、经典性,举案说“法”、举一反三。

3. 理论新、技术新、设备新、案例新。所有的应用案例都发生在最近两年,而且案例中只涉及最主流的、最成熟的设备和技术,以及最新版本的软件,不再讨论那些已被淘汰或面临淘汰的东西,从而力求反映网络的新技术和新潮流。不仅让读者学了就能用,而且还可以拥有三年左右的“保鲜”期。

关于本书

网络无处不在!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网络产品价格的不断下降,以及对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换需求的不断增加,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司企业、大中小学、科研机构等,几乎所有使用计算机办公的场所都正在或已经搭建了局域网络。即使是住宅小区、普通家庭,也都组建了自己的网络。当然,有网络的地方自然就会产生对网络管理员的需求,据权威统计显示,我国对网络管理员的需求量将近30万,并且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与日俱增。

尽管此前已经有不少面向网络管理员的图书面市,但是,绝大多数作品要么内容太过浅显,无法适应技术发展和网络应用的需求,充其量只能充当入门级图书;要么理论过于深奥,缺乏对实用技术和典型案例的介绍,无法用于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而能够针对中小型网络的实际情况,对网络规划设计、设备配置管理进行全面而细致讲解,让读者读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图书却寥寥无几。基础理论固然重要,但大家更关心、也更注重的是如何规划和设计网络,如何配置和管理设备,如何保障网络稳定运行,如何使决策者放心、用户满意。因此,针对不同网络环境和网络应用,分别给出各自的解决方案,并分析和阐述每种方案的优缺点,如何结合用户实际进一步完善和修改,将典型应用案例与理论知识讲解相结合,就成为本书的最大特色。做个不完全贴切的比喻,就好像许多朋友考取了驾照还需要找个陪练,“真刀实枪”地实践一下,才能真正完成从学员到驾驶员的转变一样,这本书的目的,也就在于让各位读者完成从学员到网络管理员的“蝶”变。

本书紧紧围绕“网络硬件搭建、配置与管理实践”这个主题展开,目的性和针对性都很强,最大限度地介绍和推荐了近期面市的新产品、新技术,归纳和总结了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管理技巧。全面而详细地介绍了中小型网络的网络构成与规划、布线设计与施工、设备选择与配置、远程管理与监控、网络安全与实现、故障诊断与排除,涉及从规划设计、搭建配置到管理、故障排除等各方面的网络硬件技术,是一整套紧贴实际应用的完整解决方案。另外,通过对大量实例深入细致的分析,进一步培养了读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适合网络管理员的实际需求。

本书由刘晓辉编著,笔者长期从事网络建设、网络管理、网络教学和网络实验工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曾经出版过五十余部有关网络搭建和管理的图书,均以易读、易学、实用的特点,得到众多读者的好评。本书是笔者的又一呕心沥血之作,希望能对大家搭建和管理网络有所帮助。河北三佳电子有限公司的冯士远、张乾工程师,锐捷网络的李传来、翟自超工程师为本书提供了大量的技术资料和大力的技术支持,在此深致谢意!

如果您在搭建网络、管理网络时遇到了疑问或难题,或者对本书有什么看法,欢迎发送E-mail至Guopengfei@phei.com.cnhslxh@sina.com,进行讨论或寻求支持。由于笔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错误之处,敬请专家和读者不吝赐教。

笔者

2008.12